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58)
2023(18253)
2022(15630)
2021(14532)
2020(12270)
2019(28121)
2018(27938)
2017(54298)
2016(29222)
2015(33030)
2014(32520)
2013(32064)
2012(29124)
2011(25976)
2010(25963)
2009(24151)
2008(23991)
2007(21282)
2006(18785)
2005(16765)
作者
(82965)
(68958)
(68505)
(65311)
(44013)
(33011)
(31148)
(26971)
(26199)
(24661)
(23394)
(23365)
(21886)
(21800)
(21277)
(21136)
(20618)
(20352)
(19837)
(19787)
(16935)
(16897)
(16720)
(15824)
(15353)
(15351)
(15324)
(15271)
(13777)
(13578)
学科
(120779)
经济(120608)
(107138)
管理(101101)
(95875)
企业(95875)
方法(55262)
数学(44949)
数学方法(44295)
(38122)
(36317)
业经(35405)
中国(29287)
(27091)
(26844)
财务(26761)
财务管理(26716)
企业财务(25333)
农业(25054)
技术(22649)
理论(22169)
地方(21753)
(21641)
(21219)
(20472)
贸易(20460)
(20151)
(19899)
(19590)
(19355)
机构
学院(418644)
大学(415662)
管理(170963)
(168842)
经济(165259)
理学(147660)
理学院(146136)
管理学(143662)
管理学院(142873)
研究(132189)
中国(101373)
(87676)
(81407)
科学(79741)
(65875)
财经(64763)
(64707)
(62307)
业大(60676)
中心(60396)
(58808)
研究所(58325)
北京(54793)
(51753)
师范(51304)
农业(51303)
经济学(50094)
(49743)
(48523)
财经大学(48029)
基金
项目(281092)
科学(223003)
研究(207966)
基金(205331)
(177164)
国家(175633)
科学基金(153346)
社会(131825)
社会科(125004)
社会科学(124971)
(109787)
基金项目(108516)
自然(99593)
自然科(97333)
自然科学(97311)
教育(95745)
自然科学基金(95576)
(91243)
编号(85146)
资助(84725)
成果(68294)
(62289)
重点(62194)
(60030)
(59173)
课题(57962)
创新(55483)
(54361)
国家社会(54007)
教育部(53980)
期刊
(188314)
经济(188314)
研究(122299)
中国(77404)
管理(67657)
(66121)
(60948)
学报(60491)
科学(57976)
大学(47562)
学学(45001)
教育(43417)
农业(41866)
技术(39163)
(36006)
金融(36006)
业经(32758)
财经(32016)
经济研究(28748)
(27381)
问题(24494)
(23278)
技术经济(22061)
现代(20165)
财会(19537)
理论(19487)
科技(19388)
(19157)
商业(18837)
图书(18817)
共检索到613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海艳  李一凡  
以我国2008~2018年间经历了业绩衰退并成功逆转的96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fsQCA方法,探讨衰退程度、组织冗余、紧缩开支、提高资产周转率、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加大技术创新这6个前因条件构成的不同组态对衰退企业快速逆转与非快速逆转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重度衰退企业,重度衰退企业实现快速逆转的可能性较大,帮助高管意识到衰退并积极应对衰退,是衰退企业实现快速逆转的第一步;紧缩开支和提升资产周转率等效率导向的紧缩战略,以及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为主的复苏战略,均有利于衰退企业的快速逆转,但后者的顺利实施还取决于企业组织冗余水平;加大技术创新并不总是有利的,只有在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前提下加大技术创新,才有利于衰退企业快速逆转。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梅林海  张永艳  
转入衰退的新创企业能否通过创新活动实现自救和逆转,不同市场结构下创新活动对新创企业衰退逆转行为的影响是否相同,是产业经济学有待深入研究解答的问题。基于前人理论,以广东省制造业新创企业为例,利用2004-2011年工业企业调查数据,研究在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不同市场结构下新创企业转入衰退情景时的创新活动与逆转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创新投入并不能显著提高企业逆转的可能性,创新产出则会有效促进衰退中的新创企业恢复到原来的资产回报率水平,而衰退中企业过多的富余资源反而不利于企业的逆转。因此,处在衰退情景中的新创企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鹏  李廷刚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的衰退企业为样本,探究高管团队稳定性对战略变革的影响以及战略变革的现实意义,得到如下结论:高管团队稳定性与衰退企业战略变革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战略变革有利于帮助衰退企业实现成功逆转,但也应注意变革时机和变革方式的选择,以免“雪上加霜”;高管薪酬激励与高管持股比例弱化了高管团队稳定性对衰退企业战略变革的负向影响。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高管团队稳定性在公司治理与战略决策中的作用机理,为处于衰退期的上市公司如何通过合理的战略变革以实现业绩逆转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海艳  卫雪莹  
从三个方面对衰退企业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一是对企业衰退、衰退企业业绩逆转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二是从环境因素、组织特征和衰退预期的自我实现等三个方面对企业衰退归因进行分析;三是从衰退企业业绩逆转的理论模型、衰退企业业绩逆转的战略选择、管理层对衰退企业业绩逆转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等方面对衰退企业业绩逆转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然后,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与局限并提出对未来的研究展望,期望为我国衰退企业业绩逆转的理论研究与经营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陆国庆  
衰退产业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产业形态。产业创新是衰退产业中企业的生存选择。衰退产业创新有三种基本战略 ,即进攻型创新战略、防御型创新战略和模仿与依赖型创新战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云  
制造精神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灵魂;投机炒作盛行与制造精神衰退互为因果;传统价值观解体导致青年学子远离工厂、逃离工科;重塑中国制造精神的希望何在?制造精神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灵魂人们不论从事何种行业、职业,都需要具有与该行业、职业特点相符的行业精神或职业精神,如作为军人得有尚武精神、作为科学家得有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申红艳   滕飞   宋金平  
在界定衰退型制造业城市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采用“分步筛选”和“指标+权重”相结合的方法,以地级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对2001—2016年我国衰退型制造业城市进行了识别,并对我国衰退型制造业城市的演变历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共有46个制造业城市呈现出衰退趋势,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我国衰退型制造业城市主要集聚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甘肃、宁夏)。分阶段对比衰退型制造业城市演变历程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衰退型制造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但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所占比重逐步降低,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南北分化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申红艳   滕飞   宋金平  
在界定衰退型制造业城市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采用“分步筛选”和“指标+权重”相结合的方法,以地级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对2001—2016年我国衰退型制造业城市进行了识别,并对我国衰退型制造业城市的演变历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共有46个制造业城市呈现出衰退趋势,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我国衰退型制造业城市主要集聚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甘肃、宁夏)。分阶段对比衰退型制造业城市演变历程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衰退型制造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但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所占比重逐步降低,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南北分化趋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志彪  
我国经济学界对制造业发展的研究偏好宏观经济的总量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在过渡经济时期的买方市场条件下运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揭示我国制造业发生大面积衰退的本质原因。本文认为中国制造业衰退的原因,还应该从企业的产业选择和投资机制、进入和退出、行政垄断和用户垄断、价格预期等微观经济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国庆  
企业战略与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衰退产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但衰退产业中的企业战略却很少受到关注。为了摆脱衰退困境 ,企业必须重视战略创新。首先企业应当识别衰退 ,树立产业危机感 ;其次 ,要认识到以产业转型为核心的战略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 ;再次 ,根据衰退产业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战略创新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高彦  蒋冬翟  胡世亮  
衰退企业为了实现反转需要采取战略行动,作为实现反转目标的战略手段之一,并购扩张是否有利于企业反转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选取2003—2017年发生衰退危机的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检验并购扩张战略对企业反转的影响,以及成本粘性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衰退期间,实施并购扩张战略不利于企业反转。(2)成本粘性对于这一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即高成本粘性的衰退企业实施并购扩张战略的效果优于低成本粘性或存在成本反粘性的企业。本文的结论有利于提高衰退企业在反转过程中的管理认知,并进一步拓展论证成本粘性在企业战略实施中的有利效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冉敏  
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上遭遇持续性绩效下降而陷入生存危机的制造类衰退企业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衰退企业的盈利信息披露战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衰退企业而言,操纵信息披露的根本目的在于影响与改变关键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认知与态度,维持他们对企业的认可与支持,为复苏绩效、摆脱生存危机赢得资源与时间。因此,与其他非衰退困境企业不同的是,业绩亏损与否并不重要,而其所面临的破产风险的大小,现金流的短缺与否以及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才是决定衰退企业是否采取操纵盈利信息披露时间和透明度的关键性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以2003—2015年沪深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组织特征、战略目标、战略需求差异,将其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动态考察制造业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其服务化战略的选择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差异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选择意愿不一致,衰退期企业意愿最强烈,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不明显。第二,制造业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服务化"绩效效应"程度也有差异,成熟期企业最明显,与企业绩效呈"U型"关系;成长期企业次之,与企业绩效呈"反L型"关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田中景  高鹤  谷口洋志  
在平成时代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日本在世界上最先由人口红利社会转入人口负债社会。人口负债已经给日本的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带来了消极影响。导致日本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衰退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但人口负债无论从供给方面还是从需求方面都对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这无疑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了前车之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