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50)
- 2023(17865)
- 2022(15297)
- 2021(13927)
- 2020(11961)
- 2019(26993)
- 2018(26590)
- 2017(51378)
- 2016(28205)
- 2015(31301)
- 2014(30832)
- 2013(30755)
- 2012(28061)
- 2011(25233)
- 2010(25049)
- 2009(23587)
- 2008(23551)
- 2007(20929)
- 2006(18577)
- 2005(16524)
- 学科
- 济(115882)
- 经济(115713)
- 业(102519)
- 管理(95753)
- 企(90495)
- 企业(90495)
- 方法(54537)
- 数学(44620)
- 数学方法(44210)
- 财(37213)
- 农(35535)
- 业经(33688)
- 中国(27594)
- 务(25912)
- 财务(25844)
- 财务管理(25805)
- 制(25786)
- 农业(24713)
- 企业财务(24532)
- 学(22344)
- 技术(21442)
- 贸(20807)
- 贸易(20799)
- 地方(20433)
- 理论(20347)
- 易(20175)
- 和(19878)
- 划(18865)
- 体(18690)
- 环境(17782)
- 机构
- 学院(408604)
- 大学(407951)
- 济(164230)
- 管理(163261)
- 经济(160909)
- 理学(141554)
- 理学院(140048)
- 管理学(137855)
- 管理学院(137118)
- 研究(132521)
- 中国(100351)
- 京(86214)
- 科学(83026)
- 财(78599)
- 农(75242)
- 所(67020)
- 业大(65428)
- 财经(62816)
- 研究所(60815)
- 江(60750)
- 中心(59797)
- 农业(59491)
- 经(57179)
- 北京(53703)
- 经济学(49401)
- 范(49340)
- 师范(48750)
- 州(48159)
- 院(47649)
- 财经大学(46595)
- 基金
- 项目(277787)
- 科学(218383)
- 基金(202904)
- 研究(198963)
- 家(178188)
- 国家(176673)
- 科学基金(151997)
- 社会(126639)
- 社会科(120102)
- 社会科学(120071)
- 省(108899)
- 基金项目(107991)
- 自然(100457)
- 自然科(98115)
- 自然科学(98087)
- 自然科学基金(96395)
- 划(91180)
- 教育(90487)
- 资助(83161)
- 编号(79360)
- 成果(63426)
- 重点(62030)
- 部(61012)
- 创(59523)
- 发(58269)
- 创新(55089)
- 课题(54279)
- 科研(53413)
- 业(52575)
- 制(52406)
- 期刊
- 济(180851)
- 经济(180851)
- 研究(117546)
- 中国(74904)
- 农(69179)
- 学报(69066)
- 财(63109)
- 管理(62454)
- 科学(61468)
- 大学(52124)
- 学学(49691)
- 农业(47175)
- 教育(38333)
- 融(35574)
- 金融(35574)
- 技术(34009)
- 财经(31677)
- 业经(31343)
- 经济研究(28108)
- 经(27038)
- 业(26227)
- 问题(23902)
- 技术经济(21028)
- 科技(20208)
- 版(20165)
- 现代(19098)
- 理论(18787)
- 商业(18647)
- 业大(17851)
- 财会(17831)
共检索到593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荣庭 孙林岩 何哲
用回归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制造业能耗强度的因素,检验了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价格调整是影响中国能耗强度的主要因素,价格并未表现出预期的调节作用,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能耗强度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献金 欧阳丹丹
能耗强度反映了国民经济在生产中对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是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利用回归的方法研究了影响我国能耗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是影响中国能耗强度的主要因素,对能耗强度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出口贸易间接影响能耗强度,而能源价格和经济增长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能耗强度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惊涛 李作志 苏敬勤
强化装备制造业与其技术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提高装备制造企业技术竞争力和改善区域经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外包共生关系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外包共生关系发展尚处在中低水平程度上,在两类不同的外包共生网络中,其影响因素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趋势。制造企业与其重要技术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共生关系主要受到外包服务商的服务能力、本地中介机构能力、本地技术支持能力和信息共享能力的影响;而在一般技术外包服务领域中,关系要素占主要作用。提高服务企业能力以及改善共生环境要素,将有助于提高制造企业与其服务企业之间的共生强度,从而带动制造业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冰 殷晓鹏
基于修正后的Zakir和Ismail模型,利用1995~2010年中国与37国的制造业双边贸易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收支的相关因素,发现贸易伙伴国相对于中国实际制造业增加值的提高会恶化中国的制造业贸易收支,而贸易伙伴国相对于中国实际人均国民收入、双边实际汇率和贸易加权距离的增加会改善中国的制造业贸易收支。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君华 彭玉兰
利用2002年度中国省区/行业数据,本文估计了一个包含比较优势、新经济地理、知识外溢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中国制造业布局影响因素模型。回归结果支持了上述各种力量在制造业分布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且特别强调了新经济地理和知识溢出在集聚经济过程中的因果累积循环性质。研究表明,对外开放、城市化、工业基础的增强、交通设施的改善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削弱将非常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进一步集聚,知识溢出的作用也同样不容忽视。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布局 集聚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本刚 张孝琪 郭丹丹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降低制造业污染排放强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我国29个制造行业污染程度进行分层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将我国制造业划分为重度污染行业、中度污染行业和低度污染行业三大类;然后运用污染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对我国2005-2014年三类制造业的污染排放强度进行分解,揭示技术效率与结构效率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并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给出不同污染类型制造业减排策略。研究表明:技术效率均能引起不同污染类型的制造业污染排放强度的降低,而产业结构对不同污染类型的制造业影响表现各异且相对于技术效应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蓉 余宇新
文章在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的样本基础上,以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企业规模、企业市场结构、企业年龄、企业集群和企业所处行业等因素对企业知识产权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知识产权强度之间存在着联系,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有更高的知识产权强度且更注重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使用;市场力量、企业年龄与知识产权强度之间都呈现倒U型函数关系;拥有集群特征的企业拥有较高的知识产权强度。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知识产权强度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宇翔
我国行业间收入不平等近年来逐渐扩大,已成为阻碍缓解我国整体收入差距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机器学习中的决策树方法,将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纳入考察,并筛选出8个影响制造业行业收入的重要因素;进而,对筛选出的重要因素使用偏效应分析,得出单一因素对特定制造业行业收入的边际效应。结果表明:企业平均固定资产、企业平均就业人数、人均利润、利润率、企业平均收入、单位固定资产实现利润、企业单位数对数负值,以及国企总产值与行业总产值之比是影响制造业行业收入的8个重要因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左和平 李秉强 余静
提升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是促使我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驱动。从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创新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价值取向等方面构建了测度制造业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指标体系,并建立学校、企业、社会、自身、家庭等五个层级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基于问卷调查获取的286份企业数据,实证解析了我国制造业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工匠精神在性别、年龄、学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区域、行业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表征为浙江>江西>重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且采取多重事后比较分析表明区域差异显性强于行业差异;(2)各层级因素对行业的差异性影响大于区域差异,且对粗放型制造业的影响总体大于集约型,同时学校因素对各区域制造业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影响较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邱
本文借助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银行"惜贷"现象和企业融资难现象,以及对影响制造业信贷融资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规模,偿债能力,发展潜力同企业的信贷融资能力成正相关,而与市场化进程指数成负相关。为缓解制造业融资困境,其自身需提高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增强自身信贷融资能力软实力和硬实力;国家应建立良好的信贷融资担保体系,完善金融信贷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制造业信贷融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制造业 信贷融资 信息不对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廖翼 兰勇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逐步向产业内贸易发展,这一点在制造业中表现尤为明显。文章首先考察了199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通过实证检验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规模经济、外国直接投资则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负相关。最后,文章针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冰 孙旭楠 周超 唐智川
工业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体,是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兴产业。面对制造业增长缓慢的突出问题,加强工业设计的建设极为迫切。在"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能否深度互动融合成为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文章在产业融合领域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工业设计和制造业的产业特征,深入分析了两者深度融合的机制特点,构建了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36项三级指标。同时以浙江省杭州市作为实证对象开展互动融合评估,直观量化显示近几年杭州市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现状和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关键词:
工业设计产业 制造业 互动融合 影响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力 王凤
本文采用五种常用的因素分解法研究了1995~2006年的中国制造业能源强度,指出我国制造业能源强度总体保持下降趋势,1995~2000年间降幅为46.011%,其中效率因素是主要原因;2000~2006年间降幅为36.41%,结构的变动引起了能源强度的上升,所有的下降都来自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另外,本文分析了该时间段内制造业的煤炭、石油和电力强度,指出煤炭强度的下降是制造业总体能源强度下降的最主要贡献因素。同时,本文还得出迪氏分解法AVD1法是用于制造业能源强度分析的最优方法的结论。
关键词:
能源强度 中国制造业 因素分解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浦勇超 王祥 潘祺志
本文借助于面板模型工具,在省际样本维度上,实证分析技术进步、结构变迁、能源价格变化和资本深化等多种因素对能耗强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以R&D投入衡量的技术进步与结构变化确实是主导能耗强度变化的最关键因素,同时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对能源效率改善的积极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作为节能减排的核心因素,技术、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变化主导了我国区域经济体能耗强度的波动。
关键词:
能耗强度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效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广翠 刘菁
基于LCA理论分析建筑能耗不断增长的趋势,构建供给侧改革情景下的建筑能耗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根据19952014年的数据利用灰关联分析法和协整检验对宏观建筑能耗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家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情况是建筑能耗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购房首付比例与建筑能耗是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供给侧改革下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