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88)
2023(17703)
2022(14851)
2021(13828)
2020(11883)
2019(27005)
2018(26779)
2017(51423)
2016(27633)
2015(31135)
2014(30486)
2013(30079)
2012(27492)
2011(24575)
2010(24615)
2009(23187)
2008(23199)
2007(20991)
2006(18168)
2005(16528)
作者
(77123)
(64704)
(64675)
(61407)
(41097)
(30842)
(29258)
(25169)
(24433)
(23043)
(21917)
(21883)
(20546)
(20385)
(19987)
(19825)
(19446)
(19054)
(18637)
(18525)
(15809)
(15747)
(15677)
(14825)
(14459)
(14430)
(14417)
(14384)
(12897)
(12845)
学科
(114977)
经济(114816)
(105330)
管理(97060)
(93467)
企业(93467)
方法(52444)
数学(42872)
数学方法(42322)
(38652)
(36051)
业经(34246)
中国(29350)
(27332)
(26732)
财务(26669)
财务管理(26620)
企业财务(25259)
农业(25057)
技术(23190)
(20533)
贸易(20521)
理论(20495)
地方(20117)
(19952)
(19659)
(19366)
(19070)
(19037)
(18544)
机构
学院(391298)
大学(387405)
(163806)
经济(160580)
管理(157999)
理学(135699)
理学院(134365)
管理学(132255)
管理学院(131524)
研究(122602)
中国(97590)
(80418)
(80017)
科学(72434)
(64204)
财经(62794)
(60604)
(60313)
中心(58442)
(56915)
业大(55981)
研究所(53944)
农业(50198)
北京(49703)
经济学(49533)
(47388)
(46737)
财经大学(46311)
师范(46261)
经济学院(44722)
基金
项目(256628)
科学(204604)
研究(189702)
基金(188078)
(162028)
国家(160597)
科学基金(140562)
社会(122145)
社会科(115842)
社会科学(115813)
(101814)
基金项目(99590)
自然(90524)
自然科(88504)
自然科学(88479)
教育(87804)
自然科学基金(86976)
(84114)
编号(76601)
资助(75946)
成果(61204)
(58008)
重点(57214)
(57211)
(54615)
创新(53499)
课题(52304)
(51494)
国家社会(50603)
教育部(49785)
期刊
(184459)
经济(184459)
研究(113577)
中国(79503)
(67914)
管理(63943)
(59659)
学报(55259)
科学(53348)
大学(43589)
学学(41250)
农业(40184)
教育(39505)
技术(37680)
(37452)
金融(37452)
业经(31860)
财经(31752)
经济研究(28531)
(27316)
(24009)
问题(23926)
技术经济(21831)
财会(19724)
(18758)
统计(18603)
(18438)
现代(18429)
科技(18286)
商业(18282)
共检索到588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溪  郑馨  张建琦  
企业陷入业绩困境时是冒险创新还是规避风险,是个尚存争议的重要问题。本文创新性地将期望落差的维度从强度拓展到了持续性和范围性,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期望落差的不同特征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入。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本文发现:(1)期望落差越是长时间持续存在,企业越可能提升创新投入水平;期望落差越是在多个目标上大范围存在,越可能遏制企业创新。(2)CEO的任期长短存在"双刃剑"效应。CEO在位时间越长,期望落差的持续性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但期望落差的范围性对企业创新的阻碍作用也会进一步增强。(3)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越能制约持续期望落差可能引起的盲目创新,从而提升创新决策的科学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过往绩效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维度拓展的全新角度调和了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之间的矛盾关系,澄清了期望落差的不同特征与企业创新的权变关系,丰富了绩效反馈研究的情境机制,并对理解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的创新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和启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连燕玲   郑伟伟   高皓  
随着商业环境动态性持续加剧和不确定性逐步增强,制造业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创新竞争中保持优势位置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管理问题。现有研究广泛探讨了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各种因素,但仍需进一步关注企业在面临创新困境中采取战略响应行为的多样性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层逻辑。本文从企业行为理论视角,利用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样本,探讨了制造业企业在面临创新困境(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下的响应式搜索行为。研究发现,创新绩效期望落差显著促进企业的两类响应式搜索行为,即跨地区和跨行业搜索行为。在引入工具变量、控制样本自选择、双重差分估计以及更换回归方法等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路径分析显示,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主要通过激发高管风险承担意愿和强化高管创新关注程度进而影响制造业企业的两类响应式搜索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正向影响在国有企业、财务绩效低于期望水平和分属高科技产业时更为明显。拓展分析显示,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会驱动制造业企业更倾向在技术水平先进的行业和商业环境成熟的地区进行搜寻。本文将创新管理目标、组织绩效反馈与企业响应式搜索行为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和深化了制造业企业在创新困境下的战略响应行为研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黄训江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持续提升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基于1998-2009年间10090个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微观数据,分别从营销投入、市场盈利、市场份额、市场空间四个维度探究竞争强度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竞争强度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但受规模经济、创新租金等众多因素影响,在表征竞争强度的四个维度中,只有市场份额维度表现最为有效和一致;(2)不同细分行业的竞争强度不同,其中通信交换设备制造业的过度集中已对创新绩效产生负向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黄训江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持续提升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基于1998-2009年间10090个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微观数据,分别从营销投入、市场盈利、市场份额、市场空间四个维度探究竞争强度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竞争强度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但受规模经济、创新租金等众多因素影响,在表征竞争强度的四个维度中,只有市场份额维度表现最为有效和一致;(2)不同细分行业的竞争强度不同,其中通信交换设备制造业的过度集中已对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作用,与此相反,通信传输设备制造业连续下降且已过低的行业集中度也对创新绩效产生了负向影响作用;(3)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营销投入相对不足;(4)市场空间维度对创新绩效影响作用复杂,在有新产品产出的样本中,市场空间对创新绩效产生倒N型影响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黄训江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持续提升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基于1998-2009年间10090个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微观数据,分别从营销投入、市场盈利、市场份额、市场空间四个维度探究竞争强度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竞争强度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但受规模经济、创新租金等众多因素影响,在表征竞争强度的四个维度中,只有市场份额维度表现最为有效和一致;(2)不同细分行业的竞争强度不同,其中通信交换设备制造业的过度集中已对创新绩效产生负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钟熙  宋铁波  陈伟宏  唐元佑  
分析师期望落差会促进战略变革吗?为回答该问题,在考虑CEO预期任期调节效应,以及CEO预期任期与CEO持股联合效应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分析师期望落差对战略变革的影响。基于2008-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本文研究发现:企业未达成分析师的业绩期望时,分析师期望落差对战略变革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后发现:随着CEO预期任期的延长,分析师期望落差对战略变革的正向促进作用将增强;随着CEO持股比例的提高,CEO预期任期对分析师期望落差与战略变革之间关系的增强效应将被强化。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推进文献从外部视角来理解战略变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振刚   户安涛   叶宝升  
为探究制造企业数字创新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过程机理,揭示数字创新的协同效应、扩散效应和增值效应,以及数字化投入持续性的情境效应,将数字创新划分为效率型、新颖型和融合型3种类型,并将数字化能力划分为数字协同能力、数字创新扩散能力和数字价值化能力3个维度,以251家中国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数字创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绩效水平。第二,数字创新通过推动数字化能力重构促进企业绩效水平提升。第三,不同类型数字化能力在数字创新与企业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具体表现如下:数字创新扩散能力在新颖型数字创新与企业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数字价值化能力在融合型数字创新与企业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第四,数字化投入持续性在企业数字创新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正向调节数字创新与企业绩效间关系,强化数字创新与数字化能力间关系,以及效率型数字创新与数字协同能力间关系。结论可为制造企业数字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姚星  杨孟恺  李雨浓  
本文认为商业信用对中国制造企业创新的影响可能存在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两个方面。而为进一步明确商业信用的总效应,本文利用2003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中国企业使用商业信用的收入效应明显大于替代效应,商业信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企业创新,并且相较于不使用商业信用的企业,使用商业信用的企业开展研发的概率要高5.1个百分点。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论不变。此外,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非上市私营企业使用商业信用将促进其从事研发活动,而对于其他类型企业并不显著。本文认为,商业信用是中国制造业企业重要的融资来源,也是推动其创新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除了继续加大金融系统改革力度、降低私营企业在银行的融资门槛与成本外,还应建立健全全国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与社会融资体系,帮助企业有效管控融资风险,提高融资效率,使商业信用在国内得到进一步应用与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金亮  赵雅欣  林嵩  
智能制造是基于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模式。伴随着工业4.0的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实施智能化转型,厘清智能制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有利于帮助企业顺利地推进智能化转型,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本文基于信息处理能力的视角,研究智能制造是否能够以及何以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研究发现:研发投入的增加能够丰富企业的知识库,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并因此更好地执行企业组织单元解决问题时的"搜索—选择"循环,即提升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强化智能制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本研究还发现,组织结构复杂性的提高会降低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和企业内部的协调能力,并因此加大企业组织单元之间协调配合的难度,即削弱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弱化智能制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本研究可以帮助企业顺利地推进智能化转型,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途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金亮  赵雅欣  林嵩  
智能制造是基于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模式。伴随着工业4.0的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实施智能化转型,厘清智能制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有利于帮助企业顺利地推进智能化转型,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本文基于信息处理能力的视角,研究智能制造是否能够以及何以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研究发现:研发投入的增加能够丰富企业的知识库,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并因此更好地执行企业组织单元解决问题时的"搜索—选择"循环,即提升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强化智能制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本研究还发现,组织结构复杂性的提高会降低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和企业内部的协调能力,并因此加大企业组织单元之间协调配合的难度,即削弱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弱化智能制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本研究可以帮助企业顺利地推进智能化转型,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途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童伟伟  张建民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2005年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Tobit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但这一促进效应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而在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投入并无显著作用。但是,我国在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不同区域间环境规制对创新活动影响的差异,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等,为中西部地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盛月  岳宇萌  
本文使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从外资并购视角研究外资所有权对劳动力就业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外资并购对企业内的直接就业效应非常有限,对产业内的间接就业效应却非常显著。外资只有并购劳动力规模较小的企业才会产生直接的就业创造,但是外资并购会带来较大规模的产业内溢出,通过促进本土竞争企业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就业吸收能力。外资并购的间接就业效应与被并购企业的规模大小正相关,并且会在短期内逐步扩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晨  杨蕙馨  
绩效期望落差能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会如何选择模仿学习对象以降低创新风险?基于上述两个问题,以2012—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结合企业行为理论和同群效应理论,探索企业绩效期望落差与技术创新间的关系以及所选择的模仿学习对象的创新行为对上述关系的调节影响。回归结果发现:相较于绩效期望顺差,企业在绩效期望落差下更有动机从事技术创新;同行公司、董事连锁公司的创新行为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强化了绩效期望落差与技术创新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地理区位、领导企业特征、产权性质影响了其对模仿学习对象的选择;企业在绩效期望落差下对同行公司、董事连锁公司创新行为的模仿学习提高了创新产出。研究结论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时机以及模仿学习对象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政府制定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提供了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崔煜雯  刘洪  张晶  
业绩期望落差是影响企业数字化创新的重要因素。然而,关于二者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却不尽相同。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和“威胁一刚性”理论,利用2015—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并考察企业资源(冗余资源和政府补助)与治理能力(CEO权力)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数字化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且上述结论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CEO权力、冗余资源会弱化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倒U型关系,政府补助则强化二者间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业绩期望落差对数字化创新的影响对国有企业更显著。结论可深化对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数字化创新关系的理论解释,并为处于业绩期望落差状态下的企业数字化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薛安伟   吉辰   苏娜  
中国制造业可以通过应用数字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文章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利用Python文本分析法,研究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其拓展海外市场。研究认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三个机制提升其海外市场拓展能力:一是成本效应,数字化转型有助于降低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创新效应,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工艺和产品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三是供应链效应,数字化转型推动了企业供应链多元化,增加了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研究同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海外市场拓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以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国制造业海外市场拓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