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4)
- 2023(15189)
- 2022(12759)
- 2021(11561)
- 2020(9831)
- 2019(21740)
- 2018(21526)
- 2017(41590)
- 2016(22310)
- 2015(24592)
- 2014(23840)
- 2013(23716)
- 2012(21520)
- 2011(18987)
- 2010(19226)
- 2009(18212)
- 2008(18302)
- 2007(16569)
- 2006(14746)
- 2005(13465)
- 学科
- 业(97285)
- 济(92584)
- 经济(92441)
- 企(87808)
- 企业(87808)
- 管理(85678)
- 方法(39640)
- 财(33714)
- 业经(31737)
- 数学(30781)
- 数学方法(30585)
- 农(30054)
- 制(24722)
- 中国(23634)
- 技术(23609)
- 务(23528)
- 财务(23499)
- 财务管理(23469)
- 企业财务(22296)
- 农业(21615)
- 贸(17482)
- 贸易(17468)
- 划(17367)
- 体(17353)
- 易(17037)
- 策(16703)
- 理论(16206)
- 地方(15670)
- 银(15502)
- 银行(15455)
- 机构
- 学院(316537)
- 大学(311930)
- 济(135778)
- 经济(133154)
- 管理(129046)
- 理学(110687)
- 理学院(109655)
- 管理学(108344)
- 管理学院(107744)
- 研究(100586)
- 中国(80380)
- 财(66077)
- 京(64740)
- 科学(59287)
- 农(56994)
- 财经(51081)
- 所(50178)
- 江(49771)
- 业大(47714)
- 中心(46894)
- 经(46415)
- 研究所(44803)
- 农业(44686)
- 经济学(40829)
- 北京(40090)
- 州(38419)
- 财经大学(37540)
- 经济学院(36930)
- 商学(36439)
- 商学院(36138)
- 基金
- 项目(207985)
- 科学(165235)
- 基金(152428)
- 研究(151734)
- 家(133118)
- 国家(131915)
- 科学基金(114615)
- 社会(99806)
- 社会科(94757)
- 社会科学(94734)
- 省(82790)
- 基金项目(81141)
- 自然(73314)
- 自然科(71692)
- 自然科学(71671)
- 自然科学基金(70540)
- 教育(67846)
- 划(67797)
- 资助(60258)
- 编号(59630)
- 创(49592)
- 成果(47055)
- 重点(46456)
- 部(45713)
- 创新(45497)
- 业(45320)
- 发(44439)
- 制(43683)
- 国家社会(41977)
- 课题(40540)
- 期刊
- 济(154007)
- 经济(154007)
- 研究(91274)
- 中国(66978)
- 财(56718)
- 管理(54308)
- 农(52697)
- 学报(47930)
- 科学(45217)
- 大学(37046)
- 农业(35511)
- 学学(35310)
- 融(30717)
- 金融(30717)
- 技术(29848)
- 教育(27275)
- 业经(26794)
- 财经(26258)
- 经济研究(24587)
- 经(22699)
- 业(21880)
- 问题(19777)
- 技术经济(18799)
- 科技(16847)
- 财会(16196)
- 贸(15762)
- 现代(15621)
- 商业(15616)
- 版(15010)
- 世界(14684)
共检索到482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保利 杨欣
在全球化与超竞争趋势下,服务增强和技术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企业实现价值链攀升的关键。相比于技术创新,服务增强的作用机制仍存在争议。因此,将服务增强与技术创新纳入同一框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服务增强对技术创新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环境动荡性对服务增强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支持企业产品的服务增强(SSP)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呈倒U型影响,而支持客户行为的服务增强(SSC)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有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在服务增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发挥“桥梁”作用;环境动荡性对SSP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但正向调节SSC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服务增强 技术创新 企业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建中 贾大风 李奉书 王玥
为达到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装备制造企业必须要通过低碳技术创新来改变原有的产品、工艺及能源消费结构来迎合低碳经济及市场发展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能源消费结构作为中介变量,以政府政策支持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出低碳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并对其关系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碳技术创新对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在低碳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政府政策支持调节了低碳技术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柏昊 徐捷
服务增强已成为提高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学者对服务增强作用微观机理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差异化和服务价值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通过对服务增强过程中用户使用创新、缄默知识积累和潜在市场机会进行分析,探讨了服务增强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并以一个中国企业的服务增强实践案例进行说明。最后给出这一分析的意义,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服务增强 制造业 竞争力 产品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世政
组织创新不仅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亦是技术创新的保障。本研究探讨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组织创新是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珠三角200家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式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组织创新对技术创新能力呈正向显著影响,即企业进行组织创新有利于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之组织能力、策略规划能力对企业绩效呈正向显著影响,而学习能力、研发能力、资源运作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对组织创
关键词:
组织创新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企业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世政
组织创新不仅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亦是技术创新的保障。本研究探讨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组织创新是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珠三角200家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式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组织创新对技术创新能力呈正向显著影响,即企业进行组织创新有利于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之组织能力、策略规划能力对企业绩效呈正向显著影响,而学习能力、研发能力、资源运作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对组织创新与企业绩效影响具有中介效果。
关键词:
组织创新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企业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世政
组织创新不仅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亦是技术创新的保障。本研究探讨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组织创新是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珠三角200家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式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组织创新对技术创新能力呈正向显著影响,即企业进行组织创新有利于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之组织能力、策略规划能力对企业绩效呈正向显著影响,而学习能力、研发能力、资源运作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对组织创
关键词:
组织创新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企业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世政 周家贤 朱炎亮
创新资源作为创新活动的输入,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源头。从外部创新资源角度探讨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创新资源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以珠三角200家制造业企业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资源对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正向影响,即企业创新资源获取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技术创新能力中的策略规划能力对企业绩效呈显著正向影响,而学习能力、研发能力、资源运作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资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振刚 户安涛 叶宝升
本文基于数字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以446家中国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对制造企业数字创新的内在机制及其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绩效影响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数字创新应聚焦流程数字化、产品智能化和服务数字化三个关键环节,其中流程数字化能够促进产品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对服务数字化有积极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流程数字化和产品智能化有利于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水平,流程数字化、产品智能化和服务数字化均有利于企业财务绩效提升;同时研究还发现,数字化投入持续性越强,越能增强产品智能化、服务数字化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也能强化流程数字化、产品智能化、服务数字化对财务绩效的积极促进作用。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制造企业数字创新实施的过程机制,细化了当前数字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笼统研究,深化和拓展了数字创新扩散理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振刚 户安涛 叶宝升
本文基于数字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以446家中国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对制造企业数字创新的内在机制及其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绩效影响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数字创新应聚焦流程数字化、产品智能化和服务数字化三个关键环节,其中流程数字化能够促进产品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对服务数字化有积极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流程数字化和产品智能化有利于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水平,流程数字化、产品智能化和服务数字化均有利于企业财务绩效提升;同时研究还发现,数字化投入持续性越强,越能增强产品智能化、服务数字化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也能强化流程数字化、产品智能化、服务数字化对财务绩效的积极促进作用。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制造企业数字创新实施的过程机制,细化了当前数字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笼统研究,深化和拓展了数字创新扩散理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杰 薛有志 尚志文
基于制造企业服务化、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的分析构建联立方程模型,以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系统估计法检验变量间关系。结果表明:服务化和技术创新产出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积极的直接影响作用,制造企业服务化通过对技术创新产出的负面作用,对经营绩效产生间接的负面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对服务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而技术创新产出对服务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制造企业服务化是创新驱动型的内生性成长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杰 薛有志 尚志文
基于制造企业服务化、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的分析构建联立方程模型,以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系统估计法检验变量间关系。结果表明:服务化和技术创新产出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积极的直接影响作用,制造企业服务化通过对技术创新产出的负面作用,对经营绩效产生间接的负面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对服务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而技术创新产出对服务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制造企业服务化是创新驱动型的内生性成长行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文中 张玉杰
借鉴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实践经验 ,集聚科技人才 ,理顺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 ,增加R&D资金投入 ,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整合 ,增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
技术经济 技术创新 技术管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胡琼静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创新体系中最有生命力的要素。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当前,世界各国在促进经济复苏过程中,都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作为着力点,企业技术创新被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齐芳
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不仅是一项信息化开发和应用工程,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诸多经济、政治、社会、人力资源的汇聚和整合;不仅要研究平台本身的建设问题,还应关注平台参与者、服务对象的切身需要,并以此为出发点,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相关要素的有效聚集和优化配置问题,实现平台功能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及其效果的对接和协同,以增强服务平台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应接受多方位的评价与检验,不仅应体现在与企业孵化器功能互补、推动创新-创业的一体化发展方面,更应体现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升级方面,而这是增强服务平台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