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3)
- 2023(11436)
- 2022(10202)
- 2021(9689)
- 2020(8082)
- 2019(18802)
- 2018(18893)
- 2017(36395)
- 2016(19875)
- 2015(22429)
- 2014(22868)
- 2013(22308)
- 2012(20199)
- 2011(18154)
- 2010(17968)
- 2009(16451)
- 2008(15938)
- 2007(13884)
- 2006(12136)
- 2005(10546)
- 学科
- 济(73284)
- 经济(73196)
- 管理(58604)
- 业(53607)
- 企(45890)
- 企业(45890)
- 方法(35451)
- 数学(30577)
- 数学方法(30188)
- 农(19551)
- 财(18726)
- 中国(18708)
- 学(17998)
- 业经(16348)
- 制(15959)
- 地方(15526)
- 贸(14040)
- 贸易(14035)
- 理论(13907)
- 易(13630)
- 银(12966)
- 银行(12919)
- 和(12840)
- 农业(12629)
- 务(12255)
- 行(12199)
- 财务(12180)
- 财务管理(12155)
- 环境(11773)
- 技术(11589)
- 机构
- 大学(277116)
- 学院(276657)
- 管理(112325)
- 济(101620)
- 经济(99155)
- 理学(97149)
- 理学院(96074)
- 管理学(94357)
- 管理学院(93880)
- 研究(90770)
- 中国(67981)
- 京(59754)
- 科学(59172)
- 财(47220)
- 农(46667)
- 所(46088)
- 业大(43565)
- 研究所(42208)
- 中心(41070)
- 江(40339)
- 财经(37951)
- 北京(37707)
- 范(36795)
- 农业(36678)
- 师范(36412)
- 经(34408)
- 院(33625)
- 州(33355)
- 技术(31193)
- 师范大学(29270)
- 基金
- 项目(193208)
- 科学(150122)
- 研究(140502)
- 基金(137563)
- 家(120331)
- 国家(119297)
- 科学基金(101870)
- 社会(84949)
- 社会科(80295)
- 社会科学(80270)
- 省(77094)
- 基金项目(73680)
- 自然(68090)
- 自然科(66460)
- 自然科学(66439)
- 自然科学基金(65192)
- 划(64855)
- 教育(64561)
- 编号(58505)
- 资助(57147)
- 成果(47141)
- 重点(42717)
- 部(41601)
- 课题(40559)
- 发(40269)
- 创(39853)
- 科研(37077)
- 创新(37055)
- 项目编号(36131)
- 计划(35658)
- 期刊
- 济(111754)
- 经济(111754)
- 研究(79559)
- 中国(52310)
- 学报(46649)
- 农(41700)
- 科学(41627)
- 管理(40741)
- 财(35344)
- 大学(34438)
- 教育(33474)
- 学学(32297)
- 农业(28951)
- 技术(24677)
- 融(23772)
- 金融(23772)
- 业经(19699)
- 财经(17400)
- 经济研究(17191)
- 图书(15980)
- 业(15002)
- 经(14629)
- 理论(14235)
- 科技(14194)
- 问题(13946)
- 实践(13311)
- 践(13311)
- 技术经济(13085)
- 版(13066)
- 商业(12727)
共检索到400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如彦 魏刚 孟辉 王德勇
准确体现核准制关于责任分配的精神,是承销业务评价体系的生命力所在。从形式上讲,考评体系还应该起到制度引导行为的作用,因而在减分/加分项目的设置上,不仅要求每一个考评项目的分值设置合理,而且要求总体平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大宽
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时机,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呼声愈来愈高,前景十分广阔。而券商作为证券市场重要的中介机构,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券商企业债券承销业务大有可为……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赵刚 郭颖文
承销费用在世界各国普遍呈现出"集聚"的现象,我们对2004年-2009年通过发审委审核的上市公司的IPO承销费用进行研究,发现我国IPO承销费用也存在集聚现象,小规模IPO公司的承销费率主要集中在2%-6%之间,大规模IPO公司的承销费率集中在4%以下。另外,我们检验了券商的政治联系与承销费用的关系,研究发现有政治联系的券商比没有政治联系的券商收取了更高的承销费用。
关键词:
IPO 承销费用 集聚 券商的政治联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江会 宋瑞波
本文分析了我国证券承销市场中券商的各种违规失信行为 ,并从信息不对称、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股权结构、激励机制以及监管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证券承销市场券商违规失信行为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我国证券承销市场中券商行为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姚铮 罗炜阳
金融市场是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市场,这在证券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public offering,IPO)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国外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此问题进行了持续而又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分析IPO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就国外学者关于证券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I、PO证券长期弱势、证券承销费用、证券分析师预测准确度以及证券监管机构监管效率等方面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发行提出了加强监管效率等建议。
关键词:
证券承销商 声誉 文献综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江会
市场为高声誉承销商提供比低声誉承销商更高的承销服务费用是对承销商建立和保持市场声誉、提高承销服务质量的一种补偿和激励,因而也是确保证券发行市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机制。文章利用中国证券发行市场上的数据资料检验了我国承销商声誉与承销服务费用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虽然我国承销费用率与承销商声誉值正相关,但是不同声誉等级承销商之间的承销服务价格差别很小,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承销商声誉资本的形成,也弱化了声誉机制对我国承销商行为的约束力,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缺乏市场化的承销服务费用率的形成机制。有鉴于此,文章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放松当前对承销服务费用的管制,建立市场化的承销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关键词:
认证中介 承销商声誉 承销服务费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璐璐 李京 解学成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OTC市场的衍生品交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体系市场化以及国内场外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迫切需要大力发展OTC市场。目前国内券商柜台交易市场刚刚起步,主要以定位于机构客户、提供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产品、采取协议交易为主。文章从券商角度出发,提出建设券商间OTC产品相互交易的综合性平台,并配套相关的监督体系。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OTC市场 做市商 市场监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 徐光
承销商是证券发行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信息生产者,然其信息生产功能和“第三方认证中介”功能是建立在承销商声誉基础之上的。规模、定价水平、业绩记录、专业资格、长期绩效等是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约束因素。建立声誉机制有一系列基本条件,声誉状况的信号显示和传递机制、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长期预期形成机制等是承销商声誉形成机制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证券承销商 声誉 约束条件 形成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 徐光
承销商是证券发行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信息生产者,然其信息生产功能和“第三方认证中介”功能是建立在承销商声誉基础之上的。规模、定价水平、业绩记录、专业资格、长期绩效等是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约束因素。建立声誉机制有一系列基本条件,声誉状况的信号显示和传递机制、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长期预期形成机制等是承销商声誉形成机制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证券承销商 声誉 约束条件 形成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佰成 李晓冬 宋琴
基于证券分析师首次发表的关于2006~2008年A股市场IPO股票的研究报告数据,运用非参数检验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承销商分析师与非承销商分析师均存在乐观倾向,而且承销商分析师的投资评级更为乐观;市场对于承销商分析师与非承销商分析师关注股票的反应并无显著差异,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并没有认识到分析师的利益冲突行为。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利益冲突 投资评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鲁智礼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券商经纪业务进入一个新的经销时代。券商在经纪业务上的竞争力主要依赖于提供服务的差别化。要形成差别化优势,主要是合理选择服务产品,塑造市场品牌和不断进行业务创新等。
关键词:
证券经纪业务 经销策略 金融服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春铃 石桂峰
作者通过构建不对称信息结构下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应用Bayes法则对证券监管者声誉和承销商声誉的动态化以及二者声誉变动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模型结论显示,监管者对承销商的违规或错误评估行为的“宽容”以及任何“下不为例”的监管思维不仅会加剧自身声誉的下降,而且会导致承销商评估失误概率的上升和承销商声誉的下降,表明监管者声誉和承销商声誉具有一损俱损的关联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超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推出多项政策,加强对银行体系的规模控制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大举开拓信用债券承销业务。但其管理水平尚不能与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多数银行还未能建立起一整套覆盖所有业务环节的风险管理制度。本文从风险防范的视角出发开展研究,指出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管理中存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及授权风险。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监管要求和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特征,从战略、政策、流程等诸多方面提出若干应对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债券承销 风险管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方飞 王晓彦 贺芳丽
证券分析师作为证券市场信息的挖掘者和传播者,在证券市场上扮演着双重角色。由于受到所属证券公司的承销业务利益的影响,承销商分析师可能会因为缺乏独立性而使盈利预测产生偏差。按分析师所属的券商是否是预测对象的承销商而把分析师分为两组,对比研究其盈利预测的准确性,结果发现承销商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比非承销商分析师更偏向乐观,且预测误差更大。说明承销商分析师在面临承销业务所导致的利益冲突时,并不能保持独立性。
关键词:
承销商分析师 利益冲突 独立性 乐观预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兰东 易志高
本文以2006—2014年上市的1107家A股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对公司媒体报道、进而对IPO首日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媒体关注与IPO首日抑价正相关;(2)承销商通过媒体报道这一中间传导环节提高新股首日抑价;(3)IPO承销商声誉有助于公司获得更高的媒体关注,特别是来自地方性媒体的关注,2009年6月IPO发行政策改革后,承销商声誉对媒体关注影响增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并理解金融中介对资产定价影响的内在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