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83)
- 2023(17590)
- 2022(14274)
- 2021(12886)
- 2020(10830)
- 2019(24376)
- 2018(24264)
- 2017(47418)
- 2016(26017)
- 2015(29323)
- 2014(29408)
- 2013(28904)
- 2012(26640)
- 2011(23914)
- 2010(24201)
- 2009(23165)
- 2008(23444)
- 2007(21527)
- 2006(19232)
- 2005(17987)
- 学科
- 济(112061)
- 经济(111911)
- 业(99526)
- 管理(91914)
- 企(88434)
- 企业(88434)
- 方法(45394)
- 财(37012)
- 业经(36751)
- 数学(35944)
- 农(35922)
- 数学方法(35528)
- 中国(30102)
- 制(27589)
- 务(25030)
- 财务(24979)
- 财务管理(24937)
- 农业(24484)
- 企业财务(23622)
- 贸(20781)
- 贸易(20771)
- 策(20762)
- 技术(20579)
- 地方(20400)
- 易(20133)
- 理论(19591)
- 和(19456)
- 体(19407)
- 银(18946)
- 银行(18914)
- 机构
- 学院(380276)
- 大学(376146)
- 济(160132)
- 经济(156776)
- 管理(149683)
- 理学(127147)
- 理学院(125882)
- 研究(124720)
- 管理学(123971)
- 管理学院(123237)
- 中国(98609)
- 财(79723)
- 京(78799)
- 科学(72925)
- 农(63988)
- 所(63057)
- 财经(61336)
- 江(60973)
- 中心(58146)
- 研究所(56205)
- 经(55408)
- 业大(53285)
- 农业(50023)
- 北京(49425)
- 经济学(48430)
- 州(47794)
- 范(46923)
- 师范(46464)
- 财经大学(44839)
- 院(44667)
- 基金
- 项目(240387)
- 科学(190864)
- 研究(179736)
- 基金(174841)
- 家(150322)
- 国家(148965)
- 科学基金(129395)
- 社会(115363)
- 社会科(109271)
- 社会科学(109242)
- 省(94906)
- 基金项目(91521)
- 教育(82336)
- 自然(81750)
- 自然科(79875)
- 自然科学(79854)
- 自然科学基金(78501)
- 划(78321)
- 编号(74066)
- 资助(70834)
- 成果(61372)
- 重点(53543)
- 部(53521)
- 创(52149)
- 发(51946)
- 课题(50808)
- 制(48730)
- 创新(48055)
- 国家社会(47616)
- 业(46973)
- 期刊
- 济(187215)
- 经济(187215)
- 研究(113895)
- 中国(78182)
- 财(66425)
- 管理(60718)
- 农(60552)
- 学报(53702)
- 科学(50971)
- 大学(41518)
- 农业(40618)
- 融(40080)
- 金融(40080)
- 教育(39089)
- 学学(38981)
- 技术(35134)
- 业经(32254)
- 财经(31251)
- 经济研究(29126)
- 经(26879)
- 问题(24467)
- 业(23577)
- 技术经济(20750)
- 贸(19900)
- 现代(18592)
- 财会(18115)
- 图书(17881)
- 商业(17873)
- 世界(17837)
- 理论(17812)
共检索到58609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路世昌 仪宣彤 李丹 魏夕凯
基于复杂网络博弈理论,依次构建制造企业、消费者群体间的两阶段数字化转型决策博弈模型,以小世界网络为载体,深入分析制造企业及消费者决策的内部微观决策影响因素及涌现的宏观扩散效果。结果表明:制造企业间联系程度越紧密,越有助于数字化转型决策扩散,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决策扩散效率减缓;制造企业的转型决策受到数据分析能力,所获协同收益、金融收益的影响,对金融收益变化更加敏感;消费者数字消费决策受到自身的产品接受度、供给侧数字化转型企业比例的显著影响;政府行为有助于制造企业、消费者数字决策扩散,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为对政府补助更加依赖,相较而言,消费者对补贴额度的边际变化敏感性较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婉红 李娜
从微观主体的预期学习出发,运用复杂网络演化博弈模型,剖析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制造企业间博弈的动态演化规律,并从政府和消费者两个维度探讨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制造企业间的耦合度越大越利于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且智能制造技术越成熟越可提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推广率;政府制定动态平衡的补贴和税收政策较非平衡政策与静态平衡政策在促进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方面更具优势;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偏好对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而潜在消费者比例越高越利于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因此,政府应完善有关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政策法规,增强制造企业之间的网络拓扑关系,引领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助力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学鹏 齐二石 刘亮
为建立面向复杂产品制造的供应商候选库,以更好地应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抵御各种可能的风险,提出两阶段供应商选择策略。第一个阶段复杂产品制造商通过云制造平台从长远合作的角度应用双边综合满意度最大化评价法(MTSS)进行供应商的初选。第二阶段对第一阶段筛选得到的候选供应商进行再次评价和甄选,过程中考虑了采购不同部件组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的影响,针对协同效应值的确定和供应商评价分别设计了部件组合协同效应确定算法和供应商选择算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选择过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浩 杨佳妮 苏翔 葛世伦
制造过程评价是改善制造系统效率的重要一环,传统的评价方法将每个制造系统决策单元视为黑箱来研究整体效率,忽略了中间产品转化信息及投入要素在各子过程中的配置信息。针对两阶段(第二阶段有外源性新投入)制造系统的效率评估问题,分别在固定规模报酬和可变规模报酬假设下,充分利用制造系统中间产品的转化及外源投入要素的配置信息,建立了制造系统网络DEA效率测度及分解模型,建模方法遵循客观评价原则,无需事先主观确定子效率和系统效率之间的组合关系。并将其应用于钢铁制造系统效率测度与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挖掘决策单元内部子单元的效率情况,帮助决策者发现复杂制造过程非有效的根源,为复杂制造过程的整体效率测度及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艳 张欣婧
本文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进行阶段划分,选取4家案例企业,应用扎根理论对数字化转型的孕育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影响因素作用模型,并结合案例加以论证。结果表明:(1)在孕育阶段,市场驱动、创新驱动和政策驱动3个因素相互作用,构成转型的外部驱动力,而企业家精神和基础条件则是内在动力。(2)在实施阶段,资源投入力度、对外合作水平、组织柔性和管理机制对数字化转型起正向推动作用,路径依赖性则起阻碍作用,企业家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3)企业家精神是唯一的贯穿转型两个阶段的影响因素,但在不同阶段的内涵与表现有所不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海丰
本文以面临数字化转型决策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政府及两个实力存在差异的制造业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企业在不同条件下对数字化转型的策略选择演化路径。结果表明:在政府的激励和监督条件下,企业转型策略受到企业间合作转型协同效应影响;不同协同效应、不同数字化水平和不同政府管制水平下企业策略选择也有所差异。据此,建议政府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技术渠道、资金等支持,同时帮助企业间匹配,以此通过高效利用企业间协同效应加快数字化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绍媛 李国鹏
《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意味着制造业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本文构建两阶段重力模型,以装备制造业为切入点,实证分析TBT对中国装备制造出口企业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影响,发现TBT对装备制造出口企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行业性。作为产品异质性较强的行业,装备制造企业应当充分利用TBT的信息披露作用;在应对TBT问题时,需要全面协调政府宏观主导和企业微观推动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建强 宋华明 赵艳萍
文章针对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存在潜在相关性问题,应用因子分析法对制造伙伴两阶段选择方法进行了改进,降低了指标间的相关性,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凤朝 张娜 赵良仕
基于创新过程分析框架,本文将创新过程划分为新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应用改进的两阶段网络DEA模型,对五个典型高技术制造产业的区域整体效率、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算。通过东北三省与其他省市的对比,分析东北三省创新效率的变动趋势以及与其他省市之间的差距。通过不同产业间的效率差异的比较,揭示制约东北三省高技术制造产业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东北三省的两阶段效率变化呈离散化态势,并未向提升方向收敛;东北三省与其他样本省市的创新效率差距逐渐拉大,不同产业的差距幅度不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差距幅度较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付宁宁 苏屹 郭秀芳
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具有重要作用。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Tobit回归方程,测算智能制造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涨幅较小,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高研发高转化和低研发低转化类智能制造企业数量最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创新效率优势明显,个体和行业差异均较大;科技水平、资产规模、创新基础环境、股权集中度对两阶段创新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政府支持、人才结构、市场结构对技术研发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经济转化效率存在负向影响。最后,从制定合理有效的政府支持政策、完善科技投入管理制度、规范市场竞争机制、合理调整创新人才结构4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吉军 沈烨
针对低碳生产的不同水平,本文研究监管部门与工业企业的低碳博弈行为和策略倾向,通过两阶段博弈分析方法探究监管策略对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工业企业的低碳生产倾向与低碳生产水平呈正相关,监管部门在初期不能仅依赖监管投入和惩处力度。在低碳生产水平逐步提高时,应通过增加低碳补贴和减少低碳生产成本等措施形成有效激励;当低碳生产呈现下降趋势,应采取多元化奖惩措施保证低碳生产效能。由于单一主管方在监管效力和监督成本方面的局限性,无法杜绝工业企业在监管过程中的低碳违背行为。因此,综合各方行为策略,设计包含第三方质询的低碳监管机制,重塑监管组合策略,能够有效弥补主管部门单方管控的不足。
关键词:
低碳生产 工业企业 两阶段博弈 监管机制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庆林 薛惠锋
复杂产品供应链系统中核心制造商为了整体供应链的竞争优势需要协调供应商各自进行流程优化并参与流程知识共享,为此需要证明自利的供应商之间流程知识共享的可行性以及确定收益分配方式以提高流程优化水平与知识共享程度。本文建立了流程优化非合作博弈和流程知识共享合作博弈两阶段博弈模型,证明了知识共享合作博弈核心的非空性及核心的解析式,给出了可以达到整体最优优化水平的收益分配方式和各供应商在流程优化博弈中的三种策略选择及均衡结果,计算了不同参数下对最优流程优化水平和收益分配的影响。非合作-合作两阶段博弈分析对其他竞合关系研究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果对于核心制造商建立供应商流程优化共享网络、确定收益分配方法和供应商的策略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庆林 薛惠锋
复杂产品供应链系统中核心制造商为了整体供应链的竞争优势需要协调供应商各自进行流程优化并参与流程知识共享,为此需要证明自利的供应商之间流程知识共享的可行性以及确定收益分配方式以提高流程优化水平与知识共享程度。本文建立了流程优化非合作博弈和流程知识共享合作博弈两阶段博弈模型,证明了知识共享合作博弈核心的非空性及核心的解析式,给出了可以达到整体最优优化水平的收益分配方式和各供应商在流程优化博弈中的三种策略选择及均衡结果,计算了不同参数下对最优流程优化水平和收益分配的影响。非合作-合作两阶段博弈分析对其他竞合关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鑫鑫 韩啸 张洪
在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分析其转型的动因、行为和趋势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1334家制造业企业2012—2020年的年报进行分析,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包括:以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为主要推动力,以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为基础支撑,以数字化赋能企业价值链的各业务场景,不同规模和细分行业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程度和内容上都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基于此,应从强化数字基础、完善数据治理、重构商业模式、构建生态平台、提升数字思维等方面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党琳 李雪松 申烁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动力,不断提升制造业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是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08—2015年49个国家的网络就绪指数和这些国家15个制造业行业投入产出数据以及通过产品层面计算得到的行业国际贸易数据,构建了可用于国际比较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标。运用国家、行业、时间多维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制造业行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效应,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通过识别国家网络就绪指数的门槛效应,证明了制造业行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如果一国网络就绪指数高于5.14,则提升效应会明显加大;分位数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制造业行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技术复杂度较高的行业具有更大的正向提升效应;行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提升效应仅存在于那些具有中高研发密度或资本密集型的行业;通过区分同一行业内中间品与最终品的结果显示,制造业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中间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明显高于最终品。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