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2)
- 2023(9068)
- 2022(7842)
- 2021(7519)
- 2020(6324)
- 2019(14189)
- 2018(14071)
- 2017(26353)
- 2016(14637)
- 2015(16340)
- 2014(16270)
- 2013(15746)
- 2012(14713)
- 2011(13103)
- 2010(13421)
- 2009(12730)
- 2008(13099)
- 2007(12025)
- 2006(10646)
- 2005(9823)
- 学科
- 济(53087)
- 经济(52960)
- 管理(52259)
- 业(45883)
- 企(38496)
- 企业(38496)
- 方法(22717)
- 财(22466)
- 数学(18833)
- 数学方法(18547)
- 制(17182)
- 农(16940)
- 中国(14968)
- 业经(12955)
- 务(12448)
- 财务(12413)
- 财务管理(12372)
- 企业财务(11825)
- 体(11815)
- 农业(11713)
- 学(11061)
- 理论(10962)
- 银(10389)
- 银行(10372)
- 融(9793)
- 金融(9791)
- 行(9788)
- 体制(9785)
- 地方(9586)
- 划(9257)
- 机构
- 大学(207068)
- 学院(204589)
- 济(81351)
- 经济(79387)
- 管理(78280)
- 理学(66892)
- 研究(66490)
- 理学院(66165)
- 管理学(64972)
- 管理学院(64592)
- 中国(52834)
- 财(46327)
- 京(43162)
- 科学(38030)
- 财经(34633)
- 江(33017)
- 所(32896)
- 中心(31519)
- 经(31287)
- 农(30723)
- 研究所(28770)
- 北京(27322)
- 业大(27153)
- 范(26853)
- 师范(26566)
- 州(25951)
- 财经大学(25597)
- 经济学(25161)
- 院(24100)
- 农业(23498)
- 基金
- 项目(130457)
- 科学(103494)
- 研究(98369)
- 基金(95812)
- 家(82573)
- 国家(81817)
- 科学基金(70842)
- 社会(63575)
- 社会科(60017)
- 社会科学(60004)
- 基金项目(49969)
- 省(49746)
- 教育(47207)
- 自然(44321)
- 自然科(43331)
- 自然科学(43320)
- 自然科学基金(42614)
- 划(41657)
- 编号(39939)
- 资助(38907)
- 成果(35062)
- 制(30408)
- 部(30209)
- 重点(29138)
- 课题(28169)
- 创(27191)
- 教育部(26699)
- 国家社会(26593)
- 性(26050)
- 发(25827)
共检索到323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成举 周思聪
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依托企业等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是中国贫困治理的重要经验。而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关键在于,通过地方政府的主导以及针对企业开展的经济、情感、社会和政治动员,企业与贫困户之间形成了经济、组织、社会互动等层面的新的关联关系,这种关联不仅使得企业与贫困户之间建立了相对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还再构了地方政府、企业与贫困户的关系。通过关联的制造,贫困户被嵌入多类型的产业链条,而企业则通过利益分享促进了贫困户的脱贫。制造关联对扶贫工作的促进能够展现中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分展现了服务型政府的功能,但该模式下承担脱贫帮带责任的企业也面临多重困境。因此,精准扶贫以及乡村振兴需要关联关系的健康持续发展,而非单向性的利益传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成举 周思聪
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依托企业等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是中国贫困治理的重要经验。而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关键在于,通过地方政府的主导以及针对企业开展的经济、情感、社会和政治动员,企业与贫困户之间形成了经济、组织、社会互动等层面的新的关联关系,这种关联不仅使得企业与贫困户之间建立了相对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还再构了地方政府、企业与贫困户的关系。通过关联的制造,贫困户被嵌入多类型的产业链条,而企业则通过利益分享促进了贫困户的脱贫。制造关联对扶贫工作的促进能够展现中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分展现了服务型政府的功能,但该模式下承担脱贫帮带责任的企业也面临多重困境。因此,精准扶贫以及乡村振兴需要关联关系的健康持续发展,而非单向性的利益传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丽雅
作为推动扶贫精准发力和落到实处的重要方式,扶贫跟踪审计在化解“虚假式”“指标式”及“算账式”脱贫等现实问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跟踪审计在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应用展开研究,详细介绍了扶贫跟踪审计的运行机制与主要内容,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有关的审计结果公告,研判和分析精准扶贫跟踪审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为进一步解决难题保证精准扶贫审计发挥最大作用,文章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与现实意义的优化举措,以期达到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治已病、防未病”功效。
关键词:
财政扶贫资金 精准扶贫 跟踪审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磊 吴理财
在当前精准扶贫进程中,动员式治理成为地方政府扶贫工作的政策工具和治理策略。地方政府在扶贫动员中,常以行政动员来表达政治意志,用利益互惠策略来动员社会参与,以基层动员来实现秩序维系和扶贫目标。这种运作过程内涵了地方政府的国家意志表达和行政意志体现的政治逻辑,也体现了地方政府在基层实践中的治理规则实现和治理方式转变的治理逻辑。在面对上级政府的政治意志时以及与各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地方政府在扶贫中的过度化动员会带来地方治理困境,因此,地方政府为推进精准扶贫,需要综合运用回应性与情感式治理等来消解过度动员治理的限度。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动员式治理 地方政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牟秋菊
小额信贷是农村经济发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力量。为推动农村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我国政府部门主导推行了福利性较强的扶贫小额信贷以解决贫困农户发展产业中面临的无资金或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对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践中扶贫小额信贷易呈现出贷款偏离贫困目标群体、贷款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挤占公益型小额贷款等困境。笔者基于对贵州省小额信贷在农村精准产业扶贫实践中的调研,结合理论研究探讨了扶贫小额信贷在贵州农村精准产业扶贫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关键词:
小额信贷 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军 冉戎 唐源珑
地方政府为如期完成精准扶贫任务,在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是否会将其压力转移到企业?基于2016-2018年上市公司手工收集的精准扶贫数据,本文考察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企业精准扶贫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企业精准扶贫投入具有"促进"作用,在政府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企业精准扶贫投入越多,且在控制了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数后依然成立;(2)政府财政压力的影响作用在不同性质企业中存在明显差异,较于国有企业,政府财政压力对非国有企业的精准扶贫投入影响更大;(3)良好的市场化环境削弱了政府财政压力的影响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政府财政压力对企业精准扶贫投入的影响越小;(4)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政府财政压力对企业精准扶贫投入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享受政府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或银行贷款较多的企业中。本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地方政府需注意企业承担精准扶贫任务的"适当性"。
关键词:
财政压力 市场化环境 精准扶贫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明强
作为政策执行的基本载体,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心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横向部门分割的困境。对此,地方政府的基本策略是从常规治理转向运动式治理,指挥部即是这一转换逻辑下的组织呈现。以精准扶贫的政策执行过程为研究领域,以"指挥部如何指挥"这一经验问题为抓手,文章对陕南秦巴山区"林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过程进行田野深描,分析精准扶贫中县级政府的组织型变与政策执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以指挥部"中枢系统"为载体,实现科层组织的权威再分配;以"办组系统"为载体,完成中心工作的任务再分流。这两点构成了指挥部运行机制的一体两面,共同推动中心工作在地方层面的贯彻执行,同时也提供了"指挥部如何指挥"这一经验问题的完整答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庆龄
运用"关联性冲突"的概念,从政策运行与乡土社会互动的角度,对精准扶贫实践的关联性冲突进行阐释。精准扶贫实践的关联性冲突主要表现为:扶贫工作目标的紧迫性与脱贫长期性之间形成结构性张力;扶贫资源分配的弹性化与异化的救助观念互为刺激;形式主义的程序公正与基层组织自主程度之间存在错位冲突。应从政策制度设计、社会基础重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化解关联冲突,以激发村庄内源活力为本,同时增强村庄承接外来资源的能力,内外联动基础上共同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运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建华
为做好青海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以中央和人民银行总行精准扶贫工作新要求为指导,对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青海省贫困地区现状青海省是我国除西藏自治区以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区,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是全国较为特殊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准脱贫任务艰巨而繁重。为此,新疆确定了2019年全面完成60.61万贫困人口脱贫、976个贫困村退出、12个贫困县摘帽的任务;到2020年完成现行标准下26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5个重点贫困县全部摘帽、302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解决南疆四地州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要确保新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就必须有效发挥金融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娆
精准扶贫是为了抵消经济减贫效应的下降而必须采取的措施,将成为未来中国农村扶贫的主要方式。十八大提出:"今后10年扶贫攻坚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大力推进精细化扶贫。"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扶贫既符合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需要,又意味着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权力模式从限权、控权到"分立、分治、分享"的转变。强化政府治理能力与社会组织专业能力,以及构建它们之间的互动与激励机制,从而最终促成一个整合各方利益的制衡格局,不失为我国精准扶贫的一条发展之路。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社会组织 合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小文 曾维忠 庄天慧
肇始于医学领域的循证实践方法因其科学性与有效性,经过多年发展已渗透到诸多社会科学领域。我国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后,其边际效益逐渐下降。由于循证实践方法与精准扶贫的精神相契合,故将精准扶贫引入循证实践框架进行研究。结合循证实践的一般原则与程序,对循证精准扶贫机制进行了理论设计,并对将循证实践方法在当前基层精准扶贫实践中应用时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循证实践方法有助于提升扶贫工作精准度,为保证精准减贫攻坚阶段的减贫效果提供了新的科学工具,是精准扶贫攻坚阶段扶贫手段的创新。最后提出积极构建精
关键词:
循证实践 精准扶贫 证据库 贫困人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宝 苏琴
"赋权"是理解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视角。田野考察发现基层扶贫实践既有"赋权"又有变通的"控制",由此导致了扶贫过程中"精准"程度有所差异,为此,需要从基层政府的行动逻辑分析精准扶贫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从外部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由于较少受到当地社会网络的约束使其能够"理性行动",但在"限期"脱贫的目标责任制下,基层的扶贫工作队受到了"规避责任"与"追求政绩"的双重约束,故此工作队根据自利原则策略性地选择了赋权或控制策略。进一步考察发现,扶贫工作队主要通过利用传统权力结构、地方性知识及现代化知识话语"异化"赋权策略,从而构建了"控制性赋权"的实践逻辑。基于此,地方政府应着力于构建"外派"与"内生"相结合的基层扶贫工作队,设置部分基于"赋权""参与"的考核指标,培训提高扶贫干部对贫困户的尊重和理解,从而使得长效脱贫的精准扶贫政策能够得以执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成文 陈建平
扶贫问题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自2013年11月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构想以来,习近平对精准扶贫的战略理念、战略目标、战略举措和战略格局等问题进行了诸多创造性的探索,形成了由"一个核心"、"四个目标"、"六个精准"、"一个格局"构成的完整理论体系。2016年,井冈山在全国率先实现脱贫。这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精准扶贫理论的实践魅力。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井冈山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注重契合度为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的"井冈山扶贫模式"。这一模式实质上是一种需求导向型扶贫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旭宏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资产扶贫模式的观察和研究,认为资产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资产收益扶贫通过对地区致贫原因的精准瞄准实现了对贫困群体的精准帮扶。同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了地区的整体发展。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的实施,参与试点的贫困农户获得了稳定增收的渠道、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农村社区建设得以推进,实现了贫困与非贫困群体、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多方共赢。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资产收益扶贫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