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835)
- 2023(22617)
- 2022(19251)
- 2021(17659)
- 2020(15292)
- 2019(34935)
- 2018(34695)
- 2017(66521)
- 2016(36695)
- 2015(41395)
- 2014(41118)
- 2013(40672)
- 2012(37317)
- 2011(33751)
- 2010(33855)
- 2009(31846)
- 2008(31900)
- 2007(28693)
- 2006(25231)
- 2005(22544)
- 学科
- 济(147411)
- 经济(147212)
- 业(118853)
- 管理(116094)
- 企(103289)
- 企业(103289)
- 方法(69975)
- 数学(58931)
- 数学方法(58043)
- 财(45234)
- 农(43121)
- 业经(38239)
- 中国(36266)
- 制(31856)
- 学(31471)
- 务(30798)
- 财务(30699)
- 财务管理(30639)
- 农业(29144)
- 企业财务(29122)
- 地方(26832)
- 贸(26783)
- 贸易(26773)
- 理论(26624)
- 易(25976)
- 技术(24686)
- 和(24365)
- 银(22826)
- 银行(22732)
- 体(22248)
- 机构
- 学院(533618)
- 大学(532664)
- 济(208804)
- 管理(206167)
- 经济(204232)
- 理学(178012)
- 理学院(176004)
- 研究(175261)
- 管理学(172534)
- 管理学院(171572)
- 中国(132630)
- 京(113243)
- 科学(112392)
- 财(100381)
- 农(98768)
- 所(90605)
- 业大(85266)
- 研究所(82294)
- 江(80474)
- 中心(80190)
- 财经(79888)
- 农业(78196)
- 经(72524)
- 北京(71020)
- 范(66985)
- 师范(66148)
- 州(64182)
- 院(63043)
- 经济学(62835)
- 财经大学(59208)
- 基金
- 项目(358287)
- 科学(279654)
- 基金(259065)
- 研究(253624)
- 家(228724)
- 国家(226811)
- 科学基金(193638)
- 社会(158155)
- 社会科(149872)
- 社会科学(149829)
- 省(141374)
- 基金项目(136577)
- 自然(129575)
- 自然科(126590)
- 自然科学(126551)
- 自然科学基金(124311)
- 划(119044)
- 教育(117710)
- 资助(108369)
- 编号(102460)
- 成果(82921)
- 重点(80793)
- 部(77958)
- 发(75074)
- 创(74767)
- 课题(71233)
- 创新(69592)
- 科研(69420)
- 计划(66817)
- 大学(66522)
- 期刊
- 济(229433)
- 经济(229433)
- 研究(150591)
- 中国(100588)
- 学报(92882)
- 农(90328)
- 科学(81496)
- 财(81394)
- 管理(78235)
- 大学(69461)
- 学学(66021)
- 农业(61111)
- 教育(54629)
- 技术(47058)
- 融(46611)
- 金融(46611)
- 财经(39828)
- 业经(38850)
- 经济研究(35941)
- 经(34107)
- 业(33984)
- 问题(30161)
- 版(27560)
- 技术经济(26838)
- 统计(25897)
- 科技(25407)
- 业大(23981)
- 策(23970)
- 理论(23895)
- 图书(23870)
共检索到780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艳茹 秦盛兰
自2006年我国正式引入股权激励机制以来,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目前,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制造业公司数量最多,但国内针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进行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公告的股权激励草案为样本,对制造业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性质、资产负债率、独立董事比例等是影响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莉 温丹丹
选取实体经济的代表且并购事件多发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依据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相关并购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基于BHAR变量考察管理层股权激励对长期并购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强度与长期并购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并且当管理层持股比例低于8.11%时对长期并购绩效起到积极作用,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超过8.11%时对长期并购绩效起到反作用。根据研究结论,适当的股权激励有助于提升长期并购绩效,但是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水平应该控制在合理水平。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长期并购绩效 制造企业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蒋世战
以2007—2016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OP方法测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检验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路径上技术创新存在中介效应。在股权激励有效期越长、非国有的上市公司中,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明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沈海平
本文以2010年沪深两市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9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公告日前5日至公告日后20日为事件窗口,运用事件研究法就股权激励推出对上市公司股价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呈现明显的股权激励效应,股权激励公告发布前后股票产生持续的累计异常正收益;由于信息不对称,部分投资者通常会借助内幕信息提前买入,并获得可观的超额收益,而普通投资者在公告发布后买入只能获得小部分的超额收益并且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事件研究法 超额累计收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秀勤
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将股权激励视为一次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Time-varying DID),从微观视角分析发现: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差、使用GMM估计缓解内生性问题之后,实证结果仍然稳健。同时,本文深入研究发现,在高技术行业中,股权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应持续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完善企业股权激励模式,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文哲 石宁 梁琪 郝项超
本文在我国业绩型股权激励条件的实践背景下研究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问题。基于股东与激励对象的利益诉求和博弈过程,通过引入博弈论分析框架,从股东占主导和管理层占主导两种情境入手探讨了博弈均衡下的激励模式选择成因。研究发现:(1)代理问题严重、投资风险较大、股价信息含量低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限制性股票,原因在于具有行动次序优势的股东可以通过限制性股票更有效地促使激励对象努力工作;(2)高管权力大的企业也倾向于选择限制性股票,原因在于高管可以通过折价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更大程度地谋取私利;(3)限制性股票既存在激励性又存在福利性,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设置业绩考核条件发挥限制性股票的激励作用。本研究有助于在理论上厘清股权激励计划各参与方对激励模式选择的影响,并为优化股权激励制度提供了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华
本文以2011年半年报数据为基础,以通信行业为例,研究是否实施股权激励对业绩的影响以及实施该政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通信行业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业绩有显著正影响,成长性、高管年龄、股权集中度、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与是否实施股权激励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通信行业 股权激励 业绩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晓东 赵欣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75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计算股权激励预案公告前后的超额收益,找出其变化趋势,并检验其显著性,来度量公告股权激励预案对公司股价波动的短期影响,并研究了以不同激励标的物的股权激励公告效应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A股市场对股权激励预案的公告做出了显著为正的反应,以期权为标的物的股权激励的公告效应比以股票为标的物的更大,A股市场尚未满足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标准并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幕交易。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扈文秀 李苗 张建锋
本文对企业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股权激励模式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不仅考虑到以往研究中的企业特征因素,同时也考虑了激励对象特征因素和外部实施环境因素,建立股权激励模式选择指标体系,并分析各指标间的依存关系,基于此构建了ANP网络结构模型,并选取两个代表性样本企业进行算例验证和应用,最终使得不同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股权激励模式,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曙霞 张骞
加大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打造制造强国的战略性任务。这需要动员更多资本,安排有效分散风险的金融制度与之相匹配。利用2010—2019年A股上市先进制造业企业相关数据,通过整体样本回归、加入分产权性质以及分地区样本回归实证研究股权融资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从产权性质和区域分布差异分析影响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股权融资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有抑制作用,但显著促进创新产出;(2)国有产权性质企业股权融资对创新投入促进作用更大,非国有产权性质的股权融资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明显;(3)中部地区企业股权融资未提升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西部地区企业股权融资显著促进创新投入与产出。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持续优化民营企业的创新环境,合理配置区域间经济和创新资源。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先进制造业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海云
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股权结构与R&D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有利于R&D投入,而且一定的股权制衡很有必要,一股独大不利于R&D投入;非机构企业法人大股东与R&D投入显著正相关;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不符合短视投资者假定;国有控股不利于R&D投入;个人大股东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翠凤
文章基于2012-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激励、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研发创新战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激励、两职合一程度均与企业研发创新战略显著正相关;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创新战略呈倒"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对高管激励与研发创新战略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从公司内部治理环节寻求推进企业创新的路径提供了有力支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应志为 李全亮
分别对我国深沪上市的高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公司2007年至2012年高级管理人员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在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显著有效,而在高新技术产业效果不显著。该情况与高新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高管持股结构分散、资产规模偏小、资产负债率低、短期市盈率高以及国有企业占比较高有关。
关键词:
高新技术 制造业 上市公司 高管股权激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惠芳 刘曼 潘立生
本文选取2007~2008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股权激励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过度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率。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投资效率 过度投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现杰 王怀庭
建立健全经营者股权激励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营者持股、国家股股东(国有资本注资持股)和流通股股东(中小股东持股)具有不同的股权激励效果。其中经营者持股具有最强的激励功能,有利于改善公司绩效和提升公司价值;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国有资本容易出现投资者主体缺乏保护机制的问题,进而扩大委托代理关系的距离以及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引发企业效率低下;在流通股股东的激励环境下,股权流动性分裂从根本上损害了上市公司股东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可能导致经营者持股和国家股的激励减弱。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实证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经营者 股权激励 公司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激励机制创新——对三种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研究
国企高管股权激励、组织惯性与企业研发效率——基于国有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上市公司的经理层股权激励影响因素分析
股权结构的激励效应:基于公司价值的实证分析
制度环境、国际经验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分析
基于ISM的制造企业物流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改革的路径及模式选择
高管股权激励、公司经营业绩与会计信息质量——以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014-2016年数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