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2)
- 2023(13115)
- 2022(10903)
- 2021(9881)
- 2020(8442)
- 2019(19353)
- 2018(19419)
- 2017(37709)
- 2016(20196)
- 2015(22802)
- 2014(22537)
- 2013(22272)
- 2012(19956)
- 2011(17742)
- 2010(18297)
- 2009(17448)
- 2008(17458)
- 2007(15646)
- 2006(13884)
- 2005(13102)
- 学科
- 业(89354)
- 济(87969)
- 经济(87838)
- 企(82180)
- 企业(82180)
- 管理(79785)
- 方法(39234)
- 财(31994)
- 数学(30966)
- 数学方法(30409)
- 业经(29918)
- 农(27528)
- 制(23366)
- 务(21890)
- 财务(21836)
- 财务管理(21804)
- 中国(20983)
- 企业财务(20597)
- 贸(19632)
- 贸易(19621)
- 农业(19122)
- 易(19109)
- 技术(18715)
- 理论(16610)
- 体(16516)
- 划(16251)
- 策(15965)
- 和(15368)
- 地方(14679)
- 体制(14278)
- 机构
- 学院(288775)
- 大学(283860)
- 济(122612)
- 经济(120077)
- 管理(119767)
- 理学(102451)
- 理学院(101529)
- 管理学(99865)
- 管理学院(99318)
- 研究(87032)
- 中国(71853)
- 财(61300)
- 京(58920)
- 科学(49552)
- 财经(47165)
- 江(45846)
- 农(44454)
- 经(42690)
- 所(42557)
- 中心(41145)
- 业大(39278)
- 研究所(37538)
- 北京(36739)
- 经济学(36606)
- 州(35892)
- 财经大学(34605)
- 农业(34470)
- 商学(33190)
- 经济学院(33029)
- 商学院(32897)
- 基金
- 项目(185920)
- 科学(148998)
- 研究(139261)
- 基金(136646)
- 家(116547)
- 国家(115531)
- 科学基金(102543)
- 社会(90762)
- 社会科(86196)
- 社会科学(86172)
- 省(73944)
- 基金项目(71459)
- 自然(65253)
- 自然科(63864)
- 自然科学(63851)
- 教育(63793)
- 自然科学基金(62752)
- 划(60045)
- 编号(56690)
- 资助(56203)
- 成果(45368)
- 创(42020)
- 部(41183)
- 重点(41077)
- 制(40207)
- 发(39201)
- 业(38866)
- 创新(38429)
- 课题(38383)
- 国家社会(37553)
- 期刊
- 济(141077)
- 经济(141077)
- 研究(84404)
- 中国(60828)
- 财(52501)
- 管理(50534)
- 农(42304)
- 学报(36663)
- 科学(36290)
- 大学(29822)
- 技术(29019)
- 农业(28814)
- 融(28120)
- 金融(28120)
- 学学(27894)
- 教育(27582)
- 业经(24995)
- 财经(23944)
- 经济研究(21901)
- 经(20657)
- 问题(18200)
- 业(17874)
- 技术经济(16736)
- 贸(16213)
- 财会(15081)
- 统计(14944)
- 图书(14694)
- 策(14473)
- 现代(14393)
- 商业(14020)
共检索到445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东宾 王扬帆
优化企业成品出入库协同服务水平、平衡工作负荷,从而提高企业仓储服务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是现代制造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管理细节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以仓储入库和出库两个排队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出入库等待时间溢出情景下的两级排队协同服务模型,分析了在排队等待时间控制目标下,出入库员工优化配置方案。该模型引入溢出和串联两个协同服务机制,分三种情景即前方与后方服务台都有空闲,前方繁忙与后方空闲,前方空闲(或繁忙)与后方繁忙,建立了各情景下的系统状态转移方程,求解系统状态的概率,并进而推算出反映系统表现的各项指标,如员工使用率,队列长度,等待时间,以及等待时间超过溢出界值的概率。用制造企业成品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东宾 王扬帆
针对事件驱动的制造企业或商业企业的仓储出库量急增压力,分析仓储出入库协同排队过程,从优化仓储服务效率的维度提高企业运营响应能力。通过引入排队溢出和工作车分流串联过程,建立两级出入库排队服务系统,实时将等待时间大于控制阈值的出库需求溢流到后方服务台完成协同服务。模型全面分析了多种情景下的出入库服务人员优化配置方案;开发了将马尔可夫状态转移函数进行线性化的算法,使得该模型及其类似问题可以在更加广泛的软件环境下进行求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两级排队协同服务模型利用原有可用资源,有效地缓解出库量急增时的订单积压问题,对提升企业仓储物流管理的实时情报分析和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赖新峰 王鑫 陈志祥
以食品制造企业为背景,以系统动力学仿真为研究工具,研究具有两阶段生产过程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的生产供应中断风险问题。研究发现,从短期角度来看,第一制造阶段的生产中断危害要低于第二制造阶段,从长期角度来看,混合中断模式下的第一制造阶段生产中断危害高于第二制造阶段,而分离中断模式下的第一制造阶段生产中断危害要低于第二制造阶段。为了应对供应中断风险,提出了差别化安全库存的策略,即短期生产战略下的差别化安全库存决策是唯一的,而长期生产战略下的差别化安全库存决策变得多元离散化。同时,由于快消食品每种原材料在生产性中断时具有不同的腐烂消耗水平,快消食品企业应当采取差别化的最优冷链贮藏技术手段,而关税和劳动力成本与最优安全库存系数和冷链贮藏技术水平呈负向变动关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沈玲 戚依南 肖雯娟
以北京、上海及广州地区制造业企业的相关抽样数据为样本,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协同实践模式与动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探索出中国制造业企业存在平均型、积极型、消极型和投资型四种绿色协同模式;绿色协同模式的选择依赖于不同的激励动机,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得到不同的绿色协同模式企业在竞争力因素、法律法规因素和社会责任因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以指导企业在特定驱动力下选择更为适合的绿色协同模式。
关键词:
绿色协同模式 协同动机 制造业企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任育衡 赵勇 刘雪 刘婧
针对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多级库存的管理实际,结合多级库存的聚集效应,在综合考虑电网公司运营成本和风险控制的多种目标的共同影响下,研究了多级库存下电能计量装置库存协同管理的可行性,并构建了多级库存优化模型。最后通过电网公司的实际数据验证了多级库存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的库存水平,降低库存成本,为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的多级库存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群 陈雨欣
指出与流程型制造企业相比,离散制造企业有着更复杂的物流网络及供应链网络,尤其是在日常生产运作过程中遇到插单、撤单等随机需求变化的时候,使得事先制定的库存计划显得不可靠。当前我国很多离散制造企业都面临"高库存、频缺料"的运营困境,而在强调协同合作的现代供应链环境中,离散制造企业要想解决库存难题就不能仅依照面向企业内部的传统库存决策,还必须考虑供应链上大量协作成员企业的影响。合理的库存策略不仅直接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生产的效率,而且在满足客户服务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供应链协同角度研究离散型制造企业库存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离散制造企业 随机订单 库存 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洪广 王胜德 刘义乐
结合军事器材总部-地区两级库存-运输的供应模式以及消耗速率的随机性,基于EOQ模型分析了各级库存的费用结构,采用实例验证的方法探讨了随机需求型两级库存供应系统的订货配送周期优化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彤 雷婷 陈收 汪寿阳 甘露 黎建强
文章针对生产状态随机情况,建立了生产中断下的两级生产库存恢复模型。文章运用启发式算法,在中断恢复期间得到了最佳的恢复时间以及生产与订购批量;利用算例对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生产中断管理 经济生产批量 生产库存系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殷洁
针对上海石化工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化工物流)专业已建成化工物流实训室,包括各类储存、搬运、监控、消防、扩音等真实设备,能够实现实训过程的可视化、产品的全程监管与可追溯的现状,结合化工物流专业教学及岗位现代化作业实际需求,创设真正适合学校化工物流专业教学使用的"RFID技术在化工物流产品出入库作业教学中的应用"的教学文件,针对RFID技术在化工产品的入库、出库、调库、盘库作业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教学研究,实现全新化工物流实训室的有效使用。
关键词:
RFID 化工品 出入库作业 教学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冯良清 黄大莉 夏超
基于服务型制造网络模块化,研究服务核心能力、服务质量水平及质量创新水平对模块化质量系统的影响。依据郎之万方程,建立模块化质量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得出了其满足平衡态的临界条件;应用力学原理,构建运动轨迹模型,拟合出了其非平衡态的模拟状态点。对两个模型赋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模块化质量系统处于平衡态时,模块化服务核心能力对外部环境反应较为敏感;当模块化质量系统处于非平衡态时,在协同运动初期,模块化服务核心能力对质量状态的协同运动方向起决定作用,中期模块化服务质量水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最后阶段质量创新水平决定了模块化质量的最终协同状态。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平衡态与非平衡态的模块化质量协同管理对策。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网络 模块化质量 质量协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锦霄 陈刚 汤珂
如今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成为引领公共数据流通利用、释放数字经济活力的重要内容,授权运营模式下的公共数据产品定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现实需求,在公共数据运营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基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两级开发模式,首次建立公共数据产品与服务的两级定价模型。在基于成本溢价的价值评估定价基础上,将公共数据产品价格拆解为一级开发的授权使用费溢价和二级开发的技术服务费溢价两部分。同时,将公共数据资源价值评估纳入价格形成机制,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AHP-FCEM)构建公共数据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并通过具体算例展示两级定价模型的实践流程。最后,结合两级定价机制与价值评估体系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胜 陈秀英 王芮
在全球服务链和价值链重构背景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与微观企业区位选择的关系对优化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及促进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中国工业企业大样本微观数据,综合运用泊松分布模型、负二项回归模型和零膨胀负二项模型等方法,考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新建企业异质性选址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有助于吸引新建企业"用脚投票"进行选址决策,且在采用不同的实证方法及克服内生性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显著成立;(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出口型、沟通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新建企业的选址吸引力更为明显;(3)机制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能够通过需求可达性、供给可达性、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等渠道影响新建企业选址决策。鉴于此,应基于异质性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使用需求,进一步完善地方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产业与空间匹配机制,强化服务供需侧可达性和集聚外部性效应,以高效高质的产业互动来吸引企业投资选址。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胜 李文秀 陈秀英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合理的空间协同分布体系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还相对匮乏。鉴于此,基于产业空间协同分布视角,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与城市面板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且这一作用依赖于企业所有制类型、要素密集度、沟通密集度、城市规模等异质性因素。进一步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主要通过作用于企业的交易成本结构、进入与退出决策行为及研发创新激励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熊晓炼 樊健
为探究我国金融科技—制造业绿色转型复合系统自组织协同演化机制,在对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哈肯模型,利用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探析金融科技—制造业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的区域协同差异。结果表明,制造业绿色转型是控制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结构和方向的关键因素;金融科技与制造业绿色转型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但两者均形成抑制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的负反馈机制;样本期内,我国金融科技—制造业绿色转型复合系统协同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区域协同差异较小但呈扩大趋势;四大经济区域协同水平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为界,呈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东部地区协同水平差异远大于其它地区,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协同水平差异相当,东部和东北地区协同水平差异均呈扩大态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磊 唐秋雨 徐亮
基于2003—2018年中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在检验中国制造业进出口协同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该协同发展关系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机制及知识产权保护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发展关系,该种协同发展关系对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及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在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协同发展的创新驱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效应。其中,知识产权保护也发挥着显著的调节作用,且具体表现为负向调节于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机制的直接效应,却正向调节于该机制的间接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