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0)
2023(16576)
2022(13405)
2021(12192)
2020(9974)
2019(22477)
2018(22211)
2017(42003)
2016(23182)
2015(26143)
2014(26504)
2013(25694)
2012(23571)
2011(21097)
2010(21700)
2009(20343)
2008(20533)
2007(18972)
2006(17215)
2005(16262)
作者
(67219)
(55983)
(55948)
(52917)
(35908)
(26562)
(25355)
(21569)
(21404)
(20468)
(19259)
(18735)
(18256)
(18150)
(17659)
(16959)
(16611)
(16595)
(16260)
(15963)
(14207)
(14020)
(13575)
(12953)
(12952)
(12656)
(12570)
(12377)
(11306)
(11223)
学科
(98637)
经济(98482)
(91792)
管理(83177)
(82789)
企业(82789)
业经(34200)
方法(32796)
(32450)
(31724)
中国(30746)
(25306)
地方(24027)
数学(23409)
数学方法(23065)
(22872)
财务(22811)
财务管理(22766)
农业(22505)
企业财务(21577)
技术(20564)
理论(19385)
(18643)
(18059)
(17844)
银行(17815)
(17612)
(17102)
(17013)
(16800)
机构
学院(333840)
大学(326384)
(134874)
经济(131891)
管理(125542)
研究(111963)
理学(105103)
理学院(103947)
管理学(102259)
管理学院(101634)
中国(89654)
(70631)
(69110)
科学(66610)
(57104)
(56140)
(55925)
财经(52207)
中心(51457)
研究所(50432)
(46949)
业大(46065)
北京(44965)
(44443)
(43453)
农业(43433)
师范(42977)
(40633)
经济学(39865)
(38021)
基金
项目(205737)
科学(162904)
研究(156001)
基金(146482)
(125973)
国家(124715)
科学基金(108168)
社会(98476)
社会科(93129)
社会科学(93110)
(84061)
基金项目(76669)
教育(71908)
(68347)
自然(67567)
自然科(65970)
自然科学(65957)
自然科学基金(64826)
编号(64765)
资助(58307)
成果(53906)
(48742)
重点(46643)
课题(46463)
(45945)
(44199)
(42564)
(42398)
创新(42128)
(40487)
期刊
(169798)
经济(169798)
研究(104620)
中国(79779)
(59180)
管理(55213)
(54967)
学报(48148)
科学(45961)
教育(43264)
大学(37559)
农业(36800)
(36656)
金融(36656)
学学(35040)
技术(32850)
业经(30495)
财经(26753)
经济研究(25451)
(23124)
问题(21730)
(21329)
技术经济(17740)
财会(16801)
现代(16723)
(16606)
商业(15978)
(15896)
世界(15820)
图书(15557)
共检索到539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乐   陈菊红   董海林   王昊  
随着数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智化转型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数智化推动制造企业重构竞争优势,数智化能力成为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然而,部分制造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陷入“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的两难困境,数智化能力建设缺乏方向指引,亟待对数智化能力的内涵和构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文献分析和扎根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动态资源基础观,归纳并提取企业数智化能力构成维度,包括生产智造能力、数智化运营能力和数智连接能力,开发各维度测量量表,利用SPSS和Amos软件对290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开发的数智化能力测量量表信效度较高。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数智化能力这一概念构成的理解,为数智化能力水平测度提供有效的量化分析工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绒  陈菊红  
组织植入是制造企业深入客户内部提供高级服务的重要行为方式,在数字服务化转型情境下呈现出新特征。然而,目前鲜有针对数字服务化情境下制造企业组织植入维度与量表的规范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获取资料,应用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编码。结果显示,数字服务化情境下制造企业组织植入由员工植入与智能设备植入两个维度构成:员工植入以员工入驻客户现场的形式,面对面为客户提供保姆式或管家式服务,其行为要素包括人际互动、知识共享、信息交换,以及由此构建的关系资本;智能设备植入以智能组件嵌入产品设备的形式,在线远程为客户提供运维服务,其行为要素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数据资源。此后,经过预调研与正式调研,开发包含13个题项的制造企业组织植入测度量表。因子分析等统计检验结果表明,量表信效度较高。结论可有效反映数字服务化情境下制造企业组织植入内容,填补当前组织植入维度与量表研究空白,为后续制造企业组织植入量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制造企业数字服务化转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边伟军  董琪  于龙振  杨晨姊  
产业基础能力关乎国家产业安全、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其重要性愈发受到业界和学界关注,但是关于产业基础能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现有研究缺口,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价值链视角,探索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的内涵、维度及量表。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产业基础能力进行解构,提炼出4个维度的能力,即技术支撑能力、生产组织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产业驱动能力,并开发出相应测量体系。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开发的测量量表具有较高信效度,可弥补现有研究对产业基础能力测量量表开发的不足,对后续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预测  [作者] 邓琪  庄贵军  卢亭宇  
为了更好地开展围绕制造企业跨渠道整合的相关实证研究,遵循量表开发的程序,本文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设计并检验了一个测量制造商跨渠道整合的量表。该量表是由跨渠道一致性、跨渠道共享性和跨渠道协作性3个维度组合而成的构成性量表。通过对158份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制造商跨渠道整合量表在信度、表面效度、内容效度、收敛效度、判别效度和工具效度等方面均达到了测量要求。这有助于重新审视已有跨渠道整合研究的内容,促成现有研究结果间的有效对话,也为探讨制造企业跨渠道整合的前因、后果及形成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崔连广  冯永春  王玲  孟繁强  
客户对制造企业开发数智化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以往研究常常忽视客户所发挥的效能。本研究基于“制造企业—客户”综合视角分析威猛为客户开发数智化解决方案的全过程,探究制造企业为何及如何遵循不同的主导逻辑为客户开发数智化解决方案,以实现价值的创造与获取。研究发现:(1)客户及客户需求演变,深刻影响着制造企业数智化解决方案的开发方向与内容,促使制造企业从产品主导逻辑逐渐向服务主导、价值主导逻辑转变;(2)在对客户需求及客户谋求的价值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制造企业会对价值创造机会、价值创造壁垒和价值创造支撑进行系统评估,进而做出数智化解决方案开发决策;(3)制造企业需要围绕客户需求及客户谋求的价值,全力打破数智化解决方案中的价值创造壁垒,才能实现价值创造;(4)制造企业基于产品主导逻辑逐渐向服务主导逻辑、价值主导逻辑转变,持续为客户开发并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价值创造方式的调整与改变。本研究深化了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研究,能帮助制造企业规避“数智化陷阱”,克服“数智化悖论”,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与获取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晓云  刘侠  
本研究在对以往制造企业全球营销战略维度和量表选择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下,构建了服务企业全球营销战略维度,并开发出一套测度量表,最后通过220家服务性跨国公司的调研数据验证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为后续学者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服务性跨国公司如何构建全球营销战略和提高全球经营绩效提供了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焦晓波  
要打造制造业企业的知名品牌,营销的作用不可或缺。本文基于安徽的数据,在国内率先对制造业企业营销能力的维度进行了一项探索性分析。分析表明,制造业企业营销能力具备五种维度,即营销文化、营销战略和执行、营销研究、营销沟通和产品开发。本文的研究对企业的营销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园园  刘建华  段珅  柯迪  
品牌传承理论已经得到了营销学界的重视,然而现有研究大都基于西方文化背景对品牌传承进行解析,关于中国本土文化情境下老字号品牌传承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界定了老字号品牌传承维度并开发了测量量表。结果显示,老字号品牌传承是一个多维结构,可分为商道传承、历史传承、产品传承、精神传承以及地域传承5个维度。这5个维度又包含了14个子维度,分别为诚信仁义、中庸之道、重义轻利、品牌故事、历史责任、社会责任、技艺传承、主业传承、品质传承、尚德精神、工匠精神、创新与创业精神、地域文化传承以及地域资源传承;同时,我们还通过严格的量表开发技术,形成了包含23个测量题项并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量量表。研究结果不仅在理论上为老字号品牌传承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还为老字号企业开展品牌传承驱动的营销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先江   张紫怡   李炎  
数智化为制造企业产品创新带来了新的环境,本文提出数智化知识整合概念,并将企业双元产品创新能力划分为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和突破式产品创新能力,基于“资源基础观”理论和“知识整合”理论,构建了数智化转型-数智化知识整合-双元创新能力(突破式产品创新能力、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链式关系概念模型,以国内208家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智化转型对其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其突破式产品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数智化知识整合对数智化转型与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挥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对数智化转型与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齐丽云  李腾飞  尚可  
本研究以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和GRI 4.0标准所提出的核心主题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八个维度:劳动实践、经济、人权、公平运营、消费者问题、责任治理、环境、社区发展。采用文献研究、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203家企业进行调研并获得相应的数据,采用SPSS和LISREL等社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开发出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企业社会责任量表,并对被剔除题项进行深入剖析。量表的开发为企业社会责任领域量化研究提供了工具基础,为企业化责任为创新动力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方向,为政府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了范围和内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齐丽云  李腾飞  尚可  
本研究以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和GRI 4.0标准所提出的核心主题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八个维度:劳动实践、经济、人权、公平运营、消费者问题、责任治理、环境、社区发展。采用文献研究、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203家企业进行调研并获得相应的数据,采用SPSS和LISREL等社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开发出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企业社会责任量表,并对被剔除题项进行深入剖析。量表的开发为企业社会责任领域量化研究提供了工具基础,为企业化责任为创新动力和企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温瑶   李翠妮   王正斌   李纯青  
在互联网+背景下,创业企业与创业资本之间的博弈更加复杂,因此获得投资者认可成为创业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已有研究缺乏投资者认同测量工具,使得研究无法深入。基于这一背景,遵循扎根理论方法,首先对11位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投资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对5位相关专家进行开放式问卷调研,获取10个针对投资者—创业企业认同的初始题项。然后,对初始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开发出由认可感(包含6个题项)和成就感(包含3个题项)组成的9题项投资者—创业企业认同测量量表。实证检验发现该量表对获取创业融资具有预测作用,可为指导创业企业获取融资提供新视角和新方法,并为后续创业企业与投资者关系研究提供有效测量工具。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怀超  范建红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厘清了制度距离的内涵和构成维度;依据专家的建议,开发了初始的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的测量题项;进而,结合受访者访谈的结果,以中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两步骤的预调研和正式调研对所开发的题项进行了修正和检验。数据显示,所开发的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量表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信度和效度。研究结果可以为学术界提供制度距离测量的工具,有利于全面考察制度距离对跨国公司国际化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迟铭  毕新华  徐永顺  
在相关文献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概念,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并利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提炼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结构维度。在此基础上,遵循量表开发的标准模式和范式,通过对Haier智家社群、小米社区和花粉俱乐部的问卷调查,实现了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结构模型和测量量表的验证。研究发现:(1)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包括问责机制、关系规范、社区激励和网络惯例四个维度;(2)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检验,本文所开发的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测量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不仅拓展了治理机制在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情境中的理论研究,实现了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概念内涵和结构维度的探索,而且开发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测量量表,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了有效测量工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相飞  
作为一种有益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知识员工建言对于新常态下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创新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学界从多角度探讨了建言的维度结构,但基于可雇佣性发展的个体内在动机视角的研究存在不足。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了探索性实地研究,通过对调查材料的内容分析,建构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建言的维度结构,认为其包含基于职业发展的建言、基于知识和技能完善的建言、基于物质收益增长的建言、基于支持与亲和增进的建言4个维度,编制了初始量表,进而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加以修正,得到最终量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