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1)
2023(8606)
2022(7629)
2021(6927)
2020(6117)
2019(14154)
2018(14155)
2017(27569)
2016(15279)
2015(17491)
2014(17828)
2013(17885)
2012(16935)
2011(15468)
2010(15703)
2009(15037)
2008(15239)
2007(14138)
2006(12515)
2005(11482)
作者
(46010)
(38727)
(38690)
(37154)
(24611)
(18622)
(17670)
(14921)
(14426)
(13970)
(13186)
(13169)
(12594)
(12347)
(12202)
(12094)
(12054)
(11467)
(11427)
(11398)
(9762)
(9657)
(9395)
(8862)
(8813)
(8807)
(8770)
(8638)
(7823)
(7809)
学科
(65128)
经济(65032)
管理(47984)
(44216)
(36475)
企业(36475)
方法(30256)
数学(25497)
数学方法(25272)
(19927)
(18507)
(17365)
中国(15726)
业经(14587)
(13071)
地方(12563)
农业(12106)
(12055)
财务(12026)
财务管理(11990)
(11675)
贸易(11672)
(11546)
企业财务(11331)
(11310)
(11033)
银行(11007)
理论(10552)
(10440)
(10274)
机构
大学(231568)
学院(231208)
(94352)
经济(92188)
管理(87184)
研究(77280)
理学(74064)
理学院(73188)
管理学(72003)
管理学院(71531)
中国(59384)
(48767)
(48111)
科学(47191)
(39851)
(39432)
(37903)
财经(37082)
中心(35985)
研究所(35664)
业大(33375)
(33260)
(31407)
师范(31110)
北京(30998)
农业(30923)
经济学(29146)
(28724)
(27172)
财经大学(27155)
基金
项目(145948)
科学(114365)
研究(107113)
基金(105383)
(91165)
国家(90398)
科学基金(76936)
社会(68069)
社会科(64443)
社会科学(64422)
(58182)
基金项目(56541)
教育(49615)
自然(49073)
(48265)
自然科(47827)
自然科学(47811)
自然科学基金(46989)
编号(43707)
资助(43692)
成果(36335)
重点(32998)
(32880)
(31771)
(31034)
课题(30504)
(30010)
教育部(28184)
创新(28090)
科研(28087)
期刊
(109981)
经济(109981)
研究(68642)
中国(45569)
(39476)
(36351)
学报(35331)
科学(32969)
管理(30588)
大学(26726)
学学(25139)
农业(23685)
教育(22639)
(22162)
金融(22162)
技术(19150)
财经(18884)
业经(18220)
经济研究(16332)
(16157)
问题(15073)
(12293)
(11734)
技术经济(11571)
(11552)
(11509)
理论(11291)
商业(10513)
统计(10373)
财会(10175)
共检索到350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丹  
文章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借助访谈法搜集一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分析,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个案地——湘西凤凰古城具有三类迷思,包括本真性迷思、边城迷思和浪漫的迷思。旅游地的迷思制造是对旅游地的社会建构,旅游地的迷思建构中存在着社会互动的过程。旅游迷思的生产者包括政府、企业、文学作品、媒体、居民和游客。其中,原本作为迷思消费方的旅游者也在无形中参与了迷思的制造,各方都有自己的话语,制造了各个迷思。随后分析了迷思制造中的两种逻辑: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梳理了迷思制造的演变过程。最后,迷思制造的各方力量可以归纳为权力、资本和社会三个方面,凤凰的地方权力和资本共谋了凤凰的迷思,二者的关系形态是地方法团主义。同时,社会这一方也在无形中参与了迷思的共谋,权力、资本和社会三方共谋了凤凰的三个迷思,以话语为武器共同捍卫着凤凰的迷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丹  
文章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借助访谈法搜集一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分析,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个案地——湘西凤凰古城具有三类迷思,包括本真性迷思、边城迷思和浪漫的迷思。旅游地的迷思制造是对旅游地的社会建构,旅游地的迷思建构中存在着社会互动的过程。旅游迷思的生产者包括政府、企业、文学作品、媒体、居民和游客。其中,原本作为迷思消费方的旅游者也在无形中参与了迷思的制造,各方都有自己的话语,制造了各个迷思。随后分析了迷思制造中的两种逻辑: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梳理了迷思制造的演变过程。最后,迷思制造的各方力量可以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迪云  
本文在论述了凤凰旅游开发的重要地位 ,旅游开发现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赋存的基础上 ,就有关凤凰旅游开发的战略定位、基本思路、空间组织、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建设阿拉营旅游接待区与木江坪旅游依托城、县城与古城分离和撤县建市 ,提升凤凰知名度三条重大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晨  朱竑  安宁  
该研究基于文化环及其拓展理论,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凤凰古城作为文学旅游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结论指出:(1)沈从文及其文学作品所构建的文学世界中的"湘西世界",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所构建的"现实中的边城"与旅游者的"口碑中的凤凰古城"共同构建了"想象中的凤凰古城",即待阅读的"凤凰古城文本",并使这一文本公共化;(2)作为文化消费者,旅游者在文学旅游地的构建与重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联系整个社会文化建构过程的纽带。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新的旅游地社会文化建构模型,以期对旅游地的文化生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孔令怡  吴江  魏玲玲  曹芳东  周年兴  
旅游凝视概念由英国社会学家Urry首次提出,如今已经成为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旅游凝视是旅游诉求、动机与行为相融合的产物,而摄影则是旅游凝视的物化体现,是游客记录个人经历、保留个人记忆、重塑目的地景象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种隐喻能力很强的视觉符号,照片能够深层次地触发游客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与感觉。文章从摄影内容和照片视角切入,以凤凰古城为研究对象,运用隐喻抽取技术(ZMET)对多种渠道、多种拍摄主体所获取的旅游照片进行了质性分析,最终解读出凤凰古城旅游目的地的典型意象元素。研究表明:凤凰古城的典型意象元素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艳芬  王华  
旅游目的地管理一直以来是旅游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全域旅游背景下亟需创新旅游目的地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该研究以经历了“门票新政”风波事件后处于旅游目的地管理失效状态的凤凰古城为案例,援引全面关系流管理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揭示凤凰古城旅游目的地管理组织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优化设计游客服务行为层次及其演化逻辑,提供一种可能的旅游目的地管理组织系统设计方案。研究指出,在凤凰古城旅游目的地系统环境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发生了根本变化的情况下,管理者未能有效引导目的地的信息流、游客流、车辆流以及资金流,使整个目的地系统的服务行为陷入了不良的关系流回路中,是目的地管理失效的具体原因;管理者没有及时调整目的地系统内部结构,重新设计、建立并维护恰当的旅游目的地系统行为的基层次以上的全面关系流,是目的地管理失效的根本原因。研究表明,全面关系流管理理论为分析旅游目的地系统在实践层面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具方法,可以为解决旅游目的地系统的组织管理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视角,也可对我国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指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亚力  
本文以湘西凤凰为例 ,分析了民族交界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形成 ,并在西部大开发和入世的背景下分析了本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提出了以民族文化分合为线索 ,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的新观点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春晓  朱茜  
由于重游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日益凸显,使得重游问题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湖南凤凰古城为案例地,采用问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从求新动机、满意度两个方面考究旅游者重游间隔意愿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在凤凰古城这样的快速发展旅游地,求新动机会直接影响旅游者的短期重游意愿,但对中期、长期重游意愿则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同时求新动机会对满意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超  骆克任  
基于湖南凤凰古城门票事件400个网络文本的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旅游改革中,一旦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不公开透明和科学合理,将难以获得旅游地群众和游客的理解与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当旅游地群众和游客的相关利益受损时,他们会倾向于用消极性质的词语,对地方政府旅游改革政策进行质疑。其中,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利益分配制度成为质疑的焦点。质疑产生的消极性词语,不利于地方政府的信誉,造成政府的形象危机。鉴于此,提出用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指导地方政府在旅游改革方案的设计、公示、试行和实施四个阶段中,做到公开透明,平衡各方利益,减少改革阵痛,推动当地旅游业稳定地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燕  郑焱  
文章以作为凤凰古城"原汁原味"文化表征物的旅游景观为感知单元,应用头脑风暴法抽取对凤凰古城风貌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作为感知测量要素。进一步应用符号学理论、博弈理论、消费者行为反馈模型、市场导向理论、市场细分理论等架构研究理论框架,使用参数检验过程实现本研究的"两个对比"。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类判别分析法区分出在市场导向下与旅游者古城景观真实性改进策略相左的居民群体,并对不同类群居民的人口和社会学属性特征进行讨论。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证明在古城景观真实性感知研究中引入双视角的必要性;2.指出凤凰古城景观真实性改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春晓  莫莉萍  
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值得深入研究。该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与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品牌质量、品牌价值、品牌忠诚的结构关系,构建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驱动因素结构模型。以湖南省凤凰古城为案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基础数据,分析发现:旅游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品牌质量通过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与品牌忠诚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产生显著影响,证实了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二阶驱动因素模型。具体来看,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最大,而旅游目的地品牌忠诚和品牌资产关联度最大。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志飞  聂心怡  
从游客视角出发,以乌镇、平遥古城和凤凰古城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网络游记进行质性分析,探讨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对游客地方依恋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促使游客产生地方依恋的过程受到集体记忆感知、旅游体验、情感依恋、功能依恋、依恋行为和文化特性6个主范畴的影响;游客对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感知是产生地方依恋的心理归因,也是游客体验文化旅游地的前提和基础;旅游体验影响游客对文化旅游地的情感依恋和功能依恋;情感依恋和功能依恋共同作用于游客的依恋行为;文化特性调节了集体记忆感知对旅游体验的影响程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昕   陈进  
文章在探讨环境规制对旅游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02—2021年湘西地区市域面板数据,刻画了环境规制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时间演进过程,运用系统GMM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机制模型等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传导机制及调节机制。研究发现:(1)2002—2021年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环境规制以2010年为节点分两阶段变化,第一阶段各市(州)环境规制力度逐渐增强,第二阶段环境规制先骤降,后进入缓冲期进而飞速发展。(2)环境规制对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每提升1个单位,旅游高质量发展相应提升0.0967个单位;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滚雪球”特征。(3)环境规制能通过信息化水平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信息化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应提升0.6939个单位;人力资本与城镇化均在整个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因此,要因地制宜加强环境规制监管、完善环境规制手段,着重推动人力资本培育,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强区域间合作联系,建立环境共同治理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昕  柴琳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指出古城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其历史文化价值的整体性、公共性、外部性等特征使其成为一个历史文化价值"公共区域",而古城保护则类似于建设一个极为特殊的"古城历史文化公园",必须以特定的土地商业模式为基础。古城门票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古城土地商业模式,对中国现有古城土地商业模式的比较制度分析表明,门票模式在中国古城保护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主导地位来源于其对中国特殊制度环境所具有的最佳适应性。应辩证和历史地分析古城门票在中国古城保护中的作用,在高层政府缺位的情况下,对凤凰等小型古城而言门票模式虽不高级但却较为适宜,必须构建各方平等的社会沟通机制以防止古城门票的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全华  
猛峒河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境内,是武陵源风景区中新近开发的又一旅游明珠。笔者通过踏勘,结合猛峒河风景开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写就此文。一、猛峒河旅游资源结构及评价猛峒河属沅水水系酉水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132.4平方公里,干流全长124公里。两岸石壁高耸,古木参天,还有神秘的间隙泉,宜人沐浴的温泉以及各类猴群及野生鸳鸯。猛峒河集山势、水色、洞景和生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