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6)
2023(4393)
2022(3759)
2021(3487)
2020(2939)
2019(6354)
2018(6187)
2017(12214)
2016(6012)
2015(6326)
2014(6106)
2013(6112)
2012(5543)
2011(4821)
2010(4936)
2009(4904)
2008(4993)
2007(4622)
2006(3886)
2005(3807)
作者
(16056)
(13553)
(13390)
(12770)
(8639)
(6511)
(6195)
(5181)
(5052)
(4853)
(4625)
(4546)
(4331)
(4226)
(4131)
(4025)
(4016)
(3944)
(3821)
(3776)
(3410)
(3091)
(3053)
(3041)
(3026)
(2972)
(2898)
(2833)
(2684)
(2597)
学科
(24289)
经济(24272)
(21644)
管理(19361)
(16855)
企业(16855)
方法(12421)
数学(11506)
数学方法(11434)
(10796)
保险(10705)
(9779)
(7910)
财务(7905)
财务管理(7891)
中国(7828)
企业财务(7599)
(7451)
银行(7448)
(7030)
金融(7030)
(6961)
(6882)
(6138)
贸易(6137)
(6042)
(5248)
各种(4461)
业经(4428)
类型(4339)
机构
大学(84327)
学院(84176)
(37028)
经济(36284)
管理(34209)
理学(28720)
理学院(28491)
管理学(28083)
管理学院(27922)
中国(24962)
研究(24312)
(22292)
财经(17431)
(16675)
(15901)
财经大学(13312)
(12666)
中心(12522)
金融(12436)
(11971)
科学(11803)
经济学(11741)
(11330)
北京(10954)
经济学院(10762)
商学(10447)
商学院(10360)
(9917)
研究所(9773)
(9624)
基金
项目(52155)
科学(41813)
基金(39880)
研究(38327)
(33548)
国家(33256)
科学基金(29872)
社会(25502)
社会科(24265)
社会科学(24255)
基金项目(20762)
自然(19868)
自然科(19497)
自然科学(19493)
自然科学基金(19174)
(18983)
教育(17400)
资助(17351)
(15819)
编号(15300)
(11989)
成果(11566)
重点(11068)
教育部(10935)
人文(10911)
(10630)
国家社会(10504)
(10488)
(10377)
科研(10330)
期刊
(39681)
经济(39681)
研究(29291)
(18634)
金融(18634)
(17743)
中国(13988)
管理(12410)
学报(9506)
科学(9140)
财经(8689)
大学(8104)
(8031)
学学(7892)
经济研究(7307)
(7181)
业经(6091)
国际(5733)
技术(5728)
(5452)
理论(5398)
财会(5309)
农业(5205)
实践(4938)
(4938)
问题(4555)
会计(4307)
保险(4303)
(4303)
商业(4277)
共检索到130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宁悦   栗鹏妍  
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兼具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双重身份,在新股发行定价和资本市场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选取2009—2020年我国A股市场创业板和科创板94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券商背景风险投资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以及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声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券商背景风险投资会正向影响IPO抑价,但高声誉的承销商和风险投资机构对这种正向影响具有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投资强度越高,IPO抑价越严重;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进入阶段越早,IPO抑价越严重。因此,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应注重长期声誉的积累,发挥双重认证作用;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监管力度,明确相关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提高市场参与者的违法成本,进一步提高市场效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学勇  廖理  罗远航  
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兼具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双重身份,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备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承销商和风险投资机构在公司IPO过程中都能起到认证效应,表现为更低的IPO抑价率;另一方面,风险投资的高回报率会弱化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认证效应,导致更大的利益冲突,表现为更高的IPO抑价率。本文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国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并不具备显著较低的IPO抑价率,如果将风险投资机构划分为普通风险投资机构和券商背景风险投资机构,则仅有券商背景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IPO抑价率显著较低,表明在中国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对其所持股的公司具备认证效应,而非利益冲突。进一步研究发现,券商背景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公司在IPO...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岩  孙文琛  
IPO(首次公开募股)是公司有效对外融资、提升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IPO市场背景,本文以2003—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券商声誉、机构投资者持股与IPO抑价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并分析IPO抑价的企业产权性质和时间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机构投资者持股越多,IPO抑价程度越低;作为主承销商的券商声誉较高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IPO抑价的负向作用会加强;非国有企业表现出更好的作用效果。本文探讨了券商声誉在机构投资者与IPO抑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为券商声誉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振山  李海霞  
本文以2009~2012年上市的355家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风险投资对企业IPO抑价及上市公司发行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创业板市场上,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的IPO抑价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的企业,而且风险投资声誉一旦建立,对于缩短创业板公司的上市年限、降低上市公司发行成本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晓明  胡文伟  李湛  
风险企业的IPO是一个受风险投资(家)声誉影响的过程。在持续的金融市场活动中,风险投资(家)在风险企业发行上市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核证、监管、消除信息不对称、提供资源基础等)。风险投资声誉对于区别作用程度不同的风险投资有着重要意义,并对IPO折价以及IPO后的长期业绩等都可能存在显著影响。国外研究者将研究重点放在风险投资家的作用、风险投资声誉的衡量及作用机制、风险投资声誉对IPO折价和长期业绩的影响等方面,并多从实证角度对各自的假设进行检验,为研究风险投资的声誉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围绕风险投资的声誉机制等仍然具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任务,比如对不同声誉的风险投资的"挑选"和"培育"作用的区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平  李瑞鹏  吴边  
在中国当前的询价制下主承销商没有对新股进行自主配售的权利,所以在询价过程中,参与申购的机构投资者将缺少激励去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使得主承销商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价值不确定性大的公司的定价将更依赖于自身的定价能力。由于声誉排名高的主承销商的执业质量和定价能力更强,能够更准确的定价,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并证明声誉排名高的承销商更能帮助不确定性高的公司降低IPO抑价程度,而对于不确定性低的公司,承销商的声誉降低IPO抑价程度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学勇  廖理  
本文研究风险投资背景对公司在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外资和混合型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IPO抑价率较低,股票市场累计异常回报率较高,民营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与政府背景支持的无显著差异;如果仅划分为有、无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参与两类,那么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参与支持的公司相对于那些非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IPO抑价率更低,股票回报率更高。对影响机理进一步剖析发现:相对于那些非外资背景的风险投资,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倾向更加谨慎的投资策略,投资之后对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会更加合理,并且公司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这些最终导致公司股票IPO抑价率较低和回报率较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伟  曹黎娟  
中国的风险资本中政府资金一直占有较大比例,本文基于中小企业板数据研究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IPO抑价及IPO后收益是否有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两者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政府不应过多地投资于风险投资,而应该完善风险投资的政策环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曜  宋贺  
风险投资(VC)与政府、银行、券商和同业之间有着重要关联,且这些关联关系构成了其重要的社会资本,使其能够发挥增值的作用,而VC与券商的关系值得重点关注。文章对创业板市场上IPO公司背后的风险投资与IPO公司聘请的保荐机构之间的合作次数进行统计,将存在2次及以上合作的界定为联盟关系,并将新股首日折价率分解成一级市场的"内在折价率"和二级市场的"市场反应率",进而研究了VC与承销券商之间的联盟关系是否对VC参股公司在IPO定价效率上产生了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有VC持股但与券商无多次合作关系的公司以及无VC持股的公司,存在"VC与券商联盟"关系的公司的IPO发行价格更接近于公司的内在价值,表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薛超凯1,党兴华1,任宗强2  
从私募通数据库搜集2000-2015年相关数据,研究风险投资机构(简称VC)声誉对其投资决策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声誉越高的VC越有可能投资高风险的新兴行业;在投资新兴行业时,声誉越高的VC越可能采取联合投资、后期投资等降低风险的策略;声誉会使VC产生追求更高绩效和保持原有绩效的双重压力;行业合法化会增强声誉对VC投资新兴行业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九斤  徐畅  
本文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及异常操控性项目的计算方法,度量了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并以2008-2012年IPO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风险投资特征角度考察了风险投资对别投资企业IPO抑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程度普遍低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从背景特征角度看,外资风险投资较非外资风险投资对被投资企业IPO抑价的影响更为显著,国有风险投资较非国有风险投资对被投资企业IPO抑价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风险投资声誉越好、持股比例越高、投资期限越长、联合投资机构数量越多,则被投资企业的IPO抑价程度越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治  
张治同志撰文认为:风险投资的发展离不开投资银行的支持。相应地,通过参与风险投资,投资银行的业务也将得到促进。经过近几年的快速成长,我国券商已经具备了从事风险投资的必要条件。对它们而言,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文章同时还分析了券商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志峰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公司,参与风险投资的外部环境已逐渐成熟,应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循序渐进地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中有所作为,参与风险投资,有助于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的延伸,并为之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元甲  李阳  
通过对218家在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当天股价上涨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创业板推出初期上市的公司存在严重的IPO抑价。中国创业板近70%的公司有风险资本背景,但是创业企业的风险资本对抑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上市公司本身的特点和财务业绩因素对IPO抑价影响也不显著。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严重的原因是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不成熟,二级股票市场投机情况严重。另外,付市盈率、中签率、换手率等对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胡志颖  李瑾  果建竹  
本文探讨了在我国制度环境下研发投入强度对IPO抑价的影响,以及风险投资的参与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与发达市场相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我国公司IPO前的研发投入引发更高的IPO抑价,而在我国转轨经济制度环境下,风险投资的投机性参与并没有起到对IPO公司进行认证监督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作用,相反却增加了IPO公司研发投入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加剧了研发投入对IPO抑价产生的正向调节作用,且风险投资对研发投入和IPO抑价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依存于风险投资的声誉、产权背景和IPO前持股比例。更进一步,风险投资参与对研发投入和IPO抑价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及调节作用对声誉、产权背景的依存性在创业板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