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3)
- 2023(15026)
- 2022(12362)
- 2021(11284)
- 2020(9227)
- 2019(20525)
- 2018(20180)
- 2017(39268)
- 2016(21151)
- 2015(23494)
- 2014(23514)
- 2013(23264)
- 2012(21705)
- 2011(19664)
- 2010(20223)
- 2009(19263)
- 2008(19310)
- 2007(17821)
- 2006(16389)
- 2005(15420)
- 学科
- 济(95649)
- 经济(95511)
- 业(88712)
- 管理(80399)
- 企(79110)
- 企业(79110)
- 业经(32079)
- 方法(32021)
- 财(31973)
- 农(31514)
- 中国(28232)
- 制(24982)
- 数学(23450)
- 地方(23203)
- 数学方法(23173)
- 农业(22053)
- 务(21770)
- 财务(21730)
- 财务管理(21694)
- 企业财务(20567)
- 策(19381)
- 技术(19319)
- 银(17616)
- 银行(17602)
- 体(17588)
- 行(17025)
- 和(16858)
- 贸(16677)
- 贸易(16660)
- 融(16574)
- 机构
- 学院(308032)
- 大学(301157)
- 济(134353)
- 经济(131584)
- 管理(121143)
- 研究(105006)
- 理学(101709)
- 理学院(100666)
- 管理学(99332)
- 管理学院(98711)
- 中国(85220)
- 财(68561)
- 京(64336)
- 科学(58000)
- 所(52322)
- 财经(51577)
- 江(51024)
- 中心(48092)
- 农(47738)
- 经(46509)
- 研究所(45935)
- 北京(41336)
- 经济学(40116)
- 州(40043)
- 业大(39139)
- 范(38762)
- 师范(38448)
- 院(38305)
- 财经大学(37549)
- 农业(36501)
- 基金
- 项目(188428)
- 科学(151130)
- 研究(145960)
- 基金(136227)
- 家(115488)
- 国家(114333)
- 科学基金(100273)
- 社会(94603)
- 社会科(89716)
- 社会科学(89700)
- 省(75089)
- 基金项目(70409)
- 教育(65905)
- 划(61397)
- 自然(61320)
- 自然科(59869)
- 自然科学(59856)
- 编号(59536)
- 自然科学基金(58820)
- 资助(55394)
- 成果(49506)
- 发(45437)
- 课题(42415)
- 创(42135)
- 重点(42122)
- 部(42064)
- 制(41353)
- 业(39057)
- 国家社会(38722)
- 创新(38503)
- 期刊
- 济(167728)
- 经济(167728)
- 研究(101026)
- 中国(70373)
- 财(56493)
- 管理(53386)
- 农(46916)
- 科学(38774)
- 融(37719)
- 金融(37719)
- 学报(36774)
- 教育(35118)
- 农业(31616)
- 大学(30068)
- 业经(29865)
- 技术(28981)
- 学学(28222)
- 财经(26330)
- 经济研究(25857)
- 经(22719)
- 问题(21061)
- 业(18088)
- 技术经济(17175)
- 贸(17072)
- 现代(16161)
- 世界(15816)
- 国际(15240)
- 商业(15189)
- 经济管理(14848)
- 财会(14584)
共检索到500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中国制造2025》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直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稳步推进。转型升级业已取得显著成效,增长动力开始发生转换。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爬坡过坎"的关键性阶段,既有前所未遇的挑战,也有前所未见的机遇。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链重组过程中,我国制造业面临来自欧美发达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十三五"时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在"十二五"时期成效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的发展路径持之以恒地继续推进,以最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迟
《中国制造2025》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直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稳步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增长动力开始发生转换,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既有前所未遇的挑战,也有前所未见的机遇。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链重组过程中,我国制造业面临来自发达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十三五"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在"十二五"时期成效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的发展路径继续推进,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质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转型升级是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自"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转型升级还远未结束。"十二五"时期,制造业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继续推进转型升级。即提升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把握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方向、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以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化制造、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成长、以管理创新作为降低成本的抓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迟
"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新经济背景下扎实稳步推进。有关统计表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取得积极成效,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但迄今为止,制造业的总体态势及在国际产业链的相对位置还未发生"颠覆性"质变,业已开启的转型升级进程还需要坚持下去。未来转型升级的着力点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即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产业新趋势作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继续推进"走出去"战略,有效发挥管理对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李晓华
"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国家层面规划提出的有关工业发展的主要"数量型"指标基本实现,但一些长期制约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还有待突破。在世界范围内"第三次工业革命"不断拓展、全球投资贸易秩序加速重构,以及中国全面改革日益深化、"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推进的大背景下,"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十三五"时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功能、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都将发生深刻转变。工业在国民经济社会中的核心功能将逐步由过去的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向通过促进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提高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解决重大民生问题和提升全球竞争力转变...
关键词:
工业发展 “十二五”时期 “十三五”时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仲伟 李先军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全球制造业掀起新一轮竞争热潮,国内外环境急剧变化给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的我国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十三五"及未来更长时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从聚焦于数量比例关系的"结构优化"向体现为产业技术和组织复杂性的"能力提升"转变,从重视低成本大规模的"平面扩张"向强调差异性多元化的"立体递进"转变。为此,需要在要素基础、制造模式、产品生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予以创新,实现要素从引进到全球整合的转型,制造模式从产品制造到产品创造和知识创造的转型,产品类型从标准化、模块化产品向一体化产品的转型,从"红海市场"向"蓝海市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沈坤荣 李震
"十三五"期间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为: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性交汇机遇,坚持在发展中谋转型、在转型中求升级,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和布局结构,完善政策顶层设计,推动制造业结构的动态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的阶梯式转型。具体对策建议:在产业层面,按照"做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退出低端产业、转型服务型制造、淘汰落后产能"的思路,打造现代制造业发展新体系;在技术层面,实施科技强国和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开放融合、自主高效、安全可控的技术创新体系;在产品层面,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和质量提升行动,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标准化体...
关键词:
制造业 转型升级 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基础性内容。"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在遭遇"内忧外患"及上下游"两头受压"的逆势局面中,着力于调结构、促转型。基于有关数据的研究表明:转型升级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制造业持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吸引力依然强大,但总体而言,转型升级仍然处于"爬坡过坎"的量变积累阶段,且由于经济放缓、成本上升及国内外市场风险与技术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巨大阻力使得转型升级的进程异常艰难。金融危机之后,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全球制造业正处于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之中。我国制造业必须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找准新的历史定位,进行产品、产业结构、经营理念与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传喜
文章认为,"十三五"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主要体现在:全球制造业面临洗牌、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制造业结构调整加速以及转型升级任务迫在眉睫等。"十三五"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主要有制造业面临新的市场发展变化、传统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不够等。文章提出我国要在产业布局及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品认证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不断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制造业 新常态 产业布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传喜
文章认为,"十三五"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主要体现在:全球制造业面临洗牌、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制造业结构调整加速以及转型升级任务迫在眉睫等。"十三五"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主要有制造业面临新的市场发展变化、传统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不够等。文章提出我国要在产业布局及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品认证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不断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制造业 新常态 产业布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十一五"期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具有十大成长特征:东部地区一直占有优势、民营企业成长性较强、重化工分布特征明显、入围企业规模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增加,研发密度较低、经济效率持续上扬、经营的动态特性尚不稳定、并购活动比较频繁、国际化平持续增长但不稳定、主业方向比较集中。"十二五"时期中国制造业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继续努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即:实现长期稳健发展、增强战略管理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切实开展产业融合、有效实施产融结合、积极拓展新兴产业。
关键词:
制造业 制造业企业500强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姜长云
"十二五"期间,中国产业规模较快扩张,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阶段转变开始形成;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更加显著;产业跨界融合向纵深发展,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亮点频频;产业开放步伐加快,创新创业蓬勃展开。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中国产业发展环境出现若干重大标志性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产业需求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人口老龄化提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下降,对产业需求和产业成本(结构)的影响出现重大变化;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转折性变化,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的重要性迅速凸显;国际形势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徐建伟 付保宗
"十二五"时期以来,随着国内外资源要素条件和发展环境变化,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面临的瓶颈和制约日益突出,工业增长动能逐渐减弱。"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决胜时期,工业将经历发展型式转变的深度调整,这不仅包括工业占比和增长速度的变化,也包括工业结构、发展模式与驱动因素的变化。基于此,工业政策应该更加注重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更加聚焦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更加重视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协调。
关键词:
“十三五”时期 工业发展 工业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继球
"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区域产业发展逐步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有成效。但是,产业空心化风险加大、服务业准入门槛过高或偏低、政策监管和公共服务缺失,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凸显。展望"十三五",结合国内国外经济形势,我国工业增速将持续放缓,但工业发展质量将进一步改善;服务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就业比例将首次超过50%;农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深度融合、产业边界模糊,跨行竞争更加激烈。
关键词:
工业增速 产业融合 产业转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黎明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二五"时期,尽管我国物流业成绩与问题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但其依托经济发展大势,释放改革红利,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物流业保持中高速增长,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升,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很好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十三五"时期,我国物流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产业,仍将大有作为。预计行业增速将继续趋稳放缓,传统依靠成本价格竞争的粗放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行业将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物流业将加快从追求规模速度增长向追求质量效益增长转变,从铺摊子、上项目向整合资源、做优存量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