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16)
- 2023(19953)
- 2022(16639)
- 2021(15339)
- 2020(12568)
- 2019(28592)
- 2018(28257)
- 2017(52723)
- 2016(29555)
- 2015(33428)
- 2014(33642)
- 2013(32711)
- 2012(30476)
- 2011(27651)
- 2010(28337)
- 2009(26559)
- 2008(26663)
- 2007(24647)
- 2006(22021)
- 2005(20454)
- 学科
- 济(120574)
- 经济(120406)
- 业(99669)
- 管理(95023)
- 企(86651)
- 企业(86651)
- 方法(45838)
- 农(38554)
- 中国(38086)
- 财(37574)
- 数学(35787)
- 业经(35703)
- 数学方法(35370)
- 制(28955)
- 地方(27784)
- 农业(26374)
- 务(25019)
- 财务(24965)
- 理论(24918)
- 财务管理(24905)
- 教育(23981)
- 企业财务(23547)
- 学(23260)
- 技术(22780)
- 贸(21919)
- 贸易(21901)
- 和(21260)
- 易(21198)
- 银(20978)
- 银行(20942)
- 机构
- 学院(422581)
- 大学(418391)
- 济(167881)
- 经济(163972)
- 管理(155539)
- 研究(144175)
- 理学(131085)
- 理学院(129513)
- 管理学(127338)
- 管理学院(126490)
- 中国(109534)
- 京(90896)
- 科学(85252)
- 财(83778)
- 所(73609)
- 江(70045)
- 农(69576)
- 中心(65749)
- 研究所(65430)
- 财经(64088)
- 范(62371)
- 师范(61845)
- 北京(58499)
- 业大(58036)
- 经(57708)
- 州(55288)
- 农业(53992)
- 院(51811)
- 经济学(50306)
- 师范大学(49316)
- 基金
- 项目(261089)
- 科学(206046)
- 研究(201373)
- 基金(183758)
- 家(157463)
- 国家(155828)
- 科学基金(133750)
- 社会(125415)
- 社会科(118499)
- 社会科学(118469)
- 省(105980)
- 教育(97666)
- 基金项目(95911)
- 划(88305)
- 编号(85823)
- 自然(82441)
- 自然科(80436)
- 自然科学(80414)
- 自然科学基金(78997)
- 资助(74015)
- 成果(72281)
- 课题(62046)
- 发(60577)
- 重点(59766)
- 部(58034)
- 创(56570)
- 性(52301)
- 创新(52110)
- 制(51995)
- 项目编号(51950)
- 期刊
- 济(204127)
- 经济(204127)
- 研究(136588)
- 中国(99429)
- 教育(73726)
- 财(70029)
- 农(66128)
- 管理(62642)
- 学报(59655)
- 科学(56095)
- 大学(46732)
- 农业(44419)
- 融(42749)
- 金融(42749)
- 技术(42521)
- 学学(42499)
- 业经(35876)
- 财经(32465)
- 经济研究(31001)
- 经(28053)
- 问题(26179)
- 业(25323)
- 技术经济(21631)
- 职业(21200)
- 贸(21057)
- 图书(20215)
- 坛(19772)
- 论坛(19772)
- 商业(19766)
- 版(19702)
共检索到672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嵘 桑雷
为了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职业教育需具有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长期性,从而转变职业教育的五个观念:教学观、能力观、生态观、专业观、人才观。据此,文章提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基于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综合实践教学,基于全产业链的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协同培养,基于市场需求的纵向系列化与横向集群化专业设置,基于教学"诊改"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基于层次"高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
制造业转型升级 职业教育发展 复合型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政
"中国制造2025"为职业教育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打开了新的发展局面。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分别体现在人才观、专业观、德育观、能力观、教学观、战略观和课程观等职业教育要素的观念转轨之上。观念的转轨为行动的落实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职业教育 观念 转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桂庭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关于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于我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发挥职业教育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职业教育从业人员必须及时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厚望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专业结构不够合理、企业参与办学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产业发展等问题。文章结合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提出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协同联合体;优化专业结构,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推行实践教学星级评价,培养职业技能与素养高度融合的人才等路径,以促进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苏向坤
当前,“中国制造2025”处于深入实施阶段。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发展存在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产业价值链低端化明显、制造业企业节能减排压力大、企业间协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老工业基地应立足制造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切实提高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推动工业2.0、3.0与4.0融合发展,以质量体系建设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苏向坤
当前,"中国制造2025"处于深入实施阶段。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发展存在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产业价值链低端化明显、制造业企业节能减排压力大、企业间协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老工业基地应立足制造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切实提高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推动工业2.0、3.0与4.0融合发展,以质量体系建设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韵君 孟祺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以致命的打击,中国作为全球化的一员也难以独善其身。然而,金融危机在给中国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在制造业方面,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但我国制造业主要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轨道之上,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弱。金融危机在给中国外向型制造业带来危机,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员工失业的同时,也给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带来了机遇。如何趋利避害,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难得机遇实现中国制造业加速升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制造业 产业升级 机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倪秀芝 熊向敏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世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经济多元化的环境下,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内蒙古,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位置,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给内蒙古"丝绸之路经济带"带来了一系列的发展机遇,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战略目标,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将围绕内蒙古"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和路径进行理论探讨。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职业教育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媛
随着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以及国家关于教材管理体制的优化调整,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工作迎来历史机遇期,政策保障进一步加强,建设环境进一步优化。通过系统梳理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和教材建设的政策环境,分析把握教材定位和建设方向,认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要着力于赋予教材新定义,破解顽固难题;准确把握新定位,坚持类型特点;内容紧跟新发展,追踪产业升级;结构突出新编排,对标课程改革;呈现注重新形式,融汇信息技术。。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材建设 路径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阮陆宁 张鑫
在全球经济复苏低迷以及资本投入刺激效应衰减的背景下,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经济发展计划。其中,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备受瞩目。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所收录的关键词为"工业4.0"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关键词进行因子分析与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发展的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技术、人才教育培养、制造模式、商业模式和国家战略等。我国应该健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增加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快产业与技术的融合;重视人才开发,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岳金凤
当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处于深度调整之中,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铸就强国之基是国家的战略选择。首届工业与职业教育大会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工业转型、促进产教融合"主题,就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的政府、产业界、职教界等各界代表取得广泛共识,即中国制造在由大向强的迈进过程中需要职业教育的协同支撑,而职业教育要进一步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这既是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要求,更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国制造 协同 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曦 罗旭婷 张子瑜
制造业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重要阵地。结合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相关文献,从规模效益、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品牌与质量、绿色低碳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五个维度构建反映其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测度指标,利用2013—2020年相关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进历程及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取出创新水平、活力水平、潜力水平和基础水平四个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演进态势,但也存在品牌与质量、规模效益和绿色低碳发展等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一些差距。对此提出未来要更好地对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战略,采取补短板锻长板的原则,多点发力支撑湖南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曦 罗旭婷 张子瑜
制造业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重要阵地。结合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相关文献,从规模效益、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品牌与质量、绿色低碳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五个维度构建反映其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测度指标,利用2013—2020年相关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进历程及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取出创新水平、活力水平、潜力水平和基础水平四个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演进态势,但也存在品牌与质量、规模效益和绿色低碳发展等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一些差距。对此提出未来要更好地对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战略,采取补短板锻长板的原则,多点发力支撑湖南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张晓兰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不断发展,其在世界取得了连续十年产销第一的稳定地位。然而,自2018年开始,我国汽车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这显示出国内市场已趋于饱和,我国汽车产业亟待"走出去"。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环境趋紧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已不能囿于出口贸易和海外设厂组装等初级形式,其应聚焦于国际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对此要实现原有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布局,从而抢占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莉
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来袭,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带来的智能化新业态,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带来的绿色发展新模式,高端技术力量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带来的被迫自主创新等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人才结构面临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重点领域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客观困境。为了积极应对挑战,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助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高职院校理应改进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使制造业从业人员量质齐升;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市场化;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己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制造业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