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8)
2023(4806)
2022(4096)
2021(3652)
2020(2999)
2019(6769)
2018(6805)
2017(12975)
2016(6856)
2015(7732)
2014(7765)
2013(7573)
2012(6823)
2011(6215)
2010(6396)
2009(6274)
2008(6290)
2007(5798)
2006(5210)
2005(4977)
作者
(19048)
(16155)
(15966)
(15226)
(10196)
(7586)
(7161)
(6102)
(6042)
(5827)
(5556)
(5354)
(5238)
(5072)
(5067)
(4869)
(4773)
(4760)
(4605)
(4548)
(4093)
(3826)
(3807)
(3637)
(3629)
(3610)
(3552)
(3510)
(3194)
(3070)
学科
管理(29390)
(25735)
经济(25668)
(25148)
(23059)
企业(23059)
(11450)
(10911)
方法(9159)
(8034)
业经(7561)
数学(7489)
数学方法(7413)
体制(7070)
(6909)
中国(6891)
(6889)
贸易(6887)
(6784)
(6688)
财务(6669)
财务管理(6652)
企业财务(6260)
(5757)
银行(5752)
(5460)
(5344)
金融(5342)
(5340)
环境(4985)
机构
大学(102662)
学院(102112)
(44340)
经济(43439)
管理(40696)
理学(34829)
理学院(34515)
管理学(34134)
管理学院(33931)
研究(32281)
中国(25099)
(24468)
(20560)
财经(18543)
(16558)
科学(16496)
(16052)
(15265)
中心(14734)
经济学(13914)
财经大学(13636)
研究所(13317)
北京(12723)
(12611)
经济学院(12411)
(12332)
业大(12237)
(11733)
商学(11640)
(11540)
基金
项目(65278)
科学(52630)
研究(49882)
基金(48768)
(41210)
国家(40889)
科学基金(36187)
社会(33760)
社会科(32059)
社会科学(32052)
基金项目(25431)
(25171)
教育(23135)
自然(22132)
自然科(21628)
自然科学(21622)
自然科学基金(21271)
(20747)
编号(19838)
资助(19526)
(19458)
成果(16791)
(15306)
重点(14500)
(14252)
国家社会(14202)
课题(13931)
教育部(13757)
(13421)
人文(13418)
期刊
(52435)
经济(52435)
研究(33049)
中国(21891)
(20890)
管理(17505)
科学(12645)
学报(12534)
(12367)
(10936)
金融(10936)
大学(10581)
教育(10049)
学学(9954)
财经(9887)
业经(8617)
技术(8600)
经济研究(8515)
(8403)
农业(7808)
问题(6634)
(5735)
财会(5373)
会计(5045)
理论(4853)
国际(4849)
商业(4844)
世界(4762)
现代(4758)
改革(4686)
共检索到158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坤章  谢峰  
超级终端的迅速发展引发了激烈的厂家与商家矛盾 ,如果双方都想通过控制战略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必然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建立以双赢甚至三赢 (制造商、超级终端和消费者都获得相应利益 )为目标的战略联盟才是厂家与商家的明智选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龚雪  
战略联盟的建立,使得零售商与制造商获得"1+1>2"的协同效应,实现了双赢。零售商获得稳定的货源和批量采购的规模经济效应,制造商获得稳固的营销渠道,保证了产品的销路,促进了社会再生产的运行。一、供应链战略联盟传统的供应链特指在产业分立的情况下,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终端消费者的过程中,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纵向链式结构。随着产业融合的产生,产业边界的不断突破与模糊,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肖旦  周永务  
针对实际中存在的不同形式合作联盟,研究了零售商库存合作联盟,以及制造商与零售商库存合作联盟所形成混合合作联盟的稳定性。在随机需求情况下,制造商通过自身中心仓库向多个零售商提供数量折扣契约,首先证明了两个合作联盟的最优运作决策都存在且唯一,并给出了制造商向零售商库存合作联盟提供数量折扣契约的形式,然后分析了两种合作联盟的稳定性,并得出混合合作联盟的总期望利润要高于零售商库存合作联盟的结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林  马士华  冷凯君  初叶萍  
以两个差异化制造商和一个共同零售商组成的多对一型供应链系统为对象,从需求交叉弹性视角,探讨多对一型供应链中制造商联盟定价决策问题。研究表明:对于制造商而言,在互补型供应链中,当负向需求交叉弹性效应较低时,纵向联盟定价是占优策略;反之,集中联盟定价是占优策略,且均能实现帕累托改进。在竞争型供应链中,当正向需求交叉弹性效应较低时,集中联盟定价是占优策略;反之,横向联盟定价是占优策略,但零售商与消费者利益均将受到损害,难以实现帕累托改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永伟  
以检查频率和废旧品回收率作为政府和制造商的博弈策略,引入环境损失系数和激励系数改进得益函数。根据决策的先后顺序,建立同步决策的博弈机制、政府决策在先的博弈机制、制造商决策在先的博弈机制,研究了不同环境损失系数和激励系数下,三种博弈机制的稳定性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研究表明:政府公信力和企业诚信是博弈机制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在决策自由度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政府应当依据环境损失系数,调整激励系数,实现"双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继明  王强  庞崇鹏  
考虑人们对再制造产品的偏好及市场中存在的专利模式,在细分普通消费者与绿色消费者的基础上,探讨不同专利模式下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最优博弈策略,并结合数值算例分析模型中关键参数(绿色消费者比例、普通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程度)对均衡解及渠道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从环境绩效和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分析,固定费用专利许可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最优;从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角度分析,使用何种专利许可模式或定价策略取决于不同的条件。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娜  张玉林  
[目的/意义]随着再制造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再制造领域,与原制造商进行竞争或合作。考虑到碳排放约束,企业面临的生产决策更加复杂。[设计/方法]基于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异质需求,构建了制造商和再制造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博弈模型,探讨碳税对制造/再制造决策的影响;结合数值仿真,分析了竞争与合作模式下碳税对企业利润及碳排放的影响。[结论/发现]不同模式下,企业可根据再制造产品碳排放强度选择不同的生产策略;碳税总是会抑制新产品的生产,当再制造产品碳排放强度低于一定数值时,碳税会促进再制造产品的生产;再制造商竞争会挤兑新产品,使制造商利润减少,再制造门槛提高;当碳税不超过一定限度时,合作模式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金楼  齐英  韩玉珍  
数量有限的核电业主与设备制造商注定了双方之间的强依存关系,但是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又使得各自为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违约。立足于我国核电业主与设备制造商关系的现状,建立了双方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和合作博弈模型,结果显示在合作博弈情况下任一方和整体的收益都要大于非合作博弈的收益。因此,认为通过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进行连续的、反复的交易来形成利益制衡机制是我国核电业主和设备制造商之间的最优选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晏再庚  
本文应用合作理论研究供应链管理中的最优决策问题,重点探讨了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讨价还价博弈。在做出一系列模型假设的前提下,构造了双方的最优策略模型,并进行了求解。从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出,为使双方能够顺利达成交易,供应商的报价必须在充分了解制造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满足一定的限制条件,否则只会导致谈判破裂。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盾  宋慧玲  聂佳佳  
研究直销渠道和零售渠道以及制造商品牌和自有品牌之间的竞争关系。考虑了零售商放弃销售制造商品牌产品的情形,分析了6种情境下的博弈模型,得出了供应链成员的博弈均衡策略和利润,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参数对供应链双方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售商放弃销售制造商品牌产品的充分条件是自有品牌产品生产成本小于制造商品牌产品生产成本。此时,如果制造商品牌产品生产成本和直销运营成本较小,且自有品牌产品生产成本接近于制造商品牌产品生产成本,制造商入侵;否则,制造商拒绝开通直销渠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月龙  周立新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从共性技术外部性、后续商业开发及政府支持方面分析了供应商面向多制造商技术研发决策演化及机理。研究表明:共性技术外部性使得博弈演化稳定于由研发不同技术供应商共存的均衡,研发损益参数对均衡有显著影响;共性技术后续商业开发难度对供应商研发决策的影响依其外部性强弱而定,随着后续开发难度增加,外部性较强促使供应商研发专用技术,反之则研发共性技术;政府支持激励着供应商研发共性技术,而技术支持对供应商研发行为具有更强的激励作用。根据上述结论,得出供应商技术研发决策四象限分析矩阵,并根据共性技术所处象限,从补贴、技术和其他支持视角提出权变运用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引导供应商技术研发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洪转  王玥  
本文针对由单一主制造商和单一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基于主制造商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模式和双方的利益追求,制定了主制造商供应商的谈判协商规则,建立了以价格谈判为切入点的战略谈判协商定价模型,并研究了主制造商和供应商分别为第一出标者下的让步均衡,求出了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下的最优出标量。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主制造商供应商协商谈判模型的可行性,并对比分析了双方合作的纳什博弈结果与让步博弈结果。研究表明主制造商和供应商通过谈判制定让步规则,双方主体分别作为主导者和跟随者,确定各自价格的削减量,相对于低效的纳什均衡时的合作结果,能够实现双方的利益增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单汨源  吴炜炜  江黎明  
在参与者处于平等地位情形下,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分别分担一部分地区性广告投入和产品品牌投入的动态非对称相互合作问题进行研究,构建其动态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并采用复制动态机制对该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指出决定模型均衡策略的9个参数,得出制造商和零售商所获得的收益增额与所应承担的广告支出成本增额之间的大小决定最终的演化稳定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洪转  王玥  
本文针对由单一主制造商和单一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基于主制造商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模式和双方的利益追求,制定了主制造商供应商的谈判协商规则,建立了以价格谈判为切入点的战略谈判协商定价模型,并研究了主制造商和供应商分别为第一出标者下的让步均衡,求出了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下的最优出标量。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主制造商供应商协商谈判模型的可行性,并对比分析了双方合作的纳什博弈结果与让步博弈结果。研究表明主制造商和供应商通过谈判制定让步规则,双方主体分别作为主导者和跟随者,确定各自价格的削减量,相对于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