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97)
- 2023(21442)
- 2022(18331)
- 2021(16970)
- 2020(14458)
- 2019(33018)
- 2018(32662)
- 2017(63113)
- 2016(34575)
- 2015(38227)
- 2014(37845)
- 2013(37621)
- 2012(34329)
- 2011(30933)
- 2010(31169)
- 2009(29167)
- 2008(29016)
- 2007(25886)
- 2006(22819)
- 2005(20630)
- 学科
- 济(137734)
- 经济(137545)
- 业(114680)
- 管理(111704)
- 企(101639)
- 企业(101639)
- 方法(63217)
- 数学(52397)
- 数学方法(51591)
- 财(42501)
- 农(39255)
- 业经(37559)
- 中国(35254)
- 制(30941)
- 务(28569)
- 学(28540)
- 财务(28480)
- 财务管理(28435)
- 企业财务(27036)
- 农业(26769)
- 理论(25947)
- 技术(25021)
- 地方(24503)
- 贸(24458)
- 贸易(24442)
- 易(23735)
- 和(22579)
- 银(22511)
- 银行(22434)
- 划(21995)
- 机构
- 学院(489197)
- 大学(488675)
- 济(194732)
- 管理(190784)
- 经济(190611)
- 理学(164306)
- 研究(162942)
- 理学院(162452)
- 管理学(159301)
- 管理学院(158402)
- 中国(125440)
- 京(104356)
- 科学(102569)
- 财(94791)
- 农(88688)
- 所(83589)
- 业大(76855)
- 研究所(75732)
- 财经(74419)
- 江(74236)
- 中心(73672)
- 农业(69914)
- 经(67695)
- 北京(65524)
- 范(60597)
- 师范(59863)
- 州(59023)
- 经济学(58791)
- 院(58688)
- 财经大学(55201)
- 基金
- 项目(327994)
- 科学(257283)
- 基金(238384)
- 研究(233448)
- 家(210313)
- 国家(208573)
- 科学基金(178532)
- 社会(147268)
- 社会科(139664)
- 社会科学(139628)
- 省(129180)
- 基金项目(125298)
- 自然(118601)
- 自然科(115939)
- 自然科学(115906)
- 自然科学基金(113856)
- 划(108515)
- 教育(107745)
- 资助(99367)
- 编号(93114)
- 成果(75382)
- 重点(73900)
- 部(71603)
- 创(70512)
- 发(68694)
- 创新(65444)
- 课题(65070)
- 科研(62943)
- 教育部(61051)
- 大学(60726)
- 期刊
- 济(215289)
- 经济(215289)
- 研究(143121)
- 中国(99553)
- 学报(83678)
- 农(81038)
- 财(76997)
- 管理(75839)
- 科学(74437)
- 大学(62980)
- 学学(59759)
- 农业(54856)
- 教育(52191)
- 融(47135)
- 金融(47135)
- 技术(43014)
- 财经(37458)
- 业经(35764)
- 经济研究(34425)
- 经(32246)
- 业(32019)
- 问题(27705)
- 技术经济(24861)
- 版(24520)
- 科技(24047)
- 统计(22807)
- 现代(22067)
- 业大(21672)
- 理论(21653)
- 商业(21647)
共检索到731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凌金云 黄顺春 刘惠
为促进制造企业在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中实现货币性薪酬激励与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动态互补,激励员工提升创新绩效。以制造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回归法,从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三个维度综合探讨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员工敬业度和组织内信任两个变量,深入探究其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1)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可通过强化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来激发员工创造性和提高员工创新绩效。(2)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均对员工敬业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敬业度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员工敬业度部分中介绍了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部分中介效应在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其次为环境激励,最后为组织关怀。(4)组织内信任正向调节了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调节效应在环境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结论丰富了员工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对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建平 吴晓云
制造业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日益重要。跨界融合背景下,研究中国制造企业的跨界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深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208家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从双元创新视角,运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跨界知识搜寻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问题。研究表明:跨界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突破式和渐进式两种创新模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对跨界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双重中介效应,其中,突破式创新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吸收能力对跨界知识搜寻与两种创新模式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两种创新模式的中介效应亦受到吸收能力的调节。以上结论对厘清跨界知识搜寻,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具有以下启示: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加大跨界知识搜寻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创新绩效;需要选择适宜自身资源和知识搜寻能力的创新模式,以促进创新绩效提升;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吸收能力对以上过程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玮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与关系观,以供应商创新共享为中介变量,以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构建供应商创新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利用收集自我国高技术创新制造企业的430份有效问卷数据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创新性正向影响供应商创新共享;供应商创新共享在供应商创新性与制造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供应商创新共享在供应商创新性与创新绩效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即供应商创新性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需要通过提高供应商创新共享实现,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越强,该过程越易实现。研究结论对制造企业认识供应商创新性,实现供应商先进知识和技术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群 唐文静 闫梦含
文章采用多层线性模型,以制造业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根据情感事件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引入团队层面的工匠精神和个体层面的工作嵌入作为中介变量,基于团队和个体两个层面构建跨层次双中介模型,深入剖析包容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团队工匠精神和工作嵌入均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工匠精神和工作嵌入分别在团队和个体层面对包容型领导与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工匠精神和工作嵌入在包容型领导与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文章为深入理解包容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国制造业营造工匠精神氛围、提升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杜鹏程 陈云 姚瑶
提升企业员工的创造性绩效是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构建创新能力的重要微观运行机制。作为一种为满足组织创新需求应运而生的领导风格,包容型领导会对员工创造性绩效产生何种影响仍然存在不同的认识。本研究基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利用中国情境下的315份个体员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包容型领导影响员工创造性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包容型领导风格会通过促进员工建言来提升创造性绩效。然而,针对不同的差错取向员工,包容型领导对其建言行为的影响会存在差异,其中差错紧张取向负向调节包容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间关系,并进一步影响员工的创造性绩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正东
基于领导特质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以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为调研样本,对职场中领导共情能力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逻辑阐述,重点考察成就需要和角色压力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及组织差错管理氛围的调节效应。通过对管理者和员工的配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领导共情能力与员工的成就需要和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与员工角色压力呈负相关关系;成就需要和角色压力分别在领导共情能力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差错管理氛围不仅分别调节了领导共情能力与员工成就需要、角色压力之间的关系,还能解释其对成就需要、角色压力这两个中介变量的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金生 朱蔓菱
运用资源依赖理论,构建研发人员跨界行为、知识重构影响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运用259份有效问卷通过层次回归、bootstrap等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证明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发人员跨界行为能够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探索式创新;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主要通过知识重构介导;环境动荡性增强了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苏 张娅婕 张念明
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占用了创新资源,严重阻碍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文章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金融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考察财务柔性对企业金融化与创新投入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加深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财务柔性可以缓冲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挤出效应”,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可以增强财务柔性对企业金融化抑制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缓冲作用。研究认为:实体企业储备一定的财务柔性,合理配置金融资产投资,设置有梯度的高管货币薪酬制度,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研究为企业金融化的良性治理和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推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念 简兆权 王鹏程
围绕动态能力理论,挖掘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提升的前因变量,探究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285家制造企业数据检验研究假设。基于层级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大数据分析能力不仅正向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也正向影响资源拼凑与组织敏捷性;资源拼凑与组织敏捷性均有助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提升;资源拼凑与组织敏捷性在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为链式中介。研究结论的实践启示为:制造企业需重视对大数据分析的投资,通过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高资源拼凑、高组织敏捷性和服务创新高绩效;同时需重视采取资源拼凑战略行为,通过有意识地将现有资源进行组拼以率先实现对新服务需求的满足、创造出优于竞争对手的服务创新成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豆士婷 庞守林 孙伟
文章基于中关村园区2015—2020年的企业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采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政府采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新合作在政府采购与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融资约束在政府采购与创新合作、政府采购与创新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融资约束越宽松,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合作以及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越强;融资约束调节了创新合作在政府采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政府采购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为深入理解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豆士婷 庞守林 孙伟
文章基于中关村园区2015—2020年的企业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采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政府采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新合作在政府采购与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融资约束在政府采购与创新合作、政府采购与创新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融资约束越宽松,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合作以及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越强;融资约束调节了创新合作在政府采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政府采购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为深入理解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丹丽 付益鹏 高琨
以创新生态系统为视角,引入创新资源互动与生态系统规范机制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探究价值共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基于307家企业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和层级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不完全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创新资源互动部分中介价值共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生态系统规范机制部分正向调节价值共创对创新资源互动的影响。最后提出,创新生态系统调控方与企业要差异化地制定提升创新绩效的实施方案,营造活跃的创新资源互动氛围,形成并完善系统内生态规范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国长 陈万明 戴克清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提升,服务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企业价值链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基于效果推理理论,以机会塑造和资源拼凑为双重中介变量,以环境不确定性为调节变量,探究效果推理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效果推理正向影响服务创新;机会塑造、资源拼凑在效果推理与服务创新的正相关关系间发挥双重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在效果推理与机会塑造、资源拼凑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结论能够有利于效果推理在服务创新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境,为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毅 曾玉娇 李坚飞
基于阶段性过程理论,以团队过程为中介变量、双元领导为调节变量,本文构建团队断裂带影响团队创新绩效的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收集50个企业团队的配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分类断裂带对团队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而信息认知断裂带对其有正向影响,这种直接影响受到了团队过程的完全中介;双元领导对这一模型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且这种调节作用通过团队过程的中介实现。据此提出,企业应正确认识团队不同属性断裂带的优缺点并区别对待、趋利避害,还应加强团队过程能力建设和双元领导能力培养,促进异质性团队创新绩效的提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竣 张煜
采用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探索财产保险业影响科技创新产出的因果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产保险业能够直接和间接地正向影响创新产出;研发经费投入在财产保险业和创新产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与原先设想作为市场化手段的财产保险作用发挥将得益于市场化改革不同,研究认为过度推进市场化改革会阻碍财产保险业促进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市场化程度在财产保险业和研发经费投入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因此,为引导财产保险业正向作用的正常发挥,政府应首先保证对科技创新产业提供稳定充实的财政经费支持,以避免科技领域中市场失灵的干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