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1)
2023(7420)
2022(6453)
2021(6025)
2020(5016)
2019(11264)
2018(11052)
2017(22299)
2016(12269)
2015(13765)
2014(13936)
2013(13513)
2012(12692)
2011(11362)
2010(11841)
2009(11565)
2008(11852)
2007(10859)
2006(10105)
2005(9578)
作者
(33856)
(28267)
(27927)
(27192)
(18231)
(13406)
(12822)
(10725)
(10614)
(10525)
(9686)
(9386)
(9238)
(9160)
(9123)
(8650)
(8451)
(8307)
(8192)
(8153)
(7332)
(6924)
(6832)
(6488)
(6425)
(6391)
(6365)
(6295)
(5660)
(5559)
学科
管理(46803)
(44421)
经济(44328)
(41660)
(35613)
企业(35613)
(19905)
(17135)
(15110)
方法(14722)
中国(13840)
数学(12245)
(12184)
财务(12147)
财务管理(12116)
数学方法(11959)
业经(11675)
企业财务(11250)
(11029)
(10972)
(10636)
银行(10631)
(10095)
(10034)
(9616)
贸易(9611)
税收(9471)
(9408)
(9400)
体制(9311)
机构
学院(176302)
大学(175028)
(76811)
经济(74981)
管理(67836)
研究(59632)
理学(56443)
理学院(55900)
管理学(55116)
管理学院(54761)
中国(49035)
(43764)
(36620)
财经(31981)
科学(31263)
(29695)
(29617)
(28676)
中心(27836)
研究所(25500)
(23936)
北京(23739)
经济学(23305)
财经大学(23249)
(22960)
(21886)
师范(21755)
(21446)
经济学院(20685)
业大(20521)
基金
项目(103918)
科学(83077)
研究(82151)
基金(75555)
(63196)
国家(62615)
科学基金(54643)
社会(52852)
社会科(50098)
社会科学(50090)
(40098)
基金项目(38380)
教育(38099)
编号(34354)
(33327)
自然(33027)
自然科(32238)
自然科学(32232)
资助(31690)
自然科学基金(31661)
成果(30733)
(26610)
课题(24590)
(24372)
重点(23218)
(23003)
(22053)
教育部(21609)
(21541)
国家社会(21364)
期刊
(95786)
经济(95786)
研究(61479)
中国(39270)
(36903)
管理(28050)
(24191)
金融(24191)
(23700)
教育(20944)
科学(20251)
学报(19987)
财经(16715)
大学(16666)
学学(15454)
业经(15330)
农业(15102)
技术(15102)
经济研究(14427)
(14351)
问题(12439)
(10887)
(9499)
国际(9431)
理论(9249)
财会(9221)
会计(8876)
现代(8570)
世界(8254)
技术经济(8230)
共检索到291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文旺  
制造成本法是我国会计改革以后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在这种方法下,生产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则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种方法由于产品成本包括的内容和制造费用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它在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中玲  
浅谈制造成本法●孙中玲制造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从1993年7月1日起实行的新的财务制度,明确规定我国各个行业的成本计算将以“制造成本法”取代过去执行多年的“完全成本法”。所谓生产过程的“制造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消耗的各种原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孙继光  
企业“两则”实施以后,我国的财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其中从完全成本法改为制造成本法,被称为成本管理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并对这种改革的好处作了充分地分析。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是完全成本法还是制造成本法,都是人们经过实践总结并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和分配方法。根据核算和管理的需要,人们可以选取其中的一种方法,而无所谓哪一种方法落后或先进之说。从制造成本法实施以来反映的问题来看,制造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德义  
完全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的利弊吴德义一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完全成本法有很多不足之处。因为这种方法只能为国家制定经济计划,制定产品价格和考核企业成本水平提供全部成本数据,它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直接管理方式下的产物。成本核算对企业经济...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韦鹏飞  李君  
论实行制造成本法后的企业成本管理韦鹏飞,李君新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对企业成本管理进行了重大改革。在《企业财务通则》中明确规定:企业成本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废除现行的完全成本核算法。制造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通采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其特点是把企业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良  
本文在对制造成本法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逻辑的角度对目前制造业所运用的制造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提出了初步思考,即基于对外财务会计目的而建立的“两步”制造成本制度和基于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的作业成本制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曹玉黎  
面对企业外部与内部环境的变化,沿用至今的成本计算方法———制造成本法,其所提供的成本信息缺乏全面性、相关性和客观性,已难以满足新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现代化、高层次的客观要求,其显而易见的缺陷向人们警示:制造成本法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万青华  
国家卫生部于2001年颁发并试行的《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测算办法》明确规定了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测算采用全成本法。这是医疗服务成本概念的一次改革,也为国家制定医疗收费指导价格及有关卫生方针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笔者根据近期以来对某些医院的调查,认为倘若在医疗服务成本中引进制造成本的观点,以服务项目的制造成本来测算社会平均成本将比目前的“全成本”法核算会更被人接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效祖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在成本核算方法上,我国将由原来的完全成本法,改用国际通行的制造成本法。本文探讨一下两者的差异及新制度中制造成本法与国际惯例仍旧存在的差异。 采用制造成本法后,生产成本将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直接费用,以及为生产商品而发生的间接费用。同时,将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作为期间费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崇敏  
在传统的成本核算办法延用了几十年之后,我国企业将改为采用制造成本法。这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 一、什么是制造成本法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各项耗费,被统称为费用。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直接工资费用;企业生产部门和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制造费用;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费用;企业为进行资金的筹集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亚楠  
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推动智能制造、管控成本费用、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已成为制造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智能制造成本管控切入,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智能制造成本控制系统,明确系统具体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及数据架构,并对智能制造成本控制系统具体应用情况进行全面阐述,明确系统应用效果,以期为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过程中高效开展成本管控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勇  
经费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学术增长的制约因素,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项目体制带来的学术碎片化。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大多不是项目指南产生的,因为项目指南往往落后于正在蕴育的学术思想。推进若干重大学术文化工程建设,以产生与正在崛起的大国相匹配的重大学术成果。近几年,人文社会科学(可能不仅仅是这一学科)的经费愈来愈多,但学术格局似乎愈来愈小,产出的有价值、有份量、有影响的成果并不常见。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对当下的知识生产方式及其体制加以深思。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曹柬  杨晓丽  吴思思  周根贵  徐莹  
当前考虑再制造产品成本对其回收渠道选择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将再造品成本作为内生变量,分别讨论了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和回收商回收三种模式下新产品与再造品的产量以及废旧产品的回收量决策,并分别基于企业收益、消费者剩余和回收率视角展开回收渠道偏好分析。研究表明:从企业收益角度考虑,制造商的回收渠道偏好与再制品成本有关,而零售商始终偏好零售商回收渠道;从消费者剩余角度考虑,为满足消费者剩余最大化,不同的再制品成本会导致不同的回收渠道偏好;从回收率角度考虑,制造商回收渠道下的废旧产品回收率始终高于另外两种渠道。研究结论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各方的定价决策以及回收渠道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顺田  
重型装备制造属于多品种、单件小批量的生产类型,其综合产品成本控制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产品品种繁多及品种结构的变动上,品种之间成本指标的可比性又很差。本文从成本习性的概念出发,用代数方法对综合产品成本的降低及综合产品变动成本降低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从经营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两个方面进行综合产品制造成本控制,对症下药采取措施,经济效益提高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