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9)
- 2023(11690)
- 2022(9223)
- 2021(8251)
- 2020(6922)
- 2019(15202)
- 2018(15227)
- 2017(29669)
- 2016(16178)
- 2015(17842)
- 2014(18018)
- 2013(17589)
- 2012(15730)
- 2011(13808)
- 2010(14087)
- 2009(13769)
- 2008(14022)
- 2007(13034)
- 2006(11786)
- 2005(11261)
- 学科
- 业(80772)
- 企(72474)
- 企业(72474)
- 济(72165)
- 经济(72033)
- 管理(66802)
- 业经(28114)
- 财(27415)
- 农(27270)
- 方法(26715)
- 中国(20625)
- 农业(20292)
- 制(20088)
- 务(20034)
- 财务(20005)
- 财务管理(19984)
- 企业财务(18953)
- 数学(18759)
- 数学方法(18637)
- 技术(16372)
- 体(15404)
- 地方(14272)
- 划(14116)
- 策(13969)
- 和(13240)
- 理论(13225)
- 体制(13140)
- 银(11351)
- 银行(11339)
- 企业经济(11308)
- 机构
- 学院(237262)
- 大学(231852)
- 济(103833)
- 经济(101922)
- 管理(94926)
- 理学(80786)
- 理学院(80006)
- 管理学(79045)
- 管理学院(78597)
- 研究(75168)
- 中国(61192)
- 财(52388)
- 京(48396)
- 科学(41729)
- 财经(40581)
- 农(38381)
- 江(38077)
- 所(37091)
- 经(36668)
- 中心(34508)
- 研究所(32696)
- 经济学(32027)
- 业大(31495)
- 北京(30148)
- 农业(29699)
- 州(29677)
- 财经大学(29638)
- 经济学院(28838)
- 商学(27475)
- 范(27356)
- 基金
- 项目(149371)
- 科学(120337)
- 研究(113607)
- 基金(110332)
- 家(93934)
- 国家(93034)
- 科学基金(82179)
- 社会(75943)
- 社会科(71869)
- 社会科学(71856)
- 省(58504)
- 基金项目(58455)
- 教育(50934)
- 自然(50561)
- 自然科(49410)
- 自然科学(49396)
- 自然科学基金(48586)
- 划(47446)
- 编号(45400)
- 资助(43380)
- 成果(36984)
- 制(34615)
- 业(34402)
- 创(34203)
- 部(33560)
- 重点(33031)
- 发(32643)
- 国家社会(31876)
- 课题(31111)
- 创新(31053)
- 期刊
- 济(125930)
- 经济(125930)
- 研究(72709)
- 中国(50125)
- 财(45319)
- 管理(41570)
- 农(38751)
- 科学(31362)
- 学报(29895)
- 农业(26093)
- 融(25220)
- 金融(25220)
- 大学(24569)
- 学学(23443)
- 业经(22515)
- 技术(21522)
- 财经(21361)
- 教育(20561)
- 经济研究(18867)
- 经(18428)
- 问题(16713)
- 业(15573)
- 技术经济(13506)
- 财会(12962)
- 现代(12833)
- 世界(12543)
- 贸(11931)
- 商业(11497)
- 会计(11274)
- 经济管理(11010)
共检索到368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敖荣军
我国制造业的省际差异与中部地区劳动力跨省迁出的省际分布差异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中部地区劳动力向制造业的集中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和集聚,这又增强了该地区对中部地区劳动力的拉力,在这种动态的累积循环中,中部地区边缘化的地位日益明显。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部地区的边缘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结果;其政策含义是,推动制造业发展对于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实现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制造业集中 劳动力流动 中部地区边缘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蔡昉
外来劳动力在城市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对待,导致外来劳动力在城市陷入边缘化的境地。要改变外来劳动力的这种地位,惟一的途径是进行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使外来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后,能在就业、社会保障、获得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
关键词:
外来劳动力 边缘化 户籍改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敏洁 徐常萍 唐磊
文章以中国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采用路径分析和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自助法,实证分析了制造业集聚对劳动力流动的多重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区域制造业集聚程度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工资和房价也越高,前者抑制劳动力流动,后两者促进劳动力流动,综合作用下,当前制造业集聚机制仍以向心力为主;智能制造提高了集聚下的环境效率、生产效率和企业空间盈利边界,强化了核心区域对劳动力流入的吸引,验证了“数字鸿沟”效应;改善欠发达地区空气污染和设施便利性问题成为发挥分散力,引导集聚走向分散的内在核心。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智能制造 区域福利 数字鸿沟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云彦 朱金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扩展,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以劳动密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发展迅速,这些地区正在以一种反梯度模式进行着其特殊的"再工业化"过程,并形成对内地国有部门和传统工业地区的刚性就业替代。人口外迁、就业萎缩、经济地位下降,中部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在显现被"边缘化"的趋势。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FDI 就业 区域 人口迁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郑江淮 王成思
传统发展经济学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角度来界定经济发展,暗含着工业化始终处于一定水平上。然而,现实中的工业化是一个不断的产业升级过程。本文在苏州产业升级和农村变化的实践基础上,通过模型论证了在工业化升级下出现的中年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和"返土"现象,及其对工业化升级所需要的土地集中的影响。本文分析得出:由于中国简单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工业化升级会对中年农村劳动力在工业部门就业产生逆向冲击,使得农民在工业部门的就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采取不适当的土地集中方式,将会使农民失去未来生活的保障,并阻碍土地集中。本文在比较了一次性补偿方式和土地股份制之后,进一步得出,一次性补偿方式会降低农民集中土地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樊士德 沈坤荣 朱克朋
在中国,现阶段大规模劳动力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外流,而产业则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渐转移,二者形成鲜明的"逆流"态势。大规模产业区际转移为何没有发生?劳动力外流刚性给产业转移带来何种影响?本文通过将劳动力流动内生化,拓展与修正了核心一边缘模型,将要素区分为可转移要素和不可转移要素,考察各自对产业转移的差异化影响,并重点测算劳动力转移刚性,探讨其对产业转移影响的内在传导机制。通过劳动力流动短期均衡和长期空间均衡的数值模拟以及对1993—2013年沿海地区制造业转移的经验研究发现,劳动力外流刚性阻碍了产业区际转移,不仅降低了产业转移规模,而且使得产业转移增量形成了低劳动密集度的生产安排,在其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理升 王晔倩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什么?本文通过构建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分析了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流动在中国特有条件下的作用机制。运输成本差异形成了制造业在沿海地区的选址优势,而这一优势和目前的高劳动力流动成本一起,形成了沿海高成本压力而内地收入低下的新空间“二元”结构。同时,我们计算了区域经济的实际数据对这一机制进行印证,假如这一局面继续维持,它将妨碍沿海和内地产业分工与均衡发展。文章还认为,因为经济集中的趋势是内生的,所以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应该是促进性而不是限制性的。
关键词:
运输成本 劳动力流动 产业定位 地区分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都阳 蔡昉
本文利用 1 995~ 2 0 0 2年中国制造业分细行业的分省时间序列资料 ,考察了地区间工资的趋同性。由于分细行业的资料可以更好地控制工资的行业差异 ,因而本研究能够准确地观察工资在地区间的趋同与差异。本文的研究表明 ,中国的改革促进了地区间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形成。
关键词:
工资 劳动力市场 一体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贺灿飞 肖晓俊
利用第一次经济普查两位数和三位数制造业数据分析四川省制造业地理格局。总体上,四川省制造业呈现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最为分散的产业包括食品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等,而最为集中的产业包括电子通信设备、文教体育用品等。统计分析表明,在核心—边缘框架下,资源投入、历史基础、产业政策与产业特性对四川省制造业地理集中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表明,核心-边缘结构、路径依赖对于解释经济欠发达、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内陆地区的产业地理格局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润东 李琼琼 郭怡笛
基于国际机器人联盟数据、国内地级市最低工资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城市和企业两个层面考察在机器自动化背景下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转移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升显著降低了城市制造业份额,加速了制造业转移,而机器自动化能够缓解最低工资标准上升对制造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减轻制造业外迁压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制度性约束低、贸易开放度高以及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机器自动化对制造业企业成本承压转移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自动化技术能够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冲击,降低其退出风险。此外,机器自动化的生产率效应是推动制造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投资积极性、抑制企业外迁的重要机制。现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为趋势,政府在优化布局产业承接转移的同时还应相机制定适当政策鼓励企业自动化转型,以保持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完整、提升产业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王涵
促进数字经济与劳动力市场深度融合,强化劳动力市场整合优势,对于推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建设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中国工业企业工资数据和相对价格方差法测算城市层面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综合利用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数据和智联招聘企业认证信息数据测算城市层面数字化转型指标,进而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贸易数据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匹配数据,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整合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转型在该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整合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外溢、加强人力资本外部性、增加国内中间品种类的机制显著提升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因而有助于推动制造业价值链不断向高端环节攀升;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则进一步强化了劳动力市场整合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线上招聘平台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区域劳动力市场整合水平,进而促进了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过程中厚劳动力市场优势的充分发挥。本文结论对于进一步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劳动力统一大市场建设,进而依托厚劳动力市场优势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明桂 贺蒙蒙 张萌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本文以2016—2019年多地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为准自然实验,研究人才引进政策是否能够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水平。研究结果发现,人才引进政策的推出促使企业增加了工业机器人投资,促进了制造业智能化。机制检验表明,人才引进政策大幅度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供给,并且未抬高企业劳动雇佣成本,企业因而招聘了更多高技能劳动力,特别是与机器人相关的技术员工,为工业机器人应用提供了人才支撑。进一步地,政策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人才引进政策措施更多元化、更具针对性时,这种促进效应更强。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投资机会越多、研发密度越高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这种促进效应更强。城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府干预较少以及房价较高的城市,这种促进效应更大。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人才引进政策带来的智能化扩大了企业市场占有率,改善了企业经营绩效。本文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光栋,李余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刘念念 柒江艺 龚世豪
引入单位劳动力成本和人均利润,考量劳动力成本与利润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效应。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虽然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但劳动生产率增速更快,制造业整体单位劳动力成本没有上升,且有小幅下降,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仍有一定综合成本优势,但其人均利润低于制造业整体水平,比重总体下降,发展后劲不足,须转型升级;资本密集型虽然利润率相对较低,但人均利润为最高,比重不断上升,仍应是当前发展的重点;技术密集型比较优势不明显,急需突破核心技术,提高综合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纪雯雯
过去30年,中国制造业凭借丰富的人口红利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快速发展,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升挑战了这一优势并由此产生巨大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损害了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为此,本文综合利用宏观数据、微观数据以及第三方机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一方面从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力质量变化的角度分析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合理,另一方面从劳动者报酬、企业成本结构和制造业竞争优势三个角度综合分析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是否仍具有优势。研究结论: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具有合理性和持续性,并且在上升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