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84)
- 2023(22948)
- 2022(19309)
- 2021(18062)
- 2020(14764)
- 2019(34047)
- 2018(33657)
- 2017(64225)
- 2016(34928)
- 2015(39136)
- 2014(38953)
- 2013(38096)
- 2012(35121)
- 2011(31568)
- 2010(31953)
- 2009(29530)
- 2008(29056)
- 2007(26050)
- 2006(23131)
- 2005(20902)
- 学科
- 济(144133)
- 经济(143943)
- 业(112059)
- 管理(110185)
- 企(97002)
- 企业(97002)
- 方法(61701)
- 数学(50932)
- 数学方法(50114)
- 农(42421)
- 财(41819)
- 中国(40082)
- 业经(38750)
- 地方(31520)
- 制(30792)
- 农业(28878)
- 学(27980)
- 务(27254)
- 贸(27246)
- 贸易(27221)
- 财务(27153)
- 财务管理(27099)
- 理论(26579)
- 易(26452)
- 企业财务(25662)
- 技术(24787)
- 和(24405)
- 银(22973)
- 银行(22923)
- 环境(22878)
- 机构
- 学院(494165)
- 大学(490775)
- 济(196830)
- 管理(192507)
- 经济(192506)
- 理学(165059)
- 研究(164153)
- 理学院(163195)
- 管理学(160060)
- 管理学院(159142)
- 中国(126163)
- 京(105555)
- 科学(100901)
- 财(94869)
- 所(82144)
- 农(81892)
- 江(76062)
- 中心(75210)
- 财经(74094)
- 研究所(73984)
- 业大(72682)
- 经(67241)
- 北京(66820)
- 范(65057)
- 师范(64401)
- 农业(63648)
- 州(61104)
- 院(60178)
- 经济学(58978)
- 财经大学(54721)
- 基金
- 项目(328983)
- 科学(259602)
- 研究(242072)
- 基金(237531)
- 家(206531)
- 国家(204737)
- 科学基金(176984)
- 社会(152264)
- 社会科(144343)
- 社会科学(144304)
- 省(130020)
- 基金项目(124851)
- 自然(114618)
- 教育(112747)
- 自然科(112015)
- 自然科学(111989)
- 自然科学基金(109945)
- 划(108355)
- 编号(99265)
- 资助(98046)
- 成果(80591)
- 重点(73803)
- 发(71960)
- 部(71851)
- 创(69527)
- 课题(69278)
- 创新(64531)
- 国家社会(62577)
- 科研(62420)
- 教育部(61950)
- 期刊
- 济(224779)
- 经济(224779)
- 研究(147103)
- 中国(102842)
- 管理(76452)
- 农(76014)
- 财(75853)
- 学报(75656)
- 科学(70410)
- 教育(60224)
- 大学(58655)
- 学学(55132)
- 农业(52082)
- 技术(47246)
- 融(45958)
- 金融(45958)
- 业经(38499)
- 财经(36542)
- 经济研究(34788)
- 经(31363)
- 问题(29336)
- 业(28964)
- 技术经济(24917)
- 图书(24339)
- 版(23289)
- 科技(23076)
- 贸(22779)
- 统计(22746)
- 现代(22727)
- 理论(22093)
共检索到748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志远 丁小珊 韩冲 于皓
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是实践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空间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制造业集聚对污染排放的空间关联机制。模型的均衡条件显示制造业集聚的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对当地市场和其他城市的产品价格指数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市场的均衡需求,并进一步通过影响生产而作用于当地的污染排放。因此,某一地区的污染排放不仅受本地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城市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这体现为污染排放的空间关联性。基于均衡条件导出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本地与异地制造业集聚对当地环境污染均具有非线性影响,而整体上制造业集聚降低了污染排放。本文结论对当前产业政策调整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为实现地区产业协同、城市集群绿色发展提供实践依据,对统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污染关联 溢出效应 协同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阳 唐晓华
通过梳理制造业集聚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利用中国285个城市数据,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考虑制造业内外部地位的情况下,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呈现"先扬后抑"的趋势,同时由于行政等级城市的调节能力更强,使得制造业城市要比行政等级城市更容易出现拥挤效应;制造业、服务业、以及两产业不同组成部分形成的协同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表现出相同的"U型"关系,但制造业与低端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城市等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怡爽 赵果庆
中国制造业对FDI的空间依赖性已得到越来越多的文献所证实,但大多数文献都忽略了汽车制造业对FDI产业的空间依赖性。本文依据统计数据把中国汽车制造业分为内资汽车制造业和FDI汽车制造业,并以2003~2008年数据分别检验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自相关性,同时,用空间面板模型进一步估计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相邻效应、集聚效应和FDI汽车制造业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汽车制造业对FDI汽车制造业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FDI汽车制造业对内资汽车制造业还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以资产为载体的技术溢出更突出。目前,中国汽车制造业仍处地区竞争态势,还需因势利导,制定分类政策,促进中国汽车制造业集聚发展...
关键词:
汽车制造业 FDI 空间依赖性 空间集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大为 黄秀丽 罗永华
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高端制造业面板数据,应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高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并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引入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应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高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高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上升态势显著,呈“东-中-西”依次递减状态,空间上具有正相关性;数字经济发展对高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明显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通过门槛面板模型实证得出,数字经济发展对高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全国及东部地区显示为线性特征,中部地区表现为“N”型影响特征,西部地区则为“U”型影响特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晓书 胡祥和 周吉峙 向宽虎
制造业集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08~2020年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制造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验证了威廉姆森假说,并且绿色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此外,将总样本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分析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且各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均有待提升。因此,仍需鼓励制造业集聚和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儒 卫离东
地方政府竞争和产业集聚作为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厘清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考虑地区经济增长和减排效应入手,采用全要素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和SBM-DEA模型测算2005-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效率,从空间视角考察了地方政府竞争、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地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呈现空间集聚的特征;地方政府竞争抑制了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产业集聚起到促进作用,而两者的交互作用有利于提高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地理位置和城市规模下,地方政府竞争和产业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性。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强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作用,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比例,以推动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晓丽 吴富强
本文选取2008—2018年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金融集聚与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进趋势及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并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金融集聚能提高中心城区的绿色发展效率,也能对周边地区产生空间溢出影响,且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M"型空间衰减趋势。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集聚的直接效应只在东西部地区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只在东中部地区显著,特大型和大型城市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峰 宋晓娜 董会忠
提高资源要素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效用是保障其绿色成功转型的关键。文章以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因素为研究视角,对资源禀赋进行储量与产量双维度的评估,并在测度地区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指数的基础上,结合制造业外资依存度、劳动力质量建立其空间Durbin面板数据模型,系统性地分析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过程中资源禀赋的内在作用机理及溢出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过程中会受到"资源诅咒"效应的影响,而且对邻近地区制造业绿色发展产生扩散与溢出效应。同时,在劳动力质量呈现负向外溢的趋势下,外资引入利用所引发的正向溢出效应作用效果相对有限,且难以弥补地区资源过度消耗而造成制造业绿色转型动能不足的效益损失。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破解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中的"资源诅咒"问题迫在眉睫。
关键词:
制造业 绿色转型 资源约束 空间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蓉
为了对产业集聚、技术交易与二氧化碳排放效应进行分析,对中国30个省份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上,制造业集聚会导致地区碳排放量增加,但是技术交易与制造业集聚的交互项有利于碳排放量减少。(2)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技术交易促进了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从而有助于碳减排效应;中部地区二氧化排放与制造业集聚和技术交易的关系并不显著;西部地区仅仅符合传统EKC假说,未发挥出技术交易的重要作用。以上结论表明:对于我国这样处于后发优势的国家,初始技术水平不高,内生创新动力有限,基于技术交易的异质性技术流动作用非常重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蓉
为了对产业集聚、技术交易与二氧化碳排放效应进行分析,对中国30个省份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上,制造业集聚会导致地区碳排放量增加,但是技术交易与制造业集聚的交互项有利于碳排放量减少。(2)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技术交易促进了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从而有助于碳减排效应;中部地区二氧化排放与制造业集聚和技术交易的关系并不显著;西部地区仅仅符合传统EKC假说,未发挥出技术交易的重要作用。以上结论表明:对于我国这样处于后发优势的国家,初始技术水平不高,内生创新动力有限,基于技术交易的异质性技术流动作用非常重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婷 赵伟
基于已有调研观察及案例分析文献,文章按照空间经济学规范范式理出了两个关于KIS集聚影响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实证命题,并根据命题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进而引入2005-2007年间中国283个城市KIS产业及工业企业数据,在考虑空间互动的基础上,对相关命题予以检验。研究显示:KIS空间集聚能够显著地改善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效率,以两类代表性KIS产业数据为例的回归分析表明,KIS产业集聚不仅对所在地区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通过空间关联性,KIS集聚还能产生跨区域创新效应。进一步基于企业分组比对的检验揭示,KIS集聚-创新效应因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所在行业技术水平不同而异。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正霞 曹长帅 王建明
在中国着力实现绿色经济转型和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的背景下,文章基于2003—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统计数据,揭示了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区位特征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环境规制、污染型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重心均有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有着显著抑制作用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污染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污染型产业集聚到达阈值后,环境污染会减少,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为缓解中国环境问题并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布局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晓娜 薛惠锋
文章根据行业污染密集度将制造业划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污染三类,引入FDI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构建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环境规制面板数据模型,并检验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环境规制、FDI水平溢出和前向溢出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均呈显著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呈抑制作用;重度污染行业检验中,仅有FDI前向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呈显著促进作用,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呈“倒U”型;中度污染行业检验中,FDI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都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呈抑制作用;轻度污染行业检验中,环境规制不仅支持“波特假说”,而且有利于增强FDI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成效。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FDI溢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煜华 袁亚雯
中国承诺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为制造业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此目标下,中国制造业亟待绿色转型以提升绿色竞争力,其重要性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探究碳中和目标下制造业绿色转型机制,文章研究利用扎根理论对制造企业进行多案例分析,提取碳中和目标下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因素,结合ISMGMICMAC建构机制模型,揭示碳中和目标下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经济和气候合作是前进助力,产业结构调整、绿色财政政策、减排政策等是重要基础,共性技术供给平台、技术生态化创新、碳减排技术等是基本保障,为碳中和目标下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理论补充和实践指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英霞 田秀杰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的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2003-2010年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较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相对滞后。提出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有效融合,这对东北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不同渠道的技术溢出与中国制造业绿色生产率
环渤海城市制造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实证分析
参与电商对农户绿色生产意识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分析
产业集聚、空间溢出与制造业创新——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制造业产业集聚如何影响生态环境——基于绿色技术创新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双中介模型
FDI技术溢出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路径演化的影响研究——基于演化博弈模型
空间溢出、产业集聚效应与工业绿色创新效率
产业生态化协同集聚的绿色经济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
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及其空间溢出——以江苏装备制造业为例
制造业集聚、空间知识溢出与城市创新绩效——来自中国283个城市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