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34)
- 2023(18320)
- 2022(15232)
- 2021(14124)
- 2020(11828)
- 2019(26498)
- 2018(26291)
- 2017(50017)
- 2016(27195)
- 2015(30354)
- 2014(29534)
- 2013(28476)
- 2012(25422)
- 2011(22364)
- 2010(22554)
- 2009(21102)
- 2008(20414)
- 2007(18201)
- 2006(15602)
- 2005(13940)
- 学科
- 济(106967)
- 经济(106819)
- 业(100874)
- 管理(95071)
- 企(90813)
- 企业(90813)
- 方法(48912)
- 数学(39818)
- 数学方法(39097)
- 财(35552)
- 业经(33915)
- 农(33794)
- 中国(27236)
- 务(25435)
- 财务(25362)
- 财务管理(25321)
- 制(25026)
- 企业财务(24002)
- 农业(23373)
- 理论(21834)
- 技术(21182)
- 划(18827)
- 和(18426)
- 体(18363)
- 贸(18273)
- 贸易(18257)
- 地方(17806)
- 易(17786)
- 策(17761)
- 银(16198)
- 机构
- 学院(373889)
- 大学(365112)
- 济(150446)
- 管理(150026)
- 经济(147419)
- 理学(129532)
- 理学院(128278)
- 管理学(125826)
- 管理学院(125134)
- 研究(113203)
- 中国(88394)
- 京(75201)
- 财(73152)
- 科学(66815)
- 农(58607)
- 财经(57673)
- 江(57120)
- 所(54404)
- 中心(53426)
- 业大(53175)
- 经(52379)
- 研究所(48765)
- 北京(46100)
- 农业(45777)
- 范(45443)
- 经济学(45368)
- 师范(44979)
- 州(44667)
- 财经大学(42642)
- 院(42071)
- 基金
- 项目(250478)
- 科学(200306)
- 研究(187048)
- 基金(182619)
- 家(157069)
- 国家(155686)
- 科学基金(137309)
- 社会(119432)
- 社会科(113288)
- 社会科学(113261)
- 省(100418)
- 基金项目(95815)
- 教育(88801)
- 自然(88632)
- 自然科(86708)
- 自然科学(86689)
- 自然科学基金(85109)
- 划(82629)
- 编号(76937)
- 资助(74148)
- 成果(60570)
- 重点(56293)
- 创(55396)
- 部(55237)
- 发(53358)
- 课题(52922)
- 创新(51074)
- 制(50743)
- 国家社会(49224)
- 教育部(48511)
- 期刊
- 济(167165)
- 经济(167165)
- 研究(105214)
- 中国(74310)
- 管理(61782)
- 财(61530)
- 农(55045)
- 学报(50697)
- 科学(49321)
- 教育(44769)
- 大学(40786)
- 学学(38650)
- 技术(38511)
- 农业(38044)
- 融(32741)
- 金融(32741)
- 业经(30766)
- 财经(28689)
- 经济研究(26323)
- 经(24703)
- 业(22703)
- 问题(21172)
- 技术经济(19633)
- 财会(18748)
- 现代(17722)
- 统计(17710)
- 商业(17399)
- 版(17126)
- 策(17075)
- 科技(16407)
共检索到548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继平 周娜 金星霖
近年来,以科技进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策略的重要取向。制造类企业技能型员工的工作胜任力面临着严峻挑战,企业原有的培训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这些员工的发展需要。许多制造类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改革现有培训体系,但其中大多忽略员工主观感知,其收效往往并不理想。从制造类企业技能型员工感知角度出发,对A地区3家制造类企业的40名车间技能型员工进行深度访谈,基于QFD质量功能展开模型,以技能型员工对培训的需求为出发点,对需求重要度进行排序并构建质量屋,以此提出制造类企业技能型员工培训要增设技术知识类与素质能力类培训课程,鼓励网络学习,提高企业内训师与外请专家的质量,注重技能型员工培训场所与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泽伟 姚奇富
为先进制造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这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解放思想、拓展视野,不断探寻并创建产学研紧密结合、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有效联动的新机制与新模式;二是将现代制造业的生力军——农民工的培训置于重要位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先进制造业 农民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莉
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来袭,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带来的智能化新业态,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带来的绿色发展新模式,高端技术力量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带来的被迫自主创新等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人才结构面临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重点领域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客观困境。为了积极应对挑战,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助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高职院校理应改进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使制造业从业人员量质齐升;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市场化;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己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制造业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艳丽 李资成
绿色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变革。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将引发劳动力市场变化,必须大力培养绿色技能人才。针对绿色技能人才绿色培养目标模糊、绿色专业不完善、绿色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队伍绿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职业教育亟需通过确立绿色技能培养框架、开设绿色专业、完善绿色课程体系、加强绿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协同培养绿色技能人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书凤1,朱永跃1,杨卫星2,欧阳晨慧1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任务之一,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分析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对技能人才胜任力需求的基础上,从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创新能力、客户协作意识与能力以及职业角色认同4个维度,构建并验证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制造企业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技能人才总体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职业角色认同维度达到良好水平,学习与创新能力以及客户协作意识与能力维度偏低;90后技能人才的职业角色认同显著低于80后和70后,高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企业;技能人才;胜任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广新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业突破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规划,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德国则全面布局"工业4.0",毫无疑问,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已日渐成为全球共识。对我国的制造业而言,应顺应世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动制造企业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 转型 升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冬梅 刘鹏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断加速、深化的人口老龄化会对转型时期的经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进一步地,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下,能否通过制造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中介效应,发挥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外部性?本文选取2000—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进行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负效应,且主要通过"倒逼机制"使得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正向的部分中介效应,缓解该抑制作用。分时期看,2000—2008年,不管是制造业结构合理化还是高度化,均表现出负向的部分中介效应,加剧了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阻碍作用,2009—2017年,情况相反。分区域看,两区域的老龄化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负效应,且东部地区受影响的程度小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部分中介效应均存在,但是在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上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昭玲 汪子豪
通过将功能升级定义为产业生产重心向非制造性高端生产环节转移,本文使用多国制造业子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服务投入质量对制造业功能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服务投入质量提高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功能升级,尤其是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生产重心向管理和研发功能倾斜。异质性研究表明,相较于国外服务投入,国内服务投入质量提高对功能升级的影响更显著,高技能制造业受到服务投入质量提高的促进效果更好。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和技术溢出效应是服务投入质量影响功能升级的可能渠道。本文为制造业投入服务质量与功能升级的关系提供了跨国视角的研究,为价值链重构背景下破解西方国家功能锁定等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实证借鉴。
关键词:
服务投入质量 功能升级 全球价值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方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志强 曹坤鹏 刘璇
以2017-2020年北京市188家制造型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探究转型升级效率,基于熵值法对质量动态能力赋权,利用Tobit方法研究不同转型升级方式组合视角下,四维质量动态能力对转型升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转型升级效率受规模效率、利好外因显著影响;(2)随着转型升级方式组合增多,质量动态能力对转型升级综合效率正向推动愈加明显;(3)四维质量动态能力对转型升级综合效率作用均为正相关,但影响程度与方式组合关系各异。最后提出建议:合理优化规模效率,利用外部环境因素,加快技术优势转化;优化质量资源配置、提升整合能力,融合多元转型升级方式,增进质量动态能力正向影响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汤学良 吴万宗
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将企业出口、员工培训与生产率联系起来,并引出出口和员工培训决策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和生产率演化的Tobit-II模型。基于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决策和员工培训决策均存在"自选择效应",并且具有较强的决策惯性;出口经验会刺激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但是培训经历对当期出口决策没有作用;当期的出口决策与员工培训决策具有显著的互补性;无法捕捉到纯粹的"出口中学习效应",单纯进行员工培训也不会提高企业效率;但是,同时进行出口和员工培训则能显著提高企业生产率,换言之,员工培训能够帮助企业转化出口经验,提高生产率。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员工培训 出口 生产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进 赵志群 刘杰 陈吉红 明航 张伦玠 曹晔 杨黎明 陈祝林 杜萍 孟源北 陈旭东 杨克 任耀生 王毅 王瑞丽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政府投入不足、现代职业教育体制尚未健全、制造类专业难以吸引优秀生源报考、缺乏科学的专业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成效不显著、职业培训体系尚未健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发展难以保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应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制造业人力资源建设;职业院校应当加强能力建设,更加主动地适应制造业的发展;企业应转变观念,树立长远发展意识,主动参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制造业 技能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进 明航
文章首先归纳了中国制造业领域技能型人力资源主要现状,分析了技能型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制造业发展对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庞美燕 桑金琰 张峰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开始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新旧动能转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产业升级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外在表现。基于2006—2017年山东省1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从需求、供给和环境三方面研究发现:山东省及其各区域正处于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动能的关键时期,消费需求、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对山东省的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研究发现,产业升级具有区域差异性。
关键词:
传统动能 新动能 产业升级 面板数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婵媛 李金叶
转型升级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竞争力提升的助推剂。基于产业生态系统分析视角,本文构建绿色创新发展动态模型,将转型升级分为"创新-生产-应用"三阶段,运用SBM-Tobit探究装备制造业应用ICT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ICT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稳健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ICT的效应发挥是以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的方式加强绿色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相比技术创新阶段,结构优化阶段的ICT驱动效应更强,主要是通过吸收技术研发成果,运用柔性生产优化升级。同时,商业应用阶段不可忽视,应用ICT能够增强"鲶鱼效应",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本文结论为装备制造业坚持"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