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42)
2023(2643)
2022(2363)
2021(2233)
2020(1912)
2019(4345)
2018(4229)
2017(8660)
2016(4190)
2015(4501)
2014(4363)
2013(4505)
2012(4089)
2011(3616)
2010(3562)
2009(3533)
2008(3891)
2007(3508)
2006(3160)
2005(3095)
作者
(11467)
(9704)
(9657)
(9288)
(6412)
(4810)
(4362)
(3615)
(3563)
(3559)
(3305)
(3273)
(3131)
(3023)
(3000)
(2988)
(2960)
(2853)
(2822)
(2696)
(2423)
(2301)
(2252)
(2228)
(2224)
(2173)
(2112)
(2081)
(1963)
(1929)
学科
(21481)
经济(21459)
(19722)
(19226)
企业(19226)
管理(19212)
方法(12683)
数学(11685)
数学方法(11654)
(10063)
(8968)
财务(8964)
财务管理(8962)
企业财务(8774)
(5054)
(4452)
贸易(4452)
(4385)
(4189)
金融(4189)
市场(3629)
(3560)
业经(3495)
体制(3258)
(3104)
银行(3101)
电子(3002)
网上(2959)
网上贸易(2959)
(2868)
机构
大学(66066)
学院(64426)
(29810)
经济(29344)
管理(28966)
理学(25385)
理学院(25211)
管理学(24941)
管理学院(24814)
(17503)
研究(16821)
中国(15343)
财经(14208)
(13029)
(12386)
财经大学(10921)
商学(9874)
商学院(9798)
(9297)
经济学(9123)
金融(9104)
经济学院(8318)
中心(8253)
(8200)
北京(8125)
(7829)
科学(7098)
(7047)
上海(6971)
经济管理(6941)
基金
项目(38666)
科学(32029)
基金(31402)
研究(27058)
(26130)
国家(25921)
科学基金(24152)
社会(18798)
社会科(18087)
社会科学(18080)
自然(16871)
自然科(16631)
自然科学(16628)
基金项目(16615)
自然科学基金(16382)
资助(13758)
(13119)
教育(12835)
(11073)
编号(10179)
(9602)
教育部(8970)
人文(8929)
(8035)
大学(7952)
国家社会(7696)
(7677)
科研(7651)
重点(7642)
成果(7632)
期刊
(31351)
经济(31351)
研究(19749)
(16008)
管理(12073)
(11590)
金融(11590)
中国(9180)
财经(7985)
学报(7004)
科学(6726)
(6604)
大学(6019)
经济研究(5979)
学学(5886)
财会(5008)
业经(4572)
(4214)
国际(4185)
会计(4117)
技术(4095)
商业(4089)
理论(3941)
(3915)
问题(3685)
实践(3474)
(3474)
统计(3403)
技术经济(3365)
通讯(3202)
共检索到95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岩  孙文琛  
IPO(首次公开募股)是公司有效对外融资、提升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IPO市场背景,本文以2003—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券商声誉、机构投资者持股与IPO抑价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并分析IPO抑价的企业产权性质和时间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机构投资者持股越多,IPO抑价程度越低;作为主承销商的券商声誉较高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IPO抑价的负向作用会加强;非国有企业表现出更好的作用效果。本文探讨了券商声誉在机构投资者与IPO抑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为券商声誉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宁悦   栗鹏妍  
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兼具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双重身份,在新股发行定价和资本市场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选取2009—2020年我国A股市场创业板和科创板94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券商背景风险投资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以及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声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券商背景风险投资会正向影响IPO抑价,但高声誉的承销商和风险投资机构对这种正向影响具有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投资强度越高,IPO抑价越严重;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进入阶段越早,IPO抑价越严重。因此,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应注重长期声誉的积累,发挥双重认证作用;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监管力度,明确相关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提高市场参与者的违法成本,进一步提高市场效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平  李瑞鹏  吴边  
在中国当前的询价制下主承销商没有对新股进行自主配售的权利,所以在询价过程中,参与申购的机构投资者将缺少激励去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使得主承销商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价值不确定性大的公司的定价将更依赖于自身的定价能力。由于声誉排名高的主承销商的执业质量和定价能力更强,能够更准确的定价,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并证明声誉排名高的承销商更能帮助不确定性高的公司降低IPO抑价程度,而对于不确定性低的公司,承销商的声誉降低IPO抑价程度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源源  
本文选取2009-2014年创业板市场的IPO股票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率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不存在负相关关系,与上市首日换手率显著正相关,与中签率的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源源  
本文选取2009-2014年创业板市场的IPO股票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率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不存在负相关关系,与上市首日换手率显著正相关,与中签率的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学勇  廖理  罗远航  
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兼具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双重身份,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备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承销商和风险投资机构在公司IPO过程中都能起到认证效应,表现为更低的IPO抑价率;另一方面,风险投资的高回报率会弱化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认证效应,导致更大的利益冲突,表现为更高的IPO抑价率。本文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国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并不具备显著较低的IPO抑价率,如果将风险投资机构划分为普通风险投资机构和券商背景风险投资机构,则仅有券商背景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IPO抑价率显著较低,表明在中国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对其所持股的公司具备认证效应,而非利益冲突。进一步研究发现,券商背景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公司在IPO...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慧  顾云峰  樊雪迎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沪深主板市场IPO网下配售数据,以共同获配的方式连接构建机构投资者网络和拟上市公司的认购网络,探索网络结构对IPO定价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认购网络密度对公司IPO抑价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认购网络的平均中心性与偏差中心性均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发现:各机构投资者之间沟通交流越密切,报价的公允性越高,降低了IPO抑价程度;网络的平均中心性对机构投资者群体的议价能力有强解释力,平均中心性越高则议价能力越强,导致IPO抑价水平提升;在信息交流充分的情况下,网络的偏差中心性与响机构投资者内部的合谋压价行为显著正相关,进而对抑价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当IPO市场热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合谋压价动机减弱,中心性对IPO抑价的影响机制失去发挥作用的基础;在发行定价管制阶段存在高价剔除比例限制,中心性的机制发生改变;询价对象中QFII的比例越高,网络密度对IPO抑价率的抑制作用越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易郅凯  
本文以2014~2015年新上市的195家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2010~2012年内PE机构所合作承销商的平均声誉来衡量PE声誉,考察PE声誉如何影响IPO抑价。研究发现:PE声誉与IPO抑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声誉PE会提高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二者之间存在正负反馈效应。此外,文章还实证检验了承销商声誉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承销商声誉越高IPO抑价越大,承销商声誉的认证职能未能在我国资本市场得到验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易郅凯  
本文以20142015年新上市的195家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20102012年内PE机构所合作承销商的平均声誉来衡量PE声誉,考察PE声誉如何影响IPO抑价。研究发现:PE声誉与IPO抑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声誉PE会提高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二者之间存在正负反馈效应。此外,文章还实证检验了承销商声誉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承销商声誉越高IPO抑价越大,承销商声誉的认证职能未能在我国资本市场得到验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蕊  宋玉  
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持股和机构投资者类别对股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我国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层面实证研究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大;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不同,基金、保险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及社保基金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股价崩盘可能性越大,尤其是基金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最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元松  王光伟  
文章选取2013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作为研究样本,运用Stata12、Excel软件,通过统计描述分析、分类回归、截面多元回归等分析了不同机构投资者对股价的差异性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机构总体、基金、其他机构、券商和社保对股价的影响有较高的显著性;基金、券商、保险持股越高越有利于降低价格冲击指数,缩小有效价差,但降低了市场深度,社保和信托作用则正好相反;基金、社保和QFII持股增加使股价波动率增加,不稳定性增加,其他机构、券商、保险与信托则作用相反。国家监管机构须引导和鼓励机构投资者理性投资、业务创新和开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尹雷  
本文利用中国证券市场所有A股上市公司2005~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股价同步性和代表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三个变量——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化和持股机构投资者数量进行回归统计,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代表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三个变量都与股票股价同步性显著负相关,其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化是影响股价同步性的决定性因素,其他两个变量都是通过该变量发生作用的。这一结果说明机构投资者利用公司特质信息进行的基于信息的交易提高了股价中的信息含量,降低了股价同步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兰东  易志高  
本文以2006—2014年上市的1107家A股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对公司媒体报道、进而对IPO首日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媒体关注与IPO首日抑价正相关;(2)承销商通过媒体报道这一中间传导环节提高新股首日抑价;(3)IPO承销商声誉有助于公司获得更高的媒体关注,特别是来自地方性媒体的关注,2009年6月IPO发行政策改革后,承销商声誉对媒体关注影响增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并理解金融中介对资产定价影响的内在机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兰东  易志高  
本文以2006—2014年上市的1107家A股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对公司媒体报道、进而对IPO首日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媒体关注与IPO首日抑价正相关;(2)承销商通过媒体报道这一中间传导环节提高新股首日抑价;(3)IPO承销商声誉有助于公司获得更高的媒体关注,特别是来自地方性媒体的关注,2009年6月IPO发行政策改革后,承销商声誉对媒体关注影响增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并理解金融中介对资产定价影响的内在机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兰东  易志高  
本文以2006—2014年上市的1107家A股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对公司媒体报道、进而对IPO首日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媒体关注与IPO首日抑价正相关;(2)承销商通过媒体报道这一中间传导环节提高新股首日抑价;(3)IPO承销商声誉有助于公司获得更高的媒体关注,特别是来自地方性媒体的关注,2009年6月IPO发行政策改革后,承销商声誉对媒体关注影响增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并理解金融中介对资产定价影响的内在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