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1)
- 2023(12126)
- 2022(9822)
- 2021(8731)
- 2020(7520)
- 2019(16772)
- 2018(16679)
- 2017(32604)
- 2016(17271)
- 2015(19200)
- 2014(19176)
- 2013(19289)
- 2012(17949)
- 2011(16181)
- 2010(16682)
- 2009(16344)
- 2008(16183)
- 2007(14881)
- 2006(13617)
- 2005(12998)
- 学科
- 济(101679)
- 经济(101550)
- 业(80561)
- 企(74405)
- 企业(74405)
- 管理(71414)
- 方法(35463)
- 业经(30068)
- 财(29634)
- 数学(27268)
- 数学方法(27131)
- 农(25777)
- 制(21683)
- 务(21096)
- 财务(21077)
- 财务管理(21053)
- 地方(20769)
- 中国(20568)
- 企业财务(20004)
- 农业(18505)
- 体(17405)
- 技术(16591)
- 策(15444)
- 和(15307)
- 划(15191)
- 体制(14384)
- 理论(13904)
- 学(13349)
- 融(13265)
- 金融(13263)
- 机构
- 学院(265812)
- 大学(262292)
- 济(128682)
- 经济(126546)
- 管理(105376)
- 理学(89629)
- 理学院(88781)
- 研究(87923)
- 管理学(87828)
- 管理学院(87306)
- 中国(70508)
- 财(61875)
- 京(53754)
- 财经(48181)
- 科学(46558)
- 经(43492)
- 所(43477)
- 江(41958)
- 经济学(40831)
- 中心(38844)
- 农(38579)
- 研究所(38251)
- 经济学院(36461)
- 财经大学(35224)
- 北京(34107)
- 业大(32694)
- 州(31986)
- 商学(31102)
- 院(31060)
- 商学院(30811)
- 基金
- 项目(161285)
- 科学(130255)
- 研究(122033)
- 基金(120318)
- 家(101452)
- 国家(100548)
- 科学基金(89028)
- 社会(83330)
- 社会科(79214)
- 社会科学(79195)
- 基金项目(62996)
- 省(62459)
- 教育(54585)
- 自然(54010)
- 自然科(52788)
- 自然科学(52774)
- 自然科学基金(51935)
- 划(50282)
- 资助(49047)
- 编号(47218)
- 成果(38624)
- 部(36999)
- 制(36427)
- 创(36397)
- 重点(35732)
- 发(35602)
- 业(35259)
- 国家社会(35162)
- 创新(33225)
- 教育部(32831)
- 期刊
- 济(157848)
- 经济(157848)
- 研究(87551)
- 财(52237)
- 中国(52106)
- 管理(47069)
- 农(37354)
- 科学(32621)
- 学报(31080)
- 融(28382)
- 金融(28382)
- 财经(26084)
- 大学(26051)
- 经济研究(25749)
- 农业(25090)
- 学学(24888)
- 业经(24693)
- 技术(24612)
- 经(22642)
- 问题(20007)
- 教育(19573)
- 技术经济(17400)
- 世界(15870)
- 贸(15323)
- 业(14882)
- 现代(14127)
- 国际(13897)
- 商业(13581)
- 经济管理(13394)
- 财会(13315)
共检索到419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庄宗明 孔瑞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奠定了美国经济成长的重要基础,而且也使美国的经济波动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征。制造业与美国经济波动的关系表明,全球化条件下技术创新是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得以产生和持续的根本源泉,技术创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创新的停滞同样会导致经济的衰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加速了制造业的全球化步伐,而新的全球生产与分工体系的形成,正使各国经济通过生产的全球化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对当前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和贸易依存度更高的中国经济发展来说,给予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制造业 经济波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严成樑 李蒙蒙
本文基于GGDC产业数据库和PWT宏观数据库提供的跨国数据,选取1976—2010年3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分别用制造业部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制造业部门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衡量制造业规模,用经济增长率标准差方法和HP滤波方法衡量经济波动,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制造业规模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部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制造业部门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与人均实际GDP均呈现倒U型关系,人均实际GDP达到10 000美元时(2005年不变价格),制造业规模达到极大值。基于总体样本的估计发现,制造业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礼涛
文章通过引入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度化两个指标,实证检验了需求结构调整是否能够缓解经济波动。结果显示:我国需求结构合理化程度不仅没有缓解经济波动,反而加剧了经济波动;需求结构高度化程度则对经济波动产生稳定的缓解作用。但无论是需求结构合理化还是高度化,它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均受到经济波动程度所约束。此外,需求结构合理化还是高度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动态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俊杰 刘志彪
本文分析了产能过剩影响经济波动的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利用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验证得出:第一,产能过剩引起的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变动会直接导致经济波动,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产能过剩通过要素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影响经济波动,其中,资本市场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的中介效应非常显著,而劳动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且资本市场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表现出不完全中介效应特征。第三,产能过剩引起的产能利用率变动对经济波动的直接效应要远大于资本市场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产生的中介效应。因此,在产能过剩环境下,政府应放弃对要素价格以及配置的不当干预,加快构建统一市场,重点是完善要素市场,以使经济增...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雷钦礼
本文通过分析表明,我国目前面临的多种结构性问题和矛盾的主要根源在于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的位置低下,因此驱使制造业沿着生产价值链路径向上拓展升级就是我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我国经济发展已形成的制造业大国格局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力人力资本结构变化,使我国的要素禀赋发生了很大变化,已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在制造业沿着生产价值链阶梯拓展升级的路径上,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自主品牌的策划营销和市场的不断开拓,是其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制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天宇 刘韵婷
本文利用方差分解方法,分别研究了在支出法和生产法GDP核算下,经济结构调整是否对宏观经济波动具有"熨平"效应。结果发现:(1)无论是以支出法还是生产法来衡量GDP,经济结构调整都对宏观经济波动具有有限的"熨平效应"。(2)结构调整之所以对宏观经济的"熨平"作用有限,是因为中国自1986年以来的结构调整方向有一定偏差。(3)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较强。(4)要进一步发挥经济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波动的"熨平效应",需要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波动性小的第三产业中各行业占GDP的比重,同时减少波动性大的第二产业中各行业占GDP的比重,控制第二产业内部高波动性行业的发展速度...
关键词:
宏观经济波动 结构调整 经济周期平稳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明 魏后凯
现有文献对于公共支出是否能平滑经济波动的争论仅考虑了支出总量的作用,而忽略了支出结构的影响,而支出结构偏向是中国的公共支出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利用1992-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一个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的公共支出结构对省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占比越高,经济波动越大,而服务型支出占比的提高则能起到抚平经济波动的作用。此外,本文还发现,地区经济波动存在基于经济距离而非地理距离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上的惯性特征。
关键词:
支出结构 经济波动 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廖晓燕
文章在分析近几年制造业FDI的新动向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提出了通过建立跨国联盟发展高科技产业,利用制造业FDI对传统制造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完善利用制造业FDI的各项政策,切实提高我国国内相关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地结合起来等利用制造业FDI调整和优化我国制造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FDI 跨国公司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吴立源
本文从业绩波动视角论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制造业为什么要轻资产转型。笔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是通过调结构以提升效率,这对制造业而言主要是调整资产配置结构以提升企业价值。本文以1990—2016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业绩纵向标准差和业绩横向离散度两种方法度量业绩波动和固定资产占比衡量轻资产运营程度,考察了轻资产运营对业绩波动的单独影响,以及轻资产运营和收入波动对业绩波动的联合影响。研究发现,保持收入波动不变条件下制造企业固定资产占比与业绩波动正相关,且固定资产占比越大,业绩波动对收入波动的反应越敏感。结果表明,制造业轻资产运营降低了企业业绩波动,从而提升了企业价值;制造业调减固定资产配置以实现轻资产转型既契合了供给侧改革"调结构以提升效率"的政策要求,也因为减小业绩波动而提升了自身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文怀
先进制造业承载着我国制造业转型提升和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战略使命,却呈现出自主创新不足、综合效率偏低、产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内资的行业主导力不强的发展态势。本文将从市场结构层面寻找阻碍我国先进制造业扩容升级的根源,并据此提出面向市场结构的先进制造业政策调控方略。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市场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飞
本文选取2005~2012年间4个年度的数据,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省域金融结构调整与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结果发现:间接融资比例与制造业中重工业行业和低能耗行业密切相关,大银行资产占比与高附加值行业密切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金融体系中银行业仍然发挥着主要融资功能,但银行业对于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对金融结构与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产生明显影响。在新常态下,要支持制造业结构升级,银行业需要调整业务结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省级区域 产业结构 制造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建荣 陈圻
本文在生产开放性和要素异质性的前提下,将内外资要素共同融入到生产函数中,运用1995—2003年28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转型期结构调整的绩效。我们发现,这一时期我国制造业结构变动引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比较明显,而与一些文献认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改善最明显的结论不同,本文发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大。从要素产出水平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规模效应不显著,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则处于扩大增长的阶段。劳动要素尤其是内资劳动要素在生产中的产出弹性普遍较高,这启示我国制造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不同要素使用比例,更加重视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在扩大吸引外资过程中,由注重引进物质资本转...
关键词:
制造业 结构变动 要素异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则 常东亮 丁宁
流通业的高效运作可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我国产业政策常常忽视流通业内在的竞争性机制对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因而使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结构调整应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加快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强化商贸流通业的疏导、中介功能,创建有利于发挥流通业影响力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关键词:
流通业影响力 制造业 产业结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文新
东莞是“中国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全球科技浪潮的到来,其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制造业结构不合理、升级难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东莞制造业具有总体水平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结构比例发展程度偏低及外向型“东莞模式”扎根不牢的结构特点;存在看产品附加产值低,能源消耗大、招商竞争力相对萎缩及产业部局与临近的珠三角趋向同等制约因素。建议施行产业链及产业集群政策,协调临近珠三角各城市的产业布局.推动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的培育。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殷醒民
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殷醒民一、上海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再讨论1997年8月,上海市开始重新讨论制造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作用,两种意见截然相反:一种主张是上海制造业因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升已没有竞争优势,因此只能放弃制造业,集中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