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6)
- 2023(11203)
- 2022(9496)
- 2021(8979)
- 2020(7645)
- 2019(17359)
- 2018(16931)
- 2017(33577)
- 2016(17076)
- 2015(18860)
- 2014(18338)
- 2013(17617)
- 2012(15727)
- 2011(13433)
- 2010(13078)
- 2009(12159)
- 2008(11731)
- 2007(10005)
- 2006(8264)
- 2005(7215)
- 学科
- 济(67733)
- 经济(67670)
- 业(58763)
- 管理(57840)
- 企(50014)
- 企业(50014)
- 方法(37241)
- 数学(33537)
- 数学方法(33158)
- 财(25283)
- 务(19890)
- 财务(19849)
- 财务管理(19816)
- 企业财务(19055)
- 中国(16766)
- 农(15811)
- 业经(15101)
- 制(13185)
- 贸(12910)
- 贸易(12905)
- 易(12625)
- 银(11617)
- 银行(11611)
- 融(11384)
- 金融(11383)
- 险(11053)
- 保险(10961)
- 理论(10907)
- 行(10791)
- 农业(10528)
- 机构
- 大学(231183)
- 学院(230511)
- 管理(100839)
- 济(96794)
- 经济(95147)
- 理学(87830)
- 理学院(87131)
- 管理学(85855)
- 管理学院(85410)
- 研究(62534)
- 中国(53123)
- 财(49329)
- 京(44787)
- 财经(40374)
- 经(36961)
- 科学(33732)
- 中心(32522)
- 江(30969)
- 财经大学(30767)
- 经济学(30173)
- 业大(29223)
- 商学(27950)
- 商学院(27704)
- 经济学院(27624)
- 所(27114)
- 北京(27100)
- 农(26268)
- 经济管理(25508)
- 范(25450)
- 师范(25212)
- 基金
- 项目(161033)
- 科学(130206)
- 基金(122187)
- 研究(119615)
- 家(103802)
- 国家(102972)
- 科学基金(92799)
- 社会(79267)
- 社会科(75397)
- 社会科学(75377)
- 基金项目(65403)
- 省(60764)
- 自然(60485)
- 自然科(59252)
- 自然科学(59239)
- 自然科学基金(58211)
- 教育(55488)
- 划(50692)
- 资助(49383)
- 编号(48616)
- 成果(37490)
- 部(36857)
- 重点(34934)
- 创(34261)
- 国家社会(33542)
- 教育部(33272)
- 人文(33226)
- 发(32185)
- 创新(31981)
- 项目编号(31727)
共检索到320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学勇 廖理 罗远航
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兼具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双重身份,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备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承销商和风险投资机构在公司IPO过程中都能起到认证效应,表现为更低的IPO抑价率;另一方面,风险投资的高回报率会弱化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认证效应,导致更大的利益冲突,表现为更高的IPO抑价率。本文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国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并不具备显著较低的IPO抑价率,如果将风险投资机构划分为普通风险投资机构和券商背景风险投资机构,则仅有券商背景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IPO抑价率显著较低,表明在中国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对其所持股的公司具备认证效应,而非利益冲突。进一步研究发现,券商背景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公司在IPO...
关键词:
首次公开募股 风险投资 承销商 抑价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宁悦 栗鹏妍
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兼具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双重身份,在新股发行定价和资本市场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选取2009—2020年我国A股市场创业板和科创板94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券商背景风险投资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以及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声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券商背景风险投资会正向影响IPO抑价,但高声誉的承销商和风险投资机构对这种正向影响具有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投资强度越高,IPO抑价越严重;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进入阶段越早,IPO抑价越严重。因此,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应注重长期声誉的积累,发挥双重认证作用;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监管力度,明确相关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提高市场参与者的违法成本,进一步提高市场效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剑蕾 栗媛
本文以1997—2016年间中国A股2464家IPO公司为样本,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探索了市场化进程对IPO抑价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对IPO抑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赢者诅咒"理论、事前不确定性假说以及信号理论这三类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检验表明,仅有事前不确定性假说解释了市场化进程与IPO抑价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对IPO抑价的负向影响在询价机制时期表现更为显著,表明市场化进程影响的是IPO发行价格而非首日交易价格。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IPO抑价 信息不对称理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静 陈璇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IPO抑价理论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焦点。以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沪深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公司作为样本,选取IPO公司的价值评估信息以及衡量公司价值不确定性程度的指标作为变量建立模型,对基于信息不对称的IPO抑价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来解释中国A股市场的IPO抑价现象是有效的。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IPO 抑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学勇 廖理
本文研究风险投资背景对公司在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外资和混合型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IPO抑价率较低,股票市场累计异常回报率较高,民营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与政府背景支持的无显著差异;如果仅划分为有、无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参与两类,那么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参与支持的公司相对于那些非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IPO抑价率更低,股票回报率更高。对影响机理进一步剖析发现:相对于那些非外资背景的风险投资,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倾向更加谨慎的投资策略,投资之后对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会更加合理,并且公司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这些最终导致公司股票IPO抑价率较低和回报率较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伟
文章深入探讨风险投资内部的差异性,把活跃于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风险投资分为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公司背景风险投资以及独立风险投资,分析其在出现动机、参与企业的发展阶段、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程度、对风险投资管理人员的激励程度以及投资决策效率等方面的不同。结合不同背景风险投资所具有的差异性并基于信息不对称原理,对不同背景风险投资的特征影响风险投资发挥认证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得到结论:独立风险投资认证能力最强,企业背景风险投资次之,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认证能力最弱。
关键词:
风险投资 背景 特征 认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泋
风险投资是以股权形式投向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并为其提供多种服务,最后以出售股权方式来回笼资金的投资方式。风险资本是一种股权资本而不是借贷资本,是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成果。本文试图分析在信息不对称风险的条件下,风险资本如何制定有效而安全的组织形式来规避此风险。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风险投资契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厚德 陈德棉 张玉臣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 ,主要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众多的学者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风险投资过程中的筹资、决策、管理与退出等环节进行的深入研究 ,阐述了风险投资的产生和运作机理。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风险投资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少刚 纪凤兰
风险投资体制作为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的一种低交易成本的契约安排,是参与人之间层层博弈后达成的均衡结果,本文剖析了不对称信息与风险投资之间的关系,从一个完整的博弈框架出发,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内生的契约,如有限合伙制、分阶段多轮次投资、投资工具选择、报酬体系等,外生的机制,如法律框架、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家市场等。
关键词:
信息 风险投资 博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隋紫越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面临着非常高的投资风险,因此,很多学者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信息非对称现象日益凸显,很多大型跨国公司面临着信息非对称的问题。而目前基于信息非对称理论对企业投资风险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取这一视角来进行分析,以期对企业对外投资风险进行更好地预测、预防以及控制。一、理论基础传统西方经济学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基础进行研究的。完全竞争市场具有四个基本假设:第一,产品是同质的;第二,有很多的买主和卖主,也就是说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所有参与者共同决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曜 宋贺
风险投资(VC)与政府、银行、券商和同业之间有着重要关联,且这些关联关系构成了其重要的社会资本,使其能够发挥增值的作用,而VC与券商的关系值得重点关注。文章对创业板市场上IPO公司背后的风险投资与IPO公司聘请的保荐机构之间的合作次数进行统计,将存在2次及以上合作的界定为联盟关系,并将新股首日折价率分解成一级市场的"内在折价率"和二级市场的"市场反应率",进而研究了VC与承销券商之间的联盟关系是否对VC参股公司在IPO定价效率上产生了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有VC持股但与券商无多次合作关系的公司以及无VC持股的公司,存在"VC与券商联盟"关系的公司的IPO发行价格更接近于公司的内在价值,表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亮
笔者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会计稳健性测量模型、IPO抑价测量模型,采用2005年~201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539家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会计稳健性与股票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抑价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会计稳健性与IPO抑价之间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与IPO抑价呈负相关关系;当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时,会计稳健性和IPO抑价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明显。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IPO抑价 信息不对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代昀昊 唐齐鸣 刘莎莎
本文考察机构投资者与公司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未来股价的暴跌风险显著正相关;(2)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更显著;(3)此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未来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作用在"牛市"与"熊市"阶段并无明显差异。本文对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等方面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信息不对称 股价暴跌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岩 孙文琛
IPO(首次公开募股)是公司有效对外融资、提升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IPO市场背景,本文以2003—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券商声誉、机构投资者持股与IPO抑价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并分析IPO抑价的企业产权性质和时间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机构投资者持股越多,IPO抑价程度越低;作为主承销商的券商声誉较高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IPO抑价的负向作用会加强;非国有企业表现出更好的作用效果。本文探讨了券商声誉在机构投资者与IPO抑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为券商声誉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券商声誉 机构投资者持股 IPO抑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学勇 陈然 魏旭
本文以被发审委拒绝后重新申请上市(IPO)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借助2004—2017年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重返IPO的市场表现。理论研究表明,重返IPO可以通过更换声誉更高的承销商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有利于公司成功IPO,降低IPO抑价率,提升公司上市后股价的长期表现。实证研究显示,与首次申请IPO公司相比,重返IPO公司的抑价率、超募比例、首日换手率及投资者意见分歧程度更低,长期股票回报率更高,表明重返IPO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所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更换声誉更高的承销商是重返IPO公司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与理论研究相符。此外,在核准制下首次IPO时因实质审核类问题被否决的公司,倾向于借助有政治关联的承销商来成功重返IPO,但并没有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这折射出推行注册制的必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