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1)
- 2023(6978)
- 2022(5861)
- 2021(5133)
- 2020(4050)
- 2019(8984)
- 2018(8634)
- 2017(15635)
- 2016(8426)
- 2015(9392)
- 2014(9431)
- 2013(9137)
- 2012(8154)
- 2011(7273)
- 2010(7503)
- 2009(7154)
- 2008(7147)
- 2007(6490)
- 2006(5841)
- 2005(5487)
- 学科
- 管理(36595)
- 济(29919)
- 经济(29848)
- 业(29210)
- 企(26144)
- 企业(26144)
- 制(12902)
- 财(12560)
- 方法(10523)
- 业经(9509)
- 中国(9056)
- 体(9030)
- 数学(8595)
- 数学方法(8489)
- 农(8476)
- 务(8079)
- 财务(8054)
- 财务管理(8036)
- 贸(8020)
- 贸易(8011)
- 体制(7918)
- 易(7851)
- 企业财务(7517)
- 银(6460)
- 银行(6454)
- 行(6138)
- 划(5859)
- 融(5753)
- 金融(5751)
- 理论(5729)
- 机构
- 学院(122296)
- 大学(121318)
- 济(49714)
- 经济(48611)
- 管理(48322)
- 理学(41015)
- 理学院(40617)
- 管理学(40128)
- 管理学院(39876)
- 研究(37614)
- 中国(29725)
- 财(27919)
- 京(24925)
- 财经(21103)
- 科学(19909)
- 江(19823)
- 经(18933)
- 中心(17658)
- 所(17489)
- 北京(15568)
- 财经大学(15489)
- 州(15440)
- 农(15421)
- 经济学(15297)
- 研究所(15167)
- 业大(14854)
- 范(14481)
- 师范(14339)
- 院(14231)
- 商学(13995)
- 基金
- 项目(78589)
- 科学(63074)
- 研究(60938)
- 基金(57313)
- 家(48510)
- 国家(48102)
- 科学基金(42781)
- 社会(39984)
- 社会科(37953)
- 社会科学(37947)
- 省(30877)
- 基金项目(29747)
- 教育(28982)
- 自然(26224)
- 自然科(25637)
- 自然科学(25632)
- 自然科学基金(25199)
- 划(25155)
- 编号(24894)
- 资助(22565)
- 制(21789)
- 成果(20545)
- 部(17897)
- 课题(17762)
- 重点(17502)
- 创(17083)
- 国家社会(16677)
- 发(16192)
- 教育部(16069)
- 创新(15855)
共检索到192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德锋 王新新
零售商通常把自有品牌产品委托给其他企业进行代工。在国外,在自有品牌上只标注零售商的信息,而无须显示代工制造商的任何信息;然而在我国,根据相关法规,必须标注代工制造商的名称和所在地,这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本文研究这一特殊现象,并把与制造商有关的线索称为"制造商线索",包括制造商名称、所在地和包装模仿。研究发现制造商所在地和制造商包装模仿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有重要的影响,而制造商名称的影响并不显著,消费者的产品知识对上述影响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德锋 王新新
自有品牌的客观质量与全国性品牌相差较小,但是感知质量相差较大,自有品牌的感知质量较低。自有品牌的学者们对此困惑不解,他们常常认为原因在于自有品牌的价格和包装档次较低等。文章从线索诊断理论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认为自有品牌比全国性品牌感知质量低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价格低和包装档次低,而在于自有品牌的品牌积累比全国性品牌低。在品牌积累上全国性品牌最高,自有品牌次之,不知名制造商品牌最低。这三种品牌的外部直观线索的诊断性也逐渐降低,自有品牌的感知质量居于不知名制造商品牌和全国性品牌的中间。与全国性品牌相比,自有品牌的品牌积累较低是自有品牌质量提高中的瓶颈问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德锋 王新新
自有品牌已成为零售商获取更多利润的工具。自有品牌的客观质量与制造商品牌相比相差无几,但是感知质量却比制造商品牌低很多。根据线索利用理论,消费者利用一定的启发式线索作为度量产品质量的工具。消费者在评价自有品牌质量时,借助于内外部多个线索。零售商需要把这些线索综合起来,恰当利用,提高消费者的感知质量,营销措施包括实行模仿战略,采取高质量定位、高溢价定价,增强与消费者的沟通,采取多梯队品牌战略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方旭
文章基于零售商垄断势力,分别分析选择不知名制造商和选择带有品牌投入的品牌制造商时的产品竞争均衡问题,通过对比发现,零售商选择品牌制造商对整个渠道及其成员更加有益,且零售商利润增加的幅度大于制造商增加的幅度。在这个条件下,零售商更应该选择带有品牌投入的制造商来为自己加工生产自有品牌产品,并以此和品牌制造商建立起合作的机制来增强双方的共赢,这也使得"品牌投入合作"计划成为可能。
关键词:
零售商 自有品牌产品 制造商 品牌 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任方旭
本文在一家零售商既销售自有品牌产品又销售一家制造商品牌产品的渠道结构中,基于上游制造商广告投入下的品牌情况,探讨服装零售商占据市场优势以及零售商与制造商具有同等优势两种情况下制造商的定价与广告策略,以及零售商制定产品零售价格时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产品特性及行业环境条件变量对均衡结果的影响。结论表明,产品渠道中不存在市场优势(垂直Nash)时对消费者更有益;随着一个产品差异化程度及其潜在的市场需求基础增加,竞争产品也能获得一定的收益,但增加的幅度要小于差异化产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明珠 叶涛锋
针对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构建了制造商不开通直销渠道、开通直销并直销低端品或直销高端品或同时直销高端品和低端品时,零售商是否引入自有品牌的八个决策模型,并结合博弈论,在零售商自有品牌引入决策的内生条件下研究了制造商的渠道决策。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在制造商不同的渠道结构下总是倾向于引入自有品牌。制造商的渠道策略与制造商商品和自有商品间的可替代率(价格和质量差异)有关。当自有商品可替代率较小时,制造商不开通直销渠道;当自有商品可替代率较大时,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自有商品可替代率相对较大时,制造商直销高端品,相对较小时,制造商直销低端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德鹏 黄嘉涛
从激励角度探求制约制造商机会主义行为的方法,通过访谈,归纳得到淘汰激励、声誉激励、信任激励、订单激励等四种主要的零售商激励方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这四种激励方式与制造商行为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淘汰激励和信任激励对制造商依从行为均存在正向效应;订单激励对制造商行为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声誉激励对制造商行为的影响存在无效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石岿然 马胡杰 孙玉玲
为探寻制造商质量投资决策对促进供应链成员间信任关系的作用,从参与人的有限理性出发,构建了制造商质量投资决策与零售商信任关系的演化博弈模型。结果表明:单群体演化模型中,制造商质量投资成本与零售商对制造商的转移支付直接影响演化结果,系统的演化敏感地依赖于制造商群体和零售商群体的初始状态;两群体模型中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演化呈现周期性的特征。
关键词:
供应链 质量投资 信任关系 演化博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永胜 王卫红
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发展是零售商与制造商在市场竞争中进行品牌博弈的结果 ,自有品牌发展过程需要解决供应商在商品的选择、陈列、定价方面防止品牌冲突等问题。我国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开发与管理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龚雪
战略联盟的建立,使得零售商与制造商获得"1+1>2"的协同效应,实现了双赢。零售商获得稳定的货源和批量采购的规模经济效应,制造商获得稳固的营销渠道,保证了产品的销路,促进了社会再生产的运行。一、供应链战略联盟传统的供应链特指在产业分立的情况下,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终端消费者的过程中,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纵向链式结构。随着产业融合的产生,产业边界的不断突破与模糊,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程红亚 孟丽君 扈裕晴 黄祖庆
考虑由一品牌商、一零售商与两独立市场组成的供应链,针对零售商未经授权私自窜货导致的灰色市场问题,构建品牌商无再制造和品牌商自行再制造模型,分析再制造决策对零售商窜货的抑制效果以及对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1)品牌商自行再制造决策是一种有效的灰色市场管理手段,不仅可抑制零售商的窜货行为,同时还可增加品牌商利润;2)品牌商自行再制造决策会降低零售商利润及供应链总利润,且当再制经济性较低时,品牌商自行再制造决策对零售商、供应链的影响程度也相对较低;3)品牌商自行再制造决策会增加消费者剩余,但并不一定会有利于社会福利的增长。当再制经济性较差且消费者对再制品价值评价较低时,品牌商自行再制造决策反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伟
文章运用Stackelberg博弈和Nash博弈建立了单渠道和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市场背景下零售商服务成本高低对制造商选择不同渠道的影响,并得到不同渠道下的最优利润。研究发现,当零售商的服务成本较高时,制造商选择开通直销渠道有利于增加利润;否则,制造商将不开通直销渠道,以避免双渠道冲突所带来的利润损失。此外,当零售商店内服务成本较低时,零售商倾向于获得与制造商相同的地位和市场权威;反之,则仅作为制造商的追随者。
关键词:
店内服务 供应链 直销渠道 定价策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星宇
2012年以来,李宁等国内运动品牌和休闲、男装品牌频频关店,而UNIQLO等四大国际快时尚品牌却快速发展,不断新增中国门店。文章基于模块化理论,分析了快时尚品牌的模块化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以期对国内服装品牌走出低谷有所启迪。作为零售制造商,快时尚品牌自营店铺捕捉需求变化,运用模块化设计快速微创新,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约束模块供应商,敏捷制造,并充分发挥总部职能,提供店铺开发、面料采购等生产性服务,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时尚产品低价、快速面市。
关键词:
零售制造商 快时尚品牌 模块化组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迟丽华 张慧美
自有品牌,是零售业态的创新和发展,是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产物,是提高零售商竞争优势的一道利器。它在帮助零售商增强竞争力、增进顾客忠诚度、实现利润增长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根据零售商自有品牌产生的原因,对零售商发展自有品牌的优势进行剖析,制定出我国零售商开发自有品牌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
自有品牌 信息化 特色经营 战略联盟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马亮 李凯 李伟
构造由上游垄断制造商、下游主导零售商和边缘零售商组成的纵向市场结构模型,考察主导零售商引入自有品牌的条件及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市场因素在自有品牌引入决策中的作用不同。影响自有品牌引入的首要决定因素是自有品牌和厂商品牌的质量差异,其次是单位质量成本差异,最后是零售商在厂商品牌中的市场份额。当自有品牌和厂商品牌的质量差异较小时,零售商不会引入自有品牌。当自有品牌和厂商品牌的质量差异较大时,自有品牌的引入与否取决于单位质量成本差异。主导零售商在厂商品牌中的市场份额不是自有品牌引入的决定因素,但是可以影响自有品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