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36)
- 2023(19148)
- 2022(16160)
- 2021(14847)
- 2020(12605)
- 2019(28494)
- 2018(28025)
- 2017(53940)
- 2016(29314)
- 2015(32468)
- 2014(31880)
- 2013(31845)
- 2012(28883)
- 2011(25929)
- 2010(26030)
- 2009(24780)
- 2008(23967)
- 2007(21319)
- 2006(18983)
- 2005(17091)
- 学科
- 济(116956)
- 经济(116786)
- 业(103620)
- 管理(98367)
- 企(91386)
- 企业(91386)
- 方法(52067)
- 数学(42115)
- 数学方法(41688)
- 财(37728)
- 农(36504)
- 业经(34939)
- 中国(33196)
- 融(28948)
- 金融(28945)
- 制(28791)
- 银(27841)
- 银行(27772)
- 行(26691)
- 务(26224)
- 财务(26152)
- 财务管理(26117)
- 农业(25508)
- 企业财务(24820)
- 学(23598)
- 地方(23484)
- 技术(21666)
- 环境(21527)
- 理论(21419)
- 和(21025)
- 机构
- 学院(417991)
- 大学(415551)
- 济(167862)
- 管理(165715)
- 经济(164359)
- 理学(142877)
- 理学院(141361)
- 管理学(139066)
- 管理学院(138338)
- 研究(137876)
- 中国(109595)
- 京(88329)
- 科学(86208)
- 财(80764)
- 农(77079)
- 所(69663)
- 业大(66681)
- 财经(64079)
- 中心(63605)
- 研究所(63361)
- 江(62321)
- 农业(60680)
- 经(58183)
- 北京(55312)
- 经济学(50504)
- 范(50277)
- 州(50068)
- 院(49719)
- 师范(49677)
- 财经大学(47498)
- 基金
- 项目(283492)
- 科学(222372)
- 基金(206305)
- 研究(203136)
- 家(181191)
- 国家(179651)
- 科学基金(154275)
- 社会(129237)
- 社会科(122574)
- 社会科学(122537)
- 省(111974)
- 基金项目(109994)
- 自然(101587)
- 自然科(99167)
- 自然科学(99138)
- 自然科学基金(97379)
- 划(93330)
- 教育(91301)
- 资助(84252)
- 编号(81121)
- 成果(64389)
- 重点(63522)
- 部(61433)
- 创(60942)
- 发(60296)
- 创新(56469)
- 课题(55619)
- 科研(54370)
- 制(53456)
- 国家社会(53270)
- 期刊
- 济(187094)
- 经济(187094)
- 研究(120672)
- 中国(79471)
- 农(71192)
- 学报(70192)
- 财(64476)
- 管理(63469)
- 科学(62833)
- 大学(52793)
- 学学(50527)
- 农业(48009)
- 融(47640)
- 金融(47640)
- 教育(37471)
- 技术(34256)
- 业经(32564)
- 财经(31886)
- 经济研究(28614)
- 经(27271)
- 业(26654)
- 问题(24274)
- 技术经济(20929)
- 科技(20885)
- 版(20621)
- 现代(19843)
- 理论(19521)
- 商业(18754)
- 财会(18307)
- 业大(18181)
共检索到616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君
基于2000—2018年省际层面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金融业集聚对绿色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和金融业集聚均对其所在省份的绿色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邻近省份的制造业集聚和金融业集聚也会对该省份的绿色生态效率带来显著提升;各地区的绿色生态效率水平还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本省的集聚经济会通过刺激研发投入,从而提高绿色生态效率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君
基于2000—2018年省际层面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金融业集聚对绿色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和金融业集聚均对其所在省份的绿色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邻近省份的制造业集聚和金融业集聚也会对该省份的绿色生态效率带来显著提升;各地区的绿色生态效率水平还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本省的集聚经济会通过刺激研发投入,从而提高绿色生态效率水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传清 申雨琦
根据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基尼系数估算全国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但地区差异明显;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显著的N型关系,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东部、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呈递增的正向非线性影响,中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先降后升态势,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N型关系;研发投入强度、能源消耗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城市化水平、环境规制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提高装备制造业发展质量,应增加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化、绿色化发展。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集聚 绿色创新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威 司孟慧
采用中国2005-2017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动态面板模型,旨在探究中国金融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证券及保险业等金融机构的集聚度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金融集聚通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实现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作为控制变量的环境规制、能源结构和人力资本有助于推动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反而抑制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由此,提升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既需要发展国内地区金融中心,增强对区域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也需要中国的政策指引,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积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望生 郑延钦 张扬
文章基于2006—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面板数据,运用两步系统GMM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流域内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U”型变化特征,同时,制造业集聚还会扩大城市间绿色经济效率差距。无论是城市绿色经济效率还是城市间绿色经济效率差距均存在路径依赖。(2)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在上、中游地区呈现“U”型变化特征,而在下游地区则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制造业集聚对城市间绿色经济效率差距的扩大效应呈现上、下、中游地区依次递减的变化趋势。(3)流域内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基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双重门槛效应和外商投资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邬佩云 韩峰
基于马歇尔集聚经济理论,依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考量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通过人力资本外部性、知识溢出效应机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但规模经济效应机制不成立,且该结果在更换核心变量指标、考虑极端值、替换固定效应及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鉴于此,应因地施策,加快推动区域内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升软环境建设水平,促进企业绿色化发展。
关键词:
数字产业 制造业 协同集聚 绿色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晓书 胡祥和 周吉峙 向宽虎
制造业集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08~2020年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制造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验证了威廉姆森假说,并且绿色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此外,将总样本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分析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且各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均有待提升。因此,仍需鼓励制造业集聚和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
作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金融集聚可为流通业绿色化转型、提升绿色经济效率提供良好支持。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面板分位数模型与空间滞后模型,探究金融集聚对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具有边际递增的促进效应。制度环境在金融集聚影响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广印 王思敏
当前结构转型背景下,金融集聚能够为各大产业的绿色改造与技术升级提供资金支持。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采用门槛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金融集聚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机制,并以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金融集聚以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渠道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空间机制。结果表明:(1)全国绿色经济效率呈N形波动趋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2)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先升后降的U形关系,前期金融集聚不利于本地及周边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后期则发挥出正向促进作用。(3)金融集聚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中介机制对当地绿色经济效率产生影响,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部分中介作用更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吴传清 邓明亮 陈文艳
集聚经济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是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中国大部分制造业在地理上高度集中,省际差异、行业差异明显;环境效率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环境效率较高,中西部地区环境效率较低;制造业集聚水平与环境效率呈显著N型关系,制造业集聚的不同演化阶段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不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环保意识、政府规制、城镇化、对外开放水平等是影响环境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环境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加快推动制造业集聚升级、坚持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外资准入环境门槛等。
关键词:
制造业 集聚 环境效率 N型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玮 张万里
基于中国29个省份17个二位数制造业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制造业按要素密集度分类,利用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法求出制造业的效率,运用非线性平滑面板转换模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制造业集聚水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引入负外部性的制造业效率并非与集聚程度呈正向关系,这里将制造业分为过度集聚型、集聚推进型和集聚递减型,集聚递减型和过度集聚型负外部性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2)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已处在过度集聚阶段,而中、西部也出现了过度集聚现象;(3)东部沿海地区效率与铁路密集度成负向关系,而与能源消耗成正向关系,交通拥挤影响着经济发展,且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以高能耗为基础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玮 张万里
基于中国29个省份17个二位数制造业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制造业按要素密集度分类,利用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法求出制造业的效率,运用非线性平滑面板转换模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制造业集聚水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引入负外部性的制造业效率并非与集聚程度呈正向关系,这里将制造业分为过度集聚型、集聚推进型和集聚递减型,集聚递减型和过度集聚型负外部性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2)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已处在过度集聚阶段,而中、西部也出现了过度集聚现象;(3)东部沿海地区效率与铁路密集度成负向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阳 唐晓华
本文利用中国21个制造业行业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考察区域互动中的学习和竞争机制如何影响制造业集聚改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区域互动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区域互动减弱制造业集聚效应;区域互动减缓产业集聚在技术进步中的效果,但对集聚改善技术效率具有促进作用;竞争机制增进制造业集聚效应,提升行业效率;学习机制中的科研人员流动提升行业效率,而研发经费强度和研发效率减缓效率改进。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区域互动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正楚 蔡湘杰 潘红玉 刘亚威
产业协同集聚是否成为优化制造业创新资源配置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此,基于2013~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制造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称之为“两产业协同集聚”)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不同创新效率指数影响结果不一,两产业协同集聚与技术进步指数呈现正相关关系,与技术效率指数呈现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解技术效率指数得出,两产业协同集聚能有效促进制造业纯技术效率的提升,但不利于规模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得出的启示是:应该积极引导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挥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积极作用,提高金融业服务制造业能力,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宋清华 林永康
中共二十大报告为中国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指明了方向。基于2012—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金融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促进作用,金融中心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且在企业规模和地区分布中呈现出明显异质性。机制分析发现,金融集聚的外部性带动了资本、劳动和知识等生产要素的集聚,进而提高了制造业企业资源可得性和便利性,同时绿色金融发展进一步加快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有助于制造业企业充分释放绿色技术创新活力。研究结论可为金融集聚推动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中国的经验证据,也为中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