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7)
- 2023(14989)
- 2022(12488)
- 2021(11230)
- 2020(9606)
- 2019(21700)
- 2018(21330)
- 2017(40815)
- 2016(22381)
- 2015(25073)
- 2014(24755)
- 2013(24534)
- 2012(22609)
- 2011(20198)
- 2010(20617)
- 2009(19660)
- 2008(20049)
- 2007(18604)
- 2006(16207)
- 2005(14911)
- 学科
- 业(95467)
- 济(95421)
- 经济(95279)
- 企(86698)
- 企业(86698)
- 管理(86001)
- 方法(41433)
- 财(34174)
- 数学(32267)
- 数学方法(32002)
- 业经(31728)
- 农(30728)
- 制(24576)
- 务(24408)
- 财务(24378)
- 财务管理(24337)
- 中国(24185)
- 企业财务(23080)
- 技术(21800)
- 农业(21397)
- 理论(17764)
- 体(17496)
- 和(17360)
- 划(17333)
- 贸(16824)
- 贸易(16808)
- 地方(16677)
- 策(16484)
- 易(16319)
- 银(15774)
- 机构
- 学院(324980)
- 大学(320363)
- 济(137817)
- 经济(135047)
- 管理(130918)
- 理学(111715)
- 理学院(110625)
- 管理学(109191)
- 管理学院(108570)
- 研究(102382)
- 中国(82119)
- 财(68576)
- 京(66552)
- 科学(59328)
- 农(54355)
- 财经(53055)
- 江(51968)
- 所(51118)
- 中心(48053)
- 经(47850)
- 业大(45681)
- 研究所(45423)
- 农业(42540)
- 北京(41616)
- 经济学(41553)
- 州(40375)
- 财经大学(38788)
- 范(38013)
- 师范(37669)
- 经济学院(37570)
- 基金
- 项目(206144)
- 科学(164214)
- 研究(154963)
- 基金(149551)
- 家(127971)
- 国家(126802)
- 科学基金(110928)
- 社会(99883)
- 社会科(94721)
- 社会科学(94695)
- 省(82888)
- 基金项目(79373)
- 教育(71059)
- 自然(69916)
- 自然科(68301)
- 自然科学(68281)
- 划(67472)
- 自然科学基金(67164)
- 编号(62939)
- 资助(59521)
- 成果(50829)
- 创(48595)
- 部(46021)
- 重点(45996)
- 发(44625)
- 创新(44519)
- 制(43723)
- 业(43608)
- 课题(43326)
- 国家社会(41051)
- 期刊
- 济(159541)
- 经济(159541)
- 研究(96676)
- 中国(68492)
- 财(59107)
- 管理(54173)
- 农(51094)
- 学报(44025)
- 科学(42977)
- 大学(34541)
- 农业(34319)
- 教育(33770)
- 学学(32650)
- 融(31974)
- 金融(31974)
- 技术(31126)
- 业经(27995)
- 财经(27250)
- 经济研究(24515)
- 经(23482)
- 业(21316)
- 问题(20686)
- 技术经济(19257)
- 财会(17348)
- 贸(16292)
- 现代(16008)
- 商业(15979)
- 科技(15671)
- 会计(15371)
- 版(14972)
共检索到496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太光 王有建 张晓星
提升创新质量是制造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综合考虑多层次影响因素并发耦合对制造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有助于在整体剖析创新质量影响机理的同时,把握不同驱动路径之间的差异性。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整体上构建多层次影响因素,探究制造企业创新质量要素间并发耦合因果关系和路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基本特征、高管特征和外部环境三个层面的任意单个前因变量都不构成制造企业提升创新质量的必要条件;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内外资源驱动、市场竞争激励下高管驱动以及盈利能力缺失下环境和高管共同驱动三种路径提升创新质量,这表明创新质量提升存在多重路径;此外,企业规模与融资约束存在“互斥”效应。本研究可为系统探究制造企业创新质量驱动机理提供新思路,为有效激励企业实施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韩冰 孟凡生
为了促进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实施低碳技术创新进行低碳转型以适应低碳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构建装备制造企业相互作用下低碳技术创新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了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取决于政府环境规制、市场需求与竞争、低碳技术水平与转让的作用关系,且作用力强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净收益,进而驱动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决策。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加以辅证,结果发现政府环境规制、低碳技术水平与转让及市场竞争与需求共同驱动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并逐渐实现低碳化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玲玲 张悦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目前全球制造业进入新一轮技术升级周期,创新促进制造业重新洗牌。然而,制造企业在创新质量的提升方面仍然面临极大挑战。本文基于TOE框架构建了驱动制造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多因素模型,并应用fsQCA方法对收集到的382家制造企业进行了组态路径的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因素并不足以构成驱动制造企业达到高水平创新质量的必要条件;驱动制造企业实现高水平创新质量的组态路径有3条,即数字技术驱动下的组织韧性和IP管理路径、数字技术驱动下的政府主导型路径及产业链整合能力驱动下的组织韧性和IP管理路径。造成低水平创新质量的组态结果有2条,与实现高水平创新质量的组态结果是不对称的;在一定的情境下,前因条件之间存在相应的替代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了制造企业实现高水平创新质量背后的复杂成因,以期为制造企业根植于自身情景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创新质量提升路径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水莲 陈志霞 于程灏
商业模式创新是制造企业转型的重要路径。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是一个复杂系统,相关研究尚未饱和。基于内、外驱动视角,加入企业社会网络和企业组织学习两个过程驱动因素,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机制。通过剖析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组态,发现存在顺势而为型、运筹帷幄型和高瞻远瞩型3类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通过分析每一种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的典型企业,为制造企业探索和实施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启示。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蔡乌赶 叶沛筠
【目的/意义】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和突出,如何驱动企业进行生态创新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设计/方法】首先从五个不同学科或理论视角对企业生态创新驱动机制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然后对不同企业生态创新类型以及不同企业生态创新阶段的驱动因子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最后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与展望。【结论/发现】明确了不同驱动因子所对应的企业生态创新类型以及生态创新阶段,提出了未来进一步深化企业生态创新驱动机制研究的方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维 曹智 龚晨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企业创新产出质量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数字金融在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动态能力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利用2015—202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制造企业创新产出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内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产出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通过潜在吸收能力促进企业创新产出质量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产出质量的影响会因企业属性或地区金融监管强度差异而呈现显著异质性。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或企业所在地区金融监管强度适中情景下,上述影响更加显著。结论可丰富企业创新驱动前因理论,并从企业、金融机构与政府监管3个方面为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管理启示。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创新产出质量 潜在吸收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婉红 毕克新 艾明晔
基于资源基础观,通过对IT资源、IT能力与工艺创新关系的文献回顾,构建了IT资源-IT能力对工艺创新的驱动模型,并提出了制造企业IT资源-IT能力驱动工艺创新的三个假设,最后选择我国216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所提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IT有形资源-IT能力、IT人力资源-IT能力和IT无形资源-IT能力均促进了工艺创新的产生,进而从实证角度验证了信息化对工艺创新的驱动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音
本文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运用5个典型案例验证装备制造企业数据驱动创新的主要特点。与信息企业相比,装备制造企业的数据驱动创新模式在发生范围、参与创新的主体、创新类型及数据驱动关系上存在差别。数据飞轮及其飞轮效应在数据驱动型装备制造企业中的运行、旋转、发展具有其独特的演化特征,包括创新原点、主要障碍、内外部动力及大数据自动巡航体系的差异。最后,从数据飞轮为创新演化过程提供数据驱动决策、服务型制造与制造即服务的融合发展、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型、传统制造系统向服务生态系统的转型、精益工厂到智能工厂的转型、传统装备制造企业向互联网+工业的转型这六个方面指出装备制造企业数据驱动创新模式的演化与发展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德学 钟晓君
本文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运用广东402家企业样本数据,考察外缘性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实证研究发现:(1)当地企业能力、客户能力与战略、当地环境都是影响外缘性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正是三者的良性互动构成了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基本机制。(2)当地企业自身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因素,而且其他因素的部分影响也是通过当地企业能力而间接实现的,说明即使是外缘性产业,企业能力仍然是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3)从目前情况看,技术投入水平偏低、产学研结合薄弱、高端配套能力低下、员工流动率过高、跨国公司战略控制、政策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构成了技术创新能力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颖洁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技术与市场日趋成熟、产品与服务日趋同质化下,各类企业为了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强市场竞争力,纷纷专注于其核心业务与核心技术。制造企业以非核心业务外包等方式与物流企业结成供应链伙伴关系,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的。物流企业在外包需求的刺激下,受与制造企业合作中获得技术支持与经验的带动,保证了供应链顺畅运作,实现了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双赢。文章结合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产生的社会背景,探讨我国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现阶段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制造企业 物流企业 联动发展 机理 对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常德鸿
将企业创新与出口产品质量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随后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上看,企业创新显著地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进行异质性分析之后,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对加工贸易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也会增强创新因素对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影响更多地是通过集约效应的传导。研究为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调整外贸结构提供了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惊涛 贾桂红 苏敬勤
在资源应用全球化和技术竞争全球化情况下,后发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外部创新成果快速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取得长期竞争优势,的确是需要认真加以考虑的问题。为此,本文以126家制造企业为背景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给出了一个用于识别、评价以外源性创新采用为手段,构建了对技术能力不同要素的整合后达到技术能力提升的模型。本文还对技术能力与外部技术资源应用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振刚 刘子琪 尚钰
基于事件系统理论,应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两家本土知名制造企业为纵向研究案例,揭示创新氛围、创新能力、创新开放度在创新质量提升中的作用,可为其它制造企业提供指导。研究发现:事件空间、事件强度影响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在被动性事件中通过利用性创新能力识别创新机会,在主动性事件中通过探索性创新能力获取创新机会和资源;创新氛围有助于促使利用性创新能力向探索性创新能力转变,创新开放度有助于提升主动性事件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果;在制造企业成长历程中,被动性事件和主动性事件的交互作用形成创新质量提升的正反馈,被动事件变少、主动事件变多,创新质量得以提升。研究结论对中国本土制造企业如何在复杂动态的事件环境中进行创新管理、促进创新质量提升具有一定实践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蝶君 赖作卿 李桦
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农业污染的产生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农业及农村污染治理的重要力量,但只有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创新模式才能促使农业企业主动实施和推广。这种被称为生态创新(eco-innovation)的双元创新模式近年来在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得到重视并获得了实践验证。文章在综述生态创新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运用共生理论和双元理论来分析农业企业生态创新的双元内涵、结构机理及作用机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农业企业 生态创新 共生理论 双元理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任静
该文围绕不连续创新的发生机制,提出了传统优势企业不连续创新的驱动模式——TDS驱动模式,即:技术推动、需求拉动和战略刺激,认为技术推动对传统优势企业开展不连续创新活动的作用较弱,需求拉动和战略刺激的作用较强。
关键词:
传统优势企业 不连续创新 TDS驱动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