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78)
2023(17531)
2022(14190)
2021(12696)
2020(10533)
2019(23272)
2018(22978)
2017(43433)
2016(23842)
2015(26362)
2014(25785)
2013(24966)
2012(22374)
2011(19832)
2010(19992)
2009(19050)
2008(18936)
2007(17372)
2006(15420)
2005(14180)
作者
(68966)
(57656)
(57482)
(54211)
(36445)
(27598)
(25878)
(22316)
(21867)
(20567)
(19725)
(19310)
(18383)
(18325)
(17942)
(17407)
(17286)
(17083)
(16599)
(16496)
(14345)
(14279)
(13946)
(13068)
(13021)
(12910)
(12854)
(12816)
(11490)
(11457)
学科
(97341)
经济(97200)
(95646)
(86615)
企业(86615)
管理(86313)
方法(38906)
业经(35280)
(33040)
(31470)
数学(29861)
数学方法(29547)
中国(27078)
(24228)
(23328)
财务(23290)
财务管理(23259)
农业(22330)
企业财务(22082)
技术(22080)
理论(18277)
(17972)
(17580)
地方(16955)
(16903)
(16837)
(16415)
贸易(16403)
(16346)
银行(16292)
机构
学院(339289)
大学(334672)
(139191)
经济(136476)
管理(134332)
理学(115107)
理学院(113944)
管理学(112273)
管理学院(111656)
研究(110102)
中国(86200)
(70121)
(67417)
科学(67312)
(62849)
(55270)
(53267)
业大(52715)
财经(52544)
中心(50599)
研究所(49805)
农业(49413)
(47711)
北京(43317)
经济学(41738)
(41335)
(40123)
(39791)
师范(39617)
财经大学(38575)
基金
项目(225773)
科学(178958)
研究(163958)
基金(163829)
(143785)
国家(142493)
科学基金(123189)
社会(106511)
社会科(101056)
社会科学(101031)
(90939)
基金项目(86868)
自然(78974)
自然科(77225)
自然科学(77199)
自然科学基金(75918)
(74928)
教育(74333)
编号(64954)
资助(64456)
(52464)
成果(51760)
重点(51016)
(48779)
(48675)
创新(48247)
(47100)
(45658)
课题(45296)
国家社会(44623)
期刊
(158739)
经济(158739)
研究(96699)
中国(71808)
(58707)
(56686)
管理(55472)
学报(54238)
科学(50134)
大学(41604)
农业(39759)
学学(39448)
教育(34484)
(31997)
金融(31997)
技术(30939)
业经(28258)
财经(26710)
经济研究(24809)
(24112)
(23055)
问题(20591)
技术经济(18838)
科技(17777)
(16946)
现代(16475)
财会(16278)
商业(16148)
(15531)
世界(14863)
共检索到511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青  何玮萱  李子彪  周建  
为突破数字技术应用难关,在实现对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评价分指标特性与目标层得分综合考察的同时增强评价结果的可量化性与精确度,基于投入与产出视角,从数字化创新专利产出、人才储备、资金获取、资源整合、经济基础5个维度构建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突变级数法进行评价,并以京津冀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评价,同时分析识别影响其数字化创新能力的因素。结果发现:数字化创新人才储备对数字化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最大,资金获取次之,资源整合和经济基础的影响相对较小;现阶段京津冀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产出能力整体较弱,远低于数字化创新投入能力,且传统制造业与高技术行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数字化创新能力普遍低于北京市。由此,建议京津冀地区从优化基础条件、提升人员素养、加强资源整合流动和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忠   邓郁南   谢卫红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以45家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索企业技术、组织以及环境对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资源、高管技术背景、人才基础、市场竞争、政府支持等因素并不是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必要条件,单个因素无法有效促进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2)形成制造业数字化创新共有5条路径,被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技术-环境协同型、技术-组织协同型、技术-组织-环境协同型;(3)工业互联网应用和人才基础对于推动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具有普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背后多重因素的协同作用机制,为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明强   许龙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创新的实现仍是较长时期内的研究重心。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政府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动态能力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且受到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昊  刘德佳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发展已成为推动先进制造企业迈向高端价值链的有效路径。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5—2021年的数据,研究数字化发展对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发展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企业动态能力在数字化发展与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在企业动态能力与服务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而沉淀性冗余资源在企业动态能力与服务创新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以期为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群   胡勇浩   李梦晓  
数字化能力是数字价值释放的关键,也是企业运用数字技术整合价值网络中各种资源以推动系统性数字变革,进而实现数字价值创造的能力,但现有文献对数字化能力与绿色创新关系的探讨有限。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关系强度与知识耦合作为有因果的双中介变量,构建数字化能力通过关系强度、知识耦合作用于绿色创新的链式中介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和Bootstrap方法对409份制造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能力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关系强度与知识耦合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化能力通过关系强度、知识耦合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绿色创新。结论可揭示数字化能力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为制造企业提高绿色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丛钰涵  王珊珊  
投入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探究制造业投入数字化的“量”与“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数字化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投入数字化会通过降低企业成本的渠道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企业规模大小差异、数字要素投入来源差异及制造业行业的要素密集度差异会对企业创新产生差异化影响。调节效应分析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对投入数字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效应产生明显的负向调节;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要素的投入质量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向龙  
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水平;(2)数字化转型会通过增强企业动态能力,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密集型和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傅国华   王涛   楼润平   潘依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在于创新。文章设计了一种面向突破式创新的新度量指标,并以2015—2021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企业数字化投资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投资对突破式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数字化投资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仍是显著的。数字化投资主要通过知识吸收能力来影响企业的突破式创新;组织韧性正向调节数字化投资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数字化投资对资本密集型企业的突破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投资对非国有企业突破式创新的提升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丰富了突破式创新理论成果,为企业通过数字化实现突破式创新提供了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畴镛  许敬涵  
通过分析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因素,从技术变革、组织变革和管理变革的角度,构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合实际案例开展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评价,针对制造企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邵兵   匡贤明   王翚  
随着数字技术与知识管理的融合,数字化知识管理正在成为企业获取技术竞争优势的新手段。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主要通过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可从数字化知识管理角度拓展和深化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也可为企业实施数字化知识管理、促进技术创新提供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玉妃   左丽   刘平平  
制造业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文章选取中国2017—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以及相关经济发展指标,作为衡量制造业数字化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数字化发展程度、科技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活力、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水平四个一级指标的基础上,选取域名数、IPV4地址数、互联网普及率等13个二级指标构建主成分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这13个指标体系在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创新方面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为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创新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树林  李梦洁  胡苏敏  
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下,微观企业必然受到影响,那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将在何种程度上受到影响,影响的具体机制何在,这些机制对不同特质的企业是否有差异?为回答这些问题,借助Python与文本分析法构建了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测度指标,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2008—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影响机制,以及机制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1%能够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18.29%,且这一促进作用在企业数字化后的1至3年内均显著;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能够通过促进内部资源协同、增强研发经费投入,以及优化劳动力素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内部资源协同机制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相比于高技术产业企业,劳动力素质优化机制在非高技术产业企业中更显著。以上结论为企业建设内外部数字化信息平台、增强数字化人才积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建宇  杨旭  王师静云  
知识中介是企业成功实施创新的关键角色之一,但对于其能否以及如何助力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创新却知之甚少。基于社会嵌入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从技术机会能力视角考察知识中介嵌入对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并探讨战略互赖性的调节作用。346家制造企业的实证结果表明:知识中介嵌入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技术机会能力在知识中介嵌入与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战略互赖性正向调节知识中介嵌入与技术机会能力的关系,且进一步调节技术机会能力的中介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东阁   景国文   管海锋  
文章以开放式创新的特征为出发点,选用2010—2021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企业数字化与开放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其中的作用渠道、影响因素和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有利于促进开放式创新;渠道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通过技术资源获取、市场需求把握和信息不对称缓解来促进开放式创新;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提高弱化了数字化对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而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增强能够强化企业数字化对开放式创新的提升作用;异质性检验显示,企业数字化对开放式创新的促进效应在竞争性行业、大企业和非国企中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继德   袁苗苗   全茜  
文章使用2017—202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了提振作用。同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具备的动态能力也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发挥调节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行业异质性方面,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企业更容易发挥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效应,而资本密集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后的表现不佳。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绩效在数字化转型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正向传递作用,即数字化转型激发创新效率的提高,塑造企业竞争力的新优势,从而推动经济表现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