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32)
- 2023(21151)
- 2022(17391)
- 2021(15970)
- 2020(13435)
- 2019(30175)
- 2018(29649)
- 2017(57776)
- 2016(30537)
- 2015(33998)
- 2014(33557)
- 2013(32718)
- 2012(29764)
- 2011(26553)
- 2010(27084)
- 2009(25715)
- 2008(24792)
- 2007(22316)
- 2006(20037)
- 2005(18529)
- 学科
- 济(141250)
- 经济(141083)
- 业(107790)
- 管理(104455)
- 企(95279)
- 企业(95279)
- 方法(53601)
- 数学(43707)
- 数学方法(43187)
- 财(40593)
- 中国(39963)
- 农(38735)
- 业经(38655)
- 制(32056)
- 地方(30640)
- 融(30306)
- 金融(30303)
- 银(29593)
- 银行(29575)
- 行(28476)
- 农业(26889)
- 务(26826)
- 财务(26754)
- 财务管理(26707)
- 企业财务(25362)
- 技术(24367)
- 理论(23452)
- 体(22960)
- 策(22634)
- 贸(22121)
- 机构
- 学院(429639)
- 大学(423887)
- 济(191772)
- 经济(188089)
- 管理(171087)
- 理学(145652)
- 理学院(144270)
- 管理学(142176)
- 管理学院(141344)
- 研究(139234)
- 中国(114748)
- 财(92990)
- 京(87161)
- 科学(76506)
- 财经(72215)
- 所(66745)
- 江(66613)
- 中心(66080)
- 经(65476)
- 农(61070)
- 经济学(59643)
- 研究所(59168)
- 业大(54804)
- 北京(54593)
- 经济学院(53374)
- 财经大学(53205)
- 州(52407)
- 范(52031)
- 师范(51622)
- 院(50239)
- 基金
- 项目(273988)
- 科学(220191)
- 研究(208359)
- 基金(201493)
- 家(171150)
- 国家(169611)
- 科学基金(149773)
- 社会(137492)
- 社会科(130495)
- 社会科学(130468)
- 省(107298)
- 基金项目(105507)
- 教育(95673)
- 自然(92566)
- 自然科(90522)
- 自然科学(90504)
- 自然科学基金(88926)
- 划(87815)
- 编号(84178)
- 资助(81037)
- 成果(68525)
- 部(61443)
- 创(60950)
- 重点(60821)
- 发(59827)
- 课题(58044)
- 国家社会(57376)
- 创新(56321)
- 制(56107)
- 教育部(54450)
- 期刊
- 济(224381)
- 经济(224381)
- 研究(134659)
- 中国(88713)
- 财(75940)
- 管理(72056)
- 农(57744)
- 融(55006)
- 金融(55006)
- 科学(53816)
- 学报(52487)
- 教育(43453)
- 大学(43423)
- 技术(41238)
- 学学(41139)
- 农业(38435)
- 财经(37527)
- 经济研究(36138)
- 业经(36067)
- 经(32449)
- 问题(28398)
- 技术经济(24154)
- 贸(22234)
- 业(21874)
- 现代(21230)
- 世界(20742)
- 商业(19990)
- 统计(19968)
- 国际(19928)
- 理论(19897)
共检索到668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梓青 李胜楠 杜洋洋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猛,制造业企业纷纷投资金融资产,资产金融化的趋势逐渐涌现,对企业实体经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基于2013年至2017年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资产金融化会抑制企业创新活动,同时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会削弱企业资产金融化对创新的挤出效应。考虑到产权性质的影响,本文发现非国有企业金融化对创新影响显著,而国有企业并不明显。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为应对过度金融化发展实体企业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金融化 企业创新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卢泓方 于龙振 姜禹辰
智能化转型是推动数实融合、加速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采用2015—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从创新动机视角出发,考察智能化转型对制造业创新的直接影响效果、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间接调节机制及多维度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化转型能促进企业创新,且对实质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处理后保持不变。进一步将智能化转型分为智能化转型广度和智能化转型深度进行分析,发现前者具有促进效应而后者具有抑制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智能化转型和企业创新之间具有调节作用,总体上会弱化智能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但对谋求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而言,反而能增强智能化转型对实质性创新的促进效果。异质性分析显示,处于生命周期衰退期阶段、高人力资本结构及国有股权性质的样本企业,其智能化转型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而企业应着眼未来,以实质性创新打造长期竞争优势;政府应稳定政策预期,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政企双向奔赴,方能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向纵深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边志强 唐松林 郭剑锋
经营环境不确定性是"促进"还是"抑制"企业创新仍存在较大争论。将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区分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地方政策不确定性,基于2000—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两类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增长期权效应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作用渠道在于市场前景的不明朗导致企业经营业绩波动和投资收益率下降,促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谋求自我提升和发展;地方政策不确定性负向影响企业创新,实物期权效应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作用渠道在于地方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政府补贴减少和信贷优惠力度下降,迫使企业减少创新活动。通过分析异质性企业之间创新决策的差异,再次验证了两类不确定性对创新影响的主导机制。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来说不仅意味着挑战还包含着机遇,技术创新是企业应对全球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冲击的关键;应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地方政策的"确定性",应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胡刘芬
不确定的宏观环境会对企业行为产生诸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突破企业间决策相互独立的假设,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作用于企业投资同伴效应及其经济后果。以2010-2019年间在沪、深A股上市交易的所有公司为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了企业投资同伴效应,且行业特征对两者关系起调节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投资同伴效应的影响在企业增加投资与减少投资时存在非对称性;信息不对称与风险因素构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企业跟从同伴投资决策的内在逻辑;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的企业投资同伴效应短期内有助于缓解投资不足,但从长期来看毁损了企业价值并加剧了业绩波动风险。本文为解释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企业投资行为提供了全新视角,同时对政府政策制定以及企业决策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方明 金健
企业在面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会如何配置金融资产?本文基于上市工业企业年度数据,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总体上会促进企业金融化;区分金融资产类型后,发现企业会增加流动性金融资产,而减持逐利性金融资产;这表明在面临经济政策不确定时,企业金融化倾向更甚,但其动机主要表现为流动性寻求。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存在基于企业杠杆率、成长性、盈利能力,风险承担能力、规模的异质性特征;但这种特征仅显著存在于流动性金融资产配置上;这表明不同个体特征的企业在面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的风险态度差异,体现在流动性寻求方面比在利润追逐上更明显。而外部融资约束的异质性影响均存在于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配置上。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倩肖 冯雷
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有何影响是一个亟待解答的理论问题。本文使用2004—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加剧银行信贷风险,致使企业面临较强的融资约束,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对于国有企业,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强;相对于东部地区,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中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明
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等微观行为,进而影响公司价值。以2007~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借鉴Baker等构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和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水平有着正面的影响。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企业金融化水平影响公司价值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民营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企业金融化损害国有企业的公司价值;相对于中央国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企业金融化损害地方国企公司价值。进一步对企业规模异质性、受融资约束程度等的差异进行分析,在微观作用机制上,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企业金融化一方面挤出企业投资,另一方面抑制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是影响公司价值提升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企业金融化 公司价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彭俞超 韩珣 李建军
当前中国出现的经济“脱实向虚”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研究均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将显著抑制企业实体经济投资,那么,此消彼长,企业金融化是否也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结果?本文采用2007—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利用实证分析解答了这一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总体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显著抑制了企业金融化趋势。分地区和行业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趋势的抑制效应在中西部地区、竞争更激烈的行业更为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高不仅会对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的总量造成影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金融化 金融资产配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霍远 刘炳荣 魏涛
本文基于Baker等(2016)测算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运用2007—2017年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企业金融化和企业创新三者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实证研究了企业金融化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企业金融化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地通过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中介效应在不同规模、不同所有权性质以及不同企业成长性的企业间表现出异质性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萌 叶莉 范红辉
文章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利用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针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研究,并探讨融资约束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均有正向直接影响;另一方面,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引发制造业企业融资约束程度提升,进而抑制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可见融资约束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起到负向中介效应。基于此,从政策层面提出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峰 刘曦苑 武立东 殷西乐
面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企业是否可以"主动求变"?基于产品主导逻辑与服务主导逻辑,本文区分并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品创新(价值链上游)和服务转型(价值链下游)的影响。本文选取2004—2016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配套了上市公司数据库、手工整理的服务业务数据库以及"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研究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产品创新,尤其创新性更高的突破式创新;相反,不确定性会显著提升服务业务占比,促进制造企业向服务转型。进一步地,本文从政府—企业关联的视角,分析了具有异质性资源或能力的企业面对不确定性的策略选择差异。在高不确定性环境中,无制度关联企业具有更强的动机和能力从价值链上游的产品研发转向下游的服务环节。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更有可能借助服务转型来应对政策波动。本文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提供了更为细致和丰富的实证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胥朝阳 赵晓阳 徐广
利用2010—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实物期权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理论揭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由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突破式创新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先进制造业中更显著;管理者过度自信可削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突破式创新的抑制作用;相较国有制造企业,非国有制造企业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更显著,且管理者过度自信在非国有制造企业中的调节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发现,融资约束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制造业突破式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制造业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寻求高质量发展机遇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罡 伍文中
根据Baker等构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利用2002—2016年间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了公司金融化投资,其传导机制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压缩了市场套利空间,并传导到投资环节。进一步按照企业产权性质、地区市场化水平和政策扶持力度等将样本分组研究,发现对经济政策敏感性强的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其金融化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金融化投资 套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