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8)
- 2023(12077)
- 2022(9547)
- 2021(8579)
- 2020(7192)
- 2019(15869)
- 2018(16116)
- 2017(30856)
- 2016(16974)
- 2015(19040)
- 2014(19491)
- 2013(18670)
- 2012(16670)
- 2011(14718)
- 2010(15096)
- 2009(14508)
- 2008(14707)
- 2007(13845)
- 2006(12426)
- 2005(11888)
- 学科
- 业(81792)
- 企(74578)
- 企业(74578)
- 管理(70254)
- 济(69801)
- 经济(69670)
- 财(28510)
- 业经(28420)
- 农(26382)
- 方法(25406)
- 务(20879)
- 财务(20843)
- 制(20828)
- 财务管理(20806)
- 企业财务(19701)
- 中国(19584)
- 农业(19170)
- 数学(17030)
- 技术(16895)
- 数学方法(16865)
- 体(15851)
- 理论(15295)
- 划(14396)
- 策(14387)
- 和(14064)
- 体制(13410)
- 地方(12144)
- 银(11949)
- 银行(11931)
- 经营(11765)
- 机构
- 学院(246655)
- 大学(239816)
- 济(101846)
- 经济(99708)
- 管理(97383)
- 理学(82057)
- 理学院(81295)
- 管理学(80244)
- 管理学院(79777)
- 研究(74739)
- 中国(61744)
- 财(53732)
- 京(50195)
- 科学(41802)
- 江(41088)
- 财经(40999)
- 农(38295)
- 经(36878)
- 所(36815)
- 中心(34983)
- 州(32272)
- 研究所(32073)
- 业大(32047)
- 北京(31333)
- 经济学(30590)
- 财经大学(29751)
- 农业(29495)
- 范(29046)
- 师范(28778)
- 商学(27949)
- 基金
- 项目(149805)
- 科学(119691)
- 研究(116518)
- 基金(108213)
- 家(91155)
- 国家(90229)
- 科学基金(79956)
- 社会(75274)
- 社会科(71180)
- 社会科学(71166)
- 省(60494)
- 基金项目(56973)
- 教育(53256)
- 自然(49020)
- 编号(48779)
- 划(47977)
- 自然科(47887)
- 自然科学(47877)
- 自然科学基金(47092)
- 资助(42647)
- 成果(40321)
- 制(34756)
- 创(34348)
- 业(34258)
- 课题(33458)
- 重点(32988)
- 部(32962)
- 发(32310)
- 创新(31132)
- 性(30963)
- 期刊
- 济(127494)
- 经济(127494)
- 研究(76191)
- 中国(53681)
- 财(47712)
- 管理(42983)
- 农(38562)
- 学报(30686)
- 科学(30647)
- 教育(27433)
- 农业(25861)
- 融(25770)
- 金融(25770)
- 大学(25094)
- 技术(24036)
- 业经(23753)
- 学学(23365)
- 财经(21210)
- 经济研究(18848)
- 经(18297)
- 问题(16490)
- 业(15335)
- 财会(14745)
- 技术经济(13691)
- 现代(13420)
- 会计(12541)
- 商业(12384)
- 贸(12220)
- 世界(12008)
- 版(11335)
共检索到388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明龙
近年世界制造业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特征,逐步以链式化转移取代掏空式转移成为主导趋势。链式化转移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按价值链转移,即制造业依据产品自身的纵向价值链、不同产品的横向价值链,以及不同地点的价值链差异,寻找合适的转移地点。二是按供应链转移,表现为先进公司控制供应链的高端部位,而把其他供应环节转移到相对落后公司。三是按生产链转移,它主要考虑如何通过联结链条各环节获得竞争优势,而不是通过拆分链条各环节来进行,这类转移可以很快形成产业集聚。
关键词:
制造业 价值链 供应链 生产链 转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林艳
W公司生产的洗涤剂产品在商务洗涤剂市场上没有显著的竞争优势,生产的洗碗机同样销不动,然而他们采用洗碗机租赁的策略,不但打开了洗碗机市场,同时还锁定了洗涤剂市场,可以持续收取洗碗机租赁服务费并持续销售洗涤剂。追踪剖析这个探索过程,对正在探索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企业会有所启发。在商务洗涤剂市场上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锋波 钟坚 刘胜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结构视角,以2010—2021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年报与财务数据为基础,利用Python分词处理与人工识别构建数字化词典,并以文本分析法构建了制造业数字化程度指标,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总体上,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且该效应在采用“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和清朝城墙数据作为历史工具变量等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但存在区域、所有制、要素密集度异质性方面的差异;(2)机制上,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技术创新强度与增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为中介效应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且中介效应贡献份额“技术创新效应”较大,“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效应”较小;(3)进一步分析不同制造业服务化方式和数字经济依赖程度的制造企业显示,这一促进效应在与现有产品存在“战略匹配关系”的嵌入式服务化和较高数字经济依赖程度的制造企业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岩 王晓江 刘向红 黎炜
文章主要介绍了西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产业环境和陕西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集团化办学组织机构建立、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产业行业对话对接协调机制建立、国际化合作等五个方面阐述了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集团化办学 运行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赞 汤春梅
世界制造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规律地在国际间跨国转移。促使制造业跨国转移的因素有:区位优势、技术优势、价格优势、国家政策、社会压力等。从总的趋势看,制造业跨国转移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由技术领先国向其他国家扩散。但是,世界制造业在跨国转移的不同历史时期,也表现出一些具体的差异性。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为此,该文立足世界制造业全球化的现状与趋势,就中国制造业如何应对全球化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 转移规律 挑战 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韩晶
:当前,国际制造业转移对于天津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天津作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必须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发展面向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天津经济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外国直接投资流向相伴随而建立的这种生产基地能否进一步整合出新的竞争优势。为此,天津应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天津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产业链经济,促进产业集群化。
关键词:
国际制造业转移 天津制造业基地 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润东 李琼琼 郭怡笛
基于国际机器人联盟数据、国内地级市最低工资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城市和企业两个层面考察在机器自动化背景下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转移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升显著降低了城市制造业份额,加速了制造业转移,而机器自动化能够缓解最低工资标准上升对制造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减轻制造业外迁压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制度性约束低、贸易开放度高以及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机器自动化对制造业企业成本承压转移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自动化技术能够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冲击,降低其退出风险。此外,机器自动化的生产率效应是推动制造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投资积极性、抑制企业外迁的重要机制。现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为趋势,政府在优化布局产业承接转移的同时还应相机制定适当政策鼓励企业自动化转型,以保持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完整、提升产业竞争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军 吴梦宸 鲍宗客
文章沿着"产业专业化—产业集聚—产业转移"这样的思路对长三角区域内制造业空间转移展开研究。首先,对产业长三角制造业同构悖论重新进行测度;然后,对用时间序列对制造业产业集聚进行分析;最后产业在两省一市的空间转移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胡安俊 孙久文
本文借助产业转移理论模型,提出了"核心区产业能否转移""按什么次序转移""以什么空间模式转移"三个假说。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地级行政单元的三位数制造业数据对上述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已经出现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转移;在转移次序上,按照产业替代弹性的逆序展开。高替代弹性产业先转移,低替代弹性产业后转移;在空间模式上,低替代弹性产业呈现等级扩散模式,高替代弹性产业呈现扩展扩散模式。
关键词:
制造业转移 转移次序 空间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大平 Tony Fang
中国制造业转移过程中污染扩散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内陆地区不具有承接高污染产业的比较优势,制造业向内陆地区转移是否就意味着污染转移?对于这一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制造业转移的规律和动力,然后运用该理论模型,针对两个企业案例进一步分析验证制造业以并购、合资和合作等方式转移,能提高中西部地区污染企业的技术和制造规模,有效降低上游地区的污染程度,从而减少上游地区污染扩散导致的危害。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转移 污染控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戴庆华
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业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战略性重组,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制造业发达国家在努力保持本国高新技术垄断地位的同时,正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最终目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我国因巨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和抢滩登陆的一个重要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丽 张琳
针对不同国家碳排放责任的争论,从发展的角度研究不同国家由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驱动本国产业变化从而影响碳排放非常有必要。本文以制造业碳排放为对象,分别选取了9个老牌发达工业化国家和9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分析制造业规模、制造业高碳负荷行业以及制造业碳排放格局的特征及其时空演化。研究发现全球制造业呈现了由欧美向日本转移、欧美日向亚洲四小龙转移、欧美日亚洲四小龙等向中国大陆转移的三个阶段。同时,以化工、焦炭、基本金属制造业、非金属矿产品、碱性金属以及纺织业为主的高碳负荷行业也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军 邓立丽
目前,上海制造业发展速度放缓,结构不断优化,迈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工业地位下降论"一时引发关注。供给侧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词,是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要求,也对上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在生产成本上升、发展空间(土地制约)和创新动力不足等重大瓶颈的制约下,上海制造业发展需要突破传统的产业发展思维,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性和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下,通过"降成本、补短板",寻找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上海 制造业 转型升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军 邓立丽
目前,上海制造业发展速度放缓,结构不断优化,迈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工业地位下降论"一时引发关注。供给侧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词,是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要求,也对上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在生产成本上升、发展空间(土地制约)和创新动力不足等重大瓶颈的制约下,上海制造业发展需要突破传统的产业发展思维,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性和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下,通过"降成本、补短板",寻找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上海 制造业 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