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29)
2023(19538)
2022(16436)
2021(15256)
2020(12769)
2019(29078)
2018(28854)
2017(54682)
2016(30173)
2015(33922)
2014(34197)
2013(33583)
2012(31083)
2011(27991)
2010(28386)
2009(26551)
2008(26389)
2007(23877)
2006(21473)
2005(19573)
作者
(89283)
(74012)
(73804)
(69920)
(47354)
(35506)
(33489)
(29040)
(28206)
(26875)
(25398)
(25133)
(23867)
(23854)
(23233)
(22574)
(21964)
(21883)
(21427)
(21215)
(18640)
(18577)
(18070)
(17046)
(16744)
(16743)
(16510)
(16440)
(15111)
(14830)
学科
(124912)
经济(124738)
(103860)
管理(100575)
(91471)
企业(91471)
方法(49871)
数学(39374)
数学方法(38883)
(37550)
(37240)
业经(35990)
中国(35423)
(28597)
地方(28328)
(25709)
财务(25621)
财务管理(25575)
农业(25553)
(25501)
企业财务(24273)
理论(23481)
技术(22891)
(22625)
(20998)
银行(20941)
(20873)
(20784)
贸易(20767)
(20091)
机构
学院(433376)
大学(431243)
(170491)
管理(169514)
经济(166615)
研究(147630)
理学(144228)
理学院(142599)
管理学(140318)
管理学院(139519)
中国(113188)
(94227)
科学(91031)
(83677)
(75370)
(74842)
(68126)
研究所(67770)
中心(66611)
财经(64813)
业大(64545)
北京(59905)
(58581)
农业(58449)
(57119)
师范(56528)
(54616)
(54146)
经济学(49675)
财经大学(47557)
基金
项目(284165)
科学(222764)
研究(210203)
基金(202914)
(176685)
国家(175085)
科学基金(150247)
社会(130918)
社会科(123885)
社会科学(123853)
(113347)
基金项目(106998)
自然(96865)
教育(96311)
自然科(94563)
自然科学(94535)
(94213)
自然科学基金(92839)
编号(86629)
资助(83356)
成果(71458)
重点(63624)
(62930)
(61796)
课题(60919)
(60258)
创新(55716)
(53594)
科研(53537)
项目编号(53389)
期刊
(201981)
经济(201981)
研究(132398)
中国(93823)
(69765)
学报(67998)
管理(67949)
(67699)
科学(62512)
教育(53674)
大学(51615)
学学(48406)
农业(47818)
(41280)
金融(41280)
技术(40014)
业经(35066)
财经(32252)
经济研究(30536)
(27613)
(26611)
问题(25802)
技术经济(22074)
图书(21879)
科技(21035)
现代(20464)
(20270)
理论(20035)
商业(19498)
财会(18895)
共检索到668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冰  聂云霞  
文章利用200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区域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要从加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新动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制造人才以及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升级等路径出发,提升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冰  聂云霞  
文章利用200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区域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要从加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新动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制造人才以及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升级等路径出发,提升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俊  
对深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前提。通过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试构建包括制造业创新能力、经济效益、结构优化、绿色低碳、国际竞争力、社会贡献等6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下涵盖若干个三级指标,共22个三级指标的深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以期为后续深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小刚   高丹丹  
为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本文探究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动态性、参与性原则的基础上,基于新发展理念,建立包括经济活力、结构优化、绿色生态、创新开放、和谐共享5个方面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指数法实证分析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平  王钦  贺俊  吴滨  
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中国面临的最重大的现实问题之一。本文从工业化、工业现代化、工业文明三个层面对"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从而形成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预测的"基本参照系"。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及中国制造业发展特点,本文构建了包括总量指标、结构指标、技术指标、能源环境指标在内的三层次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基本参照系"和指标体系为基础,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提出了制造业2015年和2020年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龚唯平  薛白  董华  
先进制造业是广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采用先进制造模式、拥有先进市场网络组织的工业生产系统。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生产要素配置、市场网络组织三个内部动因与政府作用、发展环境两个外部动因的变动,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并由此形成了耦合动力机制。对先进制造业综合评价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选择指标和构造指标体系,以便有效的实现评价目标。基于先进制造业的系统结构体系,并结合指标体系设立的功能要求及其原则,本文构建了由四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子指标构成的先进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春雨  薛曼  
我国经济进入提质增效的新常态时期,制造业作为一国经济的“压舱石”,坚持新发展理念,在发展中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推进高速与高质、经济与环境相协调,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构建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分析制造业在新业态下发展状况,为提升产业竞争力,从制造业经济实力、创新潜力、绿色能力、融合动力四个方面构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测评制造业竞争实力提供借鉴,并为制造业其未来的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丽敏  马翔文  
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在使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引入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借鉴相关研究,采用无监督特征选择多子空间随机化协作模型优化筛选初始集,最终形成含6个子系统30个经济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测度2011—2019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检验了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清雅  
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文章遵循指标选取原则,构建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共享5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结合LASSO筛选变量法,最终选定16个三级指标进入模型;引入二次加权因子分析法,指标的权重依照因子方差贡献率确定。对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分项和综合评价,从而揭示各个省份在高质量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银银  
文章首先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并筛选指标体系,最后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发展的瓶颈和机遇。结果表明:(1)准则层指标按权重大小进行排序依次为:共享>开放>创新>绿色>协调;(2)指标层中权重较大的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GDP的OFDI、互联网普及率、海洋专业平均受教育程度、贸易开放度等;(3)多数省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等级在考察期间均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其中,广东、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浙江以及福建都表现为中高或高水平状态,仅河北、广西、海南处于低水平状态,但与中低水平的差距逐渐变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念  王蔚宇  
文章选取2000—2019年我国农业发展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涵盖农业发展、环境条件、资源条件与经济条件四大子系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障碍度、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测度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研究得出:2000—2019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呈现波动趋势;在2000年、2004年大关键节点下,农业发展、资源条件、经济条件指数呈上升趋势,环境条件指数呈下降趋势。从障碍度分析来看,环境和资源条件的障碍度较高,经济条件的最小,农业发展的适中;从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角度来看,农业发展、环境条件、资源条件与经济条件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极度耦合,四大子系统之间均呈现高度耦合关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崔宏桥  吴焕文  朱玉  
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协调融合、规模效益四大指标是新时期评价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从评价结果看,各省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差距悬殊,表征我国各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并不均衡。就各地区而言,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而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因创新驱动力不足,导致其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使得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宁夏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服务业发展注重创新,突出特色,表现抢眼。若要全面推进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卫东  周菲  魏泊宁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准确把握和量化测度经济发展现状,需要构建一套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效率、质量、结构、安全、可持续十个维度出发,构建包含137个细分项目指标体系,并运用2003—2017年经济运行数据进行实证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各维度发展并不均衡。由此,建议将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的着力点放在改善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转效率、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严密防范经济运行风险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文革   何斐然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挑战,中国经济仍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对世界经济复苏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宏、中、微观多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而后立足国际比较,纵向跨越时间、横向跨越空间,将各角度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对比,揭示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现实困境。研究发现,中国在“十五”计划时期至“十三五”规划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对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其他金砖国家,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呈高速追赶趋势。综合来看,中国在绿色发展质量、市场环境质量、产业结构质量、国际开放质量等方面发展亟须加强。基于此,面对全球化进程的变革期,提出缓解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问题、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规避风险的基本路径和应对策略。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爱霞   潘海岚   王晓琴  
加快口岸由“通道经济”转型为“产业经济”,是“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对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学理性探讨,依托层次分析思想构建测度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边境口岸数量多、类型丰富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21年数据,运用CRITIC权重法,对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趋势特征。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口岸经济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提升显著,创新发展有待加强,共享作用显现,绿色发展不平稳,岸城协调性不足。推动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转变发展理念,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立岸岸、岸城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加强口岸开放发展能力,以此推进云南口岸现代化建设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