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30)
- 2023(16400)
- 2022(13101)
- 2021(11632)
- 2020(9656)
- 2019(21132)
- 2018(20884)
- 2017(39905)
- 2016(21664)
- 2015(23838)
- 2014(23569)
- 2013(23017)
- 2012(20514)
- 2011(18170)
- 2010(18240)
- 2009(17287)
- 2008(17272)
- 2007(15681)
- 2006(13883)
- 2005(12957)
- 学科
- 业(92478)
- 济(91789)
- 经济(91648)
- 企(83815)
- 企业(83815)
- 管理(81845)
- 方法(36917)
- 业经(34198)
- 财(32880)
- 农(30264)
- 数学(28340)
- 数学方法(28112)
- 制(24717)
- 中国(24601)
- 务(23333)
- 财务(23296)
- 财务管理(23269)
- 企业财务(22131)
- 农业(21641)
- 技术(19190)
- 体(18611)
- 划(17034)
- 银(16828)
- 银行(16786)
- 策(16517)
- 贸(16116)
- 贸易(16108)
- 行(16038)
- 体制(15899)
- 理论(15860)
- 机构
- 学院(313977)
- 大学(308909)
- 济(132503)
- 经济(130061)
- 管理(125030)
- 理学(107499)
- 理学院(106471)
- 管理学(105049)
- 管理学院(104476)
- 研究(99481)
- 中国(79543)
- 财(65780)
- 京(63376)
- 科学(59204)
- 农(57383)
- 财经(51693)
- 所(49441)
- 江(48418)
- 业大(47586)
- 经(47079)
- 中心(45937)
- 农业(45205)
- 研究所(44428)
- 经济学(40916)
- 北京(38821)
- 财经大学(38253)
- 州(37494)
- 经济学院(37148)
- 商学(35930)
- 院(35842)
- 基金
- 项目(209068)
- 科学(166627)
- 基金(154573)
- 研究(151266)
- 家(135246)
- 国家(134063)
- 科学基金(116672)
- 社会(100443)
- 社会科(95395)
- 社会科学(95374)
- 省(82359)
- 基金项目(82055)
- 自然(74709)
- 自然科(73095)
- 自然科学(73072)
- 自然科学基金(71865)
- 教育(68268)
- 划(67981)
- 资助(60759)
- 编号(59199)
- 创(47055)
- 成果(46911)
- 重点(46857)
- 部(45939)
- 业(44671)
- 发(44307)
- 制(43767)
- 创新(43246)
- 国家社会(42861)
- 课题(40673)
- 期刊
- 济(148783)
- 经济(148783)
- 研究(89527)
- 中国(61678)
- 财(55180)
- 农(54100)
- 管理(51405)
- 学报(49269)
- 科学(45495)
- 大学(37997)
- 学学(36404)
- 农业(36335)
- 融(32322)
- 金融(32322)
- 技术(27027)
- 教育(26666)
- 财经(26551)
- 业经(26504)
- 经济研究(23623)
- 经(22826)
- 业(21755)
- 问题(19845)
- 技术经济(16707)
- 财会(15657)
- 现代(15530)
- 版(15410)
- 商业(15132)
- 贸(15073)
- 科技(14548)
- 世界(14488)
共检索到467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宇 王婷婷
数字化时代,传统制造企业普遍沉浸在缺乏“数字化能力”的焦虑中,企业能否运用数字技术和信息资源产生数字化能力,是推动企业数字化战略落地的关键。对297家制造企业高管成员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高管团队异质性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的影响,探究同群效应下高管团队异质性、组织惯例更新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生成的作用机制,证实数字化能力是高管团队异质性驱动下制造企业不断修正和创造组织惯例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行业同群效应强度正向调节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构建,但是地区同群效应强度却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的生成无关。研究认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构建不是单纯的组织内部惯例更新过程,而是外部群体影响下的复杂决策,数字化不仅是单个企业的转型问题,还是受社会互动影响的群体问题。研究结果为制造企业构建数字化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策略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和勇 何泓漫
本文建立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CRITIC-熵值法组合权重模型,对截至2012年上市的64家汽车制造企业2018~2020年的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4个研究假设,并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来验证研究假设。结果表明: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良好,超50%的企业数字化指数在3年内有所提升;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会通过降低企业营业成本率来提高企业绩效;数字化转型能降低企业的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霍春辉 吕梦晓 许晓娜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微观经济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2010-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同群效应视角,探讨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行业同群效应与地区同群效应,且二者通过不同路径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数字化转型行业同群效应有利于增强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而地区同群效应则会加深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度和市场化程度分别对数字化转型行业同群效应、地区同群效应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产生倒U型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对揭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逻辑,厘清不同类别数字种群环境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差异,促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青 何玮萱 李子彪 周建
为突破数字技术应用难关,在实现对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评价分指标特性与目标层得分综合考察的同时增强评价结果的可量化性与精确度,基于投入与产出视角,从数字化创新专利产出、人才储备、资金获取、资源整合、经济基础5个维度构建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突变级数法进行评价,并以京津冀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评价,同时分析识别影响其数字化创新能力的因素。结果发现:数字化创新人才储备对数字化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最大,资金获取次之,资源整合和经济基础的影响相对较小;现阶段京津冀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产出能力整体较弱,远低于数字化创新投入能力,且传统制造业与高技术行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数字化创新能力普遍低于北京市。由此,建议京津冀地区从优化基础条件、提升人员素养、加强资源整合流动和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伏森 陈怀远
<正>将底层能力与关键能力有机整合,转化为市场洞察力、统筹协同力、战略领导力和综合运营力,推进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运用数字技术对制造企业生产运营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数字化转型涵盖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链条,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畴镛 许敬涵
通过分析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因素,从技术变革、组织变革和管理变革的角度,构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合实际案例开展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评价,针对制造企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数字化转型 指标体系 能力评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玉婷 杨明海
企业数字化转型被认为是由企业管理者推动的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变革,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长期导向战略决策的缺乏、传统业务与转型模式间的冲突,企业高管团队能否发挥其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制度自主权的调节效应,研究高管团队共享经验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管团队共享经验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这一研究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在制度自主权的调节机制方面,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负向影响了高管团队共享经验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向作用,地区制度水平则促进了高管团队共享经验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高管团队共享经验主要通过减少管理层短视与促进企业双元创新行为来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阳镇 陈劲
数字化是新一轮技术革命下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与突破口,也是“十四五”时期深化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采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文本数据,从女性高管视角考察“她力量”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她力量”,即女性高管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该研究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基本成立。第二,企业融资约束与企业社会责任是女性高管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制。第三,考虑外部资源效应与内部能力效应,政府补贴在女性高管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产生正向调节效应,而高管学术经历在女性高管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产生负向调节效应,说明外部资源与内部知识能力分别具备“她力量”驱动下的互补性价值与替代性价值。第四,随着女性高管比例的不断提升,女性高管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步放缓,呈现出非线性效应,说明女性高管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最优性别结构;女性高管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国有产权、无政治关联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林刚 施小维 周超
文章以2012—2017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信号传递理论通过层次回归分析验证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基于高层梯队理论验证了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对其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企业研发投入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高管团队男性比例、教育水平以及任职期限均在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是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对其关系的影响却存在着明显的负向调节效应。研究结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管团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卫红 杨帆 张爱美 刘颖
依靠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突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从资源赋能和结构赋能双重视角出发,对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需进一步通过技术进步扩展绿色发展空间;(2)企业内部数字化技术转型能够显著促进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提升;(3)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作为绿色工艺创新的两个维度,在数字化技术转型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4)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能够正向调节数字化技术转型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通过识别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情境因素,可为我国有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数字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娜依
本文选取2012—2020年制造业行业的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数字化变革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中介路径,并进一步考察高管背景特征的调节作用。实证得到,数字化变革能显著促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中传统行业的企业数字化变革带来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强度大于技术型行业;分规模看,这一正向促进作用仅存在于中小企业,在大企业中不成立。实施数字化变革,通过增强企业销售能力和价格优势两条路径,间接促进了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发现,高管创新研发背景对数字化与企业竞争力的正相关承担正向调节作用,而政治关联背景对二者不存在明显调节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简冠群 汪晓宝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数字化转型承担着数字化技术创新升级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文章以格力电器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为例,分析数字化转型推动价值创造的机理关系及价值创造效果。研究发现:格力电器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再创造中主要依赖于内外部价值链重塑、自主研发驱动技术创新、搭建数字平台推动商业模式转型。通过实施以上三种路径,格力电器提升了组织绩效、有效地进行成本管控,提升了研发创新水平,扩大了市场影响力,以上的三个层面共同实现了企业价值创造。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价值创造的机理模型,为传统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价值再创造、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价值创造 价值链 商业模式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武立东 李思嘉 王晗 崔勋
本文构建了“公司治理-组织能力”组态模型,通过组态分析揭示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三阶段进阶机制,为解析数字化转型机理提供理论框架。通过fsQCA方法对2021年80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多因素组态分析,选取了股东网络中心度、董事会职能背景多样性、高管团队数字化背景以及吸收能力、风险承担能力、双元平衡能力等关键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阶呈“情境驱动-行政驱动-生态驱动”的递进过程,任何单一因素不足以实现转型进阶,关键在于公司治理与组织能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多种机制路径。本研究深化了数字化转型过程的研究,为转型驱动因素补充了公司治理与组织能力的综合视角,同时丰富了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的研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尹夏楠 詹细明 唐少清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制造企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路径,厘清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机理对于有效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以2015—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文本挖掘方法提取企业年报中披露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构建数字化转型指标,并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企业的财务绩效;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提升了财务绩效,且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与管理成本呈现负相关,但影响效果并不显著;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扩大市场份额进而提升财务绩效,且扩大市场份额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因此,为更好地发挥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企业决策人员应具备战略思维,重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果。企业也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企业服务意识,突破传统以产品为主的经营模式,创新服务赋能产品的经营理念。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财务绩效 影响机理 制造企业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督闻 曾湘泉
引导制造业资本在地区间合理配置是实现地区间共同富裕,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关键。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跨地区投资具有重要影响:(1)数字化转型能通过降低企业内部组织协调成本促进制造企业跨地区投资;(2)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其跨地区投资结构更多偏向于服务化的业务;(3)总体上数字化转型使得投资向发达地区集聚,但随着地区间经济差距的缩小,这一集聚效应将会弱化。未来应当继续加大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并引导制造业资本向不发达地区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