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80)
2023(16597)
2022(13922)
2021(12426)
2020(10756)
2019(24128)
2018(23712)
2017(45743)
2016(25241)
2015(27977)
2014(27886)
2013(27949)
2012(25735)
2011(23237)
2010(23248)
2009(22252)
2008(22511)
2007(20542)
2006(17980)
2005(16378)
作者
(75817)
(63733)
(63618)
(60158)
(40474)
(30602)
(28706)
(24793)
(23860)
(22528)
(21802)
(21258)
(20384)
(20237)
(19990)
(19558)
(19456)
(18913)
(18405)
(18220)
(16094)
(15626)
(15596)
(14410)
(14409)
(14210)
(14203)
(14157)
(12783)
(12646)
学科
(113383)
经济(113219)
(97285)
管理(88916)
(85758)
企业(85758)
方法(52177)
数学(43004)
数学方法(42694)
(36843)
(34211)
业经(32144)
中国(26208)
(25530)
财务(25500)
(25483)
财务管理(25454)
企业财务(24208)
农业(23933)
地方(22003)
(20345)
贸易(20338)
技术(19938)
(19736)
(19330)
(18670)
(17990)
(17908)
理论(17136)
(16916)
机构
学院(375225)
大学(372797)
(157876)
经济(154840)
管理(147086)
理学(127116)
理学院(125747)
管理学(123978)
管理学院(123271)
研究(122340)
中国(94865)
(76981)
(76004)
科学(75391)
(71650)
(62984)
财经(60287)
业大(58641)
(57929)
农业(56854)
研究所(56854)
中心(56658)
(54682)
经济学(48707)
北京(47578)
(44905)
财经大学(44473)
经济学院(44347)
(44070)
(43512)
基金
项目(248745)
科学(196832)
基金(183097)
研究(176635)
(160735)
国家(159371)
科学基金(137032)
社会(115191)
社会科(109330)
社会科学(109300)
(98220)
基金项目(97540)
自然(89709)
自然科(87667)
自然科学(87637)
自然科学基金(86154)
(82116)
教育(80342)
资助(74036)
编号(69211)
重点(56304)
(55372)
成果(55111)
(54238)
(53460)
(50235)
创新(50149)
科研(48414)
(48403)
国家社会(48204)
期刊
(175213)
经济(175213)
研究(105329)
中国(69754)
(65826)
(63117)
学报(61624)
管理(56209)
科学(55977)
大学(46134)
学学(44316)
农业(44119)
(35511)
金融(35511)
技术(31280)
财经(31060)
业经(30070)
教育(29555)
经济研究(27361)
(26616)
(25694)
问题(23710)
技术经济(20602)
(18928)
(18643)
商业(18175)
财会(17586)
统计(17359)
科技(17223)
现代(17194)
共检索到550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李廉水  
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工资水平提高;并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工资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李廉水  
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工资水平提高;并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工资水平的提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帅  孙浦阳  张诚  
根据马歇尔集聚效应理论,使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19个行业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索了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对工资的影响;之后,通过引入教育指标,进一步验证集聚对教育的工资回报的影响,这样区分了马歇尔集聚中劳动力市场共享和知识外溢对工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集聚对教育回报无显著影响,但是却显著提高了本行业的工资水平,体现了马歇尔集聚中的技术外溢效应;相反,制造业集聚会压低本行业工资水平,但却显著提高了该行业教育回报,体现了劳动力市场共享效应。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对工资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耀群  周新生  
利用集中度指标对中国制造业20个行业,从2003年至2006年的区域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为:我国制造业已呈现出较强的地区集中性,但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程度较低,制造业产业集群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现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翁杰  
本文在工资决定的租金分享谈判框架下,利用浙江省2004年的经济普查数据,研究了国际贸易、企业盈利能力对制造业企业工资水平的决定效应。研究发现,资本方和劳动方之间存在明显的租金分享机制,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加会导致制造业从业人员收入的提升;尽管出口贸易没能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出口贸易可增强劳动方在租金分享中的谈判能力,最终提升工资水平。最后,本文在租金分享谈判框架下讨论了工资差异问题,并得出结论认为,当前的国际贸易模式不会导致工资差异的扩大,但是产业管制政策和外商直接投资有导致工资差异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文勇  
中国装备制造业中7个行业都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但存在相对于产值而言的就业和利润集聚程度偏低情况。分区位来看,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个行业的主要集聚地区,黄河、长江流域在内陆流经的地区是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区;东三省在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方面具有一定的集聚特征。规模经济、垄断性力量、承接国外转移以及国家扶持政策对于装备制造业的集聚成因效果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伟  张萃  
本文以空间集聚与制造业增长之间的逻辑联系为前提条件,分三个层面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中的FDI因素:一般层面之FDI渗透与制造业集聚之间的关联性;行业层面之集聚诸因素中的FDI因素;集聚程度有别层面之FDI集聚效应差异。借助成熟模型进行的数据分析表明,在所有这三个层面,FDI的行业空间集聚效应均明显可见。研究还显示,即使在高集聚行业,FDI迄今尚未产生新经济地理学推断的倒U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宏毅  
文章选取2001—2015年中国20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基尼系数测算了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在制造业行业层面和高集聚行业层面环境规制与制造业产业集聚之间呈现明显的U型关系,在低集聚行业层面环境规制并没有产生产业集聚效应。由于中国目前的制造业集聚程度并不高,环境规制的增强并不会抑制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詹宇波  张军  徐伟  
本文基于企业层面的抽样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中的工资决定因素,并对集体工资议价协议是否对工资决定产生作用给予了特别关注。研究发现: 整体而言,集体工资议价对于工资决定的影响存在所有制方面的差异,在国有企业当中的作用显著大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工会的存在与否对集体工资议价有一定的影响,且对职员的影响大于工人。此外,我们还发现员工的教育水平、培训投入、工作经验和本地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工资水平等因素对工资水平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是员工的教育水平对工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职员工资上,而工作经验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工人工资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均琳  邹毓洁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福建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及其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福建省工资水平的现状,并就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省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萃  赵伟  
本文在总揽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对外开放与制造业区域集聚的命题进行了系统梳理,鉴别出了对外开放促进制造业区域集聚的三个机制,分别为制度转型机制、技术溢出机制和基础设施机制,由此构建了一个机理系统。利用中国现实数据对上述机制进行的经验检验表明,对外开放主要通过制度转型机制和基础设施机制来对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发生作用,技术溢出机制尚未显现。在此基础上的实验模拟显示,不同作用机制下,对外开放对不同地区制造业集聚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呈现出发散态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旭辉  田国英  
产业集聚的一大功能在于节约成本。以食品制造业为对象,实证考察了区域产业集聚的成本效应,结果发现:食品制造业的区域集聚总体上产生了成本节约效应,但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食品制造业区域集聚的成本效应不仅与集聚度高低密切相关,而且与集聚度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高集聚和集聚成长地区食品制造业集聚的成本节约效应较为明显,而低集聚和集聚衰退地区食品制造业的集聚则出现成本上升现象。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萃  
本文以知识溢出的地方化(localization)特性为前提条件,从空间视点切入,首次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最大似然估计得出的结果表明,制造业区域集聚之技术创新效应非常显著。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对高创新行业和高集聚行业拓展回归分析的支持。研究还显示,FDI对高创新行业的技术创新作用并不显著,反而出现了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逆向技术扩散的可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闫逢柱  乔娟  
文章在一个简单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2001~2008年两位数水平的制造业数据和拓展的C-D函数,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集聚发展对工资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发展对工资变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影响方向、程度、机理不仅与行业特性高度相关,而且与产业集聚度高低及其变化方向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也有明显的关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蒋含明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通过将区域产品需求分为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构建包含企业集聚变量在内的工资方程,在省际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借助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资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在中国省域层面较为显著,地区工资水平对企业集聚的弹性系数均显著为正且在东部地区更大,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等举措将有助于缓解工资水平在我国省域间的趋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