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0)
2023(14482)
2022(11318)
2021(9906)
2020(8186)
2019(17977)
2018(17943)
2017(34485)
2016(18667)
2015(20965)
2014(20917)
2013(20408)
2012(18439)
2011(16157)
2010(16190)
2009(15493)
2008(15522)
2007(14089)
2006(12722)
2005(11938)
作者
(52040)
(43701)
(43205)
(41275)
(28003)
(20638)
(19644)
(16703)
(16697)
(15634)
(14883)
(14682)
(13999)
(13956)
(13475)
(13221)
(12885)
(12757)
(12666)
(12476)
(10875)
(10779)
(10516)
(10093)
(9814)
(9755)
(9687)
(9683)
(8551)
(8542)
学科
(85297)
(83494)
经济(83358)
(77463)
企业(77463)
管理(73580)
业经(33961)
(29814)
(29351)
方法(29333)
中国(22309)
(21588)
农业(21539)
(21157)
财务(21128)
财务管理(21105)
数学(21033)
数学方法(20877)
企业财务(19963)
地方(18305)
技术(17889)
(16574)
(15922)
(15113)
(14854)
理论(14615)
体制(13857)
(12743)
银行(12733)
环境(12488)
机构
学院(268799)
大学(262754)
(113229)
经济(110896)
管理(108620)
理学(92306)
理学院(91393)
管理学(90291)
管理学院(89764)
研究(83977)
中国(67979)
(56886)
(54804)
科学(47688)
(44424)
(44240)
财经(43738)
(40442)
中心(39973)
(39469)
业大(37272)
研究所(35723)
(34696)
农业(34151)
经济学(33855)
北京(33502)
(32837)
师范(32594)
财经大学(31859)
(30657)
基金
项目(173483)
科学(139383)
研究(133069)
基金(126258)
(106781)
国家(105747)
科学基金(94094)
社会(87530)
社会科(82876)
社会科学(82857)
(71547)
基金项目(67158)
教育(59300)
自然(57851)
自然科(56495)
自然科学(56482)
(56065)
自然科学基金(55501)
编号(54566)
资助(48773)
成果(43682)
(39261)
(38763)
(38103)
重点(38100)
(37633)
(37487)
课题(37233)
国家社会(36318)
创新(35830)
期刊
(137447)
经济(137447)
研究(80925)
中国(57700)
(48737)
管理(45538)
(43065)
科学(34433)
学报(33849)
农业(29255)
大学(27452)
(27235)
金融(27235)
教育(26271)
学学(25679)
技术(25540)
业经(25428)
财经(22022)
经济研究(20000)
(18991)
问题(18240)
(17673)
技术经济(15032)
财会(14510)
现代(14394)
(12847)
世界(12787)
会计(12625)
商业(12562)
(12231)
共检索到417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卫红  闫成银  郑迪文  李杰  李忠顺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107家广东省制造企业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分析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利用FA-AHP组合赋权模型,对广东省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发展的总体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数字化效益、数字技术投入程度、劳动力素质以及生产运作管理方式4个维度来刻画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较为合适;第二,样本企业在4个维度上表现各有差异,且不存在各方面表现均优异的企业;第三,在数字化整体水平以及数字化效益和数字化投入中,存在地域差异,即珠三角地区表现较好于非珠三角地区。研究为测量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价值。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毛艳华   邱雪情   荣健欣  
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广东省关于“加快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调研及问卷数据,检验了产业集群归属是否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同时探究其作用机制,并考察了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特征、企业规模与所有制以及企业技术特征等不同情境下产业集群效应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产业集群有利于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并提高数字化转型成效,且集群内的企业主攻生产制造环节更能充分发挥效能。产业集群的效应在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特征、企业规模与所有制以及企业技术特征三个方面体现出异质性,更有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薄弱、中小民营和“专精特新”等企业破解数字化转型难题。机制分析表明,产业集群通过共享技术研发、培训服务、同源供应商和订单分配等途径推动数字化转型,反映出集群的知识溢出、资源共享和交易匹配等三大效益机制。该研究以一手调研数据拓展了现有文献中对产业集群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测度方法;以机制分析揭示产业集群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和阶段差异,印证并深化产业集群理论。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企业“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推动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有效途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和勇  何泓漫  
本文建立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CRITIC-熵值法组合权重模型,对截至2012年上市的64家汽车制造企业2018~2020年的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4个研究假设,并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来验证研究假设。结果表明: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良好,超50%的企业数字化指数在3年内有所提升;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会通过降低企业营业成本率来提高企业绩效;数字化转型能降低企业的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鹏  周恩毅  刘启雷  
数字技术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剂,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推动全球发展进入以数据驱动和智能化发展为特征的全新时期,并激发越来越多装备制造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升级道路。以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要素为主要内容,构建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随机选取的28家陕西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调研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数字化转型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陕西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水平不高,转型速度较慢。为此,从加大政府政策引导与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化转型人才引培体系以及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4个方面提出加快陕西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季良玉  
围绕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动态能力演化主题,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小熊电器为例,分析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动态能力及演化机制。研究表明: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着“探索——发展——升级”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与数字化转型过程相适应,中小制造企业的动态能力遵循着“环境洞察能力为主导——资源整合能力为主导——创新变革能力为主导”的演化过程;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动态能力演化受多种因素驱动,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技术、多元需求、企业家精神、数据资产等。本文为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并丰富了动态能力理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梅林海  张永艳  
转入衰退的新创企业能否通过创新活动实现自救和逆转,不同市场结构下创新活动对新创企业衰退逆转行为的影响是否相同,是产业经济学有待深入研究解答的问题。基于前人理论,以广东省制造业新创企业为例,利用2004-2011年工业企业调查数据,研究在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不同市场结构下新创企业转入衰退情景时的创新活动与逆转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创新投入并不能显著提高企业逆转的可能性,创新产出则会有效促进衰退中的新创企业恢复到原来的资产回报率水平,而衰退中企业过多的富余资源反而不利于企业的逆转。因此,处在衰退情景中的新创企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贺梅  王燕梅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立足数字经济背景探讨如何通过保护劳动所得促进共同富裕意义重大。基于2011—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员工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员工工资。在此基础上,本文检验了背后的作用机制,发现经济租金分享和就业结构调整均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员工工资关系中发挥了正向的传递作用,存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经济租金增加和高技能劳动者占比提升→员工工资提高的传导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员工工资的提升作用分别在高数字化行业、资本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高市场集中度行业、大企业更为突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积极把握数字技术应用带来的机遇,持续发挥数字经济对工资合理增长和就业结构优化的作用,以及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供了一定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江   程杰   杨琴   罗双成  
基于“十三五”规划中的产业政策信息,依据2012—2021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量产业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政策通过创新驱动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成效更为显著。鉴于此,应积极推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提高产业政策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加大资源支持以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燕   张静娟  
本文采用熵权法测算2011~2020年275个地级市的营商环境,采用文本挖掘法测度2107家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营商环境优化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检验表明,营商环境优化通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增加城市高层次人才供给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董事长拥有较高学历和无研发背景的企业,以及处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非省会城市、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区域的企业,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落实数字化转型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九斤   张爽   邓小凡  
我国制造业企业依托数字技术转型升级可以抢占技术革命的主导优势。文章基于2016—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发展成为提升我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中介效应上看,营运成本、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化水平和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从调节效应上看,提升服务化水平在数字化水平和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对促进国有制造业企业、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大规模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窦永香   刘子圆   杨东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对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以2012—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过程机制模型,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控制质量在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供应链集成对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起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制造业企业中显著,而在国有制造业企业中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荆树伟  冯月  阎俊爱  牛占文  
针对国有和民营两种产权性质,以多家传统制造型企业精益数字化实践为样本,本文运用ARAS-F和fsQCA方法探究两种产权性质的传统制造型企业“点线面体”4个阶段推行精益数字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因素间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研究表明:(1)“点线面体”4个阶段推行精益数字化的影响因素不同,所有内外部影响因素均不能单独作为“点线面体”4个阶段能否高效推行精益数字化的必要条件,提出多条以组态形式联动匹配共同发挥作用的路径;(2)针对“点线面体”4个阶段,提出国有和民营性质传统制造型企业的多条有效推行精益数字化的组合路径,各路径殊途同归不同效;(3)对于国有和民营性质的传统制造型企业,除“面”阶段需关注供应链的协同外,“点线体”3个阶段推行精益数字化的侧重点均不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戈宁   万泳淇   杨浩昌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其创新绩效,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仍然成立。渠道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和实施差异化战略来提升创新绩效,成本领先战略的中介路径并不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在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才能显著提升创新绩效,市场竞争强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越大,获得高新企业认定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明显,国有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无法显著提升其创新绩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当前,全国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把握数字经济加快转型的重要契机,以“数字经济、工业互联、制造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工业企业如何强化创新驱动,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突破,提升工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扎实举措,很有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扬   李长英  
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DID模型,考察该政策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间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加速折旧政策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人力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三个方面加快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该政策效应存在行业层面和文本层面有着异质性:从行业来看,加速折旧政策没有提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从文本来看,加速折旧政策对“区块链技术”的影响并不显著。未来,政府层面应继续加强加速折旧政策宣传作用,并针对不同行业实施差异化政策,拓宽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企业层面应提升自身融资能力、畅通人才输送通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