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5)
- 2023(10681)
- 2022(8776)
- 2021(7794)
- 2020(6683)
- 2019(14756)
- 2018(14740)
- 2017(28855)
- 2016(15299)
- 2015(17017)
- 2014(17031)
- 2013(16986)
- 2012(15565)
- 2011(13581)
- 2010(13986)
- 2009(13452)
- 2008(13489)
- 2007(12546)
- 2006(11248)
- 2005(10705)
- 学科
- 业(81538)
- 企(74676)
- 企业(74676)
- 济(73766)
- 经济(73648)
- 管理(67577)
- 方法(31510)
- 财(30647)
- 业经(26770)
- 农(24999)
- 数学(23607)
- 数学方法(23480)
- 技术(20275)
- 务(20262)
- 财务(20238)
- 财务管理(20213)
- 企业财务(19141)
- 制(19034)
- 农业(18351)
- 中国(16756)
- 贸(15728)
- 贸易(15721)
- 易(15417)
- 体(14556)
- 划(13922)
- 策(13593)
- 和(12875)
- 体制(12835)
- 出(12785)
- 技术管理(12623)
- 机构
- 学院(229598)
- 大学(224123)
- 济(106334)
- 经济(104561)
- 管理(94958)
- 理学(81124)
- 理学院(80462)
- 管理学(79692)
- 管理学院(79256)
- 研究(70444)
- 中国(57813)
- 财(53129)
- 京(45921)
- 财经(41082)
- 科学(37721)
- 经(37211)
- 江(36638)
- 农(36082)
- 所(34322)
- 经济学(33169)
- 中心(32444)
- 经济学院(30170)
- 业大(30095)
- 研究所(30080)
- 财经大学(30055)
- 北京(28530)
- 商学(28004)
- 农业(27944)
- 州(27808)
- 商学院(27776)
- 基金
- 项目(143916)
- 科学(116385)
- 研究(109323)
- 基金(107506)
- 家(91081)
- 国家(90258)
- 科学基金(80303)
- 社会(73974)
- 社会科(70416)
- 社会科学(70401)
- 基金项目(56563)
- 省(56435)
- 自然(49222)
- 教育(48841)
- 自然科(48136)
- 自然科学(48127)
- 自然科学基金(47382)
- 划(45047)
- 资助(43130)
- 编号(42486)
- 业(34534)
- 制(34260)
- 创(33965)
- 成果(33487)
- 部(33236)
- 重点(31797)
- 国家社会(31571)
- 发(31020)
- 创新(30879)
- 人文(29311)
- 期刊
- 济(123804)
- 经济(123804)
- 研究(70725)
- 财(46563)
- 中国(45986)
- 管理(42019)
- 农(35138)
- 科学(28936)
- 学报(27296)
- 农业(24101)
- 技术(24009)
- 大学(22741)
- 融(22663)
- 金融(22663)
- 学学(21809)
- 财经(21676)
- 业经(21346)
- 经济研究(19485)
- 经(18702)
- 教育(17422)
- 问题(16367)
- 技术经济(15689)
- 业(14847)
- 贸(14371)
- 财会(13170)
- 世界(12754)
- 现代(12263)
- 国际(11970)
- 商业(11265)
- 会计(11245)
共检索到356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祎 杨水利 叶建华 陈晓辉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借助制造业OFDI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培育出口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利用2005—2016年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20国OFDI数据,从产业链各投资环节分析制造业OFDI对增加值出口的作用机理,验证技术差距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横向嵌入型和纵向嵌入型OFDI对增加值出口的促进效应显著,其中后向一体化嵌入型OFDI的促进作用最强;中国与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差距在制造业OFDI与增加值出口间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与沿线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则在两者之间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制造业OFDI 技术差距 增加值出口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云 毛海欧
本文将OFDI对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分为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认为水平OFDI和垂直OFDI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并运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就规模效应而言,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和垂直OFDI均促进了出口增加值提升,但垂直OFDI的促进作用大于水平OFDI。进一步分析OFDI影响出口增加值的滞后效应发现,对发展中国家样本,水平OFDI较垂直OFDI对出口增加值的促进作用更加持久,而对发达国家样本,垂直OFDI较水平OFDI对出口增加值的促进作用更加持久,说明中国对发达国家下游生产环节布局型垂直OFDI具有较强的互补效应。就结构效应而言,水平OFDI通过跨国产业转移、要素跨行业流动等渠道降低了...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盛新宇 邹航 董琴
基于WIOD及相关数据库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视角分析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出口增加值折返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对中国出口增加值折返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而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并不明显;推动制造业研发设计服务化、金融服务化、人力资源服务化和批发贸易服务化能够促进中国出口增加值折返的增长,而其他类型的服务化作用则不显著;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是制造业服务化影响中国出口增加值折返的关键作用渠道。研究为明确中国优化全球价值链分工表现的动力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似臣 张诗琪
本文将KWW法扩展,从产业角度提出出口增加值核算方法。分解量化金砖国家装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比较其在全球产业间的流动。不仅得到更真实的贸易利得,还实现了对出口增加值在全球行业间流动的动态分析。结果显示:①2000-2014年,中国该行业出口增加值快速增长,远高于其他国家。2013年后增速回落,出口增加值率先降后升稳定于30%。中国、巴西、俄罗斯出口增加值率为30%左右,印度最低。②从全球流动现状看,金砖国家最终产品出口增加值占比较高。其中,中国和巴西中间产品贸易有较大增加,深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国的重复统计项和出口返回部分最高。而俄罗斯、印度最终产品贸易比重不断增加。在生产日益"碎片化"背景下,扩展的KWW法对研究出口增加值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廖涵 谢靖 范斐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及有关方法,基于出口增加值的视角,对垂直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下中国制造业14个部门的比较优势及要素含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部门的比较优势得到巩固,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已具有比较优势,另一些部门的比较劣势得到改善。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各部门资本密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中、高技能劳动时间份额也在逐步增大,这为中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咏华
文章从增加值贸易入手,利用1995-2009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出口规模和中美贸易失衡程度进行了分年度、分技术类别测算,并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做了对比。研究表明,传统的总量贸易统计方法夸大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和中美贸易失衡程度,运用增加值贸易方法核算的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和中美贸易失衡程度大幅度减小,平均分别减小50%和46%,其中,中高和高技术行业减小幅度更大。
关键词:
国际投入产出表 增加值贸易 中美贸易失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廖涵 谢靖
环境规制会对制造业的贸易比较优势产生先抑制再促进的"U"型动态影响;技术引进、人力资本、外资参与均显著地促进了贸易比较优势的提高;自主研发、人均资本和企业规模并未发挥出预期的积极作用;环境规制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上存在差异,对自主研发主要表现为"抵消效应"和"约束效应",对技术引进则主要表现为"倒逼效应"和"补偿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盼盼 陈建国
本文估算了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融资约束及其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系统检验了融资约束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显著抑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融资约束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抑制作用具有异质性,加工贸易企业、民营企业、低生产率企业、东中部地区企业的融资约束对其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抑制作用较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和成本加成率是融资约束抑制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两个重要机制。因此,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缓解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状况,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水平,同时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本加成率,是提高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推动中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廖涵 谢靖
环境规制会对制造业的贸易比较优势产生先抑制再促进的"U"型动态影响;技术引进、人力资本、外资参与均显著地促进了贸易比较优势的提高;自主研发、人均资本和企业规模并未发挥出预期的积极作用;环境规制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上存在差异,对自主研发主要表现为"抵消效应"和"约束效应",对技术引进则主要表现为"倒逼效应"和"补偿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翠 李瑞琴
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以制造业出口企业为研究样本,并结合投入产出表,研究中国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有显著为正的影响;(2)分行业来看,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受服务业整体发展程度的影响呈现很大差异,且服务各细分行业发展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也不一样;(3)分地区来看,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各区域具有比较优势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上升。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服务业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 制造业 出口国内增加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江希 刘似臣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本文利用WIO数据库中1995-2011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估算了中国制造业总体及其细分的14个行业向美国的出口增加值。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贸易利益体现在出口增加值逐年增加;剔除出口扩张数量效应,出口增加值率稳定在[40%,50%]区间内,短时期内很难快速提高;在出口增加值影响因素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VEC计量模型中,长期内垂直专业化程度对增加值的影响高于其它变量,其余依次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规模经济,而短期内变量的影响程度排序与长期恰好相反。
关键词:
增加值 制造业 贸易利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虹 徐阳
文章基于1998~2006年WTO、WITS关税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与倍差法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间品关税下降会使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上升,而最终品关税下降会导致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下降。整体上,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上升。(2)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研发密集度与进口中间品规模的行业具有异质性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玉焕 李彦敏
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运用出口分解框架、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和参与度,研究了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的出口增加值及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与德国、日本、韩国、美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2000—2014年间,增加值出口占中国光电设备总出口的70%左右,其变动以2001年与2008年为节点呈平缓的"N"形;返回本国的国内增加值占部门总出口的1%3.3%,在研究期内持续上升;隐含在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为20%左右,显著高于其他四国,变化趋势与增加值出口相反;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在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 彭榴静 陈晓华
研究目标:揭示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对制造业出口品国内增加值率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通过修正Antràs等(2012)模型科学识别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运用OLS、2SLS和联立方程等计量方法从多维细化视角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对制造业出口品国内增加值率的作用机制呈现倒"U"形,该机制在多种外部冲击下依然稳健,中国生产性服务资源以"远离最优值"的形式与制造业耦合。研究创新:弥补了基于环节偏好视角剖析生产性服务资源与出口品国内增加值率关系研究缺乏的缺憾,将贸易地理优势纳入出口品国内增加值率的研究,使得该领域的研究更加科学细致。研究价值:既能为中国走出制造业核心中间品"内源短板"和生产性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偏低困境提供一定的启示,也能为我国制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提升方面的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似臣 张诗琪
基于扩展的KWW出口国内增加值核算方法,对中美制造业出口数据进行量化分解。一方面,建立了出口增加值、增加值出口以及出口额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更加准确的出口增加值和重复统计项;另一方面,探讨了出口国内增加值在全球产业层面的流动,实现了对出口增加值的动态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作为制造业出口大国,其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增速较快,并且超越美国,但已有回落之势。在出口增加值率方面,中国制造业未能超越,且与美国有较大差距;(2)中美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全球流动趋同,中国越来越深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进一步地,将KWW方法进行拓展,改进了出口国内增加值核算模型。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对进一步研究中国的出口国内增加值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出口增加值 制造业 扩展的KWW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