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6)
2023(12606)
2022(10551)
2021(9561)
2020(8119)
2019(18195)
2018(18301)
2017(35044)
2016(19006)
2015(21470)
2014(21306)
2013(20935)
2012(19358)
2011(16923)
2010(17216)
2009(16457)
2008(16643)
2007(15090)
2006(13503)
2005(12583)
作者
(52803)
(44222)
(43966)
(41625)
(28447)
(21080)
(20042)
(17010)
(16658)
(16048)
(15129)
(15035)
(14219)
(14003)
(13527)
(13287)
(13209)
(13139)
(12767)
(12584)
(11031)
(10736)
(10666)
(10208)
(10095)
(9996)
(9790)
(9777)
(8786)
(8701)
学科
(86817)
(79802)
企业(79802)
(78445)
经济(78310)
管理(76335)
方法(30547)
业经(29888)
(29716)
(27333)
(22732)
数学(21957)
(21667)
数学方法(21662)
财务(21631)
财务管理(21605)
企业财务(20429)
农业(19490)
中国(19452)
技术(18363)
(16226)
(15874)
理论(15795)
(15405)
地方(15057)
(15013)
体制(13922)
(13584)
贸易(13572)
(13168)
机构
学院(271288)
大学(266389)
(110582)
管理(109679)
经济(108045)
理学(93132)
理学院(92184)
管理学(90926)
管理学院(90389)
研究(83261)
中国(68460)
(56702)
(56492)
科学(48399)
(44079)
财经(43330)
(43151)
(40678)
中心(39969)
(39058)
业大(36964)
研究所(35815)
北京(35016)
(34675)
农业(33467)
(33291)
师范(32996)
经济学(32323)
财经大学(31542)
(30298)
基金
项目(172173)
科学(137678)
研究(131077)
基金(125236)
(106418)
国家(105372)
科学基金(93302)
社会(84471)
社会科(79819)
社会科学(79798)
(69017)
基金项目(66862)
教育(59475)
自然(59036)
自然科(57682)
自然科学(57669)
自然科学基金(56681)
(55732)
编号(54379)
资助(49563)
成果(44399)
(39325)
(37975)
(37934)
重点(37825)
(37063)
课题(36728)
(36423)
创新(35831)
国家社会(34412)
期刊
(134623)
经济(134623)
研究(80881)
中国(59151)
(49516)
管理(46452)
(41545)
学报(35343)
科学(35215)
教育(28584)
大学(28491)
农业(28238)
(27174)
金融(27174)
学学(26529)
技术(26161)
业经(23954)
财经(22068)
经济研究(19399)
(19101)
问题(17254)
(17014)
技术经济(15034)
财会(14851)
图书(14651)
现代(14254)
(13331)
会计(13098)
世界(12648)
(12532)
共检索到424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长利  梅小敏  高明晶  
服务转型是当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它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程,需要与之匹配的动态能力支持。文章从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情境出发,在界定动态能力及其能力维度组合的基础上,通过对沈阳机床案例的研究,分析归纳动态能力在制造企业服务转型过程中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制造企业的动态能力可以有效推进服务转型的进程,且不同维度的动态能力分别在服务转型各个阶段起到主导作用,而服务转型各阶段的实现又会影响下一阶段主导能力的选择。制造企业必须依据服务转型的不同阶段,按动态能力的演化规律,对其动态能力进行适时的培育和调整,促进企业服务转型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安菊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欧美等国都在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迈向"中国制造2025",中国装备制造业必须率先实现技术突围和创新转型。重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是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的必闯之关。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低迷不振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无法改变环境,只有加快自主创新才能适应环境和改变自己,谋求生存砝码并实现自我救赎。企业自主创新之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兴锐  
当前,由于技术的潜在价值必须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实现,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入发展正在引发制造业商业模式的变革。为研究智能制造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运行机制,文章采取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沈阳机床基于智能制造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发现:对于智能制造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客户价值主张的满足是前提,盈利模式的设计是关键,客户界面的设计是核心;此外,企业必须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构建合理的价值链结构、开发关键资源能力来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期望通过对沈阳机床智能制造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的探讨,为向中国制造2025迈进的制造业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兴锐  王宗军  
以世界机床行业排名第一的沈阳机床为案例,采取纵向案例研究方法,从动因、路径、主体、保障、平台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研究了沈阳机床基于智能制造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发现:对于开放式创新而言,体制是保障,内外结合是必然路径,平台搭建是关键,商业模式创新是助推器。制造企业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来拓展开放式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加快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迈进的步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季良玉  
围绕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动态能力演化主题,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小熊电器为例,分析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动态能力及演化机制。研究表明: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着“探索——发展——升级”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与数字化转型过程相适应,中小制造企业的动态能力遵循着“环境洞察能力为主导——资源整合能力为主导——创新变革能力为主导”的演化过程;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动态能力演化受多种因素驱动,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技术、多元需求、企业家精神、数据资产等。本文为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并丰富了动态能力理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静  李占芳  
文章以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根据销售收入及其增速的数据特征,对沈阳机床成长进行初步的阶段划分。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对风险率和相对加速度等指标,结合沈阳机床1996-2009年的相关数据,对该企业的成长轨迹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和判断,发现其快速成长阶段呈现出超指数方程的特征。文章还进一步对沈阳机床各成长阶段的战略目标、成长特征、创新重点和创新方式进行比较和归纳。对创新型企业成长的本质规律给予如下结论:创新活动贯穿了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始终;创新重点、创新方式的不断升级,是与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生产特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孟翔飞  
本文通过对沈阳机床的一系列实地研究及在对相关研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SNRC系统集成创新"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了系统(System)的概念,尤其是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强调了集成创新,注重创新的融合,这种融合通过利用并行的方法把企业创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流程以及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创新流程和竞争力集成在一起,从而形成能够产生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方式,使创新理论上升到国家及区域的宏观层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伟  高翔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通过科技创新引领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是我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必然选择。沈阳作为装备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意义尤为重要。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会遇到资金筹集、资源整合、技术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伟  高翔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通过科技创新引领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是我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必然选择。沈阳作为装备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意义尤为重要。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会遇到资金筹集、资源整合、技术定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彤兵  
制造业对沈阳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沈阳制造业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沈阳制造业大而不强。目前沈阳制造业正积进行数字化转型,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出发,系统分析沈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基于工业工程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模式,提出沈阳制造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促进沈阳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万田  周晔馨  李进伟  
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沈阳与大连两市。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并通过综合指数法对沈阳与大连装备制造业具体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与全体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的原因,并提出提升这两个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创新能力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琦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大量外资涌入沈阳。外资企业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并购和整合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探索了外资并购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航  
中小企业调整和重新设计工资制度时,必须了解和掌握工资制度设计的流程、工具、方法和技术。笔者结合多年为企业设计工资管理体系的实践,探索了一条普遍适用、较为简单的中小企业工资制度再设计途径,供中小企业借鉴和参考。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鲍世赞  蔡瑞林  
社会化共享对于推进智能制造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沈阳机床智能制造共享的案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智能制造共享不仅是颠覆式技术创新,同时是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二是制造企业首先需要掌握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然后才有可能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智能制造共享;三是智能制造共享平台的要素设计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而用户体验的根本是客户价值主张;四是智能制造共享的运行过程需要解决共享模式设计、智能制造的工业服务、共享平台运行控制三个关键问题;五是智能制造共享需要构建面向云制造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用户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鲍世赞  蔡瑞林  
社会化共享对于推进智能制造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沈阳机床智能制造共享的案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智能制造共享不仅是颠覆式技术创新,同时是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二是制造企业首先需要掌握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然后才有可能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智能制造共享;三是智能制造共享平台的要素设计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而用户体验的根本是客户价值主张;四是智能制造共享的运行过程需要解决共享模式设计、智能制造的工业服务、共享平台运行控制三个关键问题;五是智能制造共享需要构建面向云制造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用户体验。研究有助于揭示智能制造共享这一先进制造模式的运行和控制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