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24)
- 2023(17663)
- 2022(14488)
- 2021(13113)
- 2020(10742)
- 2019(24168)
- 2018(23394)
- 2017(43655)
- 2016(23609)
- 2015(26233)
- 2014(26072)
- 2013(25645)
- 2012(24225)
- 2011(21853)
- 2010(22131)
- 2009(20840)
- 2008(20956)
- 2007(18922)
- 2006(17072)
- 2005(16199)
- 学科
- 济(110639)
- 经济(110500)
- 业(90621)
- 管理(82877)
- 企(79362)
- 企业(79362)
- 方法(39479)
- 业经(35703)
- 农(34525)
- 财(33404)
- 中国(31937)
- 数学(29944)
- 数学方法(29719)
- 地方(28832)
- 贸(26103)
- 贸易(26082)
- 易(25307)
- 制(24921)
- 农业(24324)
- 务(22585)
- 财务(22552)
- 财务管理(22514)
- 企业财务(21356)
- 技术(20214)
- 和(18634)
- 体(18031)
- 融(17846)
- 金融(17843)
- 银(17782)
- 银行(17763)
- 机构
- 学院(340720)
- 大学(336413)
- 济(149440)
- 经济(146507)
- 管理(132339)
- 研究(118723)
- 理学(111871)
- 理学院(110626)
- 管理学(109195)
- 管理学院(108509)
- 中国(94154)
- 京(72171)
- 财(72105)
- 科学(67570)
- 所(59084)
- 农(56288)
- 江(55493)
- 中心(55293)
- 财经(55130)
- 研究所(52457)
- 经(49895)
- 业大(46345)
- 北京(45580)
- 经济学(45101)
- 范(43900)
- 州(43600)
- 师范(43532)
- 农业(43396)
- 院(43362)
- 经济学院(40626)
- 基金
- 项目(218270)
- 科学(174015)
- 研究(165595)
- 基金(158152)
- 家(135904)
- 国家(134654)
- 科学基金(117086)
- 社会(108046)
- 社会科(102603)
- 社会科学(102582)
- 省(87431)
- 基金项目(82869)
- 教育(73858)
- 自然(71759)
- 划(70908)
- 自然科(70083)
- 自然科学(70068)
- 自然科学基金(68833)
- 编号(67715)
- 资助(63181)
- 成果(55213)
- 发(52052)
- 重点(49291)
- 部(48261)
- 创(47957)
- 课题(46415)
- 制(45384)
- 国家社会(45325)
- 创新(44152)
- 业(43118)
- 期刊
- 济(178789)
- 经济(178789)
- 研究(107368)
- 中国(77635)
- 财(58833)
- 管理(54809)
- 农(53675)
- 学报(46784)
- 科学(45302)
- 大学(37100)
- 农业(36786)
- 融(36758)
- 金融(36758)
- 教育(36628)
- 学学(34426)
- 技术(31306)
- 业经(31269)
- 财经(27838)
- 经济研究(27812)
- 经(24100)
- 问题(23864)
- 贸(22838)
- 业(21555)
- 国际(20519)
- 技术经济(18551)
- 世界(18433)
- 图书(17440)
- 现代(16482)
- 商业(16424)
- 理论(15430)
共检索到550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令 王亚飞 伍政兴
为探究数字贸易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选取2012—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熵值法构建数字贸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验证数字贸易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供应链升级的中介作用和市场需求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论证数字贸易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过程中,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供应链升级也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且影响机制受市场需求的调节。同时数字贸易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非线性影响,并受到供应链升级等变量约束。研究结论为揭示数字贸易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孔琳 柳欣雨 高庆朝
2024年全国外贸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探讨新质生产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逐年递增,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新质生产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分析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可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能增强新质生产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基础发达和市场环境良好的省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经济基础欠发达和市场环境欠佳省份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强化创新驱动和产业协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市场环境等对策建议,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和外贸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令 王亚飞 伍政兴
文章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测算;借助SPSSAU软件和Stata 17.0软件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直接正向影响,通过产业升级、人力资本等产生间接影响。同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并受到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影响。当门槛变量低于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而当门槛变量超过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就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贤 贺佳斌
基于湖南省14个市(州)2012—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β收敛检验和面板门限模型,探析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结果表明:首先,数字经济整体上能够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并显著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推进产业成果共享,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以及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其次,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收敛性,即落后地区发展水平增速高于发达地区,区域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最后,数字经济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特征,这种特征会导致其在农业应用上产生“数字鸿沟”,主要表现为对发达地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强,对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弱,不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鸿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贤 贺佳斌
基于湖南省14个市(州)2012—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β收敛检验和面板门限模型,探析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结果表明:首先,数字经济整体上能够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并显著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推进产业成果共享,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以及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其次,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收敛性,即落后地区发展水平增速高于发达地区,区域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最后,数字经济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特征,这种特征会导致其在农业应用上产生“数字鸿沟”,主要表现为对发达地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强,对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弱,不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鸿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磊 吴浜源
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条件改善不能明显提高制造业的增加值,反而会使制造业的出口下降;制造业增加值的上升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的出口,但制造业的出口却对制造业增加值产生负的影响。因此我国亟需转变当前基于价格优势的制造业出口贸易导向,积极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制造业 脉冲响应分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潘明明 张杰
构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理论框架,借助2001-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测度我国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挖掘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理路,结论如下: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显著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产生独立影响,且关联效应强化上述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经济实力、人力资本、政府干预强度及经济开放度维度异质性,并受自身水平调节。高经济实力、人力资本存量、经济开放度及适度政府干预强度地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更突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跨越门槛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也明显改观;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对地理和经济距离临近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显著空间外溢性,但对经济距离临近省份的影响效应更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小宁 王红霞 张国梁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本产业支撑和重要保障。从政策赋能机制视角出发,以2010—2020年15项产业数字化细分政策和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产业数字化政策主要通过提高劳动力质量、增加研发投入两种机制赋能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但具体细分政策在机制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两种机制的效果存在企业技术水平、规模及区位的异质性。其中,产业数字化政策更易通过影响劳动力质量作用于中高技术、特大型、东部企业;通过影响研发资本投入作用于中低技术、中型、中部企业,且企业规模越大,研发资本投入路径的赋能贡献越低。本文对我国产业数字化的相关政策实践进行了统一评估,其中对政策影响机制的探究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拓展的政策选择方向,这对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苗效东 吕明元 张旭东
从基础环境、技术支撑和工业应用三方面建立工业大数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利用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工业大数据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近年来,工业大数据和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总体呈增长态势,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工业大数据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工业大数据分指数中,工业应用指数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最大;产业结构优化是工业大数据影响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绿色发展受工业大数据影响更大,可借此实现跨越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鹏飞 沈洋 李爱民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表征。本文通过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测算了2008—2018年30个省份农旅融合发展水平。同时,基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考量,将非合意产出农业碳排放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体系,通过SBM-ML指数法测算出2008—2018年30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的二维视角,验证了农旅融合能否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上一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对当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显著影响,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和惯性效应。农旅融合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拓展农业产业链深度和广度、注重农旅融合人力资本培育、推动农旅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最大化发挥农旅融合空间效应等方面,思考了农旅融合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和治理范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世旺
本文基于2016-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对数字普惠金融和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构建基准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基准回归结果、异质性分析结果以及稳健型检验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添加系列控制变量后,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就控制变量而言,教育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均对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收入水平的相关系数显著为正值,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影响收入水平进而影响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东部地区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其充分表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流通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仁发 郑媛媛
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信息化水平和高端发展五个方面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能够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结果依然成立;分位数回归表明,随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结构对其促进作用越强;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结构主要通过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应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研发投入,着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介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东杰 邵琼燕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外贸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根据平滑调整假说(SAH),劳动力市场调整成本会随着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基于中国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进行检验,本文发现间隔3年的边际内产业指数最为有效,且产业内贸易水平对劳动力市场调整具有滞后效应,但回归分析结果并不支持SAH。随着产业内贸易比例扩大,劳动力的产业间调整增加,而并非产业内的调整。此外,劳动生产率和国内显性需求对劳动力市场调整有很大影响,在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的行业内,劳动生产率的这种影响更加显著,而显性需求和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作用较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延方 方若楠
基于广义Bonferroni曲线和广义Divisia指数分解模型,从包容性增长与绿色增长两个角度剖析中国制造业包容性与绿色增长现状,并结合二元矩阵模型探究其变化路径及演进模式。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整体包容性增长速度显著增加,但包容性增长质量相对不足,收入增长效应始终占据包容性增长的主导地位且存在明显的行业技术结构偏向;产出规模是引致碳排放增加的首要因素,产出碳强度和技术进步碳强度是导致碳排放减少的两个关键因素,各驱动因素对制造业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且制造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弱解耦状态居多,行业环境外部性和经济增长的解耦状态与其科技含量存在正相关;制造业包容性绿色增长模式正逐步改善,不同技术行业因其不同发展特征呈现出差异化包容性增长路径,调整分配制度、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任务依旧任重道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春梅 奚贞子 马金金
基于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大背景,使用1999-2016内地年30个省市、27个二位数工业行业数据定量测度区际产业转移,选择产业关联较强的电子设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使用投入产出法识别关联产业、测算其关联产业溢出,利用2004—2016年内地28个省市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对关联产业溢出效应与电子设备制造业转移的关系、产业转移中的关联产业溢出与电子设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2014年中国工业空间基尼系数出现拐点,总体工业由之前的分散转移转为新的集中转移,而电子设备制造业仍处在向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集聚的分散转移中;②电子设备制造业转移中的产业关联溢出效应确实存在,且促进了电子设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业高质量发展;③产业转移中第三产业关联溢出效应对电子设备制造业分散转移的作用高于工业,但工业的关联溢出对电子设备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明显高于第三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检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风险投资与高质量发展: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行业创新效率与行业股票收益率的关系研究——2005-2012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广东省对外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基于ARDL模型的检验
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创新能力与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企业微观层面的检验
加工贸易的就业效应——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检验
工业集聚、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2006—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数字金融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基于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数字经济发展助力中国服务贸易水平提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数字经济、消费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