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28)
- 2023(17997)
- 2022(15026)
- 2021(13950)
- 2020(11876)
- 2019(27216)
- 2018(26944)
- 2017(52083)
- 2016(27356)
- 2015(30424)
- 2014(30008)
- 2013(29437)
- 2012(26378)
- 2011(23397)
- 2010(23772)
- 2009(22270)
- 2008(22148)
- 2007(19539)
- 2006(17155)
- 2005(15473)
- 学科
- 济(114035)
- 经济(113872)
- 业(104576)
- 管理(98726)
- 企(94501)
- 企业(94501)
- 方法(51348)
- 数学(41271)
- 数学方法(40559)
- 财(37031)
- 业经(34542)
- 农(33369)
- 中国(29269)
- 制(27241)
- 务(25456)
- 财务(25384)
- 财务管理(25344)
- 企业财务(24009)
- 技术(23309)
- 理论(23165)
- 农业(23051)
- 划(19536)
- 和(19442)
- 贸(19290)
- 体(19289)
- 贸易(19275)
- 地方(19053)
- 策(19014)
- 易(18721)
- 学(18242)
- 机构
- 学院(382772)
- 大学(380062)
- 济(159778)
- 管理(158130)
- 经济(156470)
- 理学(136097)
- 理学院(134799)
- 管理学(132524)
- 管理学院(131769)
- 研究(116477)
- 中国(93314)
- 财(78925)
- 京(78823)
- 科学(66587)
- 财经(61385)
- 江(58536)
- 经(55773)
- 农(55453)
- 所(55436)
- 中心(55136)
- 业大(51360)
- 研究所(49349)
- 北京(49064)
- 经济学(48426)
- 范(46299)
- 州(46048)
- 师范(45893)
- 财经大学(45450)
- 经济学院(43519)
- 商学(43005)
- 基金
- 项目(252616)
- 科学(203153)
- 研究(190040)
- 基金(186038)
- 家(159243)
- 国家(157864)
- 科学基金(139760)
- 社会(123379)
- 社会科(117075)
- 社会科学(117047)
- 省(99392)
- 基金项目(97722)
- 自然(89004)
- 教育(88366)
- 自然科(87077)
- 自然科学(87057)
- 自然科学基金(85534)
- 划(81875)
- 编号(77367)
- 资助(74953)
- 成果(62161)
- 创(57309)
- 部(56337)
- 重点(56094)
- 发(53496)
- 创新(52731)
- 课题(52367)
- 制(51960)
- 国家社会(51295)
- 教育部(49791)
- 期刊
- 济(179453)
- 经济(179453)
- 研究(112604)
- 中国(78944)
- 财(66437)
- 管理(65874)
- 农(51300)
- 科学(49492)
- 学报(49273)
- 教育(42541)
- 大学(40458)
- 技术(38315)
- 学学(37730)
- 融(35765)
- 金融(35765)
- 农业(34813)
- 财经(31047)
- 业经(30794)
- 经济研究(28065)
- 经(26794)
- 问题(22803)
- 业(21376)
- 技术经济(21093)
- 财会(18927)
- 统计(18408)
- 图书(18353)
- 现代(18331)
- 商业(18083)
- 策(17909)
- 贸(17686)
共检索到576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佳奇 刘婷 张磊楠
服务导向不仅拓展了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为企业提高创新绩效创造了机会。文章依据资源基础理论,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旨在探讨制造企业是如何利用服务业务,建立与顾客的互动,进而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结论为制造企业利用服务业务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服务导向 顾客互动 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念 简兆权 王鹏程
围绕动态能力理论,挖掘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提升的前因变量,探究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285家制造企业数据检验研究假设。基于层级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大数据分析能力不仅正向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也正向影响资源拼凑与组织敏捷性;资源拼凑与组织敏捷性均有助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提升;资源拼凑与组织敏捷性在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为链式中介。研究结论的实践启示为:制造企业需重视对大数据分析的投资,通过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高资源拼凑、高组织敏捷性和服务创新高绩效;同时需重视采取资源拼凑战略行为,通过有意识地将现有资源进行组拼以率先实现对新服务需求的满足、创造出优于竞争对手的服务创新成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晓永 赵曙明 吴青熹
已有文献在探讨和实证学习导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的同时,却缺乏学习导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的探索。文章把视线投向学习导向、团队信任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三者关系,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学习导向、团队信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探讨了团队信任在学习导向和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构建起学习导向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学习导向 团队信任 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建平 吴晓云
制造业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日益重要。跨界融合背景下,研究中国制造企业的跨界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深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208家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从双元创新视角,运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跨界知识搜寻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问题。研究表明:跨界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突破式和渐进式两种创新模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对跨界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双重中介效应,其中,突破式创新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吸收能力对跨界知识搜寻与两种创新模式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两种创新模式的中介效应亦受到吸收能力的调节。以上结论对厘清跨界知识搜寻,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具有以下启示: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加大跨界知识搜寻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创新绩效;需要选择适宜自身资源和知识搜寻能力的创新模式,以促进创新绩效提升;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吸收能力对以上过程的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蒋楠 刘依 崔甦博
区分客户参与企业创新活动中的个体顾客参与和组织顾客参与,探究组织顾客参与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机制。综合运用资源基础管理理论、服务创新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基于对制造业企业在内外部激励条件下通过顾客参与获得创新资源进而影响服务创新绩效的路径分析,构建“内外部激励—组织顾客参与—创新绩效”理论模型,选取210家服务型制造业企业及其组织顾客作为样本,从观念共识、知识共享和知识共创3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内外部激励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2)观念共识、知识共享和知识共创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3)组织顾客参与在外部激励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内部激励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制造业企业应合理利用激励策略去激发组织顾客参与意识、促进组织顾客参与行为产生,从而实现传统制造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提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忠群 孙溪
顾客价值可以从企业视角和顾客视角分析,它们构成顾客细分的两个维度。本文以企业—顾客双导向顾客价值的对立统一性分析为基础,探讨双导向顾客价值分析的基本思路,构建了基于双导向顾客价值的顾客细分模型。
关键词:
顾客价值 双导向顾客价值 顾客细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文霞 杨杰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考察企业家导向对后发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探究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51家后发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①创新性、先动性及风险承担性正向影响后发企业创新绩效;②外部知识获取在企业家导向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③吸收能力不仅正向调节外部知识获取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还能提升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该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对企业家导向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认识,并对后发企业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昊雯 李垣 刘衡
当前顾客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顾客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逐渐参与到与顾客进行共同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互动导向作为全新的战略导向,反映了企业与个体顾客互动的能力,对企业基于顾客的创新绩效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互动导向与企业基于顾客的创新绩效的关系,同时考虑了企业内外部因素对这一过程的调节性影响,得出结论:顾客需求波动和适中的战略集中度都能帮助企业通过互动导向获得更好的基于顾客的创新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凌金云 黄顺春 刘惠
为促进制造企业在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中实现货币性薪酬激励与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动态互补,激励员工提升创新绩效。以制造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回归法,从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三个维度综合探讨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员工敬业度和组织内信任两个变量,深入探究其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1)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可通过强化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来激发员工创造性和提高员工创新绩效。(2)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均对员工敬业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敬业度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员工敬业度部分中介绍了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部分中介效应在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其次为环境激励,最后为组织关怀。(4)组织内信任正向调节了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调节效应在环境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结论丰富了员工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对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群 唐文静 闫梦含
文章采用多层线性模型,以制造业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根据情感事件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引入团队层面的工匠精神和个体层面的工作嵌入作为中介变量,基于团队和个体两个层面构建跨层次双中介模型,深入剖析包容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团队工匠精神和工作嵌入均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工匠精神和工作嵌入分别在团队和个体层面对包容型领导与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工匠精神和工作嵌入在包容型领导与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文章为深入理解包容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国制造业营造工匠精神氛围、提升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国长 陈万明 戴克清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提升,服务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企业价值链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基于效果推理理论,以机会塑造和资源拼凑为双重中介变量,以环境不确定性为调节变量,探究效果推理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效果推理正向影响服务创新;机会塑造、资源拼凑在效果推理与服务创新的正相关关系间发挥双重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在效果推理与机会塑造、资源拼凑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结论能够有利于效果推理在服务创新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境,为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欣 徐明
顾客主导逻辑和组织吸收能力是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寻求竞争优势的新概念。基于顾客主导逻辑相关知识,探讨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型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Mplus对构建的混合模型进行中介调节效应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服务流程创新在组织吸收能力和企业服务创新绩效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顾客导向在组织吸收能力通过服务流程创新影响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中发挥调节作用。鉴于此,建议现代服务型企业围绕顾客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注重对技术与高知人力资本的投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建中 付静雯
本文将知识共创引入到服务创新绩效的研究领域中,探索其在客户导向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中所扮演的中介作用,基于中国制造企业所面临的服务化转型背景,供应商协同水平和技术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予以进一步的阐释。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基于329份有效问卷检验了概念模型,研究发现:客户导向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共创在客户导向和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供应商协同水平和技术能力能够正向调节客户导向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即供应商协同水平越高、企业技术能力越强,客户导向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就越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然 王亚芬
本文在分析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知识流耦合、知识共创中介作用的基础上,构建链式中介模型并采用流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性、认知性、关系性社会资本均对流通企业创新绩效存在直接和间接促进作用,在直接作用中结构性资本的影响效应最强,在间接作用中知识流耦合与知识共创不仅具有独立中介效应,还存在知识流耦合→知识共创的链式中介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卫海英 骆紫薇
由于中国人"互依自我"和"关系导向"的国民性,中国服务企业具有发展关系营销的先天优势。西方顾客关系理论侧重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整体和顾客的企业互动,而忽视管理者、员工和顾客作为社会个体的社会互动,缺乏对社会人情的考量和借重。同时,本土企业的管理者、员工在工作中往往自发采用人情手段,但缺乏将之提升为竞争战略和管理手段的理论依据。本文一方面梳理出中国式顾客关系的核心变量——信任、承诺—企业真情、承诺—社会人情,另一方面构建了一个经由企业互动导向、变革型领导和员工互动响应对中国式顾客关系的、企业互动和社会互动共同作用的双驱动模型,揭示本土关系营销中人情关系裹挟管理行为和商业行为的特征,而以珠三角地区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顾客知识转移视角的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机制研究——以小米公司为例
客户关系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一个理论模型
制造业企业服务提供与企业绩效——顾客中心导向的调节影响作用
服务业顾客维持策略影响顾客忠诚的作用机制研究——一个基于信任、价值与满意的分析模型
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顾客共同生产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在B2B情境下的实证研究
客户参与、动态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一个基于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顾客参与、治理机制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渠道战略匹配理论的组态研究
基于顾客价值的服务企业国际竞争战略——一个市场导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