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0)
2023(5423)
2022(4643)
2021(4281)
2020(3687)
2019(8407)
2018(8119)
2017(14715)
2016(8554)
2015(9584)
2014(9313)
2013(9191)
2012(8766)
2011(8118)
2010(8195)
2009(7361)
2008(7513)
2007(6703)
2006(6147)
2005(5304)
作者
(28627)
(24309)
(24284)
(22678)
(15518)
(11697)
(10940)
(9304)
(9161)
(8810)
(8342)
(8254)
(8182)
(8086)
(7814)
(7468)
(7148)
(7142)
(7023)
(6921)
(6321)
(6194)
(6092)
(5559)
(5557)
(5499)
(5387)
(5289)
(5199)
(5189)
学科
(32678)
经济(32627)
(21218)
管理(20233)
(17462)
企业(17462)
方法(14529)
数学(12320)
数学方法(12089)
(11275)
(9185)
中国(8888)
(7530)
业经(6900)
地方(6814)
农业(6240)
(5868)
贸易(5862)
(5837)
理论(5683)
(5571)
(5179)
金融(5176)
(5036)
环境(4973)
(4812)
银行(4763)
(4616)
(4532)
(4368)
机构
大学(127612)
学院(124493)
研究(50469)
(43769)
经济(42835)
管理(41069)
科学(36721)
理学(35814)
理学院(35183)
中国(35078)
管理学(34061)
管理学院(33851)
(32433)
(28497)
(28224)
研究所(26542)
农业(26215)
业大(24987)
中心(21540)
(20625)
(19544)
(18206)
(18015)
师范(17870)
北京(17491)
农业大学(16974)
(16692)
(16635)
财经(16470)
科学院(16042)
基金
项目(88833)
科学(68552)
基金(64846)
(61846)
国家(60925)
研究(56880)
科学基金(49053)
(35150)
自然(35148)
自然科(34317)
自然科学(34301)
社会(34226)
基金项目(34087)
自然科学基金(33692)
社会科(32233)
社会科学(32217)
(31008)
资助(26604)
教育(26599)
重点(21159)
编号(20481)
计划(19869)
(18996)
(18819)
(18318)
科研(18003)
成果(17937)
科技(17868)
创新(17198)
(15982)
期刊
(48829)
经济(48829)
研究(33701)
学报(32897)
(30135)
中国(27388)
科学(26958)
大学(22813)
学学(21874)
农业(20289)
管理(16056)
(15524)
教育(13295)
(11405)
业大(10005)
(9109)
(8982)
金融(8982)
技术(8889)
农业大学(8305)
财经(7941)
经济研究(7555)
科技(7246)
林业(7025)
业经(6960)
(6831)
问题(6285)
中国农业(6142)
世界(6083)
统计(5937)
共检索到187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邢朝斌  龙月红  李非非  周秘  修乐山  劳凤云  
为了探明刺五加鲨烯合酶(SS)基因家族2成员对皂苷含量的作用机制,以actin为内参基因,利用real time PCR技术,分析刺五加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器官及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SS1、SS2基因表达及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刺五加SS基因家族的SS1和SS2在整个生长期和各器官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在萌芽期两者的表达量差异最大。SS1在叶片、叶柄和根器官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SS2的表达量(P<0.05)。MeJA处理可显著提高SS1和SS2基因的表达量。刺五加SS1的表达量与皂苷含量间的相关系数低,未达显著水平。SS2的表达量与皂苷含量呈显著的正相...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万文菊  石存斌  王纪亭  柴同杰  吴淑勤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实验动物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纯系RR-B的HSP70家族两个成员的cDNA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时利用RT-PCR半定量方法研究热应激时两个成员在剑尾鱼组织中的表达。通过克隆获得了剑尾鱼的HSP70家族两个新成员的cDNA片段,两序列均包含HSP70家族的特征性签名序列和热休克蛋白的定位序列;通过对克隆片段与已发表的青(Oryzias latipes)等鱼类HSP70的核苷酸序列和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发现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较高,成员一和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亚波  李培纲  陈泽恺  潘伟槐  莫亿伟  
水稻开花期对水分胁迫非常敏感直接影响到结实率,水分供应主要通过水通道蛋白来完成,为了研究花期稻穗的相对含水量与水通道蛋白基因家族表达关系,探讨了花期前后6 d内稻穗相对含水量和水通道蛋白基因家族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稻穗相对含水量呈现出花前最高、开花期当天最低、花后则再出现增加的规律;OsPIPs基因家族中各个基因表达的水平各有不同,其中OsPIP1-1、OsPIP1-2、OsPIP2-1、OsPIP2-4和OsPIP2-7的表达水平较高,而OsPIP2-2、OsPIP2-3和OsPIP2-8这3个基因在花期前后6 d内均没有表达;所有OsTIPs基因均表达,但不同OsTIPs基因表达水平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威威  李德鑫  李秋娥  廖海  张富丽  周嘉裕  
【目的】:克隆名贵药材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鲨烯合酶(Squalene synthase, SQS)基因的全长ORF序列(FuSQ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不同组织表达水平分析。【方法】利用PCR方法,克隆得到FuSQS,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FuSQS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二级及三级结构等蛋白特性,利用Clustal W和MEGA 7.0分别进行氨基酸序列对比和系统进化分析,通过Real-time PCR分析FuSQS在暗紫贝母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FuSQS长度为1230 bp(GenBank登录号MW365404),编码1条长度为409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相对分子质量为46.84 kDa,等电点(pI)为6.33,含有法尼基焦磷酸结合口袋和Mg~(2+)结合位点等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表明FuSQS与油棕、宽瓣重楼、水稻、玉米等单子叶植物进化关系较近。Real-time PCR结果显示,FuSQS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结论】FuSQS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鳞茎中的高表达特征,这为进一步研究FuSQS在暗紫贝母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尚谕  卓维  陈倩  蒋垚  童铸  李立芹  任学良  鲁黎明  
为探讨烟草NtCIPK家族基因的表达与烟草含钾量之间的关系,为烟草钾吸收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借鉴,对普通烟草品种K326、贵烟5号和云87进行3个不同钾浓度(6. 0,1. 0,0. 2 mmol/L)的溶液培养,并测定其干质量和钾含量;同时,运用qRT-PCR的方法,分析了NtCIPK家族11个基因对不同钾浓度处理的诱导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液钾浓度的提高,各参试品种的单株干质量和钾含量都呈升高趋势,且处理间有显著差异,其中,云87在不同钾浓度(1. 0,0. 2 mmol/L)处理下,其单株干质量和钾含量均最高。NtCIPK家族11个基因的表达均受钾浓度变化的诱导,表现为随着K+浓度的下降而上调表达;只有K326的NtCIPK9和贵烟5号的NtCIPK24的表达呈现下调趋势。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0. 2 mmol/L K+浓度处理下,NtCIPK3和NtCIPK5的表达分别与K326和贵烟5号的单株含钾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6. 0 mmol/L K+浓度处理下,NtCIPK23的表达与云87的单株含钾量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烟草钾含量与其NtCIPK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而NtCIPK基因的增强表达有助于烟草对钾的吸收和积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亚娟  王宏芝  李瑞芬  张中保  崔莉洁  魏建华  
从毛白杨中分离7个纤维素合酶基因,分别为PtoCesA4,PtoCesA5,PtoCesA7,PtoCesA8,PtoCesA13,PtoCesA17和PtoCesA18,通过与已公布的毛果杨全基因序列及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中纤维素合酶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分析,结合目前纤维素合成机制的研究进展,预测毛白杨中上述不同纤维素合酶的功能。利用GenomeLabTMGeXP遗传分析系统分析毛白杨中纤维素合酶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toCesA4,PtoCesA7,PtoCesA8,PtoCesA17和PtoCesA18在木质部高丰度表达,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参与毛白杨次生细胞壁的形成,为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岗  唐志书  周莉英  刘清  李依民  张小飞  吕欣  
【目的】克隆珍稀濒危兰科药用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鲨烯合酶(Squalene synthase,SS)基因(DoS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与组织表达模式分析,为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DoSS基因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DoSS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及亚细胞定位等分子特性;用DNASTAR 6.0和MEGA 4.0分别进行DoSS蛋白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关系分析;借助qPCR检测DoSS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结果】成功克隆获得铁皮石斛鲨烯合酶基因,命名为DoSS(GenB...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薇  刘宁  田玉华  李雨婷  张连学  
【目的】克隆人参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鲨烯环氧酶(SQE)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与纯化,初步探讨SQE活性与人参皂苷生成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4年生人参根组织须根为材料,提取其总RNA,反转录为cD-NA。以合成的cDNA为模板,对SQE基因进行克隆,再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pET-30a-SQE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入Rosetta大肠杆菌,经0.8mmol/L IPTG 37℃诱导表达4h后,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采用Ni-Agarose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检测SQE的活性。【结果】获得了人参SQE基因1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梦璇  宋学勤  刘颖丽  赵树堂  
[目的]探究bHLH亚家族成员MYC基因在杨树生长发育及对环境响应中的表达模式,为解析茉莉酸信号通路关键基因MYC调控杨树生长发育及抗逆响应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杨树基因组中的MYC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各成员的基因结构、保守基序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MYC成员在不同组织、不同植物激素响应及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毛果杨基因组中含有10个MYC成员,这些成员在进化上相对保守,均具有典型的bHLH结构域,根据进化关系将其分为3个分支。组织表达分析发现,大部分MYC家族成员在根中均具有较高表达量,分枝Ⅱ两对基因在茎中呈相反表达模式。不同激素处理及非生物胁迫条件下MYC基因存在显著表达差异,但基因对之间多存在类似的表达模式。[结论]杨树MYC基因家族成员可能参与不同的生物学过程,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杨树MYC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赞霜  钱婷婷  侯聪  张力杰  魏志刚  
本文克隆了小黑杨CA家族的6个基因成员,分别命名为Psn CA1、Psn CA2、Psn CA3、Psn CA4、Psn CA5和Psn CA6,其中Psn CA4和Psn CA6属于α碳酸酐酶家族,Psn CA1、Psn CA3和Psn CA5属于β碳酸酐酶家族,而Psn CA2属于Lbeat H超基因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亲缘关系较近的是Psn CA2、Psn CA4和Psn CA6,而Psn CA1、Psn CA3和Psn CA5聚为一大类。通过实时荧光RT-PCR技术研究了小黑杨根、茎、叶中Psn CA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除Psn CA6外,其余5个基因在叶部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善金  虞德兵  汪峰  何宗亮  张剑锋  于海龙  杜文兴  
【目的】克隆鸭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enylosuccinate lyase,ADSL)基因的完整编码区(codingsequences,CDS),对其进行核酸和蛋白序列分析,研究该基因在各品种肌肉组织mRNA表达水平;对该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肌肉组织肌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 acid,IMP)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揭示中国优良地方鸭种的风味基因结构、研究其生物学功能以及与重要风味物质的关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鸭ADSL基因部分c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鸭ADSL基因编码区序列、蛋白结构和进化关系,利用real-time-PC...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根  陶杰  聂荣  周兵  黄思齐  陈安国  李建军  唐慧娟  李德芳  赵立宁  
为了探究大麻二酚酸合成酶基因(CBDAS)家族在大麻中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麻二酚酸合成酶基因(CBDAS)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并系统分析其理化特性、进化发育、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结合元件及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大麻CBDAS基因家族包含5个成员,仅分布在2,7号染色体上;理化性质分析显示,大麻CBDAS基因家族编码的氨基酸数目为541~545 aa,分子质量为介于61.49~62.41 ku,等电点为6.90~9.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来自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33个CBDAS基因可分为3个家族,多数CsCBDAS基因家族成员属于同一亚家族;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预测表明,CsCBDAS基因家族成员均富含光响应元件;组织特异表达分析显示,CsCBDAS1和CsCBDAS2在雌蕊中表达最高,CsCBDAS4、CsCBDAS5在根中表达量最高;大麻CBDAS基因在高大麻二酚(CBD)和低CBD含量品种的表达模式不同,CsCBDAS1表达量在高大麻二酚(CBD)品种中高于低CBD含量品种;外源重金属Cd处理CsCBDAS4和CsCBDAS5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表达;CsCBDAS1、CsCBDAS2及CsCBDAS5表达量在黑暗和光照处理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光照处理下,CBDAS1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黑暗处理,而CsCBDAS2及CsCBDAS5的表达量高于黑暗处理。这些基因可能参与大麻的生长发育与大麻素的合成,该研究为后续大麻CBDAS基因家族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玺洋  梁旭方  程炜轩  瞿春梅  张进  
采用荧光定量的方法对不同季节广州显岗水库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肝脏中去毒酶基因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不同季节鱼类摄入蓝藻量进行研究,旨在了解鱼体中GST基因的表达量与水体中蓝藻含量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4月份水库蓝藻暴发,也是鲮和尼罗罗非鱼摄食产毒蓝藻量最多的月份。GST基因的表达情况是:4月份鲮GST基因表达量比其他月份低,可能与鲮对有毒蓝藻的敏感性和耐受力有关,4月份尼罗罗非鱼GSTA及GSTR2表达量最高;其他月份,鲮GSTT表达量最高,而GSTK表达量较低,尼罗罗非鱼GSTA及GST...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华良  宾淑英  吴仲真  廖泓之  林进添  
采用转录组测序和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蔬菜害虫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易化扩散载体超家族成员的cDNA序列及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的一种易化扩散载体超家族成员PsMFS1,其开放阅读框为1 224bp,编码407个氨基酸,含有2个典型的功能域,即药物分子排出系统蛋白功能域和易化扩散载体超家族蛋白功能域;该基因在黄曲条跳甲雌雄成虫的不同部位中都有表达,其中头部、中肠和精巢或卵巢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触角和足部的相对表达量较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颖  周明珠  韩开元  杨雄  高钰涵  陈仲  
【目的】YABBY是高等植物中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在侧生器官发育和开花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毛白杨PtYABBY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雌雄花芽8个关键发育时期和根茎叶等组织中PtYABBY基因表达模式进行探究,以期为阐明PtYABBY基因在毛白杨侧生器官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前期基础。【方法】以毛白杨为试材,采用同源基因克隆法从毛白杨中分离FILAMENTOUS FLOWER (FIL)/YABBY3 (YAB3)同源基因PtYABBY3、PtYABBY4和PtYABBY11的编码区序列,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qRT-PCR研究这3个基因在雌雄花芽8个发育时期及根、茎、幼叶、成熟叶片中的表达规律。【结果】PtYABBY3、PtYABBY4和PtYABBY11编码区长度分别为633、642、639 bp,分别编码210、213、212个氨基酸。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包含C_2C_2锌指结构域和YABBY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进一步表明这3个基因属于FIL/YAB3亚家族成员。qRT-PCR结果显示这3个基因在根、茎、叶及8个时期雌雄花芽组织中均有表达,但PtYABBY基因间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tYABBY3表达水平在雌雄花芽发育初期下调,发育后期上调;花原基形成到休眠期内PtYABBY3在雌雄花芽中呈现相反的表达变化趋势。PtYABBY4和PtYABBY11基因在雌雄株成花诱导期表达水平最高,成花诱导到伸长期内呈现下降趋势,在雄花芽休眠期和小孢子发生期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营养组织表达量测定结果显示这3个基因在幼叶和成熟叶片中表达水平相对较高,根系中表达量最低。【结论】YABBY基因家族成员PtYABBY3、PtYABBY4和PtYABBY11同属FIL/YAB3亚类,在毛白杨雌雄花芽发育的8个时期中表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在叶片和花芽中表达量较高,表明其可能与叶片和花芽发育相关。本研究为今后深入研究YABBY家族成员在杨树器官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