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90)
2023(21699)
2022(18225)
2021(16997)
2020(14316)
2019(32693)
2018(32457)
2017(62724)
2016(34043)
2015(38484)
2014(37814)
2013(37059)
2012(33608)
2011(30019)
2010(30353)
2009(28187)
2008(27963)
2007(24969)
2006(22179)
2005(20084)
作者
(95582)
(79392)
(78987)
(75286)
(50804)
(37966)
(36026)
(30854)
(30265)
(28647)
(26960)
(26952)
(25429)
(25274)
(24459)
(24418)
(23801)
(23369)
(22964)
(22881)
(19697)
(19360)
(19295)
(18196)
(17793)
(17745)
(17706)
(17683)
(15965)
(15640)
学科
(135760)
经济(135580)
(114542)
管理(111233)
(101104)
企业(101104)
方法(60287)
数学(49438)
数学方法(48592)
(40912)
(39764)
业经(38640)
中国(37430)
(32724)
(27707)
财务(27602)
财务管理(27549)
农业(27180)
理论(26221)
企业财务(26077)
地方(25969)
(25472)
技术(25413)
(24293)
银行(24244)
(23831)
贸易(23811)
(23132)
(23058)
(22977)
机构
学院(476956)
大学(475549)
管理(190657)
(190199)
经济(185947)
理学(163505)
理学院(161733)
管理学(158729)
管理学院(157812)
研究(153145)
中国(120170)
(101781)
科学(92636)
(92005)
(75386)
(74904)
(72961)
财经(72283)
中心(70565)
业大(68286)
研究所(67801)
(65648)
北京(64126)
(61301)
师范(60757)
(58689)
农业(58211)
经济学(56835)
(56015)
财经大学(53527)
基金
项目(316369)
科学(250303)
研究(234254)
基金(229594)
(198399)
国家(196675)
科学基金(171072)
社会(148142)
社会科(140345)
社会科学(140307)
(123931)
基金项目(120492)
自然(110451)
教育(108792)
自然科(107949)
自然科学(107925)
自然科学基金(105984)
(103303)
编号(96537)
资助(94543)
成果(78529)
重点(70400)
(69461)
(67857)
(66823)
课题(66366)
创新(62843)
国家社会(60778)
教育部(60222)
项目编号(59938)
期刊
(214680)
经济(214680)
研究(141406)
中国(97224)
管理(76709)
(74539)
学报(70435)
(69104)
科学(66351)
教育(56134)
大学(55395)
学学(51812)
农业(47007)
(46645)
金融(46645)
技术(45370)
业经(36647)
财经(35879)
经济研究(33449)
(30790)
问题(27618)
(26902)
图书(26077)
技术经济(24476)
现代(22420)
科技(22385)
(22381)
理论(22187)
商业(21807)
统计(21581)
共检索到718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睿君  陈菊红  吴迪  
运维服务已经成为制造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并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业务形式。从传统的"战略—组织结构"匹配视角很难解释由运维服务价值创造所引发的"服务悖论"现象。本文从"战略—交易结构"匹配视角研究了"运维服务业务层面的商业模式创新如何有效地匹配服务化战略"这一重要的问题。通过对3家实施服务化战略的中国制造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根据制造企业嵌入客户运作流程的程度给出了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3种主要类型,探讨了服务化战略及其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了9个关系命题,构建了服务化战略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框架。研究结果表明:(1)支持产品运维的服务化战略、支持客户运维的服务化战略、接管客户运维的服务化战略对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2)服务化战略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匹配对制造企业绩效呈现显著影响,二者的匹配与否分别对企业绩效产生增强型和削弱型两种交互作用。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从业务层面揭示了服务化战略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的匹配关系,对制造企业从业务层面规避"服务悖论"陷阱提供了新的洞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昊  王国红  邢蕊  李娜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中国企业对标业内领先企业进行快速追赶。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提升追赶绩效,成为后发追赶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以"中国制造2025"重点布局的增材制造行业的4家典型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其创业导向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匹配对能力追赶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后发追赶企业以创新与先动性为主导的创业导向和以风险承担性为主导的创业导向,分别与商业模式内容创新、结构创新、治理创新形成6种不同类型的匹配关系,且这6种匹配关系对后发追赶企业的能力追赶绩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研究在丰富创业导向与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研究的同时,为中国企业的快速追赶与成长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娟  邢建国  
新企业生存和成长与创业机会类型及开发方式密切相关,但对于如何进行创业机会开发以促进企业成长的研究甚少。通过对4家企业跨案例分析,探索商业模式设计与创业机会识别方式匹配如何影响新企业成长,研究发现:创业机会识别、商业模式设计能够通过发挥新企业优势、克服劣势提升创业绩效;商业模式设计与创业机会匹配对创业绩效有显著影响,不同匹配方式对绩效的影响不同;新颖型商业模式与发现型创业机会或创造型创业机会匹配均能产生较好的创业绩效;效率型商业模式与创造型创业机会匹配能产生较好的创业绩效,但其与发现型创业机会匹配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不确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明明  吴晓波  石涌江  戎珂  雷李楠  
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跨产业价值网络的形成,中国后发企业迅速崛起,进入快速追赶阶段。追赶过程不仅具有中国情境的特殊性,而且在商业模式和新兴技术的共同作用下为后发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6家中国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得出商业模式设计及其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作用机制:(1)效率和新颖主题的商业模式设计能够通过发挥后发企业优势、克服后发企业劣势从而有助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的提升;(2)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匹配对绩效的影响结果不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菊红  王绒  马安妮  张雅琪  
随着产品利润空间的缩小及服务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进行服务转型。服务化战略与组织要素的匹配对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成功至关重要,但目前有关二者匹配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解释了服务化战略二分法的合理性,结合深度访谈确定了与服务化战略相关的四个关键组织要素,并以258家制造企业为蓝本实证检验两种服务化战略与组织要素各维度的多元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产品为中心的服务化战略与高组织清晰度和低组织分离度、高服务导向的企业价值观、功能能力及系统服务设计等组织要素维度相匹配;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化战略与高组织清晰度和高组织分离度、高服务导向的企业价值观和高服务导向的员工行为、综合能力及集成设计等组织要素维度相匹配。研究发现为制造企业顺利实施服务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菊红  王绒  马安妮  张雅琪  
随着产品利润空间的缩小及服务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进行服务转型。服务化战略与组织要素的匹配对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成功至关重要,但目前有关二者匹配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解释了服务化战略二分法的合理性,结合深度访谈确定了与服务化战略相关的四个关键组织要素,并以258家制造企业为蓝本实证检验两种服务化战略与组织要素各维度的多元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产品为中心的服务化战略与高组织清晰度和低组织分离度、高服务导向的企业价值观、功能能力及系统服务设计等组织要素维度相匹配;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简兆权  张良彩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制造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服务化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从三种创新进程分析制造企业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服务化转型,阐述广电运通如何成功进行服务化转型。验证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并以期为我国制造企业进行服务化转型提供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丹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属于复杂、开放的体系,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匹配关系成为当前的热门课题。本文采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商业模式创新体系的熵变规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匹配与协同演化熵变模型,分析了5种熵变情形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演化关系,同时以华为公司为案例进行熵变分析。本文提出的企业创新匹配与协同演化熵变模型不仅可以明确描述企业创新体系的运行状况,也可以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纪慧生  姚树香  
制造企业发展过程表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存在复杂的协同演化关系。结合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制造企业演化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匹配模式、协同演化关系。结果发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动态演化存在3种模式:简单线性模式、反馈控制模式、复杂系统模式。基于此,构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模型,指出协同演化呈现"创新-调整-适应"等复杂的螺旋化发展过程,并提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的3种机制:互动机制、学习机制、选择与反馈机制。突破了关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简单的线性关系和静态视角,从动态视角分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补充和修正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认识,丰富了现有创新演化理论。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的启示在于:单一创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制造企业带来盈利,但是其作用和持续性均有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协同是制造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雅琪  陈菊红  李兆磊  
选取我国309家上市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节一致性和匹配一致性的分析方法,对服务化战略与组织结构间的作用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清晰度和组织区别性在服务化战略影响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服务化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多维匹配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显著不同,服务导向水平和服务差异化与组织区别性的匹配一致性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服务导向水平和服务差异化与组织清晰度的匹配一致性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艳萍  秦小龙  罗建强  
制造企业服务转型并非简单的"脱实就虚",服务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价值需要依托实物产品体现。针对因资源或能力不足以支撑服务转型而出现的"服务悖论"现象,依据产品与服务的耦合度,将服务转型划分为基础性、增强性及集成解决方案三类策略;提出了不同服务转型策略实现所需的能力要素,借此构建了服务转型策略与能力的匹配关系模型;最后,以海尔服务转型为分析对象,验证和修正了匹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类服务转型策略实现需要与不同的能力相匹配;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进程受基础和关键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实施服务转型的制造企业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光  
商业模式微创新在本土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服务化转型背景,探讨本土制造企业如何微创新商业模式。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微创新经历了从按需定制的注入产品服务到交付即用的嵌入方案服务进而到即需即应的融入平台服务的创新逻辑演进;微创新过程中制造企业分别使用边界跨越策略来不断推出新型商业模式,采用边界保护策略来运用各类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微创新是由规则型战略节奏所引发,依靠组织身份的局限变换和组织惯例的扩展更新来实现。这些发现进一步深化了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动态性研究,并对本土制造企业成功实现服务化转型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丁浩  王炳成  曾丽君  
商业模式创新由商业模式创意与商业模式应用两个阶段构成,仅仅提出或发明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创意并不能称之为商业模式创新,只有完成了商业化过程(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意或发明,即产生了商业价值的新商业模式才能称为商业模式创新。因此,商业模式创意与商业模式应用两个阶段构成了商业模式创新图谱。而创新方法可分为分析性方法与解释性方法,二者需要不同的世界观,在某些方面甚至截然相反,如分析性方法的视角是自上而下的,而解释性方法的视角则是自下而上的;分析性方法强调逻辑,要求按流程规定完成任务,但解释性方法却强调即兴创作,强调灵光一现。因此,解释性方法与分析性方法构成了创新方法图谱上的两个类别。本文将商业模式创新图谱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正楚  潘为华  潘红玉  吴艳  
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个方面即制造过程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分别考察其对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短期内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长期中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在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这一结果依然显著,并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在影响机制方面,交易成本在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商业模式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遮掩效应。基于异质性研究发现,民营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国有制造企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企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念新  杜凌云  葛世伦  
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企业需要不断调整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业务的动态匹配。应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3家企业信息技术匹配的动态调整模式和匹配程度变化,并通过内外部环境分析确定信息技术匹配动态调整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企业信息技术匹配动态调整存在理想轨迹、矛盾决策、过量改革及飘忽立场等4种基本模式;(2)动态调整后,企业信息技术匹配程度可能发生变化,这取决于调整前的信息技术匹配程度及其调整模式;(3)市场竞争激烈、国家政策支持、客户需求变化、企业认识变化、管理模式创新等因素影响企业选择信息技术匹配动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