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6)
- 2023(14319)
- 2022(11917)
- 2021(10672)
- 2020(9109)
- 2019(20352)
- 2018(19883)
- 2017(38132)
- 2016(20800)
- 2015(22877)
- 2014(22445)
- 2013(22454)
- 2012(20545)
- 2011(18445)
- 2010(18606)
- 2009(17592)
- 2008(17704)
- 2007(16108)
- 2006(14473)
- 2005(13298)
- 学科
- 业(89122)
- 济(88504)
- 经济(88356)
- 企(80037)
- 企业(80037)
- 管理(78139)
- 方法(39803)
- 财(33095)
- 数学(31321)
- 数学方法(31082)
- 业经(29654)
- 农(29587)
- 制(23174)
- 务(22453)
- 财务(22434)
- 财务管理(22397)
- 中国(21248)
- 企业财务(21238)
- 农业(20934)
- 贸(19730)
- 贸易(19722)
- 易(19299)
- 技术(18636)
- 体(16743)
- 划(16040)
- 策(15269)
- 学(15130)
- 理论(14980)
- 和(14932)
- 银(14734)
- 机构
- 学院(305838)
- 大学(303672)
- 济(131655)
- 经济(129321)
- 管理(119975)
- 理学(103303)
- 理学院(102266)
- 研究(101954)
- 管理学(100835)
- 管理学院(100293)
- 中国(81116)
- 财(63966)
- 京(63671)
- 农(62545)
- 科学(62012)
- 所(52717)
- 财经(50024)
- 业大(49898)
- 农业(49734)
- 江(47893)
- 研究所(47470)
- 中心(46195)
- 经(45556)
- 经济学(40651)
- 北京(39400)
- 财经大学(37055)
- 经济学院(36873)
- 院(36418)
- 州(36281)
- 商学(34278)
- 基金
- 项目(202664)
- 科学(160567)
- 基金(150504)
- 研究(142155)
- 家(133501)
- 国家(132344)
- 科学基金(113762)
- 社会(93690)
- 社会科(88993)
- 社会科学(88970)
- 基金项目(79438)
- 省(79101)
- 自然(75226)
- 自然科(73545)
- 自然科学(73520)
- 自然科学基金(72360)
- 划(66192)
- 教育(63973)
- 资助(61420)
- 编号(53773)
- 重点(45767)
- 创(45319)
- 部(45306)
- 业(45096)
- 发(42834)
- 成果(42238)
- 创新(41672)
- 制(41290)
- 国家社会(39695)
- 科研(39380)
- 期刊
- 济(146864)
- 经济(146864)
- 研究(88935)
- 中国(61464)
- 农(57978)
- 财(53799)
- 学报(52442)
- 管理(49438)
- 科学(47741)
- 大学(39961)
- 农业(39344)
- 学学(38380)
- 融(30326)
- 金融(30326)
- 财经(25989)
- 技术(25693)
- 业经(25324)
- 业(23578)
- 经济研究(23577)
- 教育(23322)
- 经(22368)
- 问题(19554)
- 技术经济(17242)
- 贸(17213)
- 世界(15633)
- 版(15491)
- 国际(15141)
- 现代(14739)
- 财会(14699)
- 科技(14414)
共检索到462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蒋樟生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FDI来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2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FDI行业间和行业内的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行业内直接溢出能有效促进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行业内间接溢出则会挤占内资企业的生存空间阻碍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的增长;行业间后向关联程度能显著且明显地促进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升;行业间前向关联程度能显著但微弱地抑制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蒋樟生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FDI来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2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FDI行业间和行业内的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行业内直接溢出能有效促进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行业内间接溢出则会挤占内资企业的生存空间阻碍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的增长;行业间后向关联程度能显著且明显地促进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升;行业间前向关联程度能显著但微弱地抑制内资制造业全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浩 岳彩同 汪彦斌
利用2006—2010年我国27个大中型制造业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对TFP的直接影响作用,并将FDI作为中介变量纳入研究模型,分析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通过影响FDI进而对TFP产生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财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外向度对FDI流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对TFP有正向作用,但弹性系数较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华 王昀 郑辉
本文分别选取参数、半参数与非参数方法中的ATFP法、LP法和DEA法对中国制造业15个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及比较,并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产业间R&D溢出,对国际贸易和FDI渠道下的R&D资本溢出进行了衡量。以2000—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其结果发现:产业间、国际贸易与FDI渠道下R&D溢出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行业自身R&D投资却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比较三种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ATFP法得到的生产率数值存在明显的偏误,而LP和DEA法的测算和估计结果较为一致,能够保证实证结论的稳健性和有效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孝刚 刘思峰 方志耕
新贸易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R&D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起到重要作用,而国家之间的贸易是R&D溢出的重要渠道,本文结合Jaffe的技术相似性理论认为,R&D溢出应包含两个过程:通过国际贸易产生的显性溢出和通过技术相似性产生的隐性溢出。使用以上理论构建了R&D溢出模型,并检验外国R&D溢出、我国的研发投入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外国R&D溢出对我国的制造业生产率的当期影响不显著,但对以后年份生产率提高有较大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敏洁 程中华 徐常萍
R&D、FDI和出口是技术创新系统知识输入的重要来源。文章研究了三者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显示:2002—2016年我国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1.01%,东部综合效率水平高,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各区域最低。粗放式发展下,中西部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未见明显改善,产出不足制约了中西部产出效率的提高;由于R&D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创新系统失灵以及"技术依赖"下形成的低端锁定,R&D、FDI和出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摆脱低端锁定的依赖路径成为东部制造业的当务之急,不同于东部,出口显著促进了中西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R&D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都为显著正向影响,而出口导向的FDI成为推动中西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力。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学良 宗大伟
通过构建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将局部区域中邻居企业的影响引入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演化的Tobit-II回归方程中。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2000—2007年)的实证分析发现:(1)县级、市级和省级区域中邻居企业对观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演化具有显著地正向溢出效应;(2)县级区域邻居企业的溢出效应最大,市级次之,省级最弱且不稳定;(3)邻居企业间交流机会的增加会促进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4)邻居企业中同行业企业占比增加会提升局部生产率溢出效应;(5)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的源头主要来自于高效率的邻居企业,低效率邻居的
关键词:
局部知识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企业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学良 宗大伟
通过构建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将局部区域中邻居企业的影响引入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演化的Tobit-II回归方程中。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2000—2007年)的实证分析发现:(1)县级、市级和省级区域中邻居企业对观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演化具有显著地正向溢出效应;(2)县级区域邻居企业的溢出效应最大,市级次之,省级最弱且不稳定;(3)邻居企业间交流机会的增加会促进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4)邻居企业中同行业企业占比增加会提升局部生产率溢出效应;(5)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的源头主要来自于高效率的邻居企业,低效率邻居的影响是负向的。
关键词:
局部知识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企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阳 唐晓华
通过梳理制造业集聚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利用中国285个城市数据,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考虑制造业内外部地位的情况下,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呈现"先扬后抑"的趋势,同时由于行政等级城市的调节能力更强,使得制造业城市要比行政等级城市更容易出现拥挤效应;制造业、服务业、以及两产业不同组成部分形成的协同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表现出相同的"U型"关系,但制造业与低端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城市等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静 黄繁华
进口竞争给进口国带来的经济效应是不确定的。本文首先测算了中国进口研发溢出的规模,然后将中国的制造业归成17个行业,以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进口竞争与全要素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竞争给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效应为负,进口贸易带来资源重复低效率配置,低端加工贸易造成进口结构不合理导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面下降。同时,进口研发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正相关,国外研发力度越强对国内进口研发溢出越大,本文采用中国对美国、德国和日本3个最具代表性的进口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日本的进口研发溢出效应最为明显,美国、德国次之。同时,进口关税和出口外向度的提高会带来中国制造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公嵬 梁琦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标,并将出口、集聚与TFP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出口与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90%以上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口和集聚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对TFP增长的影响,即便如此,出口仍显著促进了TFP增长,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是制造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宏 李浩然
本文选取我国制造业15个行业1999-2006年的行业层面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中FDI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中FDI行业间的后向溢出效应要比前向溢出效应显著。与此相比,由于外商投资企业与下游行业中的内资企业联系较少,从而对其产生的前向溢出效应也较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翊 陈雯 骆时雨
本文将进口中间品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纳入统一模型框架中,构建了一个进口中间品通过数量、种类和价格效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模型,并利用COMTRADE和WIOD数据库提供的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对进口中间品影响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中间品进口不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数量和种类效应,价格效应对出口依存度较小的行业有显著影响,但对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进口中间品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豪 张一弛 张建华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行业与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文章基于行业间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5-2015年中国10大部门数据,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资本与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0大行业TFP增长率增速最快的为采矿业,最慢的为房地产行业;我国经济总体而言是基于要素驱动,TFP贡献不足;行业间确实存在TFP溢出效应,其中制造业溢出比例最大,批发零售业最小。
关键词:
增长源泉 全要素生产率 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豪 张一弛 张建华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行业与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文章基于行业间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5-2015年中国10大部门数据,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资本与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0大行业TFP增长率增速最快的为采矿业,最慢的为房地产行业;我国经济总体而言是基于要素驱动,TFP贡献不足;行业间确实存在TFP溢出效应,其中制造业溢出比例最大,批发零售业最小。
关键词:
增长源泉 全要素生产率 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