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41)
2023(10574)
2022(8763)
2021(7681)
2020(6665)
2019(14548)
2018(14470)
2017(27797)
2016(14807)
2015(16391)
2014(16355)
2013(16131)
2012(14655)
2011(12913)
2010(13187)
2009(12812)
2008(12956)
2007(12033)
2006(10797)
2005(10246)
作者
(42662)
(35820)
(35804)
(33738)
(22789)
(16853)
(16017)
(13670)
(13341)
(12883)
(12333)
(11988)
(11677)
(11343)
(11139)
(10721)
(10661)
(10374)
(10326)
(10184)
(8818)
(8809)
(8650)
(8212)
(8049)
(8041)
(7870)
(7816)
(7074)
(7016)
学科
(81540)
(75787)
企业(75787)
管理(70790)
(67194)
经济(67077)
方法(28186)
(27384)
业经(26563)
(23525)
(20733)
财务(20710)
财务管理(20689)
技术(20310)
数学(20121)
数学方法(19983)
企业财务(19647)
(18667)
农业(17147)
(16040)
环境(15067)
中国(14762)
(14441)
(13511)
(13303)
体制(12718)
理论(12692)
技术管理(12582)
企业经济(11338)
经营(11166)
机构
学院(224405)
大学(218373)
(98786)
经济(97007)
管理(93798)
理学(80234)
理学院(79554)
管理学(78788)
管理学院(78353)
研究(68022)
中国(55346)
(49339)
(45119)
财经(38292)
科学(38113)
(36025)
(35674)
(34563)
(33251)
中心(31536)
业大(30734)
经济学(29658)
研究所(29339)
农业(28073)
财经大学(27957)
北京(27928)
(27383)
商学(27051)
商学院(26825)
经济学院(26779)
基金
项目(143166)
科学(115752)
研究(107761)
基金(106357)
(90591)
国家(89788)
科学基金(80032)
社会(72115)
社会科(68584)
社会科学(68566)
(57204)
基金项目(56538)
自然(50199)
自然科(49043)
自然科学(49033)
自然科学基金(48233)
教育(47623)
(45780)
编号(42147)
资助(42004)
(34589)
(34105)
(33823)
成果(32660)
(32275)
重点(31745)
创新(31019)
(30929)
国家社会(30378)
课题(28496)
期刊
(116335)
经济(116335)
研究(65831)
中国(45174)
(43570)
管理(41086)
(34826)
科学(29297)
学报(27534)
农业(23987)
技术(23228)
大学(22506)
学学(21674)
业经(20912)
(20901)
金融(20901)
财经(19918)
经济研究(17381)
(17181)
教育(17038)
技术经济(14944)
问题(14846)
(14781)
财会(13331)
现代(12119)
科技(11398)
会计(11254)
世界(11147)
(11004)
商业(10862)
共检索到341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伟娜  徐勇  
本文利用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技术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较小企业规模和较高生活水平促进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环境规制和科技投入强度没有增强对环境技术效率的改进,FDI在高环境技术效率组中更易于促进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根据实证结果,政府应从全局上通过制造业集聚转型升级、判识集聚度拐点、发挥集聚优势来实施节能减排;考虑行业异质性,政府应分别采取跨越提升与政府推动、平稳提升与政府鼓励、渐进提升与政府规划、突破提升与政府引导的发展战略来实现节能减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伟娜  杨永福  王珍珍  
制造业集聚作为最具活力的空间组织形式,在有关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中一直被忽视。本文通过中国30个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与大气污染之间呈N型曲线关系;目前中国制造业处于中级集聚阶段,大气污染总量随集聚度提高而增加,但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制造业大气污染的缓解主要来自环境规制、FDI等外部因素,内在节能减排动力不足。因此,政府应在大力推进制造业向高集聚阶段发展的同时,引导产业通过自身的环保节能需求来实现节能减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礼琼  李伟娜  
利用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由专业化集聚带来的马歇尔外部性和由多样化集聚带来的雅各布斯外部性对环境及工业协调性的影响,试图寻求新的节能减排的政策着力点。研究发现:马歇尔外部性和雅各布斯外部性都与代表环境及工业协调性的环境技术效率呈"倒U型"曲线关系;马歇尔外部性和雅各布斯外部性会对环境及工业协调性共同起作用。建议政府积极利用这两种外部性正效应实现节能减排。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兵  梁淑珍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对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我国26个制造业行业1999~2008年的效率和生产率及其构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的过多使用以及SO2和COD的过度排放是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环境无效率水平最高的是原材料工业,环境效率水平最高的是机械设备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低于市场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说明了环境管理的无效率;纯技术进步是中国制造业行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樟生   赵梦馨怡  
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战略部署下,作为绿色转型的关键实施主体,制造企业不断利用网络嵌入和知识重组以促进其在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工作的平稳、有序推进。本文以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企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外部技术网络嵌入的技术网络地位和网络有效规模进行测算,基于“外部合作-知识重组-节能减排”的逻辑思路分别探索外部技术网络嵌入对制造企业节能减排的直接效应,以及从知识重组视角探讨知识再创造和知识再利用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技术网络地位和网络有效规模显著有利于降低合作企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知识重组能力在技术网络地位与网络有效规模对节能减排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作用。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以提高制造企业节能减排成效,为推进“统筹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实施绿色制造”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雪冬  江可申  
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将制造业按结构属性分组考察了生产率与能源、环境的关系及门限效应。研究发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能耗系数为正、环境系数为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能耗系数不稳定。结果表明,在密集型行业分类组别下,在资本和出口交货门限范围之内,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能源影响为正,环境影响为负,且影响程度大,超越门限范围则影响程度减小,在外资占比门限条件下,两类行业能耗、环境系数表现为超越门限后统计显著。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在一定门限范围内环境影响为正的情况。区域分组后,在行业出口交货值门限下上海和浙江表现为能源为正、环境为负,且小于门限时影响程度最大。外资比例江苏与上海在一定门限区间内,能源为正,环境为负向影响,且两个系数在整个区间内最大,浙江则表现为低于第一门限时,能耗和环境影响的显著且均为正的特点。资本额门限条件下,江苏表现为能耗为正、环境为负,且资本大于门限值时,影响最大;浙江在第一和第二门限之间时,仅能源影响显著系数为正。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吴传清  邓明亮  陈文艳  
集聚经济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是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中国大部分制造业在地理上高度集中,省际差异、行业差异明显;环境效率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环境效率较高,中西部地区环境效率较低;制造业集聚水平与环境效率呈显著N型关系,制造业集聚的不同演化阶段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不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环保意识、政府规制、城镇化、对外开放水平等是影响环境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环境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加快推动制造业集聚升级、坚持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外资准入环境门槛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伟娜  
文章在对美国产业区域专业化向心力与离心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美国废水、废弃气和废物数据探讨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美国能源消耗增长率数据考察了美国产业集聚与环境效率之间的关系,从产业集聚的转型升级、集聚内企业技术、知识、基础设施共享和有效的环保节能政策三个层面给出我国雾霾治理的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立平  鲍鑫  
本文利用三个测度指标分析了近几年来文化制造业的集聚特征,结果表明各区域文化制造业集聚水平差异很大,其中广东文化制造业的集聚程度最高,江苏、浙江等地的文化制造业集聚水平较高。通过技术效率指标发现,大部分省市文化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和资源配置水平同样存在差异。为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文化制造业集聚水平与综合技术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促进文化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技术效率。建议技术效率较低的区域着力促进文化制造业集聚,从而提升技术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牛晨  周涛  
对我国制造企业发展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以山东省淄博市纺织制造企业为例,设计了基于节能减排的制造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了该地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近13年的发展状况和节能减排情况的整体数据,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节能减排对纺织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最后在分析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节能减排与企业竞争力增强的双赢发展是可能的,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群英  陈光玖  
文章基于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进行了我国产业的环境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增长趋势的分析,并选择市场竞争以及环境效率探讨了节能减排控制效率,从经济水平、产业、能源结构、开放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投入等角度结合SE-DEA背景下的Tobit随机效应模型予以节能减排环境效率验证,结果证实:我国产业存在节能减排效率自东向西的效率递减空间趋势特征,创新研发投入以及开放程度是影响产业节能减排环境效率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五七  聂鸣  
本文运用1998~2010年工业行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基于DEA的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测算了节能减排约束的36个工业行业技术效率,通过核密度估计分析行业技术效率的动态分布特征,并就工业产权结构变革与行业异质性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测算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工业行业技术效率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存在对生产前沿的技术追赶效应。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行业技术效率差距有不断减小的趋势,但全国工业技术效率的平均水平偏低,节能减排潜力依然较大。基于Tobit随机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国退民进"的工业产权结构变革有利于技术效率改进,FDI显著促进了技术效率提升,技术效率与行业集中度呈U型曲...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伟娜  徐勇  
采用2001~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全样本回归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技术效率呈倒U型关系,人均消费水平与环境技术效率也呈倒U型,科技投资和企业环境管理能力与环境技术效率显著正相关,工业结构和能源消耗与环境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东、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大差异性。政府应针对各区域制造业集聚发展阶段及特征制定相应政策,促进环境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超  胡浩然  
本文从节能减排与产业发展的困境出发,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影响节能减排的内在机制并探究其融合路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能够促进整体行业的节能减排,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然而,这一影响机制存在行业异质性:重污染行业环境规制并没有显示积极的规制效果,其交互作用显著存在;轻污染行业则相反,环境规制得以有效发挥,但其交互作用并不存在。笔者建议应根据行业特征调整规制政策,从规制工具类型转变、独立规制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推动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共同发挥节能减排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玲  陈仲常  马大来  
在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基础上,引入"技术不会遗忘"假定,运用序列DEA方法测算并分解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基于节能减排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分析了制造业节能减排的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能耗、排放存在"双高代价"、"不对称性",能耗结构影响行业污染排放量,在减排政策中应重点关注;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上升趋势,其主导因素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贡献较小,而且制造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模式;行业效率的异质程度虽有所缩小,但异质性将长期存在,可能的内在机制在于资本和劳动配置情况、经济改革的影响和行业本身的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