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1)
2023(5851)
2022(4353)
2021(3771)
2020(3142)
2019(6634)
2018(6738)
2017(12747)
2016(7452)
2015(8166)
2014(8083)
2013(7560)
2012(6674)
2011(5996)
2010(5842)
2009(5157)
2008(4984)
2007(4540)
2006(4098)
2005(3808)
作者
(22816)
(19205)
(19119)
(18214)
(12000)
(9171)
(8601)
(7422)
(7322)
(6770)
(6461)
(6412)
(6199)
(6037)
(6036)
(5978)
(5935)
(5751)
(5531)
(5489)
(4880)
(4844)
(4833)
(4363)
(4357)
(4255)
(4253)
(4216)
(3977)
(3914)
学科
(28152)
经济(28126)
(18158)
管理(17340)
(13357)
企业(13357)
方法(10547)
(10219)
中国(9642)
数学(9231)
数学方法(9158)
业经(7906)
农业(7018)
(6849)
地方(6235)
(5633)
(5556)
(4879)
产业(4751)
发展(4750)
(4649)
环境(4238)
(4152)
(4125)
贸易(4123)
理论(4106)
信息(4054)
技术(4007)
(3985)
(3842)
机构
学院(101454)
大学(101257)
(38507)
研究(38038)
经济(37762)
管理(34661)
理学(30266)
理学院(29869)
管理学(29124)
管理学院(28964)
(27111)
科学(26414)
中国(26239)
(21593)
农业(21586)
业大(20993)
(20508)
研究所(19082)
中心(16570)
(16112)
(15948)
农业大学(14455)
(13690)
师范(13461)
(13327)
财经(13096)
(13040)
北京(12916)
技术(12751)
科学院(12244)
基金
项目(73409)
科学(57022)
基金(52936)
研究(49133)
(48580)
国家(48184)
科学基金(40139)
社会(31331)
(30321)
社会科(29714)
社会科学(29705)
基金项目(28375)
自然(26879)
自然科(26312)
自然科学(26299)
自然科学基金(25861)
(25264)
教育(22836)
资助(20317)
编号(19006)
重点(17294)
(16484)
(15289)
计划(15247)
(15240)
成果(15222)
科研(14368)
创新(14355)
(13983)
课题(13840)
期刊
(41957)
经济(41957)
研究(27009)
(25871)
学报(24595)
中国(21674)
科学(19522)
大学(17731)
农业(17371)
学学(16968)
管理(12603)
(12055)
教育(11442)
(9449)
技术(7982)
(7576)
金融(7576)
业大(7564)
业经(7446)
经济研究(7069)
(6832)
农业大学(6525)
财经(6368)
问题(6042)
科技(5752)
(5546)
图书(4802)
中国农业(4706)
林业(4703)
现代(4426)
共检索到147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祺  刘文俊  祖元刚  杨磊  祖柏实  李汶罡  张宝友  朱明华  
以制药生产提取的刺五加根茎剩余物作为原料,采用高沸醇溶剂法提取木质素,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料液比、乙酸浓度、高沸醇浓度等工艺条件对木质素得率和木质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确定了优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木质素抗氧化性质的影响差异很大,反应温度因素对高沸醇木质素抗氧化性能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反应时间因素;在相同木质素浓度下,高沸醇法木质素抗氧化活性比常规碱法木质素抗氧化活性高,但低于商业合成抗氧化剂BHA。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明华  方桂珍  韩世岩  张彦华  荣海宏  郭军  史永纯  
以制药废弃物刺五加根茎剩余物为原料,采用丙酮有机溶剂法提取木质素,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料液比、乙酸体积分数、丙酮体积分数等工艺条件对木质素得率和木质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丙酮有机木质素抗氧化性能影响最显著,其他因素不显著。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80℃、丙酮体积分数80%、料液比1:20、反应时间80min。重复性验证实验得知,丙酮有机木质素DPPH去除能力EC50值为1.518mg/mL,丙酮有机木质素抗氧化活性比常规碱法木质素抗氧化活性高,但低于商业合成抗氧化剂BHA。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祺  朱明华  祖元刚  张莹  张晓南  李汶罡  祖柏实  张宝友  
以制药生产提取的刺五加根茎剩余物作为原料,采用超临界反溶剂法(SAS)对高沸醇溶剂法所提取的木质素进行纳米化以及抗氧化活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正交优化实验条件:沉淀反应釜温度35℃,沉淀反应釜压力30MPa,温度差+10℃,木质素溶液浓度0.5mg/mL。通过重复性验证实验,最终得到粒径(0.144±0.03)μm纳米级有机木质素。纳米和未纳米有机木质素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EC50值)分别为(0.884±0.02)mg/mL、(0.563±0.02)mg/mL,表明纳米有机木质素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比未纳米有机木质素有大幅提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东花  郭俊娥  徐璐  孙霞  孙宪芝  
以菊花神马为材料,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ermidine,Spd)和多胺合成抑制剂D-精氨酸(D-Arginine,D-Arg)对花芽分化阶段根和叶片中多胺氧化酶(PAO)、二胺氧化酶(DA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氢(H2O2)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根和叶片PAO、DAO活性和木质素含量都是Spd>CK>D-Arg。外源Spd显著促进了花芽分化阶段多胺氧化酶活性和木质素的合成;D-Arg抑制了花芽分化,降低了多胺氧化酶活性及木质素的合成。结果表明,短日照条件下,多胺可能通过影响多胺氧化酶活性及其产物H2O2浓度影响木质素的合成,从而调控菊花的花芽分化进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丁婷婷  李倩  金贞福  
四溴双酚A型环氧树脂(tetrabromobisphenol A type epoxy resin,TBEP)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工业,但因成本高,大规模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以溴化木质素替代四溴双酚A制备阻燃性、耐热性高,成本低、可再生、环境友好的环氧树脂具有重要意义。以木质素和溴化质素为原料,与双酚A混合制备环氧树脂,研究木质素添加量及溴化质素对环氧树脂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双酚A型环氧树脂(lignin base bisphenol A type epoxy resin,LBEP)的热稳定性较TBEP高;当添加摩尔分数10%的木质素时,LBEP失重起始温度和峰值温度分别比TBEP高4.4℃和68.9℃,失重率低3.8%;溴化木质素-双酚A型环氧树脂(bromided lignin bisphenol A type epoxy,Br-LBEP)较LBEP的失重起始温度和峰值温度分别高112.2℃和93.7℃,热失重率低2.1%。表明Br-LBEP热稳定性较LBEP高,以溴化木质素替代四溴双酚A制备耐热性环氧树脂具有可行性。图5表2参1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思远  刘永祥  曹小舟  张逸婧  陈海娟  沈新春  
【目的】探究能有效地从小麦胚芽清蛋白二步双酶酶解物中分离得到高活性抗氧化肽的工艺。【方法】以小麦胚芽清蛋白为原料,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e~(2+)螯合能力为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指标,通过胰蛋白酶进行酶解,依次采用超滤膜和凝胶过滤色谱(SePHaDex G-75)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筛选出活性较高的组分;采用碱性蛋白酶对获得的活性较高组分进行酶解,通过凝胶过滤色谱(SePHaDex G-15)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其酶解产物;采用质谱技术(eSI-TOF MS/MS)对抗氧化活性最高的组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3个活性组分(峰)P_a、P_b、P_C,采用DP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艳芳  梁永超  娄运生  孙万春  
以抗 /感白粉病的南农 99 18和苏麦 3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硅对小麦叶片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动态变化和对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接种的情况下 ,施硅与否对抗 /感品种植株叶片的POD和SOD活性及木质素含量均无影响。而在感病情况下 ,施硅能显著提高小麦感病品种的PO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 ,但对抗病品种的PO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影响不显著 ;可降低小麦感病品种的SOD活性 ,但提高了抗病品种的SOD活性。施硅能显著降低感病品种植株的白粉病病情指数 ,提高其对白粉病的抗病能力 ,相对免疫效果达38.79%,其中硅的浓度以 1.7mmol·L-1为最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雁武  王宪伟  黄滢璋  仇农学  
【目的】研究苹果籽油中植物甾醇的抗氧化活性,为抗氧化剂的筛选及其清除自由基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抗氧化剂维生素E(VE)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对照,采用1,1-二苯基-2-苦苯肼(DPPH)法、邻二氮菲-Fe2+分光光度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法,测定并分析了苹果籽油的2种植物甾醇抗氧化剂(样品T1和T2)对DPPH.、羟基自由基OH.及O2-.的清除能力。【结果】4种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不同,其对DPPH.的清除能力表现为苹果籽油甾醇样品T1(IC50为6.7μg/mL)>苹果籽油甾醇样品T2(IC50为7μg/mL)>VE(IC50为10μg/mL)>BHT...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韩东英  李诗刚  宋桂龙  濮阳雪华  李殷睿智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种砷浓度下(0、10和100 mg·kg-1)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和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生长特征及根、茎、叶三部位砷含量变化及其细胞膜透性、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低浓度砷对老芒麦和香根草株高和生物量抑制不明显,高浓度下抑制显著(P0.05)。砷胁迫引起了老芒麦根、茎、叶三部位CAT、SOD和APX活性的显著增加,而香根草这3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传波  赵婷  董岭  陈大勇  李慧萍  高畅  李伟  郑毅男  刘文丛  
【目的】测定山荆子鲜叶、茎皮和果中根皮苷及阴干的果实和叶中黄酮的含量,并比较阴干叶和果实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山荆子鲜叶、茎皮和果实中的根皮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目标产物的含量;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山荆子阴干叶和果实中的黄酮,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测定其叶和果实中的黄酮含量,并通过清除DPPH、ABTS自由基和还原力比较研究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山荆子鲜叶、茎皮和果实中的根皮苷含量分别为(12.00±3.60),(21.60±6.10)和(1.18±0.15)mg/g;阴干的叶和果实中黄酮含量分别为(4.78±0.62)和(0.6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名位  郭宝江  张瑞芬  池建伟  魏振承  徐志宏  张雁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黑米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方法以体外总抗氧化能力为活性跟踪指标,对黑米抗氧化提取物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等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分部后得到抗氧化能力最强的部分,再用SephadexLH-20分离得到抗氧化主活性成分,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ESI-MS质谱和核磁共振(1HNMR和13CNMR)波谱法对其进行结构解析。结果黑米抗氧化提取物的5种溶剂萃取物以水部和正丁醇部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383和392ku·g-1,其中,从水部可得到4种抗氧化主活性成分,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976、878、1134和1087ku·g-1。波谱结构解析表明,4种成分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洪宇  张晓茹  王军辉  黄晓华  雷鸣  董娟娥  尉芹  
前期研究发现,楸树叶粗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了进一步明确其抗氧化活性成分,以硅胶柱色谱结合清除DPPH自由基法,寻找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组分,并利用半制备液相色谱对该组分进行分离、纯化,以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和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作为考察指标,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楸树叶粗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分离得到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1)和芹菜素(2)。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强于BHT和化合物2;化合物1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及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3.89,29.77和43.47μg!mL-1;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化合物2,主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熊怡心   王爽   马星霞   孙志勤  
【目的】通过菌株初筛、单因素培养条件比较以及复合真菌培养体系下木质素氧化酶系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研究,获取最优产酶效率培养体系,为生物制浆预处理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颐和园树木上的真菌子实体作为菌种来源,通过生长速度和愈创木酚培养基初筛得到生长快且漆酶活性高的白腐菌菌株,测定菌株木质素氧化酶系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分泌规律。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不同碳源、氮源、pH、添加剂、金属离子、温度等条件对菌株分泌木质素氧化酶系的影响,根据产酶规律选择不同菌株构建1∶1复合真菌培养体系,分析其产酶规律和产酶效率。【结果】初筛得到1株生长快速、高漆酶活性的菌株,经鉴定为白腐菌粗毛栓孔菌(Trametes hirsute)。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糖和酵母浸粉分别是T. hirsute产酶的最优碳源和氮源;单独添加Cu2+的产酶效率优于同时添加Cu2+和Mn2+,产酶量随金属离子浓度增大呈先升后降趋势,0.25 mmol·L-1Cu2+添加效果最佳;产酶量随温度升高也呈先升后降趋势,在38 ℃、pH=6.5且添加0.5 mmol·L-1藜芦醇和0.5 mmol·L-1对苯二胺条件下对T. hirsute产酶均有促进作用。在培养条件优化基础上,构建T. hirsute与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复合真菌培养体系,其产酶能力进一步提高,该体系的木质素氧化酶系三酶最大总产酶量达1 505.81 U·L-1,相比对照组提升约63.61%,其中漆酶活性相比对照组提高84.37%,且提前一天达到产酶峰值。【结论】通过初筛获取高漆酶活性白腐菌株T. hirsute,优化产酶条件可显著提升其木质素氧化酶系产酶量,在培养条件优化基础上构建的T. hirsute与G. trabeum复合真菌培养体系能够进一步提升其产酶能力并促使漆酶提前一天达到产酶峰值,在生物预处理方面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思宇  甘振丁  韦文耀  吴嘉敏  夏振海  陈璟玥  王恬  钟翔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和姜黄素对断奶仔猪内源消化酶活性和胰腺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180头断奶日龄为28±2 d的杜长大仔猪(公母各半,体质量为7.8±0.6 kg),随机分成6组(每个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CON)或含有添加剂的日粮:300 mg·kg~(-1)抗生素(ANT组);白藜芦醇和姜黄素各300 mg·kg~(-1)(HRC组);白藜芦醇和姜黄素各100 mg·kg~(-1)(LRC组);300 mg·kg~(-1)白藜芦醇(RES组);300 mg·kg~(-1)姜黄素(CUR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与CON组相比,各添加剂组胰腺中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变化(P>0.05),仅RES组胰腺糜蛋白酶活性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HRC、LRC、RES、CUR组空肠中淀粉酶、糜蛋白酶的活性均显著上升(P<0.05),回肠中HRC、LRC、RES组糜蛋白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HRC、LRC、RES、CUR组胰腺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含量显著下降(P<0.05),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HRC和LRC组胰腺过氧化氢酶(CAT)、GSH-Px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HRC组胰腺血红素氧合酶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由此可见,饲粮中联合添加白藜芦醇和姜黄素可以提高断奶仔猪小肠消化酶活性,同时能够提高胰腺的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由断奶应激带来的损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佘恒志  聂姣  李英双  刘星贝  胡丹  马珊  次仁卓嘎  汪灿  吴东倩  阮仁武  易泽林  
【目的】研究不同抗倒伏能力甜荞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茎秆木质素、总木质素单体及G型、S型和H型木质素单体含量的变化,探讨甜荞茎秆木质素及其单体合成特征。【方法】选用酉荞2号(高抗倒伏、YQ2)、信农1号(中抗倒伏、XN1)和乌克兰大粒荞(易倒伏、UD)为试验材料,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分别于分枝期、盛花期和乳熟期测定其茎秆抗折力、倒伏指数、木质素含量(溴乙酰法)、总木质素单体及S型、G型和H型木质素单体含量(GC-MS法)。【结果】相同生育时期,与XN1和UD相比,YQ2茎秆抗折力大、倒伏指数小;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