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11)
2023(15627)
2022(13431)
2021(12360)
2020(10597)
2019(24153)
2018(23971)
2017(46477)
2016(25133)
2015(28153)
2014(28077)
2013(28144)
2012(25650)
2011(22958)
2010(23098)
2009(21745)
2008(21643)
2007(19121)
2006(17146)
2005(15642)
作者
(72387)
(59969)
(59721)
(56666)
(38473)
(28584)
(27093)
(23289)
(22781)
(21639)
(20524)
(20420)
(19279)
(19115)
(18446)
(18172)
(17859)
(17839)
(17155)
(17148)
(14843)
(14833)
(14377)
(13720)
(13553)
(13483)
(13316)
(13311)
(12092)
(11778)
学科
(101827)
经济(101667)
(98570)
管理(91069)
(89244)
企业(89244)
方法(44369)
(34734)
数学(34530)
数学方法(34166)
业经(33013)
(31715)
(27740)
中国(25643)
(24794)
财务(24724)
财务管理(24691)
企业财务(23404)
农业(22042)
技术(20578)
理论(19765)
(19200)
(18660)
(18195)
地方(18107)
(18072)
贸易(18062)
(18000)
(17942)
银行(17900)
机构
学院(359820)
大学(359243)
管理(148293)
(144815)
经济(141507)
理学(127032)
理学院(125717)
管理学(123933)
管理学院(123255)
研究(115483)
中国(90805)
(77119)
(71312)
科学(68833)
(57415)
(57311)
财经(55709)
(55002)
中心(52836)
业大(51516)
研究所(51290)
(50511)
北京(48843)
(44673)
农业(44569)
师范(44315)
(44160)
经济学(42173)
(41958)
财经大学(41145)
基金
项目(236704)
科学(187242)
研究(177477)
基金(172149)
(147720)
国家(146385)
科学基金(127672)
社会(111867)
社会科(105902)
社会科学(105874)
(92684)
基金项目(91592)
自然(82255)
教育(80359)
自然科(80318)
自然科学(80299)
自然科学基金(78909)
(76557)
编号(73542)
资助(70050)
成果(59921)
(52187)
重点(51994)
(51389)
(49605)
课题(49448)
(47337)
创新(47258)
项目编号(46200)
国家社会(45337)
期刊
(168589)
经济(168589)
研究(109363)
中国(72904)
管理(58946)
(58397)
(53268)
学报(51707)
科学(48871)
大学(40297)
教育(38929)
学学(37551)
农业(36535)
(34790)
金融(34790)
技术(32447)
业经(28697)
财经(27582)
经济研究(25016)
(23558)
问题(21112)
图书(21106)
(20697)
技术经济(18841)
理论(18094)
现代(17895)
财会(17269)
科技(16824)
实践(16297)
(16297)
共检索到545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建强  杨子超  
首先,在考虑服务特性的基础上,界定了制造企业衍生服务业务的类型。然后,解析了制造企业服务业务外包的动因、影响因素和动态决策过程。最后,展望了未来可拓展研究的几个方向。研究发现:随着制造企业主导逻辑的演变,服务外包呈现差异化特征;服务外包动因是降低服务提供成本与增加服务价值创造;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主要有4种;服务外包决策是制造企业动态权衡服务价值创造能力的过程,要求与服务提供商共同进行契约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建强  王志恒  
结合中国制造业的现状,提出了适合中国制造企业情境的服务型制造转型方法——服务衍生,揭示了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原因,提出了服务衍生的概念及其特征,总结了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相关理论,研究了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实现过程,分析了其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未来值得研究的若干议题。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罗建强  杨子超  
服务衍生已成为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型制造的主要手段,但受资源、地理与能力的约束,制造企业选择将部分衍生服务外包。将衍生服务外包任务划分为拓展服务广度与增强服务深度两项,针对多任务委托代理问题,以双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衍生服务外包双任务激励契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服务承包商两项任务产出的努力水平与制造企业激励强度直接相关,且其最优产出努力水平与运营能力呈正相关,与各自任务边际努力成本变化率、绝对风险规避度以及外生不确定程度呈负相关;服务承包商对某项任务相对重要性的调整将影响最优产出努力水平以及制造企业对该项任务的激励;制造企业最优激励强度与两项任务的外生不确定程度呈负相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建强  赵艳萍  彭永涛  
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不断融合,并互动增强的趋势下,以实物产品为载体的服务衍生能够为供需双方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当前我国制造企业攀升价值链高端的主要创新方式。为了研究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特征,本文提出了制造企业服务衍生这一重要概念,以S重汽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利用TRIZ分析和解决创新问题的优势,从价值提升的视角,剖析了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路径,及其基本思路和具体步骤。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制造企业以制造商与服务商的"二元"身份参与国际化大分工的市场竞争的背景下,基于TRIZ的制造企业服务衍生能有效缓解技术创新的桎梏,工业产品服务系统业务广度与深度能够得以同步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艳萍  郭亚婷  罗建强  冯庆华  
针对因企业忽视服务化阶段性特征而易陷入"服务悖论"问题,依据所需资源与能力的不同,将服务衍生分为基础性服务衍生和提升性服务衍生两种类型;探究两种类型服务衍生实现价值创造的机理,基础性服务衍生价值创造依赖于优势制造资源,而提升性服务衍生则需要构筑基于核心资源的整合能力;以海尔战略转型过程为分析对象,揭示两种类型服务衍生对海尔价值创造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承载服务价值的产品是服务衍生实现的基石;面向客户问题解决的服务在广度和深度上要有度的把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艳萍  郭亚婷  罗建强  冯庆华  
针对因企业忽视服务化阶段性特征而易陷入"服务悖论"问题,依据所需资源与能力的不同,将服务衍生分为基础性服务衍生和提升性服务衍生两种类型;探究两种类型服务衍生实现价值创造的机理,基础性服务衍生价值创造依赖于优势制造资源,而提升性服务衍生则需要构筑基于核心资源的整合能力;以海尔战略转型过程为分析对象,揭示两种类型服务衍生对海尔价值创造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承载服务价值的产品是服务衍生实现的基石;面向客户问题解决的服务在广度和深度上要有度的把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建强  汤娜  赵艳萍  
在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驱动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符合中国制造业情景的"服务衍生"概念和基本特征;探讨了支撑服务衍生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服务衍生路径选择的概念模型;给出了服务衍生在中国特定制造企业的应用案例。研究结论可为中国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罗建强  王爽  陆淑娴  
利用服务广度与深度两维度刻画了基于服务蓝图的制造企业服务衍生实现过程,构建种群竞争模型,探讨了制造企业在资源有限情形下,服务广度与深度的竞争演化过程,最后运用Matlab仿真分析,识别了影响服务广度和深度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制造企业服务衍生实现依赖于前台与后台的协作,这种有效协作更有利于制造企业向客户提供集成解决方案;服务衍生的程度能够通过服务广度与深度度量,其中竞争系数是影响服务广度与深度的关键因素,制造企业藉此可选择更有利自身发展的服务衍生策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建强  李伟鹏  赵艳萍  程发新  
依托优势制造资源进行服务衍生已成为制造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评价视角单一的缺陷,建立了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服务衍生分析框架和评价方法。划分了制造企业服务衍生在物理-事理-人理分析框架下的状态;考虑到评价指标间相互影响,利用模糊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服务衍生评价模型;最后,利用实例分析验证了该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能够刻画行业服务衍生状态,和判定特定企业的状态定位,研究结论对面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企业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银萍  罗建强  
针对现有文献对服务从何而来缺失解释的研究现状,本文在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理论边界识别的基础上,将服务衍生划分为基于产品的服务衍生、基于市场的服务衍生和基于价值的服务衍生三种类型。借助文献检索案例获得的小样本数据,分析了三种类型服务衍生的国内外差异,利用江苏和山东两省105份有效问卷,分析了样本企业的三种类型服务衍生的状况;依据调查结果,刻画了企业如何依托优势制造业务进行服务衍生的实现机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银萍  罗建强  
针对现有文献对服务从何而来缺失解释的研究现状,本文在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理论边界识别的基础上,将服务衍生划分为基于产品的服务衍生、基于市场的服务衍生和基于价值的服务衍生三种类型。借助文献检索案例获得的小样本数据,分析了三种类型服务衍生的国内外差异,利用江苏和山东两省105份有效问卷,分析了样本企业的三种类型服务衍生的状况;依据调查结果,刻画了企业如何依托优势制造业务进行服务衍生的实现机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建强  李伟鹏  赵艳萍  程发新  
依托优势制造资源进行服务衍生已成为制造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评价视角单一的缺陷,建立了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服务衍生分析框架和评价方法。划分了制造企业服务衍生在物理-事理-人理分析框架下的状态;考虑到评价指标间相互影响,利用模糊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服务衍生评价模型;最后,利用实例分析验证了该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能够刻画行业服务衍生状态,和判定特定企业的状态定位,研究结论对面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企业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建强  周菁  
针对制造企业服务衍生过程中因忽视客户的真实需求而易产生"服务不足"或"服务过度"的现象,根据衍生服务与满足客户需求的对应关系,借助Hotelling模型,论证了满足"事理性"的广度和深度是否存在边界的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在特定市场情境下,服务衍生的广度和深度存在上限和下限;服务广度占优的衍生服务业务是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主要利润源。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罗建强  王志恒  彭永涛  
首先,阐述了制造企业服务衍生过程,勾勒了制造企业服务衍生路径,然后,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剖析了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系统,最后,刻画了服务衍生路径形成过程的状态转移规律。研究表明:制造企业服务衍生路径状态转移的过程是由被动式的产品创新向主动式提供面向产品生命周期服务转变的过程;受客户需求环境触发,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各阶段关注的重点存在差异,状态转移实现了不同阶段的衔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伟  
本文梳理了国外大学衍生企业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大学衍生企业的兴起动因、内涵、成立过程、成长的关键要素及社会影响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了提出了未来应着重研究的具体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