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18)
2023(19893)
2022(16677)
2021(15288)
2020(12963)
2019(29036)
2018(28591)
2017(54691)
2016(30061)
2015(33539)
2014(32737)
2013(32455)
2012(29711)
2011(26742)
2010(26734)
2009(25165)
2008(25263)
2007(22484)
2006(19984)
2005(17921)
作者
(88875)
(74053)
(73812)
(69794)
(47170)
(35431)
(33165)
(28826)
(28135)
(26491)
(25293)
(25022)
(23764)
(23612)
(23009)
(22459)
(22087)
(22004)
(21289)
(21238)
(18608)
(18319)
(18022)
(17014)
(16629)
(16547)
(16491)
(16445)
(14879)
(14670)
学科
(119777)
经济(119601)
(107447)
管理(101833)
(95967)
企业(95967)
方法(51854)
数学(41441)
数学方法(40964)
(38456)
业经(37784)
(36425)
中国(30614)
(27791)
(26533)
财务(26462)
财务管理(26424)
农业(25199)
企业财务(25100)
(24898)
技术(23753)
理论(22343)
地方(21333)
(21109)
(21101)
贸易(21088)
(20463)
(20271)
(19914)
(19572)
机构
学院(431342)
大学(430932)
管理(170771)
(169631)
经济(166038)
理学(147061)
理学院(145422)
管理学(143039)
研究(142721)
管理学院(142248)
中国(108677)
(92319)
科学(90244)
(82210)
(78730)
(72541)
业大(68177)
研究所(65900)
(65417)
财经(64664)
中心(64164)
农业(62115)
(58749)
北京(57773)
(53958)
师范(53319)
(52102)
(51630)
经济学(50433)
财经大学(47786)
基金
项目(291079)
科学(228494)
基金(211108)
研究(209608)
(185798)
国家(184189)
科学基金(157803)
社会(132212)
社会科(125255)
社会科学(125225)
(114852)
基金项目(111972)
自然(103691)
自然科(101277)
自然科学(101245)
自然科学基金(99483)
(96187)
教育(95024)
资助(85735)
编号(84225)
成果(68152)
重点(65172)
(63945)
(63048)
(61486)
创新(59183)
课题(57959)
科研(55537)
(54700)
(54620)
期刊
(190805)
经济(190805)
研究(125001)
中国(84982)
学报(73619)
(72491)
管理(67068)
(66686)
科学(65807)
大学(55217)
学学(52280)
农业(49303)
教育(44864)
(38019)
金融(38019)
技术(36813)
业经(32896)
财经(32225)
经济研究(29495)
(28137)
(27624)
问题(24634)
科技(22320)
技术经济(22025)
(21949)
图书(20848)
现代(20273)
理论(19583)
商业(19386)
业大(19081)
共检索到639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振刚   户安涛   叶宝升  
本文基于数字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以446家中国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对制造企业数字创新的内在机制及其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绩效影响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数字创新应聚焦流程数字化、产品智能化和服务数字化三个关键环节,其中流程数字化能够促进产品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对服务数字化有积极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流程数字化和产品智能化有利于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水平,流程数字化、产品智能化和服务数字化均有利于企业财务绩效提升;同时研究还发现,数字化投入持续性越强,越能增强产品智能化、服务数字化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也能强化流程数字化、产品智能化、服务数字化对财务绩效的积极促进作用。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制造企业数字创新实施的过程机制,细化了当前数字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笼统研究,深化和拓展了数字创新扩散理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振刚   户安涛   叶宝升  
本文基于数字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以446家中国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对制造企业数字创新的内在机制及其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绩效影响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数字创新应聚焦流程数字化、产品智能化和服务数字化三个关键环节,其中流程数字化能够促进产品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对服务数字化有积极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流程数字化和产品智能化有利于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水平,流程数字化、产品智能化和服务数字化均有利于企业财务绩效提升;同时研究还发现,数字化投入持续性越强,越能增强产品智能化、服务数字化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也能强化流程数字化、产品智能化、服务数字化对财务绩效的积极促进作用。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制造企业数字创新实施的过程机制,细化了当前数字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笼统研究,深化和拓展了数字创新扩散理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建中  贾大风  李奉书  王玥  
为达到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装备制造企业必须要通过低碳技术创新来改变原有的产品、工艺及能源消费结构来迎合低碳经济及市场发展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能源消费结构作为中介变量,以政府政策支持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出低碳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并对其关系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碳技术创新对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在低碳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政府政策支持调节了低碳技术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振刚   户安涛   叶宝升  
为探究制造企业数字创新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过程机理,揭示数字创新的协同效应、扩散效应和增值效应,以及数字化投入持续性的情境效应,将数字创新划分为效率型、新颖型和融合型3种类型,并将数字化能力划分为数字协同能力、数字创新扩散能力和数字价值化能力3个维度,以251家中国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数字创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绩效水平。第二,数字创新通过推动数字化能力重构促进企业绩效水平提升。第三,不同类型数字化能力在数字创新与企业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具体表现如下:数字创新扩散能力在新颖型数字创新与企业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数字价值化能力在融合型数字创新与企业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第四,数字化投入持续性在企业数字创新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正向调节数字创新与企业绩效间关系,强化数字创新与数字化能力间关系,以及效率型数字创新与数字协同能力间关系。结论可为制造企业数字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保利  杨欣  
在全球化与超竞争趋势下,服务增强和技术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企业实现价值链攀升的关键。相比于技术创新,服务增强的作用机制仍存在争议。因此,将服务增强与技术创新纳入同一框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服务增强对技术创新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环境动荡性对服务增强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支持企业产品的服务增强(SSP)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呈倒U型影响,而支持客户行为的服务增强(SSC)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有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在服务增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发挥“桥梁”作用;环境动荡性对SSP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但正向调节SSC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益维  陈菊红  王命宇  张雅琪  冯庆华  
服务创新是制造业企业应对服务型经济的发展策略。本文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基本概念和动因、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过程,以及服务创新绩效等领域相关研究分别做了简单述评,以期抛砖引玉,推动理论界对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维   曹智   龚晨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企业创新产出质量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数字金融在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动态能力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利用2015—202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制造企业创新产出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内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产出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通过潜在吸收能力促进企业创新产出质量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产出质量的影响会因企业属性或地区金融监管强度差异而呈现显著异质性。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或企业所在地区金融监管强度适中情景下,上述影响更加显著。结论可丰富企业创新驱动前因理论,并从企业、金融机构与政府监管3个方面为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管理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畅  潘慧峰  李珮  冯雅欣  
不同于以往文献采用词频统计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上市公司实际资金投向构造了新的数字化转型的度量指标。以2009—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2)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媒体监督、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两个渠道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本文从绿色创新效率视角为理解数字化如何引领绿色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迎春  江梓琪  
文章选取2015—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内在理论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有效促进企业绩效,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动态能力具有显著推动效用,动态能力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对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而言,成熟期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朔  孙爱琳  
以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从微观视角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更换核心解释变量、改变参数估计方法、固定效应、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企业、行业及地区层面均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人力资本效应与市场需求导向在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积极效应,应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制定相关政策激发市场需求规模、增强地区间市场可达性、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成永  施建军  
虽然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一些学者已经揭示了技术创新中外部学习和研发模式的重要性,但现有研究并不清楚外部学习能力、研发模式选择、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怎样的作用路径和影响关系,并且在自主创新情境下类似研究更是缺乏。本文以苏、浙、沪等地的制造业企业研发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结构方程分析,对吸收能力能否影响及如何通过自主研发模式影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如何影响企业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学习能力能够提升企业技术竞争能力和企业绩效,自主研发模式在吸收能力—技术创新—企业绩效链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外部学习能力提升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瓶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毓敏   刘镇玮   王玮  
以《中国制造2025》颁布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智能制造产业政策能否推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研究发现,受到智能制造产业政策鼓励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源于供给侧政府给予的研发补助,另一方面来自需求侧企业开展数字技术创新活动意图的提高。此外,智能制造产业政策对处于产品市场发育更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高环境中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企业市场价值得到提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傅国华   王涛   楼润平   潘依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在于创新。文章设计了一种面向突破式创新的新度量指标,并以2015—2021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企业数字化投资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投资对突破式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数字化投资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仍是显著的。数字化投资主要通过知识吸收能力来影响企业的突破式创新;组织韧性正向调节数字化投资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数字化投资对资本密集型企业的突破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投资对非国有企业突破式创新的提升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丰富了突破式创新理论成果,为企业通过数字化实现突破式创新提供了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忠   邓郁南   谢卫红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以45家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索企业技术、组织以及环境对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资源、高管技术背景、人才基础、市场竞争、政府支持等因素并不是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必要条件,单个因素无法有效促进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2)形成制造业数字化创新共有5条路径,被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技术-环境协同型、技术-组织协同型、技术-组织-环境协同型;(3)工业互联网应用和人才基础对于推动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具有普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背后多重因素的协同作用机制,为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正楚  潘为华  潘红玉  吴艳  
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个方面即制造过程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分别考察其对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短期内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长期中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在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这一结果依然显著,并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在影响机制方面,交易成本在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商业模式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遮掩效应。基于异质性研究发现,民营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国有制造企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