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11)
- 2023(18060)
- 2022(15362)
- 2021(14116)
- 2020(12061)
- 2019(27184)
- 2018(26748)
- 2017(51401)
- 2016(28210)
- 2015(31492)
- 2014(30918)
- 2013(30823)
- 2012(27932)
- 2011(25040)
- 2010(24925)
- 2009(23507)
- 2008(23449)
- 2007(20733)
- 2006(18422)
- 2005(16428)
- 学科
- 济(112813)
- 经济(112644)
- 业(105271)
- 管理(97832)
- 企(94349)
- 企业(94349)
- 方法(50944)
- 数学(40861)
- 数学方法(40437)
- 财(36652)
- 农(35247)
- 业经(34731)
- 中国(27274)
- 务(25916)
- 财务(25845)
- 财务管理(25812)
- 制(25806)
- 企业财务(24505)
- 农业(24232)
- 学(22671)
- 技术(21660)
- 理论(20948)
- 和(20157)
- 贸(20112)
- 贸易(20104)
- 易(19536)
- 地方(19495)
- 划(19210)
- 体(18803)
- 策(17679)
- 机构
- 学院(407502)
- 大学(405105)
- 管理(162743)
- 济(160845)
- 经济(157493)
- 理学(140801)
- 理学院(139307)
- 管理学(137081)
- 管理学院(136354)
- 研究(132148)
- 中国(99692)
- 京(86099)
- 科学(83628)
- 财(76560)
- 农(75287)
- 所(67154)
- 业大(65419)
- 研究所(61040)
- 江(60882)
- 财经(60873)
- 农业(59476)
- 中心(59383)
- 经(55332)
- 北京(53630)
- 范(49794)
- 师范(49199)
- 州(48282)
- 院(47598)
- 经济学(47499)
- 财经大学(45027)
- 基金
- 项目(276395)
- 科学(216849)
- 基金(200649)
- 研究(198381)
- 家(176448)
- 国家(174911)
- 科学基金(150222)
- 社会(125283)
- 社会科(118679)
- 社会科学(118647)
- 省(109176)
- 基金项目(106712)
- 自然(99519)
- 自然科(97192)
- 自然科学(97163)
- 自然科学基金(95477)
- 划(91387)
- 教育(90404)
- 资助(82007)
- 编号(79965)
- 成果(63738)
- 重点(61813)
- 部(60116)
- 创(59493)
- 发(58111)
- 创新(55021)
- 课题(54765)
- 科研(52992)
- 业(52758)
- 制(51973)
- 期刊
- 济(179370)
- 经济(179370)
- 研究(116269)
- 中国(76407)
- 农(69271)
- 学报(68968)
- 管理(62991)
- 财(62331)
- 科学(61537)
- 大学(51895)
- 学学(49404)
- 农业(47396)
- 教育(40605)
- 技术(35039)
- 融(33898)
- 金融(33898)
- 业经(31760)
- 财经(30396)
- 经济研究(27695)
- 业(26757)
- 经(25986)
- 问题(23378)
- 技术经济(20805)
- 版(20399)
- 科技(20383)
- 现代(19220)
- 商业(18683)
- 理论(18398)
- 财会(18313)
- 业大(18047)
共检索到593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綦良群 张昊 汤利蒙
面对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价值链整合来实现转型;而了解价值链整合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整合效果的作用,是有效提高企业价值链整合效果的关键。本文应用波特价值链理论对价值链整合过程进行分析,归纳出影响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整合能力、价值链整合模式)和间接影响因素(企业资源禀赋、企业战略),提出五个假设并构建了理论模型。选择我国259家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并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检验结果接受了全部五项假设,得到了各影响因素的效应大小及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通过模型修正发现:整合能力、企业资源禀赋均与企业战略存在共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制造企业实施价值链整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制造企业 价值链整合 整合效果 影响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灵希 曹琳琳
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向更高层级攀升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采用UN comtrade数据库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七个子行业的出口复杂度进行测算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各行业出口复杂度在2001—2014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水平呈现下降;基于成本发现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要素禀赋、技术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因素、进口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质资本密度、人力资本、技术水平、进口均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具...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出口复杂度 成本发现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明华 陈汝丹
全球价值链(GVC)背景下,影响与制约中小制造企业升级的因素有其特殊性。文章首先对我国中小制造企业GVC升级的衡量指标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继而利用浙江省部分中小制造企业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分析了中小制造企业GVC升级中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本地企业家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与层次、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内部化及资本化能力等因素对企业GVC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升级所需的成本与资金投入因素影响作用不明显;现阶段政策环境没有起到应有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小制造企业GV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学敏 王亚飞
随着价值链分工的深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分工地位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文章通过认识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所处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借鉴国内外企业价值链升级的理论与实践,深入探讨了我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升级多元化路径,并提出企业层面、产业集群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三位一体"的升级对策。
关键词:
产品内价值链分工 升级 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命宇 赵益维 姚树俊 冯庆华
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的战略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装备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能够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服务创新和技术进步是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的两个重要支撑维度,而供应商、竞争者和客户从外部推动着服务化进程;装备制造企业的价值链在服务化进程中会发生演化,不仅存在辅助活动和基本活动,还存在能够为装备制造企业增值的价值整合活动。
关键词:
装备制造企业 服务化 价值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彭明唱 张伐
本文将价值链的思想引入,从采购成本管理的角度入手,提出制造企业采购成本管理的方法,为当前制造企业走出困境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价值链 制造企业 采购成本管理 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綦良群 汤利蒙
价值链整合是汽车制造企业通过价值链管理而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其对于东北地区汽车制造业的中国版工业4.0战略的设计及实施,摆脱目前对合资品牌、低端自营严重依赖的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分工理论、市场势力理论,本文提出了汽车制造企业整合的四种模式(溶解、模块、外包、独立),构建了基于定量战略计划矩阵的模式选择模型,并以一汽轿车研发活动的整合模式选择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认为:各整合模式没有优劣之分,企业应当基于自身的整合能力、企业资源禀赋和企业战略,选择匹配的整合模式,以获得更好的整
关键词:
汽车制造企业 价值链整合 整合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綦良群 汤利蒙
价值链整合是汽车制造企业通过价值链管理而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其对于东北地区汽车制造业的中国版工业4.0战略的设计及实施,摆脱目前对合资品牌、低端自营严重依赖的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分工理论、市场势力理论,本文提出了汽车制造企业整合的四种模式(溶解、模块、外包、独立),构建了基于定量战略计划矩阵的模式选择模型,并以一汽轿车研发活动的整合模式选择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认为:各整合模式没有优劣之分,企业应当基于自身的整合能力、企业资源禀赋和企业战略,选择匹配的整合模式,以获得更好的整合效果。
关键词:
汽车制造企业 价值链整合 整合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邵青
本文运用2001-2012年制造业行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F D I、资本劳动比、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良好的市场环境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增值有显著促进作用,行业规模促进作用不明显;按不同要素密集程度划分,研发投入、资本劳动比及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对技术密集型行业有显著正效应,F D I、行业规模对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有显著正效应。本文结合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萍 赵曙东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为衡量贸易利益的指标,测算了2002-2012年我国制造业的贸易利益;并基于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以国际分工地位为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试图从微观产业层面寻求改善我国制造业贸易利益的路径。研究发现:得益于我国制造业垂直分工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呈改善态势;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的改善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有正向影响;技术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全球价值链分工 国际分工地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天阳 肖皓 孟渤 许和连
基于Wang等(简称WWZ)提出的双边出口增加值核算方法,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技术,论文将2000-2015年制造业出口贸易网络重新解构为被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返回并被本国吸收的国内增加值、国外增加值、纯重复计算部分4种网络,分析网络可加性、网络间相关性、网络拓扑结构和社团演化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样本考察期内,中国逐步升级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的核心,但在返回并被本国吸收的国内增加值(RDV)网络中仍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②4种网络的"互惠性"、"异配性"较为显著,基本形成亚太、欧洲两个结构稳定的社团。③4种网络呈现出不同的演化特征,如国外增加值(FVA)网络结构较为离散、纯重复计算部分(PDC)网络有较为明显的"链式"结构。④QAP分析显示,传统引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仍可以对制造业GVC网络进行解释,但其解释力度在逐渐减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国庆 黄繁华 蒋佩晔
基于我国增加值贸易不断发展的事实,文章结合相关增加值贸易和技术进步的数据,研究了制造业行业间和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发现,诸如工业品出厂价格、出口国内增加值等对行业间和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作用均同向;而进口国外增加值、价值链嵌入度、实际有效汇率、政府研发投入、行业研发投入等变量对行业间和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作用均反向。在缩小不同行业间工资差距和行业内工资差距的过程中,应分别突出政府研发投入和行业研发投入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綦良群 刘晶磊 吴佳莹
在全球经济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深度转型的背景下,以服务化推动制造业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是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企业双元能力视角,从理论分析入手,提出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探究服务化对先进制造业GVC升级的影响机制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服务化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业GVC升级;企业双元能力在服务化与先进制造业GVC升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市场需求在服务化与企业探索能力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在服务化与企业应用能力之间未起调节作用;经济自由度在企业双元能力与GVC升级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煜双 魏巍
鉴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在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负面影响,因此制造型企业主动进行环境成本控制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价值链视角对环境成本控制进行讨论,将环境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根据内外价值链分解的各个关键价值活动中,针对各个活动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为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提供思路。
关键词:
价值链 制造型企业 环境成本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