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55)
2023(17659)
2022(14874)
2021(13743)
2020(12029)
2019(27456)
2018(27457)
2017(53579)
2016(29007)
2015(32571)
2014(32391)
2013(32118)
2012(29511)
2011(26473)
2010(26672)
2009(25228)
2008(25304)
2007(22966)
2006(20216)
2005(18528)
作者
(84009)
(70205)
(70068)
(66894)
(44622)
(33550)
(31944)
(27398)
(26465)
(25141)
(23808)
(23609)
(22286)
(22204)
(21823)
(21708)
(21092)
(20897)
(20368)
(20160)
(17521)
(17298)
(17195)
(16048)
(15818)
(15772)
(15692)
(15552)
(14157)
(13918)
学科
(123941)
经济(123772)
(105340)
管理(98552)
(92719)
企业(92719)
方法(57879)
数学(48293)
数学方法(47747)
(40239)
(37275)
业经(35039)
中国(31392)
(29413)
(27482)
财务(27427)
财务管理(27374)
企业财务(26004)
农业(25282)
(22415)
贸易(22404)
(21834)
技术(21833)
(20861)
(20744)
(20507)
(20377)
地方(20342)
银行(20324)
理论(20237)
机构
学院(423725)
大学(420735)
(178853)
经济(175311)
管理(167909)
理学(144145)
理学院(142694)
管理学(140416)
管理学院(139634)
研究(135869)
中国(107063)
(87946)
(87355)
科学(80945)
(71764)
财经(68876)
(68362)
(64706)
中心(63597)
(62405)
业大(61962)
研究所(61286)
农业(56522)
经济学(54954)
北京(54885)
财经大学(50925)
(50563)
(50543)
师范(49996)
经济学院(49819)
基金
项目(275316)
科学(218458)
基金(202142)
研究(200927)
(175246)
国家(173748)
科学基金(150603)
社会(129197)
社会科(122615)
社会科学(122580)
(107714)
基金项目(106644)
自然(97425)
自然科(95190)
自然科学(95164)
自然科学基金(93555)
教育(92703)
(89988)
资助(83254)
编号(81013)
成果(65638)
(61880)
重点(61801)
(59168)
(58462)
课题(55158)
创新(54799)
国家社会(53805)
(53550)
教育部(53399)
期刊
(198479)
经济(198479)
研究(122647)
中国(79095)
(71854)
管理(66135)
(65739)
学报(62143)
科学(58644)
大学(48132)
学学(45677)
农业(44572)
(40650)
金融(40650)
技术(38995)
教育(37965)
财经(35072)
业经(33639)
经济研究(31149)
(30170)
问题(26752)
(25877)
技术经济(23283)
统计(21636)
(21202)
理论(20182)
财会(20070)
(19944)
现代(19899)
商业(19723)
共检索到629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楚明钦  
从实际产出与最优配置条件下产出比较的角度出发构建失衡指数,并进一步将制造业结构失衡分解成行业内失衡和行业间失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确存在比较明显的结构失衡,我国制造业结构失衡与企业的规模有正相关关系,结构失衡能够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近25%55%。最后,通过计量分析发现,户籍制度和国企制度安排是造成我国制造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楚明钦  
从实际产出与最优配置条件下产出比较的角度出发构建失衡指数,并进一步将制造业结构失衡分解成行业内失衡和行业间失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确存在比较明显的结构失衡,我国制造业结构失衡与企业的规模有正相关关系,结构失衡能够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近25%~55%。最后,通过计量分析发现,户籍制度和国企制度安排是造成我国制造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明霏  曹红  
文章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内在机理,并运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反而会阻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明霏  曹红  
文章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内在机理,并运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反而会阻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相对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强  
在当下环境集权化改革的背景下,能否找到一种合理的环境规制方式来缓解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不协调尤为重要。文章将环境分权因素加入企业生产率提升决策模型,在垄断竞争的环境中分析环境分权对本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分权与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一种倒"U"形的关系。此外,文章通过分样本、替代变量以及实证检验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是十分稳健的。根据实证结果,文章认为,政府要加大中央在环境事务中的支出和职责范围,而企业则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规避环境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强  
在当下环境集权化改革的背景下,能否找到一种合理的环境规制方式来缓解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不协调尤为重要。文章将环境分权因素加入企业生产率提升决策模型,在垄断竞争的环境中分析环境分权对本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分权与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一种倒"U"形的关系。此外,文章通过分样本、替代变量以及实证检验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是十分稳健的。根据实证结果,文章认为,政府要加大中央在环境事务中的支出和职责范围,而企业则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杰  刘斌  
本文在建立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数理模型的基础上,以1998—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计量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①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符合"倒N型"关系,即环境规制强度较弱时,企业环境成本较低,技术创新的动机不够,全要素生产率会降低;当环境规制提高到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时,只要环境规制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就会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了企业所能承受的负担,全要素生产率会下降。②将中国36个工业行业部门划分为重度污染行业、中度污染行业和轻度污染行业三大类,在分析各类行业环境规制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每一个行业在"倒...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念利  郝治军  吕云龙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基于中间投入视角构建理论模型证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与其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以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WIOD数据库为样本,对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展开经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中间服务总投入水平以及金融、电信、批发零售等分部门投入水平均低于理论上的"最优"临界值,这意味着增加服务投入,制定合理产业政策促使制造业企业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念利  郝治军  吕云龙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基于中间投入视角构建理论模型证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与其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以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WIOD数据库为样本,对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展开经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中间服务总投入水平以及金融、电信、批发零售等分部门投入水平均低于理论上的"最优"临界值,这意味着增加服务投入,制定合理产业政策促使制造业企业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柳学信  张宇霖  
基于2001—2017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探究了普通职工收入分配不公平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通职工收入分配不公平明显制约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资本劳动比弱化了普通职工收入分配不公平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相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更易受到普通职工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影响;普通职工收入分配不公平通过影响技术水平和管理成本的方式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钞小静   周文慧   刘亚颖  
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工业互联网协同共享、全面互联和跨界融合的特征属性,阐释了工业互联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3—202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方法评估了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和排除小样本估计偏误等多种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工业互联网能够通过促进资源整合、提高供应链效率和加速数字化转型三个作用渠道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网络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为加速工业互联网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经验支撑与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方健雯  
利用1999-2006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水平联系和前后向关联两种途径对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了避免外资测度变量选择的偶然性,本文分别选择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数的比重作为外资测度变量,以考察外资溢出效应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水平溢出效应和后向溢出效应,而前向溢出效应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妹华  左勇华  杨谱  
文章采用Hsieh和Klenow基准模型,通过江西制造业数据测算发现,江西劳动力错配导致全要素生产率(TFP)损失基本稳定;分组发现初创阶段配置扭曲更严重且TFP损失具有上升趋势,稳定发展阶段配置扭曲较小且TFP损失大幅下降;国有企业配置扭曲导致的TFP损失减少幅度最平稳,集体等企业损失趋势最大,而个人企业波动性较明显;大、中型企业TFP损失具有波动性但方向不明显,小型企业TFP损失逐年减小。随后,分析劳动力配置扭曲的原因并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学良  宗大伟  
通过构建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将局部区域中邻居企业的影响引入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演化的Tobit-II回归方程中。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2000—2007年)的实证分析发现:(1)县级、市级和省级区域中邻居企业对观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演化具有显著地正向溢出效应;(2)县级区域邻居企业的溢出效应最大,市级次之,省级最弱且不稳定;(3)邻居企业间交流机会的增加会促进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4)邻居企业中同行业企业占比增加会提升局部生产率溢出效应;(5)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的源头主要来自于高效率的邻居企业,低效率邻居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