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04)
- 2023(18153)
- 2022(15134)
- 2021(14036)
- 2020(11894)
- 2019(27260)
- 2018(27340)
- 2017(53223)
- 2016(28986)
- 2015(32706)
- 2014(32784)
- 2013(32183)
- 2012(28992)
- 2011(25816)
- 2010(26030)
- 2009(24408)
- 2008(24150)
- 2007(21577)
- 2006(19208)
- 2005(17601)
- 学科
- 济(118473)
- 经济(118303)
- 业(104192)
- 管理(98686)
- 企(93113)
- 企业(93113)
- 方法(52936)
- 数学(42876)
- 数学方法(42163)
- 财(36708)
- 业经(35568)
- 农(35282)
- 中国(31523)
- 制(27847)
- 务(25478)
- 财务(25388)
- 财务管理(25351)
- 农业(24250)
- 企业财务(24023)
- 理论(22794)
- 技术(22051)
- 地方(21692)
- 学(21650)
- 和(20782)
- 贸(20111)
- 贸易(20097)
- 体(19788)
- 划(19640)
- 易(19513)
- 策(18767)
- 机构
- 学院(411279)
- 大学(409246)
- 管理(166339)
- 济(163981)
- 经济(160306)
- 理学(142855)
- 理学院(141365)
- 管理学(138858)
- 管理学院(138090)
- 研究(130785)
- 中国(101681)
- 京(87817)
- 财(79652)
- 科学(79347)
- 所(64906)
- 农(64684)
- 江(62523)
- 财经(62481)
- 中心(59644)
- 业大(59124)
- 研究所(58314)
- 经(56644)
- 北京(55398)
- 范(51914)
- 师范(51466)
- 农业(50331)
- 州(50294)
- 经济学(48551)
- 院(47563)
- 财经大学(46152)
- 基金
- 项目(271800)
- 科学(214936)
- 研究(201937)
- 基金(197265)
- 家(169980)
- 国家(168496)
- 科学基金(146792)
- 社会(127472)
- 社会科(120738)
- 社会科学(120703)
- 省(106764)
- 基金项目(103886)
- 自然(94782)
- 教育(92854)
- 自然科(92630)
- 自然科学(92612)
- 自然科学基金(90962)
- 划(88511)
- 编号(83556)
- 资助(81397)
- 成果(67982)
- 重点(60194)
- 部(59603)
- 创(58018)
- 发(57094)
- 课题(57013)
- 创新(53593)
- 制(52349)
- 项目编号(51985)
- 国家社会(51972)
- 期刊
- 济(187144)
- 经济(187144)
- 研究(121984)
- 中国(81841)
- 管理(66329)
- 财(64607)
- 农(60344)
- 学报(59923)
- 科学(56486)
- 大学(46836)
- 教育(46314)
- 学学(43804)
- 农业(41372)
- 技术(38389)
- 融(37503)
- 金融(37503)
- 业经(32348)
- 财经(30956)
- 经济研究(29025)
- 经(26500)
- 问题(24225)
- 业(23499)
- 图书(22649)
- 技术经济(21425)
- 现代(19805)
- 理论(19436)
- 科技(18947)
- 商业(18822)
- 版(18699)
- 财会(18515)
共检索到61569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黎辉
卓越服务绩效来源于服务战略的顶层设计与有效实施。杭氧集团和陕鼓集团案例表明,"海星模式"在推动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方面效果显著。"海星模式"的运作机理是,企业首先通过内部培养、战略联盟或并购方式,打造服务能力集合体,以此作为向外延伸服务触角的能力平台。在服务需求强劲领域中生成新的服务触角,每个服务触角都有独特商业模式来支撑,并在目标市场中快速复制,以实现服务业的规模经济。服务能力集合体与各服务触角间的知识流动,使得各服务业务享受"同一屋檐"下的好处,从而产生经验经济。研究显示,服务业务的规模经济与经验经济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国
造业服务化转型是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增值过程,企业客户不仅包括最终消费者,还包括上中下游企业等供应链节点环节,因而企业服务化转型就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面向终端消费者,以产品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一种是面向生产企业,以流程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根据这一导向,提出以制造服务为核心的自营性服务、协作性服务、生产性服务的概念,分析了基于产业价值链分布和产品服务系统的服务化转型模式,探讨了服务化转型的技术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企业类型-转型模式-服务类型-产品服务系统"组成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体系结构。认为企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永跃 夏正晶 胡桂兰 白光林
基于理论和文献分析,结合对国内200多家制造企业的现状调研,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在企业内所处的层面和对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应对态度这两个维度,构建了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结构矩阵,提炼出四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战术被动型、战术主动型、战略被动型和战略主动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明确了具体的分类标准,并以某公司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昊 陈菊红 张雅琪 姚树俊
制造企业在推进服务化的过程中出现的绩效下滑和“去服务化”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催生了“服务化悖论”的相关研究。本文从需求侧视角出发,将这一问题转化为不同需求侧特征下服务化程度、服务化模式对服务化收益的影响,并构建了考虑需求侧特征的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服务化模式下服务化程度与服务化收益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仿真分析的结果确定了制造企业服务化路径。研究表明:(1)制造企业服务化是一个双向的动态可逆过程,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开展服务化活动,企业应根据当前的服务化状态选择相应服务化路径。(2)除独立服务化模式外,合作服务化和外包服务化两种模式下服务化程度的高低更多的受到合作伙伴属性的影响,企业很难单独决定服务化程度。(3)需求侧特征的变动会对服务化收益产生重要影响,不同服务化模式对应不同的需求侧特征。研究结论为服务化悖论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企业推进服务化战略提供了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简兆权 张良彩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制造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服务化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从三种创新进程分析制造企业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服务化转型,阐述广电运通如何成功进行服务化转型。验证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并以期为我国制造企业进行服务化转型提供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铭辰 刘衡
重塑制造业新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全球制造业强国和先进制造企业共同的战略选择,中国政府和企业紧跟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新浪潮,加快制造模式变革创新。本文将重点选取三一重工、海尔、航天科工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企业做对比研究,分析其数字化转型战略制定和业务实施的成功经验,系统梳理三家企业在自身数字化转型成功后对外赋能的模式路径。研究表明:将数字化转型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转型突破的关键,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企业业务质量和优化运营的重要工具;先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对外赋能需要以聚焦制造业转型需求、服务广大中小企业为重点;通过完善平台建设和生态建设,助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由单一领域向跨领域赋能,目标指向全栈式服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岚 莫凡
在需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以各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而非单一的产品,以谋求自己企业更长的生存与更好的发展。文章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例,分析其服务化转型以来的战略变化及为新战略目标实施的具体途径,进而分析促成海尔有效转型的条件,提出服务化转型有效实施的策略,以此为有服务化转型意向和正在转型中的制造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转型 海尔集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岚 莫凡
在需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以各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而非单一的产品,以谋求自己企业更长的生存与更好的发展。文章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例,分析其服务化转型以来的战略变化及为新战略目标实施的具体途径,进而分析促成海尔有效转型的条件,提出服务化转型有效实施的策略,以此为有服务化转型意向和正在转型中的制造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转型 海尔集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吉超
制造业服务化是指制造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中包含的服务成分逐渐增加的现象,当前服务化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工业产品复杂度不断提高、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高价值环节重心的转移以及产业分工深化是制造企业服务化的主要成因。我国制造业服务化面临能力不足、认识偏差、路径模式不明晰、供需结构性错配、产业链低端锁定等问题。总体来看,制造企业服务化可以通过产品定制化、提供增值服务、便捷交易服务、专注研发设计与营销、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制造等路径和模式实现转型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岚 莫凡
在需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以各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而非单一的产品,以谋求自己企业更长的生存与更好的发展。文章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例,分析其服务化转型以来的战略变化及为新战略目标实施的具体途径,进而分析促成海尔有效转型的条件,提出服务化转型有效实施的策略,以此为有服务化转型意向和正在转型中的制造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转型 海尔集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正楚 潘为华 潘红玉 吴艳
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个方面即制造过程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分别考察其对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短期内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长期中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在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这一结果依然显著,并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在影响机制方面,交易成本在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商业模式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遮掩效应。基于异质性研究发现,民营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国有制造企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企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制造过程 商业模式 创新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建强 彭永涛 张银萍
从单纯的有形产品制造向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的提供是当前我国制造企业工业化、服务化同步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服务型制造理念在中国的实施加速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可使企业从单纯的制造加工,转变为向客户提供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制造业务向价值高端进行提升。通过生产性服务、服务性生产和客户实时参与,实现了制造企业产品与服务的互相融合,可有效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的步伐。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程度、客户异质化和成套性问题解决方案的需求,以及以服务为主导的战略理念是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企业向市场提供产品的特点、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与价值共创网络能力对服务创新的实施形成了有效支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丽娜 张超 朱卫东
研究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内在机理,对促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服务化转型,实现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价值共创与共享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以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变革为研究对象,从战略、价值链、组织结构和核算制度视角研究如何通过价值共创行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研究发现:互联网环境下制造业服务化关键在于用户的全流程参与,核心在于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目标是构建制造业的服务生态系统,而制造业企业成为资源整合平台,实现多主体、多资源或多因素的优化配置。海尔经验来源于中国本土实践,可在其他制造业企业中进行推广,以期促进服务化或互联网转型进程,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安菊
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工业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上海装备制造业遭受重创,探究上海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成为当务之急。基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理论视角,本文分析了上海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影响上海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外部机遇与挑战以及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快上海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路径、对策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服务型制造 产业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睿君 陈菊红 吴迪
运维服务已经成为制造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并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业务形式。从传统的"战略—组织结构"匹配视角很难解释由运维服务价值创造所引发的"服务悖论"现象。本文从"战略—交易结构"匹配视角研究了"运维服务业务层面的商业模式创新如何有效地匹配服务化战略"这一重要的问题。通过对3家实施服务化战略的中国制造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根据制造企业嵌入客户运作流程的程度给出了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3种主要类型,探讨了服务化战略及其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了9个关系命题,构建了服务化战略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框架。研究结果表明:(1)支持产品运维的服务化战略、支持客户运维的服务化战略、接管客户运维的服务化战略对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2)服务化战略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匹配对制造企业绩效呈现显著影响,二者的匹配与否分别对企业绩效产生增强型和削弱型两种交互作用。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从业务层面揭示了服务化战略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的匹配关系,对制造企业从业务层面规避"服务悖论"陷阱提供了新的洞见。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