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82)
2023(16826)
2022(14513)
2021(13579)
2020(11407)
2019(26071)
2018(25703)
2017(49414)
2016(27178)
2015(30685)
2014(30475)
2013(30076)
2012(27527)
2011(24772)
2010(25098)
2009(23484)
2008(23478)
2007(21107)
2006(18948)
2005(17249)
作者
(77819)
(64336)
(63877)
(61095)
(41189)
(30743)
(29258)
(25100)
(24413)
(23469)
(21893)
(21759)
(20587)
(20512)
(20185)
(19817)
(19322)
(19270)
(18578)
(18506)
(15977)
(15901)
(15570)
(14683)
(14471)
(14421)
(14404)
(14323)
(13019)
(12575)
学科
(100954)
经济(100813)
管理(92830)
(86313)
(73481)
企业(73481)
方法(44491)
数学(37371)
数学方法(36840)
(33636)
(29915)
中国(29070)
(26797)
业经(24947)
(22020)
财务(21925)
财务管理(21873)
(21314)
贸易(21300)
(20790)
企业财务(20725)
(20182)
银行(20137)
地方(20058)
(20022)
(19014)
(19007)
理论(18811)
农业(18196)
(17623)
机构
大学(383171)
学院(382833)
管理(155941)
(152167)
经济(148497)
理学(132110)
理学院(130685)
管理学(128682)
管理学院(127920)
研究(125061)
中国(99218)
(82004)
(78583)
科学(74448)
(62036)
财经(60129)
(59211)
(58511)
中心(58002)
研究所(55538)
(54433)
业大(53697)
北京(52291)
(48405)
师范(48010)
(47810)
(45689)
农业(45467)
财经大学(44514)
经济学(44129)
基金
项目(249877)
科学(196028)
研究(186374)
基金(180095)
(155164)
国家(153843)
科学基金(132815)
社会(116362)
社会科(110274)
社会科学(110243)
(97366)
基金项目(94568)
自然(85822)
教育(85682)
自然科(83761)
自然科学(83745)
自然科学基金(82245)
(81267)
编号(77175)
资助(75025)
成果(64045)
(55336)
重点(55198)
课题(53293)
(52233)
(51698)
(48802)
创新(48131)
项目编号(48069)
教育部(47804)
期刊
(175385)
经济(175385)
研究(119641)
中国(78819)
(62832)
管理(62289)
学报(55537)
(53493)
科学(51911)
教育(43740)
大学(43217)
(41604)
金融(41604)
学学(40405)
农业(36393)
技术(33844)
财经(29609)
业经(28772)
经济研究(26629)
(25125)
问题(21954)
(20469)
理论(19686)
图书(19635)
技术经济(18480)
现代(18450)
实践(17964)
(17964)
(17563)
科技(17443)
共检索到587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静  李佩  张永芬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为制造商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其面对的产品质量风险。为了降低制造商因产品质量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研究设计了一种期权策略。通过购买该期权,制造商可借助金融机构的风险吸收能力管理产品质量风险。以均值-方差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研究首先分析了制造商购买该期权的条件。其次,给出制造商在不同情景下的最优期权策略:情景一,当金融机构给定期权的双边界返修率时,制造商如何制定最优执行价格;情景二,当金融机构给定执行价格与某一边界返修率时,制造商如何选择另一个边界返修率。最后,以实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静  李佩  张永芬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为制造商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其面对的产品质量风险。为了降低制造商因产品质量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研究设计了一种期权策略。通过购买该期权,制造商可借助金融机构的风险吸收能力管理产品质量风险。以均值-方差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研究首先分析了制造商购买该期权的条件。其次,给出制造商在不同情景下的最优期权策略:情景一,当金融机构给定期权的双边界返修率时,制造商如何制定最优执行价格;情景二,当金融机构给定执行价格与某一边界返修率时,制造商如何选择另一个边界返修率。最后,以实际返修率服从[0,1)区间的贝塔分布为例,给出了制造商应用期权管理产品质量风险的最优决策算例分析。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欧剑   常远   闵杰   曹宗宏  
在制造商与平台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中,考虑制造商与平台零售商的质量信息披露具有不对称的跨渠道影响力,构建了由制造商主导的披露策略与渠道定价的博弈模型,研究了无披露策略、制造商披露策略、平台零售商披露策略下制造商与平台零售商的定价行为,通过对比得出制造商与零售商的质量披露阈值,分析了产品质量水平与平台零售商披露的跨渠道影响力对博弈均衡解的影响。研究发现:1)较高的质量水平诱导制造商主动披露信息,而较低的质量水平则使制造商更倾向零售商披露信息; 2)平台零售商的披露意愿随其跨渠道影响力的提高而增加; 3)当质量水平和零售商跨渠道影响力都较高时,制造商与零售商都倾向零售商披露; 4)较高的披露跨渠道影响力并不总是对平台零售商有利,当零售商的跨渠道影响力高于一定阈值,零售商的利润会先因披露策略改变而大幅降低,后随着零售商影响力的增加而上升。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但斌  任连春  张旭梅  
产品质量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产品质量影响顾客需求问题,建立了制造商处于领导地位的二级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了固定质量改进成本如何影响供应链环境下制造商的决策及利润,以及在不同固定改进成本情况下制造商如何改进产品质量。结果表明,当固定改进成本较少时,制造商可以主动改进产品质量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当固定改进成本较高时,制造商可以通过收入共享契约和零售商合作一起改进产品质量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当固定改进费用成本太高时,制造商没有动力去改进产品质量,其费用需要得到部分补贴后才有可能去改进产品质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涛  郭春亮  付芳  
考虑再制造产品的库存容量限制和市场需求条件,再制造商根据可回收产品的质量价值进行分级。运用马尔科夫链研究回收产品的质量等级变化的不确定问题,设计了再制造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从而解决再制造商在可回收再制造系统中对产品回收的再制造最优决策问题。最后通过数值计算,说明再制造产品在不同质量需求等级情况下,再制造商会根据存储能力和不同等级回收产品的处理效率,制定出产品回收的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牛水叶  李勇建  
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为研究背景,运用斯坦伯格博弈,探析了在制造和再制造双供应链寡头竞争中,采用为再制造品购买"产品质量保险"这一促销策略时,再制造供应链参与者"谁应来投保"的问题。依据集体生产者责任(CPR)理论,"投保策略"的实施模式可分为两种:(1)再制造商主导投保;(2)再制造品零售商主导投保。根据消费者行为研究,构造了反映投保策略的需求函数,并针对投保者不同,探究了两种投保模式的可取条件及其最优利润。研究表明:从整个再制造供应链效益来看,再制造商主导投保模式恒优于零售商主导投保模式;但若两种模式同时可取,再制造商及其零售商均会消极投保,以期谋求"搭便车"收益,此时再制造商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收益出让比率以促进零售商投保,否则再制造商应积极主导投保。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舒玲  
现阶段废旧产品再制造产业质量水平波动大,回收再制造活动具有很大的决策风险,经济动力不足,大多抱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目的开展,因此决策者的绿色偏好对这一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闭环供应链中废旧产品的质量问题,以制造商的绿色偏好为切入点,考虑废旧产品回收质量的不确定性,分析制造商绿色偏好对于制造商、零售商决策以及供应链各方期望收益的影响。通过回收努力程度、回收价格、销售价格、批发价格等四个决策变量构建零售商、制造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期望效用函数。发现随着制造商绿色偏好系数增大,零售商回收率增加,销售价格降低,销售量增加。制造商的绿色偏好会导致其做出非理性的回收决策,使得制造商获得的经济效益降低,期望效用函数波动性增大,其绿色偏好越显著,供应链期望效益的不稳定性越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美  张光军  刘人境  徐青川  
研究风险条件下大科学工程制造商的采购策略,讨论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对制造商最优采购决策的影响。分别在需求不确定、供应不确定、需求和供应同时不确定3种情况下得到制造商最优采购量的隐形表达式,假设需求和供应服从均匀分布,计算3种情况下最优订货量的显性表达式,对最优订货量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并将3种情况下的最优采购量和最优利润进行对比。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玉燕  申亮  
本文研究了市场在位者生产非绿色产品时,潜在制造商采用的不同生产策略对其进入市场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三种情况下潜在制造商进入市场的条件,这三种情况分别是:潜在制造商只生产非绿色产品、同时生产非绿色产品和绿色产品、只生产绿色产品。接着,采用数值分析,给出了潜在制造商的最优生产策略。研究表明,采取绿色产品的生产策略是潜在制造商的最优选择:当潜在制造商决定进入市场时,采取绿色产品的生产策略可以降低进入门槛;当潜在制造商已经进入市场后,采取绿色产品的生产策略可以增加利润,提高自身竞争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名武  樊文平  付红  
针对供应链低碳产品高成本破解难题,引入零售商持股制造商减排投资战略,研究两级低碳供应链股权合作问题,比较分析了制造商减排与不减排、零售商对制造商减排投资持股与不持股两种情形下的供应链企业最优决策及利润变化。研究发现零售商按照合理比例持股,能够减少碳排放同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会实现帕累托改进,且主导者制造商能够分享更多剩余供应链价值,消除了持股前零售商对制造商碳减排投资"搭便车"现象。进一步发现,当消费者低碳偏好增加、价格敏感性降低或减排技术有较大改进且三者达到一定比例关系时,股权合作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甫  吕一帆  薛玲  郭萍  谢鸿飞  李小飞  
通过构建由一个在位制造商、一个外部高质量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模型,研究了当在位制造商占主导地位时,外部高质量制造商入侵对供应链成员均衡决策的影响以及在位制造商面对高质量外部制造商入侵的整合策略选择问题。分析比较了在不同策略下,两种产品的批发价、售价、服务、利润等均衡解。研究发现:外部制造商的入侵能削弱供应链中的双重边际效应,有利于零售商和消费者。在位制造商不进行整合策略是其严格劣策略,在位制造商的最优整合策略受产品差异度、服务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的综合影响。当在位制造商选择纵向整合时,能进一步削弱供应链的双重边际效应,对供应链系统总绩效和消费者有利,应尽量避免制造商之间的 横向整合。相比于完全整合,在位制造商更倾向于部分整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保玲  
本文从经销商视角界定了渠道绩效的概念,并依据认知评价理论提出了权力运用与经销商绩效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并利用因子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研究假设。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造商威胁策略的使用,对经销商绩效有消极影响;而建议策略与许诺策略的使用,则对经销商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继明  王强  庞崇鹏  
考虑人们对再制造产品的偏好及市场中存在的专利模式,在细分普通消费者与绿色消费者的基础上,探讨不同专利模式下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最优博弈策略,并结合数值算例分析模型中关键参数(绿色消费者比例、普通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程度)对均衡解及渠道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从环境绩效和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分析,固定费用专利许可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最优;从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角度分析,使用何种专利许可模式或定价策略取决于不同的条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聂佳佳   郭洪川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关系向“竞合”转变,制造商试图放弃创新产品的严格质量检验以抢占竞争先机,却使自身可能面临召回风险。本文建立了自有品牌引入策略下制造商高水平检验和低水平检验的两阶段动态决策模型,探究供应商入侵对制造商质量检验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制造商都有动机放弃严格的质量检验,但竞争可能会促使制造商承担更多的召回风险,而制造商抢占先机的行为并不总会降低供应商入侵风险。此外,竞争中抢占先机的行为可能使双方陷入囚徒困境,而严格的质量检验可使双方在竞争中实现双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咏梅  杨如益  
文章对存在垂直质量差异的制造商的定制化策略选择进行博弈分析。发现产品质量差异会影响制造商的定制化策略选择,具有质量优势的制造商更倾向于选择定制化策略,但对定制化水平的选择影响不大。当制造商间垂直质量差异较小时,无论定制化固定成本多高,两制造商都不会选择定制化策略。当制造商间垂直质量差异较大时,如果定制化固定成本较低,两制造商都会选择定制化策略,并提供相同的适中的定制化水平;如果定制化固定成本中等,只有具有质量优势的制造商才会选择定制化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