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1)
2023(4054)
2022(3446)
2021(3051)
2020(2589)
2019(5677)
2018(5666)
2017(10892)
2016(5965)
2015(6694)
2014(6734)
2013(6507)
2012(5914)
2011(5375)
2010(5477)
2009(5415)
2008(5452)
2007(4974)
2006(4461)
2005(4306)
作者
(16426)
(13933)
(13722)
(13207)
(8810)
(6534)
(6231)
(5217)
(5168)
(5011)
(4791)
(4631)
(4576)
(4466)
(4466)
(4242)
(4099)
(4076)
(3987)
(3976)
(3564)
(3327)
(3272)
(3180)
(3157)
(3122)
(3102)
(3046)
(2738)
(2661)
学科
管理(25139)
(21580)
经济(21517)
(20867)
(18848)
企业(18848)
(10800)
(10171)
(7514)
方法(7433)
体制(6634)
业经(6333)
(6191)
财务(6175)
财务管理(6158)
数学(6097)
中国(6037)
数学方法(6037)
企业财务(5860)
(5798)
(5289)
银行(5284)
(5017)
(4837)
金融(4835)
(4663)
环境(4475)
(4461)
(4460)
制度(4459)
机构
大学(87812)
学院(86936)
(37843)
经济(37037)
管理(33423)
研究(28359)
理学(28352)
理学院(28079)
管理学(27766)
管理学院(27589)
中国(22327)
(21898)
(17918)
财经(16358)
(14694)
科学(14627)
(14070)
(13543)
中心(12922)
经济学(12219)
财经大学(12101)
研究所(11747)
(11230)
北京(11112)
经济学院(10888)
业大(10515)
(10511)
(10351)
(9891)
师范(9801)
基金
项目(55288)
科学(44640)
研究(42650)
基金(41376)
(34989)
国家(34709)
科学基金(30539)
社会(28872)
社会科(27396)
社会科学(27392)
基金项目(21595)
(21139)
教育(19757)
自然(18327)
自然科(17889)
自然科学(17885)
(17607)
自然科学基金(17582)
(17516)
编号(16773)
资助(16281)
成果(14676)
(13192)
重点(12512)
国家社会(12311)
(12066)
课题(12006)
教育部(11839)
(11800)
人文(11423)
期刊
(45123)
经济(45123)
研究(28703)
中国(19997)
(19145)
管理(14320)
学报(11196)
(11118)
科学(10944)
(9931)
金融(9931)
大学(9439)
教育(9012)
财经(8941)
学学(8901)
(7617)
技术(7119)
农业(6891)
经济研究(6759)
业经(6713)
问题(5805)
财会(4894)
会计(4648)
(4537)
(4305)
改革(4275)
(4275)
理论(4249)
现代(4121)
(4022)
共检索到137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季平  Nana Raymond Lawrence ofosu Boateng  
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快速推进,促使我国制造业面临数字化升级,物流业也逐步向智慧物流转型,给制造企业、物流企业(以下简称"两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由于传统合作模式存在沟通障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必然导致"两业"协作成本居高不下、协同效率低下。因此,可以充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熊笑坤  康广  王燕  
从应急物流体系的创建构思入手,对其体系构建原则进行分析,对其结构组成、协同作业和运作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提出了应急物流的协同工作内容,为应急物流体系制定了相对应的运作体制,保证其在意外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好有效的救援工作,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胤斐  冯晖  张冰心  冷继兵  李慧娟  
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不仅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产业协同优势,也能带动整个经济市场的发展进步。本文首先论述了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研究状况,阐述了两者之间的供需协同关系与机理,分析了制造业与四个物流子系统之间的供需协同关系。然后选取物流业与制造业关联下的四个子系统,并通过分层抽样调查来收集所需的市场数据,运用关联矩阵分析、计算数据,来确定制造业与四个物流子系统之间是否存在协同,进而检验两业之间的协同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旭升  王延苗  
提出以顾客满意度为目标的电商云、物流云协同概念模型,收集针对电商、物流企业、顾客三方面的共432份调查问卷,应用结构方程对两者的协同效应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电商云与物流云协同对顾客感知成本影响最大,对服务水平影响最弱;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建设是协同过程中受电商影响的首要指标,而送达速度所受影响明显低于网点分布、物流资源共享能力等方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本红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结合日益紧密。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借用协同学序参量演化方程探讨了两者演化机理,模型结果表明只有两者协同时,系统才是整体稳定的,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贡献也达到极大。同时,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演化路径:由制度协同,到产业集群,再到产业生态系统,因此,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与协同是产业演化的必然结果,这种结果促进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也增强了产业的竞争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陆莉芳  
1引言当今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整条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各企业也都在尽力整合自己的供应链。然而,要形成一个高效的供应链面临许多困难,例如制造业供应链各个企业的物流与信息流之间传递不顺,库存水平与供应链实际货物需求毫无关系等。因此,制造企业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对价值链进行整合,供应链协同则是分解和整合价值链的动力。但是,供应链面临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越来越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阳  
1引言海尔公司建立了一个以物流业务链为基础,横向结合了产品运用、财务、管理和采购等多部门,同时纵向设计了企业产品生产监控、客户服务体验、安全物流运营等功能的立体化物流信息集成平台。通过运用,实现了物流信息的资源共享与交换,同时对物流运营实现了可视化监控,物流供应链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毅  彭渝  
阐述了供应链协同的基本含义,分析了其对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介绍了现有的几种协同模式,并针对当前制造企业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运用逆向物流、建立战略联盟及信任机制等方面提升其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范荣华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现代服务业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迅速崛起,社会分工不断得到细化,服务业的创新问题日益凸显。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物流业发展形势相比,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体系,不仅有利于解决目前国内产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同时也有利于满足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推动市场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瞿晓理  沈建男  
文章首先从义乌市典型制造业以及物流企业为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制约浙中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因素,包括制造业物流投入不足、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和技术人才匮乏等。文章最后从超网络理论和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等理论出发,在产业互动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平台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维  刘阳  
企业自身失败学习能力的高低、市场地位和竞争对手的创新策略是影响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创新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构建了一个在失败学习影响的情况下,在位制造企业与潜在进入企业之间关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选择的完全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考察在位企业与潜在进入企业的均衡策略,从微观视角分析了企业如何相机抉择。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失败学习能力的高低来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创新模式,其中,失败学习能力较高的在位企业会选择破坏性物流服务创新,此时潜在进入企业不会进入市场;失败学习能力较低的在位企业会选择持续性物流服务创新,此时潜在进入企业会进行破坏性物流服务创新进入市场。(2...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竹邻  
前一段时间,网上曾流传一篇题目为"一个日本商人对中国世界工厂的评价"的文章,文章认为,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文章说,世界工厂不等于血汗工厂;中国有世界上最能吃苦耐劳的人民,但缺乏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有世界最多的工厂,但没有一家世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竹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制造像汹涌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席卷全球,改变了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人的消费习惯。然而,轰轰烈烈的中国制造并没有得到其应有的尊重,在许多方面还饱受诟病——质次价低、假冒伪劣、产品安全问题、高耗能高污染等等。这使我想起了制造王国德国曾经以剽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商标、质低价廉等"特点"受到当时工业强国的唾弃。后来,德国人觉悟了,他们知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聿东  徐凯歌  
与以往技术革命相比,智能革命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还能依托智能化技术实现“产消合一”;智能制造的本质就是基于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进行精准、高效的供需匹配,实现生产过程的个性化定制,最终以“产消合一”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无限发展的生产能力与有限消费之间的矛盾,克服生产过剩;“产消合一”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都呈现边界模糊、跨界融合的态势,具体表现为拉平产品价值链的“微笑曲线”、逐渐打破企业边界、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沈玲  戚依南  肖雯娟  
以北京、上海及广州地区制造业企业的相关抽样数据为样本,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协同实践模式与动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探索出中国制造业企业存在平均型、积极型、消极型和投资型四种绿色协同模式;绿色协同模式的选择依赖于不同的激励动机,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得到不同的绿色协同模式企业在竞争力因素、法律法规因素和社会责任因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以指导企业在特定驱动力下选择更为适合的绿色协同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