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11)
2023(21454)
2022(18122)
2021(16922)
2020(14527)
2019(33389)
2018(33217)
2017(64220)
2016(35040)
2015(39840)
2014(39510)
2013(39053)
2012(35797)
2011(32268)
2010(32462)
2009(30525)
2008(30611)
2007(27647)
2006(24258)
2005(21809)
作者
(101878)
(84967)
(84749)
(80728)
(54331)
(40824)
(38481)
(33249)
(32209)
(30496)
(28872)
(28772)
(27170)
(27119)
(26333)
(26222)
(25586)
(25367)
(24521)
(24476)
(21108)
(20958)
(20834)
(19439)
(19072)
(19006)
(18991)
(18980)
(17202)
(16904)
学科
(143370)
经济(143177)
(116589)
管理(113593)
(102379)
企业(102379)
方法(67020)
数学(55896)
数学方法(55015)
(43274)
(41337)
业经(38298)
中国(35971)
(32682)
(29331)
财务(29233)
财务管理(29175)
(28901)
农业(27937)
企业财务(27653)
理论(26766)
地方(26482)
技术(25503)
(25360)
贸易(25344)
(24550)
(24522)
银行(24486)
(24199)
(23150)
机构
学院(504482)
大学(503174)
(200827)
管理(199730)
经济(196404)
理学(171667)
理学院(169785)
管理学(166594)
管理学院(165668)
研究(162652)
中国(126574)
(107256)
科学(101163)
(96927)
(84854)
(82308)
(76835)
财经(76419)
业大(75434)
中心(75171)
研究所(74382)
(69214)
北京(67722)
农业(66632)
(64019)
师范(63375)
(61636)
经济学(60175)
(58870)
财经大学(56489)
基金
项目(333708)
科学(262363)
研究(242934)
基金(241418)
(209866)
国家(208068)
科学基金(179614)
社会(152032)
社会科(144068)
社会科学(144027)
(131663)
基金项目(127208)
自然(117803)
自然科(115089)
自然科学(115058)
自然科学基金(112996)
教育(112782)
(109759)
资助(100577)
编号(99673)
成果(80711)
重点(74375)
(73177)
(71022)
(70169)
课题(68596)
创新(65925)
科研(63950)
教育部(62722)
大学(62526)
期刊
(223680)
经济(223680)
研究(146711)
中国(98232)
(78833)
学报(78562)
管理(77653)
(77421)
科学(72135)
大学(60134)
学学(56718)
教育(55477)
农业(52477)
(47368)
金融(47368)
技术(47212)
业经(37985)
财经(37868)
经济研究(34817)
(32414)
(29960)
问题(29076)
技术经济(26560)
统计(24859)
(24328)
图书(23947)
科技(23708)
理论(23616)
商业(23148)
(23101)
共检索到748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水莲  陈志霞  于程灏  
商业模式创新是制造企业转型的重要路径。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是一个复杂系统,相关研究尚未饱和。基于内、外驱动视角,加入企业社会网络和企业组织学习两个过程驱动因素,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机制。通过剖析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组态,发现存在顺势而为型、运筹帷幄型和高瞻远瞩型3类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通过分析每一种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的典型企业,为制造企业探索和实施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寒松  贾竣云  田震  
农业创业者如何通过整合与管理资源与能力设计新颖型商业模式创造更多价值,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措施。文章基于资源编排、商业模式理论,以央视《致富经》栏目40个案例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剖析资源编排、机会能力、创业学习所构成的前因变量组态对农业创业活动中商业模式设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资源编排在农业创业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相较于资源结构化和资源捆绑,资源利用在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中的作用更为突出;机会能力须与资源编排共同作用,方可实现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在资源编排作用缺乏时,创业学习的发挥有助于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的形成。研究成果诠释了农业创业情境下资源编排、机会能力与创业学习对商业模式设计的影响机制,为开展农业创业活动提供指导。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彭伟  郑庆龄  唐康丹  赵栩  
社会创业日益成为我国创业活动的重要形式,社会创业企业由于兼顾双重使命导致其面临严峻的资源困境。资源拼凑被认为是突破资源困局的有效途径,然而,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驱动机制尚不明确。文章构建了先前经验、社会网络、市场导向、创业导向、环境包容性影响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理论模型,以国内26家社会创业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资源拼凑行为具有不同的前因组态,高先前经验、高社会网络、低市场导向、低创业导向的联动匹配能够激发社会创业企业要素拼凑行为;高先前经验、高社会网络、高市场导向、低环境包容性的联动匹配能够激发社会创业企业市场拼凑行为;高先前经验、高社会网络、低市场导向、高创业导向、低环境包容性的联动匹配能够激发社会创业企业制度拼凑行为。本研究丰富了社会创业领域及资源拼凑理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社会创业企业突破资源困境也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卜令通  许亚楠  陈传明  张嘉伟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制造企业面临通过战略变革实现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囿于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现有研究难以指导管理者实现有效的战略变革。鉴于此,立足战略三角框架,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 QCA),基于2018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企业样本数据,检验政府效率、创新创业活跃度、过往绩效、控股股东性质、市场竞争度与战略变革幅度6项条件对创新绩效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战略变革不构成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不同制度情境下企业应依据组织要素特征选择战略变革模式。4种组态能够引致高创新绩效:高政府效率、非高创新创业活跃度环境下高绩效国企宜实施回避式战略变革;高政府效率、高创新创业活跃度环境下高绩效民企应实施妥洽式战略变革;高政府效率、高创新创业活跃度环境下非高绩效国企宜实施转向式战略变革;非高政府效率、非高创新创业活跃度环境下非高绩效企业应进行复兴式战略变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坤  张秀娥  
利用fsQCA方法,以22个经济体为样本分析个体、制度环境以及文化层面的5个条件联动匹配对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机会感知、失败恐惧感、制度环境以及人文导向文化维度无法单独构成高或者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第二,高社会创业活跃度路径有3种:高人文导向下的环境—能力型、低人文导向下的环境拉动型与环境推拉型。第三,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产生路径有两种:低人文导向及拉动型制度环境缺失条件下,与其它要素联动匹配;高人文导向文化、低机会感知以及低失败恐惧感条件下,与不同类型制度环境联动匹配。第四,社会创业活跃度影响路径具有非对称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辛本禄  穆思宇  
服务创新成为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制造企业服务创新驱动机制,基于集合论思想与战略创业理论,选取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以及企业规模作为条件变量,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173家制造企业进行研究,探寻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规模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任何单一条件均不能成为驱动服务创新的必要条件,存在5种类型的服务创新路径,且每条路径具有等效性。结论可丰富服务创新领域与战略创业领域相关研究,为企业服务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晓红  张欣  孙淳  
高科技企业离职员工创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普遍现象,现有研究大多关注离职员工为何离职创业,而忽略了对离职创业结果的探究。聚焦于离职员工创业机会创新性,以华为26个离职创业样本为研究对象,应用组态思维整合文化情境和个体特征两个层面因素,探究创业机会创新性背后多重条件间的复杂互动本质。研究发现:文化情境与个体特征因素联动匹配影响创业机会创新性的实现;影响高-低创业机会创新性的路径呈现差异性,高创业机会创新性的影响模式为创业自信驱动型、知识能力主导型与个体-组织协同型,低创业机会创新性的影响模式为过度自信触发型与创业特质缺乏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礼旭   黄光于   杨水利  
数字化与服务化已然成为众多制造企业转型的两大主要方向,但这两种战略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企业绩效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基于供应链运营参考模型和服务导向逻辑,本文探讨了数字化与服务化不同细分维度对制造企业绩效的联动效应。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272家中国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发现高水平的交货过程数字化、基础服务和高级服务作为核心条件,以及高水平的计划、采购和制造过程数字化作为边缘条件的联动匹配是导致高企业绩效的唯一路径。相比之下,虽然导致非高企业绩效存在两条路径,但这两条路径都以非高水平的制造、交货、退货过程数字化和高级服务作为核心条件。本文从组态视角揭示了不同维度数字化与服务化的联动效应对高与非高企业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本文的发现有助于制造企业重新审视其当前的数字化与服务化战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秀娥  向凤麟  滕欣宇  
探讨如何激活农业企业绿色创业以解决日益窘迫的环境问题,以我国207家农业企业为案例样本,基于集合论思想,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环境、组织两个层面分析政府环境规制、市场压力、管理者环境认知以及绿色价值观等4个条件因素对绿色创业导向形成的多重因果机制。研究发现:缺乏市场压力是导致非高绿色创业导向的必要条件;高绿色创业导向的驱动机制分为3条路径,非高绿色创业导向的驱动机制分为2条路径,且与高绿色创业导向的驱动机制呈非对称关系。研究结论对推动农业企业绿色创业实践的启示包括:政府必须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企业要引进有绿色创业愿景的管理者,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以及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在推动绿色创业中要把握好关键核心要素;企业管理者应当根据内部价值观和文化以及外部规制和市场竞争状况选择适合的绿色创业提升方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婷伟  苏梽芳  李嘉政  
发展数字经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现有研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驱动路径缺乏深入探讨。鉴于此,文章基于我国287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采用NCA与fsQCA相结合的方法,从组态视角探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驱动路径。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营商环境呈现出非均衡性以及地区分布差异的特征。单个条件变量并非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普适的作用。3条组态路径可以产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包括产业升级型市场驱动、技术与金融服务型驱动以及政府助力的创新型驱动。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各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背后多重因素间联合效应的理性认识,并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带来多元解决方案和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雪春  徐鑫  张伟  
创新柔性对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保持健康稳定发展非常重要,如何提升企业创新柔性受到学界关注。现有文献侧重研究单个因素对创新柔性的净效应,鲜有分析多因素对创新柔性的协同效应。基于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网络能力和知识共创两个层面的5个变量对企业创新柔性的联动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网络愿景、网络构建、网络管理、联合型知识共创和嵌入型知识共创均不是构成企业高、非高创新柔性的必要条件,且单个前因条件对创新柔性的解释力较弱,说明影响企业创新柔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存在3条提升企业创新柔性的路径,即资源获取型、发展—管理型和单一型;导致企业非高创新柔性的路径有两条,且与高创新柔性路径影响因素存在非对称性关系。研究不仅能丰富创新柔性相关理论,还可为企业提升创新柔性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任相伟   孙丽文  
服务“双碳”发展目标,探究差异化情境下制造企业多元绿色转型路径日益重要。为明晰制造企业绿色转型驱动因素的多重并发作用机制,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以跨层次网络嵌入、绿色动态能力等为前因变量,以绿色绩效为结果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挖掘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多组态实现路径。基于研究结果归纳出“主动变革”“能力支撑”和“积极模仿”3类高水平绿色转型路径,以及“有心无力”和“有力无意”两类警示性非高水平绿色转型路径。通过剖析复杂动态网络中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各关联因素的交互作用,凸显转型过程与路径的复杂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揭示路径差异化构型,为差异化情境下企业绿色转型决策制定、叠代螺旋式阶段路径甄别与匹配提供可行方案。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天正  关皓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而科技创新则是帮助中国走过改革"阵痛区"的关键。对于如何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的方法,试图从政治关联和营商环境等方面出发,探寻引致企业高创新投入的必要条件组合。通过分析发现7组引致企业高创新投入的必要条件组合,并归纳为"政治力量驱动型""营商环境支持型"和"内部力量自发型"三种创新动因类型,三种类型分别强调了政治关联、营商环境和企业内部治理在相应类型企业的高创新投入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同时也呈现了与股权性质、股权结构等因素所共同组成的引致企业高强度创新的必要条件组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耘   张瑞秋   陈浩泽  
在以技术民族主义为特征的逆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需要加快实现跨越式升级,成长为所在行业的创新引领者,通过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完成从被治理者到治理者的角色转变。本文以240家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连接—杠杆—学习”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探究对外直接投资、创新优势、企业核心能力三个方面的七个前因条件对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组态效应。研究表明,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前因组态可归纳为四种模式,即“双元创新驱动型”可引致控制全球价值链准入,“研发优势驱动型”可引致控制核心技术,“研发效率协同型”可引致控制市场活动,“全球资源拉动型”可引致控制全球生产决策。本文从组态视角系统解释了中国企业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多重并发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先前研究的冲突结论,推动企业升级的因果逻辑性研究向多维交互的整体视角转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苓   张诗琪   赵曙明   苏晓闪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顾客对差异化服务的追求日益强烈,员工如何通过提供创新性的服务来提升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过往研究多从单一视角考虑服务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而少有对多因素联合作用的考察。本文基于AMO理论框架,整合个体与情境因素,运用fs QCA方法 ,挖掘驱动员工产生高/非高服务创新行为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1)单一前因条件不能构成员工产生高或非高服务创新行为的必要条件,但和谐工作激情在驱动员工产生高服务创新行为中发挥着较普适的作用;(2)存在6条驱动员工产生高服务创新行为的路径,且呈现领导支持型能力驱动、领导支持型激情驱动、工作自主型激情驱动3种类型;(3)4条路径可驱动员工产生非高服务创新行为,包括能力欠缺型、机会缺乏型、激情不足型3种类型。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多因素联动影响员工服务创新行为的复杂因果机制的理解,为企业激发员工的服务创新行为提供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